> 企业管理 > 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结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六篇)

发布时间:2025-02-09 热度:96

结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1篇 结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本岗位工艺操作规程,劳保用品穿戴齐全。

2.严禁吸烟,严禁将火种带入禁火区,禁止将外来人员及小孩带入车间。

3.严禁穿化纤衣服及带铁掌的鞋、高跟鞋、拖鞋等,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的防爆工具、防爆手电等。

4.抽滤粗品或二母粗品时必须佩戴专用手套、口罩及护目镜,防止料液溅入口眼内。开启阀门时禁止一次开启太大,应慢慢开启,以防止料液外溅。

5.在使用塑料弹簧管抽甲醇、甲苯液体时,管内必须穿铜丝做导线,以避免产生静电。

6.抽滤粗品或二母粗品结束后,必须将抽滤器内的母液抽到母液贮罐内,禁止抽滤器内存放物料。

7.结晶罐在升温或降温时,不得随意离开,以防止因温度过高发生溢罐,造成危险。

8.升温过程中,严禁温度超出规定的最上限。

9.车间内易燃气体浓度增大时,开启排风扇进行空气调节。

10.操作人员需下罐作业时,必须办理下罐作业证。作业前先切断电源,拆下三角带,在该设备的启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并在有一人以上监护的情况下,戴好防毒面具,系好安全带,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方可下罐工作。

11.用取样勺取样时,严禁将取样勺伸进正在运转的罐中,以防止搅拌将取样勺绞住伤人。

12.清理卫生时严禁用易燃液体擦洗设备、地面等。

13. 设备运转时,禁止擦拭、清理和跨越;检修设备时,要切断电源,经验电后挂上“禁止开车”标志;以防止转动设备伤人。

14.禁止将手机带入车间等违反防爆区域规定的一切行为。

15.上下楼梯时,必须扶好楼梯栏杆,以防楼梯踏板光滑滑倒摔伤。

第2篇 压滤二结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操作前准备工作

① 操作人员根据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② 检查所管辖的设备、管线、仪表、电器等是否能正常运转,符合工艺规程要求;

③ 检查电器设备是否达到防爆要求,岗位有无跑、冒、滴、漏现象,以及其它安全隐患;

④ 检查设备、管道上的阀门是否处于工艺要求状态。

2. 操作要点

① 二结晶釜为压力容器,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方可在本岗位上操作;

② 打开压滤桶进料阀,将盐水降温釜中物料转入压滤桶中;

③ 对压滤桶物料进行压滤,压滤过程中,压力不得超过0.2mpa;

④ 打开甲醇进料阀,泵入定量的甲醇对压滤桶中物料进行漂洗,再次压干;

⑤ 打开甲醇进料阀,泵入定量的甲醇入压滤桶中,搅拌至浆状,用氮气将物料压入二结晶釜中,压料过程中,压力不得超过0.2mpa;

⑥ 打开二结晶釜夹套蒸汽阀门,升温至55~60℃,升温过程中,蒸汽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⑦ 保温,打开夹套进回水阀门,降温至38~40℃,转料;

⑧ 打开盐水降温釜进料阀门,将二结晶釜中的物料用氮气压入釜中,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⑨ 盐水降温至15℃,离心;

⑩ 离心时,盐水降温釜压力不得超过0.08mpa;

11 操作过程中,严格巡回检查,遇到异常情况时,根据异常情况处置卡中要求进行处置,不得自作主张处理或隐瞒不报;

12 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及批料交接工作,清扫岗位卫生并保持整洁;

13 及时对所管辖的设备、管道、阀门及安全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第3篇 结晶回收岗位操作规程

1、操作中需要测比重时,先关小蒸气,观察孔不再冒蒸气时再取样测比重。

2、严格控制工艺条件,避免出现不合格产品。

3、除料时,一定要固定好脚下面平台或支架。

4、冬季不许可用水冲地面。

5、经常检查蒸汽压力,不允许超过车间要求,以防过沸冒锅伤人。

第4篇 结晶器维修岗位操作规程

岗位职责:

了解结晶器使用及维修情况,熟知结晶器的各项技术参数;根据下线结晶器情况进行维修;对结晶器尺寸各参数认真检查,准确记录;对结晶器铜管的使用及水套进行跟踪监控,根据使用情况及时确定合适的锥度及尺寸或提出改进意见;对修好的结晶器按规定进行打压检查,并确认各部件安装齐全、正确;认真填写结晶器维修卡和跟踪卡片。

1.结晶器检查:

1.1接受结晶器,问清结晶器下线原因。

1.2将结晶器平稳放在维修台上,并可靠固定,将外壳上的冷钢、沙子、污物等清理干净。

1.3对结晶器认真检查,铜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停止使用:

1.3.1内壁凹凸缺陷>;0.5mm;

1.3.2钢水液面区域损伤或划痕深度>;0.5mm(若划痕<0.5mm,允许用油石或金刚砂磨区锐棱或平滑凹面,可继续使用);

1.3.3下部划痕深度大于1mm(<1mm可继续使用);

1.3.4下口尺寸变大,倒锥度<0.3%/m;

1.3.5断面菱变形,对角线差>;1.5mm。

2、结晶器铜管的更换步骤:

2.1松开润滑板、上密封法兰与外壳之间的螺栓。

2.2将顶板及润滑板拆下(注意:不要损坏里面的o型圈)。

2.3将维修台架旋转90-180°,松开下底板(或下密封法兰)与外壳之间的螺栓。

2.3.1将铜管及键板从水套中拆出;

2.3.2向左右两边移出键板;

2.3.3慢慢取出铜管。

2.4清洁与结晶器铜管相关的结合部位面,排除油污、水垢和其它杂物(如有水垢,必须用钢刷除净水垢才能使用,并通知有关部门改善冷却水质)。

2.5取新铜管检查记录有关参数(测量铜管外形安装尺寸内腔上、下口断面尺寸、对角线尺寸,用曲线图表示铜管锥度,核对钢印号)。

2.6在上法兰与结晶器铜管相结合部位,涂抹一层密封胶。

2.7将键板插入结晶器铜管上部卡槽内,然后将铜管插入套中,并检查水套内壁的螺钉,以保证水套内壁与铜管外壁之间的水缝3.8±0.2mm。

2.8检查各处o型密封圈是否失效,否则更换新密封圈,以防渗漏。

2.9把润滑板(或上法兰)顶板装配好。

2.10将维修台架旋转180°,把密封圈、下法兰及下底板安装好。

2.11最后将清理干净的喷淋环、足辊座装配好,检查各定位尺寸是否正确(特别是结晶器下口中心与定位销孔之间的尺寸)。

2.12组装合格后进行通水试压,试验压力为1mpa,保持15分钟,上下各密封处不得有渗透漏现象

3、足辊的调整方法:

3.1选取相对应的测量板。

3.2将样板一端放入结晶器铜管内。

3.3将样板一端放在需要调整的足辊面上。

3.4把放入结晶器内的一端样板紧紧压在铜管内壁上。

3.5放松足辊装置的调节螺栓,将辊子面调整到离样板间隙为外弧:0.1mm,内弧两侧面0.2-0.4mm。

4.其它:

4.1为了更有效地使用结晶器,帮助积累经验,每个结晶器铜管应建立维修卡专门记录使用、维修情况,定期对铜管内腔尺寸进行检测、记录,直到铜管报废。检测项目:

4.1.1铜管上、下口断面尺寸;

4.1.2对角线尺寸;

4.1.3锥度及曲线表示图;

4.1.4起始、报废日期;

4.1.5浇注炉数、过钢量;

4.1.6镀层面质量:无起泡、脱皮、漏黄、折皱。

4.2锥度计算:

倒锥度=(上口边长-下口边长)/(上口边长×结晶器长度)

5、安装要求:

5.1应先确认结晶器已试压合格。

5.2确定冷却水进口与振动台面之间的密封圈安装正确无误。

5.3将结晶器上定位孔对准定位销。

5.4用联结螺栓将结晶器与振动台固定。

5.5完毕后应在线通水试压,确认结晶器上下口振动台面等密封处无泄露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必须停止使用。

5.6结晶器铜管的润滑接口,为避免进油通道堵塞使用前必须用压缩空气清除配油板润滑管道中的杂质,并及时装配好螺塞及接头。

5.7应经常检查结晶器供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查清,排除故障,否则应停止使用。

附:结晶器的主要参数及安装要求:

结构型式:带锥度弧形管式结晶器

弧形半径:r8000mm

浇注断面:150 mm×150mm

铜管长度:900mm

壁厚:13mm

内圆角:r6mm

水缝:3.8±0.2mm

铜管材质:磷脱氧铜,内壁镀铬

第5篇 压滤、二结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操作前准备工作

① 操作人员根据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② 检查所管辖的设备、管线、仪表、电器等是否能正常运转,符合工艺规程要求;

③ 检查电器设备是否达到防爆要求,岗位有无跑、冒、滴、漏现象,以及其它安全隐患;

④ 检查设备、管道上的阀门是否处于工艺要求状态。

2. 操作要点

① 二结晶釜为压力容器,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方可在本岗位上操作;

② 打开压滤桶进料阀,将盐水降温釜中物料转入压滤桶中;

③ 对压滤桶物料进行压滤,压滤过程中,压力不得超过0.2mpa;

④ 打开甲醇进料阀,泵入定量的甲醇对压滤桶中物料进行漂洗,再次压干;

⑤ 打开甲醇进料阀,泵入定量的甲醇入压滤桶中,搅拌至浆状,用氮气将物料压入二结晶釜中,压料过程中,压力不得超过0.2mpa;

⑥ 打开二结晶釜夹套蒸汽阀门,升温至55~60℃,升温过程中,蒸汽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⑦ 保温,打开夹套进回水阀门,降温至38~40℃,转料;

⑧ 打开盐水降温釜进料阀门,将二结晶釜中的物料用氮气压入釜中,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⑨ 盐水降温至15℃,离心;

⑩ 离心时,盐水降温釜压力不得超过0.08mpa;

11 操作过程中,严格巡回检查,遇到异常情况时,根据异常情况处置卡中要求进行处置,不得自作主张处理或隐瞒不报;

12 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及批料交接工作,清扫岗位卫生并保持整洁;

13 及时对所管辖的设备、管道、阀门及安全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第6篇 冷却结晶、抽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  一般规定

5.1.1  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5.1.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5.1.3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5.1.4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5.1.5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5.2  开车前准备

5.2.1  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5.2.2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5.3  运行中的操作

5.3.1  正确打开阀门,开启搅拌,打开冷却水、回水阀,开始冷却。

5.3.2  放料过程中若吸滤槽已满必须停止放料,防止β盐母液流出污染车间环境,打开真空泵待母液下降后再放料。

5.3.3  吸滤必须将母液全部吸干。吸滤完毕,必须放尽下层母液。

5.3.4  吊料时,操作电葫芦、行车不允许超负荷起重货物,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必须确保吊料钩子稳定在滤框上,防止脱钩;操作电葫芦人员应注意脚下防止摔倒;吊料时,下方严禁站人;吊料、卸料时动作必须轻缓防止钢丝绳缠绕损坏设备,防止β盐洒落。

5.3.5  每槽吊料完毕,必须清干净槽内物料,防止滤框摆放不平整影响下一槽吊料。滤布3槽清洗一次,保证吸滤效果。

5.4  停车操作

5.4.1  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5.4.2  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5.4.3  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5.4.4  长时停车,结晶罐内禁止存放物料,必须清洗干净,停搅拌。

5.4.5  电动葫芦必须按规定停放。

5.4.6  如遇”三停”,停止操作,待恢复正常后方可操作。

5.5  安全注意事项

5.5.1  二氧化硫气体:较浓的二氧化硫可引起结膜炎、喉炎、气管炎,有刺激性,易被直觉。

5.5.2  二氧化硫是在中和反应时逸出,或随中和物料带至吸滤、碱熔岗位。操作时要严密设备,中和反应要在负压下进行,中和物料中二氧化硫要干净,操作地点要求通风良好。

5.5.3  结晶吸滤岗位所管辖的范围较广,需频繁行走楼梯,要求保持楼梯、地面清洁畅通阻碍物,以防滑倒、碰伤。吊料时,要顾及脚下防止摔倒;吊钩要经常检查,吊料时必须把吊钩把握牢靠。

5.5.4  吊料时,不允许将β盐掉落,如有掉落,须及时清理回收干净。吊料结束后检查滤布,底层需定期清理并更换滤布。

《结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