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安全管理
栏目

行政管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1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热度:10

行政管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1篇 行政管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1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安全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公司的安全方针及相关规章制度。

2 负责建立、健全本公司干部值班制度,并组织实施和检查。

3 负责转发、传递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安全文件、资料,及时印发和传递本公司安全管理文件和信息。

4做好安全管理评审活动的组织准备及评审记录,提出评审报告。

5 负责落实安全技术及管理人员的资源配置。

6 负责组织本公司职工、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和复训工作。

7 负责组织新入厂员工的健康体检,做好人员适岗分配工作,安排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新上岗和离岗员工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向职工明确告知岗位职业危害。

8 参加重大事故调查,办理事故责任者的惩处手续,参与工伤认定工作。

9 保证本公司事故隐患治理费用、安全活动费用等项费用的资金到位,并监督资金专款专用;

10 根据安全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完善与本部门相关的安全第三层次文件。

11 负责接受和处理本公司外部安全信息,对本部门工作的相关方提出安全要求并施加安全影响。

第2篇 总经理助理主管财务行政营销兼综合管理部部长安全生产职责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对公司财务、行政管理、市场开拓,合同签订和管理及客户服务负直接领导责任,组织督促所管辖部门负责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是本业务系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1)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贯彻执行国家财企[2022]16号文、当地政府和上级公司关于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提取使用的有关规定,专款专用,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安全技术措施及隐患整改项目费用的到位。

3)在组织编制经营计划时,应同时编制及审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管理所需的经费计划,必须优先保证安全技措工程、安全设施购置资金的落实,并负责监督实施。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费用、劳动保护经费、安全奖、违章罚款的使用情况,必须专款专用和按规定使用。

4)对因挪用安全措施费用,致使重大隐患得不到治理而发生伤亡事故负主管领导责任。

5)把安全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分析企业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支持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审核各类事故费用支出。

6)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的缴纳和返回基金的使用。

7)组织督促主管部门抓好对炊事机械、生活用炉灶、设备、电气的安全管理,及时解决生活服务设施方面存在的隐患,对由此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负领导责任。

8)经常过问和检查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情况,负责搞好全公司文明生产,抓好职业卫生工作,保证生产、工作、环境卫生,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

9)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把安全生产“五同时”工作贯穿到营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对所管辖的经营、设备、物资、销售、后勤的工作安全及人员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10)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安全与任务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求效益、讲实效。

11)对公司和总经理的商业机密,包括日程安排、机密文件、商业会谈内容等进行保密

12)将安全教育纳入公司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将安全技术知识列为工人培训、考工、评级内容之一,对招收新工人要组织入厂教育和资格审查,保证提供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素质。

13)严格执行国家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有关规定,适时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向安全部门或主管领导通报情况。

14)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从用工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认真执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15)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市有关规定,负责审查安全管理人员资格,有权向主管 领导建议调整和补充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16)积极参加岗位技术练兵和事故预案演练;加强安全自我保护,切实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第3篇 行政管理办公室安全职责

1、协助公司领导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

2、根据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协助安全主管部门协调各部门间工作。

3、协助安全部门收集、报告安全生产信息。

4、负责安全保密和商业秘密的管理工作。

5、负责加气站事务管理及人员调配工作。

6、负责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协调工作。

7、负责催办公司领导给部门布置的任务并检查执行情况。

8、负责督促检查加气站文件的批发、登记、传阅、呈报、清理、保管、收交、组卷、归档及档案管理工作。

第4篇 某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05年9月26日) 为了有效预防和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流通环节突发食品安全问题(以下简称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成府发〔2005〕44号),结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为目的,履职到位,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按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预防为主、属地监管、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加强协作、处置恰当”的原则,切实做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二、组织机构市局成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处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决定突发事件中的重大事项。党组书记、局长谢述钧同志任组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芝茂同志,副局长陈春建同志任副组长。市局各处室,直属一、二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消保处,消保处和市场处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正、副主任。三、部门职责分工全市依托12315快速反应机制,在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高效、有序地各司其责。(一)市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局和区(市)县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消保处(科),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的接收、传递,并及时将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及处理情况上报领导小组;对涉嫌不合格食品,及时确定定性报告对应急预案的启动提出建议。(二)市局和区(市)县局公平交易执法机构:主要负责调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调查报告,收集相关证据,封存并妥善保管可疑食品,做好案件查处或案件移交工作,对问题食品及时撤柜,对问题食品的来源和流向追根溯源,并通报有管辖权的工商局排查。(三)市局和区(市)县局市场处(科),主要负责调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相关企业情况及做好其排查工作,为上报情况和新闻发布提供相关数据。(四)市局宣教处和区(市)县局办公室,主要负责发布和收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各类情况的视听和文字资料,为报告情况、发布新闻等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作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积极促进突发事件及时、合理解决。(五)市局行财处、人事处、后勤中心等处室依据各自职能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六)工商行政管理所,应在第一时间内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稳定,促进应急处置各项职能工作的有效完成。四、运行机制对本预案中涉及的突发事件,市局和区(市)县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主要步骤:(一) 突发事件的信息监测与预警1.信息监测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本辖区发生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或对发现的辖区内食品安全隐患,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要根据情况,依照本预案规定的报送时限和方式,及时上报市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2.信息预警市局对于食品市场监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要及时预警。区(市)县级工商局和其派出工商所对下列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定范围预警:(1)辖区内食品安全隐患呈现,在先采取措施处理后,视商品流通范围等情况及时在一定范围发布市场预警或消费提示,警示和告诫食品经营者,提醒消费者加强自我防范。(2)对市局发布的食品质量信息、市场预警或消费提示,各区(市)县局、工商所及时在所辖范围同时向社会发布。(3)各类新闻媒介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隐患事件,在市场引起波动,视商品流通范围等情况及时在一定范围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加强自我防范。(4)市场内出现的有毒有害食品、责令退出市场的食品,发布消费提示,警示和告诫食品经营者,提醒消费者加强自我防范。(二)信息分级与核实汇总1.市局启动应急预案:(1)全市范围同一时间段内,有2个以上(含2个)县(市、区)工商局上报的群体消费者,因食用在城乡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副食店等购买的同种食品引起不良反应,医疗卫生部门已确认为食物中毒或认为疑似由食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中毒事件。(2)全市范围内因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引发的特别重大的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一次食物中毒超过5例,并出现1人以上死亡,或引起中毒的食品未得到控制,中毒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或者外地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涉及我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3)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及省工商局批办的涉及本市范围内2个以上县(市、区)因流通环节食品质量问题造成群体消费者人身健康伤害的事件。(4)中央、地方新闻媒体披露的、且经检测机构认定的、涉及本市范围内2个以上县(市、区)的食品安全问题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5)中央、地方新闻媒体披露的、经权威部门定性发布的严重危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食品安全事件。(6)其他渠道了解、掌握涉及本市2个以上县(市、区)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2.区(市)县局启动应急预案:(1)区(市)、县范围同一时间段内,群体消费者因食用在城乡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副食店等购买的同种食品引起不良反应,医疗卫生部门已确认为食物中毒或认为疑似由食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中毒事件。(2)区域性、单位因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食物中毒超过5例,陆续发生3例以内并无死亡病例),或外地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涉及所辖区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3)区(市)、县党委、政府领导批示及市局批办的涉及辖区范围内因流通环节食品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人身健康伤害的事件。(4)其他认为需启动预案处理的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3.信息核实汇总(1)由事件第一发现、受理工商干部,在第一时间向其派出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情况。(2)受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在30分钟内,将有关情况报告地方党委、政府及市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确定是否启动本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市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分析情况,1小时内确定是否在全市启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和处置预案。并在30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领导机关。(三)决定启动预案1.发生市级案情,启动市级应急预案时,市工商局专报市委、市政府、省工商局后,市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发布启动指令,全市启动本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置。2.发生县级案情, 在区(市)县级启动本应急预案时,案情发生地的区(市)县工商局专报区(市)县委、县政府,市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后,由区(市)县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发布启动指令,在本区(市)县,按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置。(四)应急处理报告市、县局启动本预案,应急处理情况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日报告制。应急状态解除后,6日内形成完整报告上报市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五、处置程序(一)成都市范围内发生 1.食品安全隐患事件第一发现、受理工商干部,和其派出局依托12315快速反应机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及时上报信息,使事态发展得到有效控制、处理。2.对有毒有害致人伤害或者死亡、区域性销售危害人身健康的假冒伪劣食品,市局和事件发生地区(市)县局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快速反应,及时介入,并相互协作,促进事件的解决。 3.以保障应急事件处置为重点,积极做好重点市场的管理工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专项整治措施。4.对处置过程中发现的现有法律、法规界定不清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以正式公文的形式向上级主管单位、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对处置过程中发现的其他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向其他相关单位说明情况,提出建议。(二)异地发生和各类新闻媒介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隐患事件,在市场引起波动。1.由市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请领导小组决定,及时对食品进行质量监测,宣教处统一对外发布食品质量信息。2.区(市)县工商局加强市场巡查,重点监控,对涉嫌食品采取措施,妥善处置,确保市场流通安全有序。六、应急保障 (一)各级人员坚守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擅自离岗。(二)各级值班人员、12315申诉举报中心和信息中心24小时值班,及时受理申诉举报咨询和信息的上传下达。(三)人员、装备迅速进行入应急状态。各级、各职人员手机、微机和传真机全时开通,保持不间断的通信联络。交通工具、网络维护、后勤供给提供无间歇支撑和保障。(四)严格组织纪律。预案启动后,各级各单位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快速反应。执法人员要严格依法行政,尽职尽责,杜绝失职渎职现象的发生。对违反纪律、玩忽职守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对食品安全事件态势处理信息,由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整理汇总,报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宣教处统一向社会公布。七、后期处置(一)应急结束食品安全事件态势平稳可控,事件来龙去脉基本查清,危害后果或隐患消除,职责内任务完成,由发出启动指令的领导小组组长发出停止指令,解除状态后转入正常工作。(二)善后处置组织职能部门、单位进行工作总结,进一步加强市场日常监管,密切关注动向,防止反弹和回潮,切实消除隐患。

第5篇 关于公司质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职等责任事件的管理规定

关于公司质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职等责任事件的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规范化的管理,加强质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职等责任事件的监督与管理,强化责任事件控制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特制定本管理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2、责任事件

责任事件是指由于未能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责任心不强,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质量安全事故:员工因为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并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的事件。

2.2、工作失职:因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造成工作失误、失职,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事件。

2.3、行政事件:违反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公司员工带来严重不良影响的事件。

2.4、其它事件:其它对公司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者形象损害的行为。

3、事件责任的认定

3.1、责任认定的原则:事实求是,公平、公正。

3.2、不同类型的责任事件由相关的调查部门负责责任认定:质量事故由技术科负责,质检科协助;工作失职由人事科负责;行政事件由人事科负责,总务科协助;其它事件由相关部门负责。(注:调查部门的负责人领导组织调查工作;事件发生部门不参与本部门调查)

3.3、发生责任事件后,责任部门必须第一时间通报相关情况(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并由相关的调查部门进行调查并做好责任认定工作。

3.4、调查部门应在两日内做好相关的责任认定及处罚决定。(重大责任事件调查不能超过一周)

4、责任处罚

4.1、处罚的类型有经济处罚与行政处罚两种:经济处罚分为罚款、扣发效益奖金;行政处罚分为留职查看、降职、辞退。

4.2、责任事件的处罚,由调查部门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过程界定主要责任及次要责任,根据事件发生部门员工的隶属关系确定其领导责任。

4.3、发生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的,对责任部门要进行经济处罚,具体金额参照经济损失的5%——10%执行;主要责任人的经济处罚具体金额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5%,并予以留职察看处分。

4.4、发生一般的质量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的),责任部门的经济处罚金额参照经济损失的15%——50%执行;主要责任人的经济处罚具体金额为直接经济损失的5%——15%,并予以留职察看处分。

4.5、年内出现两次一般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领导予以降职处分;出现两次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领导予以辞退处分。

4.6、因工作失职造成公司损失的按质量事故处罚尺度处理;对工作造成恶劣影响的,根据情况给予罚款50——200元/次,并给予留职察看处分。

4.7、行政事件的处罚,根据公司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4.8、泄露公司机密,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虚报冒领或利用职务及工作之便行贿受贿、谋取私利的责任人予以辞职处分。

4.9、对于突发的质量安全、财产与人身安全、环保等责任事件隐瞒不报,经查实对隐瞒的责任单位处罚1000元/次,同时对事件的责任人和单位仍按事故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取消责任部门领导的先进评选及年终效益奖金。

4.10、调查部门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责任认定与处罚决定,根据情况酌情对调查负责人进行100——500元/次处罚。

5、责任处罚管理程序

5.1调查部门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的分析、调查。根据以上规定对责任人做出处罚决定。并把处罚决定通知责任部门,调查部门根据调查情况填写《处罚单》。

5.2责任部门针对事故造成的后果、损失,分析原因,提出合理预防及整改措施,并由调查部门及时的跟踪调查其整改成效。

5.3分管副总与总经理分别对事件进行评审,并签署意见。

5.4调查部门根据《处罚单》的处罚金额填写《缴款单》,由责任人签字确认后,交财务,由财务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5.5《处罚单》由人事科留档管理;《缴款单》由财务科留存。

6、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后附《处罚单》、《交款单》样本)

第6篇 总经部行政管理安全职责

1总经部行政管理在总经部主任的领导下,协助总经部主任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工作,接待来信来访,协调各岗位对内对外工作关系。

2学习、落实国家、行业以及集团公司、省公司和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制度及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3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对公司内安全生产机密文件负责保密,严禁由于泄密而影响公司安全生产工作

4负责行政管理公文的起草、打印、用章、传递、报送等公文管理工作,并对印章管理、使用安全负责。

5签定四级有效控制责任状,学习、落实本岗位控制差错的各项措施,实现工作无差错。

6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汇报。

7参与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实现行为安全,达到人、机、环的和谐发展。

8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逐步实现综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

9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和保卫安全职责,执行本部门消防管理和保卫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消防器材。

10及时制止任何违章违纪行为和拒绝执行上级的违章指挥,并有责任对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第7篇 行政管理中心总经理安全职责

(1)对公司人力资源系统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

(3)组织制定公司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

(4)组织制定、修订和审批人力资源系统安全制度,并抓好落实。

(5)组织落实各级安全机构的建立健全,监督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

(6)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

(7)参加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对带班期间的安全工作负责。

第8篇 行政事务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

(1) 单位行政正职领导是本单位/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中一名行政副职领导为本单位/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2) 负责建立健全、管理《职工健康监护档案》,组织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上岗前职业性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的定期检查及离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患者和观察对象的定期复查,以及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的鉴定工作;组织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复审体检,发现禁忌症及时向生产部及人力资源部反映。发现职业病和急性中毒时负责向上级卫生部门上报。

(3) 负责监督劳务派遣公司对新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

(4) 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对本单位/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5) 负责组织对本单位/部门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更新和学习,并制定措施或管理方案加以控制,实现本单位/部门的各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

(6) 审核、审批本单位/部门的作业文件,不断修改完善本单位/部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7) 建立健全本单位/部门各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网络,配备和聘用专(兼)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

(8) 定期对本单位/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改进。认真配合公司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提出合理化意见。

(9) 负责对本单位/部门员工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本单位/部门员工的环保和安全意识。

(10) 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 “五同时”原则。

(11) 发生职工伤亡事故或职业病时,负责参与组织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严肃处理,并对事故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12) 认真履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内规定的本单位/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

(13) 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

(14) 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更新和学习,并制定措施或管理方案加以控制。

(15) 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本部门员工的环保和安全意识。

(16) 不断修订、完善本单位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相关的作业文件。

(17) 负责对辖区内相关方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对外(如处理废旧物资、采购食品、提供环卫绿化服务、职工交通车辆租赁)签订协议或合同时,必须与相关方签订正式的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条款的有效的合同或出示相关的证明文件,明确食品质量标准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同时明确在提供服务期间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责任,并负责监督落实。

(18) 认真履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内规定的本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

第9篇 行政事务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

(1)单位行政正职领导是本单位/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中一名行政副职领导为本单位/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2)负责建立健全、管理《职工健康监护档案》,组织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上岗前职业性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的定期检查及离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患者和观察对象的定期复查,以及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的鉴定工作;组织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复审体检,发现禁忌症及时向生产部及人力资源部反映。发现职业病和急性中毒时负责向上级卫生部门上报。

(3)负责监督劳务派遣公司对新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

(4)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对本单位/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5)负责组织对本单位/部门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更新和学习,并制定措施或管理方案加以控制,实现本单位/部门的各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

(6)审核、审批本单位/部门的作业文件,不断修改完善本单位/部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7)建立健全本单位/部门各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网络,配备和聘用专(兼)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

(8)定期对本单位/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改进。认真配合公司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提出合理化意见。

(9)负责对本单位/部门员工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本单位/部门员工的环保和安全意识。

(10)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 “五同时”原则。

(11)发生职工伤亡事故或职业病时,负责参与组织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严肃处理,并对事故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12)认真履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内规定的本单位/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

(13)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

(14)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更新和学习,并制定措施或管理方案加以控制。

(15)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本部门员工的环保和安全意识。

(16)不断修订、完善本单位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相关的作业文件。

(17)负责对辖区内相关方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对外(如处理废旧物资、采购食品、提供环卫绿化服务、职工交通车辆租赁)签订协议或合同时,必须与相关方签订正式的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条款的有效的合同或出示相关的证明文件,明确食品质量标准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同时明确在提供服务期间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责任,并负责监督落实。

(18)认真履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内规定的本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

第10篇 企业安全管理方法与艺术—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涵义和特点

行政方法是指安全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议、规定、指令性计划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行政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1.权威性

行政方法的运用要以行政组织或行政领导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威信,下级行政组织对上级行政组织的无条件服从为前提,否则,就不能发挥作用。行政方法的这种权威性是任何安全管理所必需的。但是,这种权威必须要建立在法制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实施的基础上,否则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2.  强制性

行政组织或行政领导所发生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安全管理活动过程的目的。但是,行政强制与法律强制是有区别的,法律的强制性是通过国家机器和司法机构来执行的,只准许人们可以做什么和不可做什么;而行政的强制性是要求人们在行动的目标上服从统一的意志,它在行动的原则上高度统一,但允许人们在方法上灵活多样。行政的强制性是由一系列的行政措施、如表扬、奖励、晋升、任务分配、工作调动、批评、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作为保证来执行的。下级如果不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命令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3.垂直性

行政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层次自上而下地实施安全管理活动的,这就决定了只能在垂直隶属的安全管理关系上发挥作用,而对于平级或横向的管理关系则不起作用。行政方法这一垂直性的作用特点,要求在行政方法的运用中,必须明确严格的行政层次和行政级别,其作用的方式也只是自上而下的下达命令、指示、决议或自下而上的请示、报告等。

4.具体法

行政方法在实施的具体方式上是因时间、地点、条件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不仅行政指令的内容和对象是具体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上也因对象、目的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任何行政指令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对某一特定对象起作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一定的时效性。

5.无偿性

行政方法适用于组织的等级原则,不讲平等,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人、财、物的调动和使用不讲等价交换的原则,一切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不考虑价值补偿问题。

二、行政方法运用的客观必要性及其作用

1.任何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权威和服从,这是行政方法运用必要性的基本依据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权限的行施过程。在企业整个安全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安全决策方案的选定,还是安全计划指标的下达;不管是安全组织实施,还是安全监督控制,都需要有一定的权威作保证,以一定的服从为前提。

2.行政方法对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行政方法采用垂直性的管理方式,依靠的是权威性和强制性,上级组织和领导下达的命令、指示要求下级无条件服从和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起着令行禁止的影响和效用。为此,当行政机构设置合理、行政层次划分清楚、行政岗位安排得当、行政手段运用科学、行政指令下达适当时,则运用行政方法便有着很高的工作效率。

3.行政方法是解决一些特殊例外问题的有效手段

行政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如纵向传递信息速度较快,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发挥作用也快,有利于上下级之间迅速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性;能在短期内集中统一使用和灵活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有利于保证重点和解决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主要矛盾等。这就使得行政方法能解决一些重大特殊例外的问题。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者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而又重要的例外问题,如重大工艺事故的发生,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等。这时安全管理者往往需要借助于行政方法,当机立断,果断及时地采取得力的安全管理措施来解决这些重要的特殊例外安全问题。

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1.安全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

服务是行政的根本目的,这是由安全管理的实质、生产的社会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行政不以服务为目的,必然导致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等行为;而没有行政方法的有效管理,同样达不到服务的目的。服务,就企业安全管理的行政方法来说,是为基层,为生产和科研第一线、为全厂职工服务的。

2.突出目标导向

行政方法必须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确定运用的手段和方式。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要选择最适宜的行政方式。方式对头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

要以安全生产任务为中心,因任务设机构、因机构定职务、因职务择人员。做到大权在握、小权分散。强调下级服从上级,但又不要多头领导,以免政令分散。

4.处理好跨度与层次的关系

行政方法要求集中领导,分级管理,跨度与层次要适当。命令不要直接下达到基层,而要逐级下达。各个层次干各个层次的事情,负各个层次的责任。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寻求一个跨度与层次的最佳结构。

5.责权要一致

行政方法要求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安全管理者都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力。另一方面,有权力就要承担责任,权与责必须保持一致。

四、行政方法的优缺点

行政方法的优点如下。

(1)集中统一,便于各项安全管理职能的发挥

安全管理系统一般都是一个因素众多的复杂的有机整体。为了使安全管理系统稳步发展,必须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行政方法可以达到高度的集中统一,而安全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只有通过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2)快速、灵活、有效,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由于行政方法具有权威性,在处理问题时一般都是快速、有效的。又由于行政方法具有具体性的特点,它可以通过及时地发出行政命令等办法,对一些特殊事务或紧急情况采取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予以特殊处理或及时解决。

行政方法的缺点如下。

(1)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使安全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

运用行政方法进行安全管理,一般不是侧重经济利益的要求出发,也不完全讲究等价交换的原则。而在实际中,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考虑价值补偿问题是调动人们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使组织产生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过分地强调和依赖行政管理方法,就容易忽视组织及其成员的物质利益要求和价值补偿问题,从而容易导致安全管理系统的动力与活力不足。

(2)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产生主观主义

由于行政方法主要是依靠上级的权威和下级的服从进行管理,因此,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必然要建立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由于权力过于集中,教导者很难全面掌握决策信息,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安全决策和计划的失误。

(3)过分强调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企业各单位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地区之间要打破行政管理界限建立统一的市场、建立平等竞争。而行政方法强调垂直性的领导和行政区城内的集中,因此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形成所谓的“条条”和“块块”。既不利于各地区、各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和横向联合,也不利于商品交换和流通,从而也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第11篇 行政部安全管理职责

(一) 编制职工培训计划,必须包括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负责解决教育经费。监督各单位认真做好对新进场工人(包括实习生、代培生、工种变换人员、农民工等)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与各类安全培训教育。

(二) 把安全工作业绩纳入到对干部晋升、职工晋级和奖励的重点考核条件内容中去。凡因违反安全规定而造成本人负伤或他人重伤、死亡或设备、火灾等重大事故的直接责任者疑虑不得在该次考核期间晋级。

(三) 按规定,从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各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

(四) 认真落实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劳动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及规定,严格执行有关人员的劳动保护待遇,合理安排劳动组织,根据气候变化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控制加班加点。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 认真做好女工五期保护(即孕期、产期、哺乳期、经期、更年期)适当分配工作。录用临时工、合同工、招聘退休人员以及使用外包工队伍,应双方签订使用合同,在合同中应有安全施工的具体规定,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任务,并双方签字后生效。

(六) 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依照有关制度落实对责任人员的追究处理。

第12篇 人事行政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1 结合员工思想动态,定期了解接触职业危害员工对工作环境提出的建议,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2负责修订新员工岗前培训手册,完善职业健康危害管理方面的内容,提出防止员工职业健康危害所采取的措施;

3负责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岗位新员工入职招聘的任职资格审核,落实岗前职业健康状况,履行持健康证上岗作业;

5严格履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杜绝未成年人进入工作岗位,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招聘过程中不予录用。对于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不安排从事有职业危害因素及重体力劳动的岗位,坚持依法用工,以人为本。

6负责本部门定期职业健康安全检查,按照安委办下发的指定检查表开展检查,并将双版(检查签字版与电子版)检查结果上报安委办。

7负责本部门接触职业危害员工职业防护用品的申购、发放,防护用品申购到位,录入防护用品台账上报安委办备案,防护用品发放要求以旧换新原则并有使用记录和本人签字确认。

8负责本部门新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相关知识宣贯。

第13篇 人事部门行政管理安全职责

1 在直接上级的领导下,对本职工作的安全管理负全面责任。

2 保证车辆及司乘人员安全

3 经常检查食堂、宿舍等其他人员聚集场所和库房的用电、用水及消防器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人员及财产安全。

4 保证食堂设备及食物卫生符合标准,合理组织善食搭配,防止发生人员中毒。

5 加强食品、食品用具、餐具、就餐场所,防止发生投毒事件。

6 及时组织进行卫生专责区(道路、广场等)清扫。

7 负责各岗位新入厂人员安全培训及上岗前安全教育考试。

第14篇 物业行政管理安全管理规定怎么写

物业行政管理之安全管理规定本公司各部门应随时注意工作环境安全与卫生设施,以维护员工身体健康。

员工应遵守公司有关办公安全及消防、个人安全的有关规定。

1. 办公安全

1.1 来访者必须在接待者的陪同下方可进入公司范围。

来访者不可单独在办公场所进出。

1.2 公司员工应注意保管好公司文件,不得泄露或让非相关人员传阅,保守商业机密是每个员工应遵守的纪律之一。

凡废弃、复印有错漏、重复的机密文件须及时销毁,不得随意乱弃。

1.3 所有公司电脑上的软件和文件均属公司财产,不得用作私人用途或提供给其他公司各部门,管理电脑的员工应注意电脑的加密,应定期更换密码。

1.4 员工外出离开办公室要检查空调、电脑、电灯、门窗等是否关好门。

出入办公室随手关门。

2. 消防安全2.1 节假日、周末休息日必须检查 办公室内所有电源。

2. 2 如发生火警,不论程度大小,必须保持冷静,并立刻报告上级领导处理,呼叫援助。

2. 3 使用电器须防止电线负荷过重。

2. 4 公司办公室及房间内禁止存放各种易燃易爆物品。

2. 5 楼梯、过道、出口处严禁堆放物品。

2. 6 吸烟者离开前必须注意熄灭烟头。

2. 7 员工宿舍及餐厅需小心烟火。

2. 8 火警电话:119.

3. 个人安全3.1 员工在工作中应遵循工作指导安全操作。

3. 2 员工在工作时间外应注意个人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3. 3 报警电话:1103.4

第15篇 行政人事部安全管理职责

1参与重大、特大事故的调查、分析。

2负责对本部门车辆及驾驶人员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全各种交通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制度、档案。

3将安全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公司文化建设中。

4在各类经济承包合同中,必须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同时承包安全工作。

5协调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新入公司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并且未经安全技术培训合格的职工不得安排或分配工作。

6认真贯彻上级有关交通安全法规,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做好车辆及驾驶员的年度审验工作。

7组织安排节假日值班,并组织检查。

8根据国务院《工作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中所列的伤亡事故,做好职工的伤亡鉴定工作,建立档案。

《行政管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1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