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安全管理
栏目

煤炭管理科计量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1-25 热度:71

煤炭管理科计量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1篇 煤炭管理科计量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上岗前必须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计量室后,必须先核查各种记录、票据、印章真实有效,各种设施是否完好,确保无误后,方可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

3、检查计量室内防火设施齐全有效,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4、重车换票,计量员必须确认煤种、车型与票据内容一致才可予以换票。

5、交接班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当班各种票据的整理统计,各种数据及时上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当班班长,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2篇 煤炭管理科材料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熟悉业务知识,了解掌握井下使用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及用途。

2、做好本科材料计划、领取、发放管理工作,对各种材料消耗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坚守岗位,生产急用材料做到及时领取发放。

4、领取材料必须执行检验制度,所有材料必须保质保量,并有一定的备用量。

5、经常深入现场检查了解各种材料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领导反映,协商解决。

6、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杜绝跑、冒、漏现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争取降耗增效,使利益最大化。

第3篇 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生产技术管理,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全面完成2005年生产经营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生产管理

第一条 依据煤炭市场供需状况,稳定煤炭产量。原煤生产实行指导性计划。重点抓好玉华改扩建、陈家

山矿恢复生产、下石节矿二水平风井开工等工作。

第二条 抓好生产接续。要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充实掘进力量,保证设备、配件、材料供应,强化掘进机械装备管理,提高单进水平。掘进进尺及开拓进尺作为考核矿级领导班子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三条 认真编制煤炭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季、月生产计划及矿井生产系统改造方案。搞好矿井生产布局调整,抓好环节系统改造和日常生产管理工作。

第四条 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步伐。将玉华矿建成特级高产高效矿井,下石节矿建成部级高产高效矿井。

第五条 合理调整煤炭产品结构,加大北区长焰煤产销力度,增加块煤生产量;稳定东区现有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第六条 加强信息沟通,做好产销衔接工作。运销部门要及时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生产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保证煤炭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采面出现地质变化,影响煤质及产量时,要向运销部门及时反馈产品调整流向信息。

第二章 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第七条 开展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北区软岩、煤巷锚杆锚索强力支护技术,解决制约掘进速度的技术问题,开展巷道围岩与顶板离层监测,总结支护理论。不断完善焦坪矿区高瓦斯、易燃厚煤层开采安全技术,提高综采放顶煤回收率。加快东区矿井复杂煤层巷道支护及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探索经济合理的新技术。

第八条 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以“一通三防”为重点,优化通风系统,完善安全设施,搞好瓦斯监测监控、束管监测及黄泥灌浆、气雾阻化、采空区注氮、综合防尘等工作,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第九条 加强地质预报工作,对未开采区和现采面地质构造、煤层变化情况,及时通过物探、坑透等手段,认真分析研究,科学论证,提供详实的地质预测预报资料,指导矿井生产。

第十条 继续加大矿井技术改造力度,优化生产系统,提高矿井生产能力。抓好玉华煤矿改扩建工程,玉华矿主皮带井系统年底正式投入运行;下石节矿二水平风井三季度完成工程设计,年底开工建设;对其它矿井制约生产能力的环节、系统,及时提出改造方案,经局审批后实施。

第十一条 工程设计应在全面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多个方案,进行安全、效益综合评价,达到设计方案最优化。引入竞争机制,凡被选定的设计方案,给予设计人员奖励。对通过科技攻关,解决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取得明显效果的有关人员给予重奖。

第十二条 鼓励全局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钻研业务,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对取得效益或具有应用价值的项目,按局科技奖励办法予以奖励。在技术革新方面所需的费用和材料,各单位要予以支持。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第十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加强煤炭信息交流,用信息化推动技术进步。

第三章 开拓接续管理

第十四条 制定三年滚动发展规划,根据发展规划安排水平、采区接续,保证矿井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第十五条 抓好重点开延工程项目实施。重点抓好金华山矿+570水平提矸暗斜井施工,确保年底投入运行;东坡矿上半年完成二水平开拓方案设计,并报局审批,年底前完成开工准备;下石节矿+950水平上阶段主要巷道硐室工程年内完成。

第十六条 局批准的水平延深工程和辅助水平开拓井巷工程,一般由矿自留井巷折旧费列支。不足部分由局维简费承担。

第十七条 生产矿井每月与生产处交换一次开延工程施工进度图。

第十八条 加强开拓延深工程质量管理。开延工程必须实现一次成巷。搞好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局每季度验收一次,矿井负责日常管理和月验收工作。工程竣工后,由局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质量不合格的,不予决算。

第四章 成本管理

第十九条 坚持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中心、其它部门配合的原煤制造成本管理体系。局(矿)生产处(科)是原煤制造成本管理的综合管理、协调部门。将成本指标横向分解到生产、动力、劳资、财务等部门,纵向落实到矿井、区队、班组和个人,实行工资成本与其它成本相互转化,切实加强生产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局对各矿井下达的制造成本指标,矿井要严格控制,不得突破。生产处对全局生产用大宗材料定期组织招议标,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和价格关。矿生产科负责全矿生产用材料的统计、分析、控制和分管材料的审批、建帐工作,其他分管部门必须建立台帐,进行统计、分析、控制。各类生产投入由生产矿长负责把关,一次投入达到10万元及以上时,报局生产技术处审批。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业务范围内的成本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考核奖罚制度。

第二十一条 进一步加强电力成本管理。认真落实避峰填谷,调荷节电,分区计量,分单位考核等节电措施。对耗能高、使用率低的机械设备要制定专门的节能措施。

第二十二条 规范原煤制造成本管理。生产与生活、多经系统的水、电、煤消耗应分开计量,分户算帐,严禁将其它费用计入原煤制造成本。

第二十三条 合理资源配置。按照职能交叉、一职多能、满足生产的原则合理配备劳动力;按定额计划储备设备、配件、材料,不得积压。

第二十四条 加强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奖罚办法,降低生产消耗。

第二十五条 成本管理必须事前进行科学预测,生产过程严格监控,事后总结反馈。局每季、矿每月必须对原煤制造成本管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召开成本分析专题会议,及时解决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章 煤质管理

第二十六条 理顺煤质管理体系,强化煤质管理手段。局、矿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是煤质管理的主管部门,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保证煤炭产品质量。各矿要按局煤质管理办法制订实施细则,落实煤质管理责任,严格兑现奖罚。

第二十七条 以市场需求为向导,适时调整采掘部署。地测部门要编制灰份、硫份等值线图,建立煤芯煤样台账,定期为生产、管理部门提供煤质预报。

第二十八条 加强生产过程的煤质管理。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保证煤质、提高煤质的措施和方法,并能严格执行。在生产过程中,每50米采集一次煤层煤样,测定煤质指标,分析指导生产过程的煤质管理。

第二十九条 加大煤质管理的奖罚力度。局煤质管理实行月考核,季奖罚,季兑现。北区三矿商品煤加权平均发热量达到22.5mj/kg以上;王石凹、东坡两矿商品煤加权平均发热量达到21mj/kg以上;金华山、徐家沟、鸭口三矿商品煤加权平均发热量达到20.5mj/kg以上。奖励矿长、书记、生产副矿长、经营副矿长、总工程师各3000元,否则,对以上人员实行对等处罚。矿井管理科室奖罚由各矿井自定。

第六章 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三十条 各单位要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达标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周密部署,详细安排,分阶段、按专业确立阶段工作目标,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清晰。建立安全质量激励机制,严格兑现奖罚,促进安全质量达标健康发展。

第三十一条 建立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分管领导负责所管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业务部门负责分管专业的达标工作。切实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安排、监督检查及现场指导工作。

第三十二条 2005年局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目标:陈家山、下石节、玉华、东坡、王石凹五矿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鸭口、徐家沟、金华山三矿达到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第三十三条 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行动态抽查与定期验收相结合,按季度考核,年度达标。月检查由安监局牵头,分专业处室参加,季度验收由局标准化办公室统一组织。每季度各专业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得分,前两个月抽查各占30%,季末验收占40%。年度各专业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前三个季度各占20%,最后一个季度占40%。

第三十三条 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例会制度。矿每月、局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例会,着重研究解决矿井安全质量达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阶段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现矿井安全质量整体提升。

第三十四条 加大安全质量标准化投入力度,确保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加快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步伐。

第三十五条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以阶段性达标验收为依据,以基础建设为准则,坚持安全质量达标评优评差活动。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分阶段进行重奖。

第三十六条 完善“局、矿、基层”三级职工业务技术培训体系,建立岗位培训责任制,提高职工安全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局、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上岗人员的持证检查,不合格的证件及人员要重新培训补办。

第三十七条 加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考核力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行月验收,季考核,季兑现。矿井达到规划等级,按局《安全质量标准化奖罚实施办法》对有关人员予以奖励,矿井达不到规划等级或矿井不达标,按局《安全质量标准化奖罚实施办法》,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

第七章 其 它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铜川矿务局,各条款与原有关规定、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4篇 煤炭管理科副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三大规程》及本矿、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2、负责本科室的技术管理工作及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及执行,是本科技术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3、协助科长抓好设备管理工作和现场安全质量,经常深入现场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技术问题。

4、抓好本科室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科职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5、参加本单位各类事故的追查和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

6、参加各类安全质量检查、验收活动和相关会议,并监督规程和措施在现场的落实与执行。

7、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工艺、装备,不断提高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第5篇 煤炭管理科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是科室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本科的安全生产及设备管理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三大规程》及本矿的安全管理制度。

3、经常深入工作现场、班组,了解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漏洞,把握薄弱环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参与审查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协同有关部门制定提高煤炭质量的具体措施,总结推广提高煤炭质量的先进经验。

5、负责科室的劳动组织和人员安排,协调各班组各环节的生产,并负责各项《规程》和《措施》在工作现场的落实和执行。

6、负责对本科室出现的各类事故进行组织和追查并汇报,提出处理意见。

6、参加各类安全、质量检查活动和会议,负责组织落实检查出的问题。

7、定期组织本科室相关人员研究本科安全生产状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并保证实施。

第6篇 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设施长效投入机制,我国境内所有煤炭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建立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制度。为加强对安全费用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专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设施投入的资金。

第三条企业按下列标准,在成本中按月提取安全费用。

(一)大中型煤矿

1.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严重和涌水量大的矿井吨煤3—8元;

2.低瓦斯矿井吨煤2—5元;

3.露天矿吨煤2—3元。

(二)小型煤矿

1.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严重和涌水量大的矿井吨煤10元;

2.低瓦斯矿井吨煤6元。

有关企业分类标准,按现行国家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标准执行;有关高、低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界定,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本办法下发前,企业若已执行经省级(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制定的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与本办法相对照,按孰高原则执行,并按规定程序备案。

第四条企业在上述标准和规定的浮动范围内自行确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报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确需变动的,经报主管税务机关、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从下一年度开始执行新的提取标准。

第五条安全费用在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安排使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允许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六条安全费用具体使用范围是:

(一)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

(二)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

(三)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

(四)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

(五)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

(六)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七)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八)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九)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

(十)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七条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第八条有关安全费用的会计核算问题,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处理。

第九条企业要切实加强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应制定年度使用计划,并纳入企业全面预算。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报当 地主管财政、税务、审计机关、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接受监督。对不 按本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企业,有关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7篇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新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建设成果丰硕。保持和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近年来一些煤矿频发重、特大事故,伤亡惨重,给遇难者家属带来难与弥补的伤害,严重影响着煤炭行业的社会形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煤炭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危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先后出台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许多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把安全生产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两项重要的控制指标。发展必须安全,安全才有发展。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是煤矿工作者的第一要务。因此,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建立一套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并持续创新完善,以达到加固煤矿安全生产防线,控制风险,防范事故,实现煤炭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2 存在问题

通过法制建设的加强,虽然促进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制度。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管理部门的分立、合并等变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还没有完全做到与组织机构、职能相对应,致使横向管理没有到边;与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套的制度不够完善,对履行职责的程序、质量、时限等具体要求不够,可操作性、可考核性不强;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工作之间联系、协调不够,使安全管理与企业改革的实际步伐不相一致,导致一些单位在转变生产经营机制后管理手段滞后,并且出现一些安全管理的盲区。

2.2 安全管理的对象存在偏差

多年来安全管理主要着眼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保证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对导致事故的管理原因还关注不够,没有达到标本兼治。2023年2月22日发生在山西屯兰煤矿的特大瓦斯事故,主要原因是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到位,这也充分证明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表明再先进、再优良的现代化装备,再好的工作环境离开严格的安全管理,也将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纵观煤矿历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最终分析总结起来,管理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

2.3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

一是教育培训对象不全面,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少;二是教育形式单调,培训教程与实际结合不够,缺乏吸引力;三是部分培训单位为培训而培训,为效益而培训,培训效果不明显。

2.4 安全管理奖惩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奖惩不够平衡,负激励过多、正激励偏少,过多的负激励造成了执行者与管理者在心理上的对抗,致使执行者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主动性下滑;二是奖惩不及时,时效性不强,降低了奖惩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推动作用。

3 创新安全管理机制的方法

安全管理涉及到所有设施设备、所有单位部门、所有员工,要想实现时时、处处、事事、人人处于安全状态,仅仅依靠人、物本身的可靠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可防可控。作者结合多年的煤矿工作实践,认为煤炭企业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3.1 理念引领,文化创新

安全管理理念是企业从事安全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中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首先在安全管理理念上不断创新和提升。而要创新理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新理念。理念引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积极创建“以人为本、遵章守纪”的安全文化,培育形成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以“生命至上,安全为天”为主导的一系列安全理念,对提升安全执行力,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全面推行标准、安全、时效、清洁、整理、素养职工行为“六规范”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大力规范职工行为。严格隐患排查和责任追究,形成执行任务不找借口、落实制度不打折扣、追究责任不讲情面的安全工作氛围,有力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1.1 树立“岗位平台”理念

办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赢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安全寓于生产之中,没有生产过程就不存在生产安全的问题,同样,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创效的基础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也就无从可言。一名在岗工作奋斗多年的干部,无论过去为社会做多大贡献,付出多少,成绩多大,一旦因事故责任被撤换,将失去原有的岗位平台,即使他满腹经伦,具有再多的聪明才智,也会因为没有这个岗位平台而无用武之地。因此,煤炭企业领导干部务必要站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构建和谐安康矿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珍惜自己的岗位平台,坚持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安全工作。一要增强忧患意识,时刻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如坐针毡的紧迫感,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一如既往地把安全工作基础做实,不断增强安全工作的可靠性。二要树立实现安全生产的信心,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决心。牢固树立“事故可防,风险可控”的本质安全理念,变压力为动力,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消极厌战情绪,理清工作思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细、实”的作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好落实。三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改革、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工程和生产设备运行质量不达标不生产的原则,决不能盲目生产,冒险蛮干。

3.1.2 树立“班组长功能”理念

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关键在于抓落实。基层班组是煤炭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煤炭企业的一切工作目标都要通过班组的落实来实现,班组的安全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效果。再好的条件,再先进的设备,再完善的制度,离开现场管理都将是纸上谈兵,只有突出现场管理这个重点,才能发挥一系列效能。而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作用不可忽视,要从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等方面入手,激发班组长们抓好现场安全管理事业心和责任感。

3.1.3 树立“重奖重罚的经济杠杆”理念

经济奖罚是激励煤炭企业员工积极主动地按计划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建立安全管理考核奖惩机制,用制度将安全压力传递到各职能层次的每一个岗位,促进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各级人员的考核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及时公布于众,接受员工群众的监督。其次是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用于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奖惩。对于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否则给予处罚。奖要奖得让人眼红,使员工对受奖者刮目相看,罚要罚得让人心痛,使受罚者后悔莫及。通过严格、合理的奖罚机制,牺牲不负责任的少数人的利益,确保大多数人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3.1.4 树立安全“按需投入”理念

加大安全投入是提高煤炭企业安全装备水平,改善生产作业环境的必要保证。按照“足额提取、超前安排、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的原则,凡是安全上需要的,要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资金再紧不紧安全,安全上该花的钱优先解决。重点解决矿井在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安全监测系统、防尘灭火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和防治水系统等系统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对陈、旧、杂的安全设备进行更换。通过“按需投入”,切实改善企业安全基础条件,增强矿井整体安全防范能力。

3.1.5 树立安全质量共同发展理念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始终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夯实安全基础,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以“五个结合”( 学习外地经验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资金投入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完善机制与技术突破相结合)、“三个并重”(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并重;加大投入与规范行为并重;井下与地面并重)和“安全、实用、整洁、效益”八字方针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列为企业安全生产的“一把手”工程来抓,科学制定规划,实行目标管理,量化细化责任,并将其作为基础工程、效益工程、素质工程抓好落实,保证实现“六个转变”(即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转变;被动执行标准向自觉执行标准转变;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应付检查达标向制度化达标转变;点线面达标向生产全过程和全方位达标转变;低标准向高标准的转变),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同时,拉高标杆,开展以“安全无事故、工效上十吨、特级标准化、科技有创新、矿区文明化”为内容的“五优”矿井创建活动。“五优”矿井创建活动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矿井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科技贡献、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实现和谐安康矿区具有现实意义。

“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以下简称“双述”)是精细化管理的延伸,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降低工作失误,有效控制“三违”,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要把“双述”活动的开展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扎实推进“双述”操作法,明确“双述”内容,统一标准,并广泛应用于各级管理人员及各工种、各岗位,达到规范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3.1.6 树立安全全员参与理念

整合宣传、组织、安监、纪检、工会、团委、职教等部门宣传教育资源,建立并实施纪委问责、团委管岗、保卫管线、工会管网、宣传管教、女工管帮、行政管长、组织管党的安全防线,形成安全“八条线”,实现安全工作的群防群治。一是拓展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性教育。编演各种安全文艺节目,开展安全书法、摄影、漫画等系列展览活动,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安全理念渗透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各种活动中,增强理念渗透的亲和力、感染力。二是开展针对性教育,保持警钟常鸣。建立安全视觉听觉识别系统,对工业广场、区队会议室、候罐室、主要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文化修饰,设立由“安全理念”、“安全三台”(曝光台、闪光台、警示台)、“安全嘱语”、“安全警示”等组成的井口安全文化长廊,使职工时时受到感染、教育、警示,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三是开展“安全文化进家庭”亲情教育活动,有效进行“三违”帮教。让安全理念进社区,进家庭,筑牢安全生产的“后方阵地”;建立以家属、女工为主要成员的帮教网络,采用定期座谈、家访等方式对“三违”员工进行安全帮教。四是开展先进性教育,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安全责任岗”等活动,在重要岗位实行党员挂牌管理。五是开展群体性共建活动,做到有声有色。六是开展人性化教育,温暖人心。七是将情感教育融入安全管理,让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通过安全“八条线”各项活动的开展,促使安全工作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全员管理,达到全员受益的目的。

3.2 切合实际,制度创新

要实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有一整套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细则、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来规范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受国家法规决定的一整套企业管理行为规范,包括目标管理、安全检查、现场管理、安全奖惩、安全风险抵押、隐患排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种内部管控制度等。煤炭企业要根据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原有的一些内部管控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煤矿企业在形势多变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一是制度必须切合实际,持续改进,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但已不适应实际需要的一些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有章可遵、有规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的依据,构建较为严密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二是在责任落实上,建立健全覆盖全员的安全责任体系。在纵向上,安全责任自上而下逐级分解落实到区队、班组和员工个人;在横向上,将业务保安责任细化分解到各业务职能部门。三是在工作落实上,强化安全执行力建设,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工作格局。

3.3 科技指导,措施创新

煤炭开采始终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地热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尤其是瓦斯和水害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危险源。控制这些灾害威胁,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实施“两战役一工程”战略,采取区域瓦斯治理、区域水害治理对策、提高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对实现煤矿安全工作的可防可控具有积极的实际作用。

3.3.1 推进瓦斯治理战略转型,打好防突攻坚战

随着矿井采深的增加,一些高、突矿井瓦斯压力、含量骤然加大,冲击地压、高地应力问题日趋严重,浅部开采时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受到严重制约。要从战略上对瓦斯治理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以“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为目标,实行瓦斯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性治理转变,因地制宜,适合开采保护层的,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保护层开采;适合做瓦斯抽排巷的,要坚决做工程,应抽尽抽,保证预抽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同时,该上的设备要上,该上的手段也要上。只有在瓦斯治理上实现战略转型,下更大的决心、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实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的先抽采、后生产的本质安全目标。

同时强化“一通三防”基础管理。一是全面贯彻“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先抽后采”十二宇方针,着力构建符合煤矿企业实际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水平。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加大瓦斯地质、防突基础技术的研发力度。在瓦斯治理上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基础技术支撑和严格的现场管理,实现扎实稳步推进。三是对“突出头面”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及时掌握动态变化。四是在加大本煤层打钻深度和抽采效果上开展技术攻关,尽最大能力提高瓦斯抽放效果。五是管好用好监测监控系统,科学布局监控范围,确保实现监控有效。六是全面实施区域瓦斯治理战略,认真落实“四个转变”(即从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的转变,从生产过程治理中向超前治理转变,从措施型治理向工程型治理转变,从单纯治理向综合利用转变)、“五个决不”(一通三防齐抓共管的决心决不动摇,一通三防重中之重的原则决不妥协,通风系统优化工作决不松懈,加快瓦斯治理工程的进程决不停止,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决不手软)、“五个到位”( 安全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干部跟班带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达到“抽、掘、采”平衡。

3.3.2 大打矿井防治水战役,推进灰岩水害区域治理

防治水工作要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执行“查、探、堵、截、疏、排、防、躲”的综合防治水技术措施,以灰岩承压水防治为重点,以区域治理为平台,强力推进灰岩水区域治理工作。根据受灰岩承压水威胁矿井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为适合联合治理的区域和不适合联合治理的区域,适合区域联合治理的必须进行区域联合治理,以增强治理效果,减少投资浪费;不具备区域联合治理条件的,实施矿井井田范围内的区域水害治理工程。同时根据受承压水威胁程度将开采煤层划分为非突水危险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三类区域,在此基础上确定区域治理原则和治理目标,分期分步骤实施。通过实施区域治理,全面推进灰岩承压水防治由多点分散治理向区域综合治理、由采掘过程中局部治理向整体超前治理的转变,为“不掘突水危险开掘工作面、不采突水危险采煤工作面”提供保障。

3.3.3 走采掘机械化发展道路,提高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现代化煤炭企业必须摒弃“宜综则综、宜炮则炮”这种旧的生产观念,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树立现代化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的新生产观念,以提高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为重点,多策并举,提升矿井各大系统保障能力,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步伐。不断研究、探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巷道和采场支护新技术,能上综采的必须上综采,不能直接上综采的要改用悬移(滑移)支架,提高顶板管理的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提高矿井装备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顶板管理,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彻底改变煤矿员工劳动强度大、从业人员素质低、流动频繁、安全环境差的状况,提升煤炭企业形象。

3.4 隐患整治,方法创新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排查整改,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根据生产现场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督促隐患整改,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抓好隐患整改关键是抓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整治的闭合管理。一是采取“挂牌督办,整改销号”的方法,督促隐患整改。对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督查等查出的隐患,登记建档,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间,挂牌督促,定期调度,直至整改验收合格,予以销号。二是采取专项治理整顿的方法,督促隐患整改。对于一些治理时间长、整改难度大的隐患,按照“五定”原则,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责任人、定时间限期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并专门以文件形式印发,促进隐患整改。三是采取责任追究的方法,督促隐患整改。采取高压态势,从追查责任不落实的事、处理责任不落实的人入手,对存在重大隐患、对隐患整改工作不重视、不按规定整改隐患、出现重复隐患、隐患整改计划不落实继续组织生产的,严肃进行责任追究,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提高各级人员对隐患整改的重视程度,保证查出隐患整改及时、到位。

3.5 教育引导,培训创新

“知”和“会”是正确履行职责的前提,安全教育培训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对策之一,是提高管理者责任意识、管理水平,提高操作者遵章守纪意识、安全操作技能的主要手段。要将开展安全培训作为“投资最少、见效最快、回报企业最持久的特殊投资”来抓,各级安全培训机构要坚持“全员覆盖,各有侧重”的原则,在加强员工培训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安全培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做到干中学、学中干,真正达到全员培训。

4 结语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责任重于泰山。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和家庭幸福,因此每个人都应高度重视安全,都要关心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必须不断创新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以适应社会文明进步、健康发展。

第8篇 煤炭管理科统计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协助科领导抓好科室日常安全管理统计工作。

2.做好业务范围内使用电器设备的安全工作。

3.做好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各类台帐和报表,数据准确、字迹工整、内容齐全,存档规范。

煤炭管理科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通用)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三大规程》及本矿、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2、负责管辖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者。

3、协助分管副科长抓好现场安全质量,深入现场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4、有计划、有步骤的监督、检查落实好各项工作,及时向分管副科长汇报生产现场出现的事故隐患,同时提出防范措施。

5、监督检查本班组对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严格安全管理标准,按照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开展工作。

6、参加本单位各类事故的追查和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

7、参加各类安全、质量检查及相关会议,并监督规程和措施在现场的落实与执行。

8、及时了解班组现场安全情况,解决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班组各环节安全工作正常运行。

第9篇 安全力系统管理与煤炭企业安全

一、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安全形势严峻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字,2004年,我国原煤产量16.6亿吨,事故死亡人数6027人,死亡率3.96人/百万吨,在世界上百万吨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2004年约3人,这一水平是美国的100多倍,南非的20多倍,印度的10多倍。

我国一直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并对企业安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安全设施,制定了大量的安全法律法规。但是,煤炭企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相对平稳,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812972起,死亡136092人。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6.2%和0.2%。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14日,短短117天里,河南大平、陕西陈家山、辽宁阜新孙家湾,连续发生三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恶性煤矿事故。2005年1-5月份全国煤矿特大事故发生19起、死亡316人,同比增加9起、162人,分别上升90%、105.2%;特别重大事故发生4起、死亡366人,同比增加1起、260人,分别上升33.3%、245%。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和安全基础差,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事故总量大、死亡人数多。平均每天373人丧生于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中央和社会的强烈关注。

因此,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仍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煤炭企业作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更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破解的重大课题。企业的安全是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应当转变煤炭安全生产的发展观念,即安全也出生产力,发展安全力就是发展生产力,“安全力”系统的构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持续动力。

二、转变发展观念,构建“安全力”系统

1.“安全力”系统构成要素

“安全力”系统的构建是建立在综合分析安全生产的过程基础上,针对安全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建立的安全保障系统。所谓“安全力”是指在人的管理行为控制能力、物的状态保证能力和环境的支持保障能力的综合作用下,安全得到保障的程度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

煤炭企业的“安全力”系统,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

一是“人”,即:“安全力”系统中人的要素包括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主体的“人”以及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即企业员工。从企业安全管理角度来讲,“安全力”系统中的“人”具有管理控制、创新能力和安全生产安全操作能力。

从安全管理主体来讲,包括安全管理能力、危险源辨识和控制能力、隐患排查和治理能力、现场综合协调能力;从安全生产员工的层面讲,要具有安全生产持续提升能力,包括安全意识能力、上岗操作能力、事故处理能力、自主保安能力。作为煤炭企业,其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关键在于是不是坚持了“以人为本”,是不是实现了科学规范和持续有效。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创造一切财富、实现某一目的的关键,但他同时又是激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人可能做出不安全行为,会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会造成管理上的缺陷,会形成事故隐患并可触发隐患等,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为原因所致。

二是“物”, 即: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条件的“物”所具备的安全保障的能力。包括设施、设备状态、流程运作质量、科技保障能力、材料性能等,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设施(设备)等安全“涉及物”,是“安全力”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虽然物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采取一定的安全装置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转化物的不安全状态,总是可以消除或避免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事故。经过有安全行为人的作用,始终处于(持续改进中)良好的流程状态,可以有效地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使工作更有保证,反过来,能够更有效地促使员工投身到标准的工作流程中。

三是“环境”, 即:作为企业安全管理提升动力的“环境”所具备的全面调控和影响能力。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氛围等,有没有持续拉动和影响“人”与“物”的能力。安全环境主要为人、物的运作营造和谐、协调和整合的氛围。优良的安全环境能够使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达到良性的整合,使之运作更加协调、高效、有序,最终达到行为和状态的进一步提升。另外,安全管理的人为环境也十分重要,企业决策层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当作第一政治来抓,这无疑给各项安全管理落实到每名员工是强力剂,对于约束和改变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2.煤炭企业发展观念的转变

作为煤炭企业,应当转变发展观念,即安全是发展的基础,保障安全同时也推动了发展。煤炭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安全的保障程度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煤炭企业只有转变当前以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企业发展的单一标准,转变为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与上述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针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的“安全力”,其核心观点是: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也出生产力。“安全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持续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全本身就是煤矿的最大效益。只有牢牢遵循“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改革、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10篇 浅谈煤炭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

0引言

煤炭资源整合是指合法矿井之间对煤炭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以及合法矿井对已关闭煤矿尚有开采价值资源的整合。煤炭资源整合是淘汰落后、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提出、国务院确定的“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小煤矿的整顿工作”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小煤矿本质安全水平、确保煤炭资源合理开发的必然选择;是煤炭工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资源整合,可大幅度减少小煤矿数量,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但在煤炭资源整合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尤其在安全监管工作过程中矛盾突出。

1  山西省资源整合情况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产煤地区,山西于几年前在全国率先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和全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以逐步改变煤炭行业数量多、规模小、安全事故多、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等状况。作为煤炭生产的主力军,生产条件和安全保障较好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如山西潞安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6家大型煤炭集团已获重点支持,被鼓励积极兼并重组、整合改造地方小煤矿。

2003年以来,山西累计关闭整合小煤矿超过2 200座。相应的,各类煤矿的单井平均规模提高了3倍多,全省煤炭产量由4.5亿吨增加到了6.6亿吨,年均增长四成以上;供应国内和出口的煤炭也从3亿吨增加到了5.3亿吨。2008年,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已成功兼并重组、整合改造了186座地方煤矿。

2  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人才如何配置问题突出。1992年到2002年,煤炭企业由于多种因素处于的困难时期,煤矿专业院校萎缩,使人才培养出现断档,煤炭企业人才严重流失,致使国有煤炭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相对缺乏年富力强、有知识有经验的管理人才。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不断推进,国有矿在自身人才需求就很紧张的前提下,还要抽出来很多人充实到这些新整合的矿井之中。这样,本身企业又出现了人才短缺,这又是潜在的隐患。

(2)管理模式不同带来的问题突出。在煤炭资源整合矿井被接管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新旧交替时期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隐患:被整合的煤矿在生产规模、安全基础建设等方面非常薄弱,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总体上仍然粗放,多年来所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对国有大集团的安全管理模式要求一时难以适应。国有矿不可能一时把全体职工都换个遍,还得大量用原来的职工。新的安全管理人员与原来的安全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做到十分协调,同样令人忧虑。

(3)技改和审批期间存在非法生产的问题。国有煤矿拿出大量的资金去整合小煤矿之后,又要投人大量资金进行技改工作,但在整合之后,经过长时问的进行技术改造、审批,根本见不到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为解决面临困难,企业难免会在生产、通风系统都不完善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偷生产,为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4)职工素质亟待提高。小煤矿的职工素质一般都很低,需要国有大矿集中精力利用技术改造期间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职工安全知识培训。思想意识落后,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大部分矿井职工安全素质低下,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且流动性大。

3  解决问题的途径

(1)坚持源头治理,预控重大事故,从根本上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源头安全是最有效、最彻底和最根本的安全。对煤炭资源整合而言,强化源头管理,从接管开始做好事前预防,是实现整合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劳动组织定员,强化技术管理,制订应急预案,为技改后的竣工投入生产奠定基础。其次,要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建立煤矿用工培训上岗制度,对整合矿井的所有职工进行一定时期的强化培训,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培训资源,为职工培训创造良好条件。整合煤矿所有用工必须经过培训,必须做到持证上岗,灌输安全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保障能力。

(2)科技兴安,加大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统。要对原有生产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制定出技方案,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国有矿的技术资源优势,采用成熟的技术、工艺、结合身生产特点,注重配套设备的应用和工艺布局的合理,优化生产系统,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毫无疑问,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井下作业现场,看紧盯牢了每个作业地点、每个作业环节、每个作业人员,自然而然煤矿的安全会使人放心一些。但是在突出现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指导煤矿生产系统的合理科学。系统合理了,安全保障会更大一些,更让人放心一些。抓住了矿井系统的完善就抓住了预防关,就能防患于未然。以矿井通风系统为例来说,在瓦斯管理上,安全要诀在通风,系统通畅才安全。同时,经常说的大独头掘进,井下提升运输复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等都无不与系统布置有关,如果在煤矿系统布置上能够帮助、指导煤矿准确把握,就能够真正打造出放心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要煤矿加强生产布局的安全技术管理。科学合理地搞好采掘布置,保证系统完善和正常接替,指导煤矿合理组织生产,根据核定的生产能力制订劳动定额和定员标准,严格控制人井人数。逐步全面推行“四六制”作业,实行一班检修,三班生产。必要时对个别重点矿井要实行“限员挂牌”制度,在井口、采掘作业现场设牌板,真实明确核定的每班作业人数和实际作业人员防止超能力、超定员生产行为发生。

(3)培育共同理念,营造和谐发展环境,进行企业文化重塑。企业文化重塑是改变人的思维方法,提高知识能力的最佳途径,是意味着现任企业领导人或高管层对企业先前主流文化的扬弃。煤炭资源被整合后,国有大矿应及时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注入,描绘企业被整合后发展愿景,以转变原有职工的安全理念,提高素质,增强员工对大集团的认同感,以适应整合带来的变化。企业文化重塑主要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作为企业文化重塑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强职工的安全理念的灌输,二是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了一些安全知识,不等于就具有实际操作技能,要做到应知应会,就要抓好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强化性训练,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各工种、岗位的安全知识考试,提高和巩固培训效果。同时,积极开展安全操作竞赛、安全技术练兵、突发事故处置演练和反事故演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训练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优化环境,浓厚氛围,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加大安全文化物态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宣传舆论工具,积极建设安全文化园地、安全文化长廊,广泛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安全签名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积极开辟安全学习园地,悬挂安全标语口号,设置安全橱窗,为员工提高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要积极改善井下安全文化环境,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向井下延伸、向生产一线延伸、向关键岗位延伸,对井下主要巷道、重点部位进行美化、亮化、规范化,主要工作地点达到净化、牌板化、标准化,为职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依靠环境引导人,使广大职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4)加大煤矿安全督导工作力度,全面强化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在井下,重心在基层,关键在落实。绝大部分事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是措施执行不到位,现场管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地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工作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全面强化安全监管。二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检查不仅是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要全面掌握本单位的安全隐患,积极组织采取整改措施等三是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制定完善的安全奖惩制度,实施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进行安全风险抵押,奖优罚劣,通过安全绩效考核,切实增强各级人员履行安全职责意识,增强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施“369”安全管理体系,各司其职o

(5)着眼长远、准确定位、明确目标,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检验安全管理的基础性要素。多年来,煤炭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开展了质量标准化建设,使安全生产的基础不断巩固,促进了安全生产,可以这样说,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建设本质安全矿井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单位工作标准、工作成效、综合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做好整合矿井的安全工作,必须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重在抓工序、抓操作、抓监督、抓平时、抓落实,归根结底是管理标准化、是人的标准化。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抓业务素质提高,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人本基础。对照潞安集团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办法》细化制定了《各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责任分工及相关要求》,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分工,并重新组织学习,吃透考核标准,为质量标准化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抓过程控制,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规范运作。在矿井全面推行工序质量管理,建立了各专业工序质量管理体系,从每道工序人手,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每道工序质量的达标来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加强了对现场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不定期抽查与月末验收相结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安全质量检查,坚持施工过程动态监控,重点工程重点盯靠,通过监督制约和考核机制把各项工作标准落实到现场。三是抓有效载体,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机制。通过载体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再提高。要要适时征集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制定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堵塞了漏洞,细化考核,点面结合,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纳入到程序化、正规化的轨道上来,不断推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4  结论

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对煤炭资源整合矿井的监管提出了新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积极探索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才能提高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做好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11篇 煤炭管理科技术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科长、分管副科长领导下,负责技术工作;组织职工业务技术学习和安全、质量培训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标准及有关文件。

3、协助科长编制全矿井的年、季、月煤质计划,搞好煤质计划管理,抓好业务统计工作及各类报表的审查与上报。

4、定期检查煤质技术措施和安全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负责化验室废液处理工作,监督检查废液处理记录。

6、每月及时、准确的填报各种图纸、报表、台帐。

7、经常深入井下生产现场,发现和解决问题,搞好井下原煤生产的管理工作,协助采掘区队搞好安全生产,认真落实提质措施。

第12篇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存在的安全法规不完善,劳动者素质低,安全技措资金缺口大,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和安全管理信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从安全预警和灾害应急处理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信息技术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可行性。

一、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明显好转,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有了明显下降,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下降最快。但由于安全管理和安全科技水平等相对落后,煤矿事故多、伤亡大、职业病严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好转,与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劳动者素质较低

煤炭企业通风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目前,煤矿生产已经逐步发展到采掘机械化、生产集中化、生产环节互相依赖化、管理进入系统化、信息化的崭新阶段,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然而,煤炭企业的工人素质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较差。一是文化水平低,小学文化程度占大多数,不易掌握操作技术和安全规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冒险蛮干,严重违章;二是心理素质差,有的人对井下作业恐慌畏惧、情绪波动反常,有的人又麻痹松懈,存在消极劳动情绪,甚至个别人偷工减料埋下安全隐患。

2.安全技术资金缺口大

煤炭开采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很大。过去由国家投入的大量设备如今已严重老化,维修量大。随着矿井延深,矿压不断增加,巷道维修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矿井的提升和排水能力很难适应生产需要。

3.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

与西方发达产煤国相比,我国煤矿应用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人力、财力不足,一些重大的安全技术问题,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地热、突水等灾害控制仍不彻底。加之受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和企业经济实力的制约,我国煤矿生产装备及安全监控设备还比较落后。井巷断面设计、支护强度确定、支护材料选型较小。生产设备功率、矿井供风量等富余系数偏低,易发生事故。

4.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

安全信息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它包括事故及职业伤害的记录、分析、统计;职业安全卫生设备的研究、设计、生产及检验技术;法律、规章、技术标准及其变化动态;教育、培训、宣传及社会活动,国内新技术动态、隐患评价及技术经济分析、咨询、决策系统等。在这一点上多数矿井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信息传递周期长,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实际应用尚有较大欠缺。

二、信息技术可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的管理带来了一场变革,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结合安全原理、系统分析方法将从本质上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预警能力    煤炭企业属于传统的资源开采型企业。煤矿通风安全对煤炭企业影响巨大,通风安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煤炭企业的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从煤炭开采、生产加工到煤炭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从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因素划分,通风安全管理包括通风管理、瓦斯管理、矿压与顶板管理、煤尘管理、防治水管理、防灭火管理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管理等。

煤炭企业矿井通风与安全涉及的灾害因素多,面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许多表面的、分散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如瓦斯超限、煤尘积聚、引爆热源、煤层自燃等等,如果单凭决策指挥人员的个体知识经验去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已很难准确地确定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目前,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事故树的逻辑推理方法,对作业场所、区域进行危险性分析,对重点不安全状态、不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超前预测,建立各类事故的逻辑推理模型已研究的较为成熟,但由于缺乏工作面、安全生产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运算推理和预警控制的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使得大多数煤炭企业目前的安全预警管理较为粗放,预警精度不高。因此,只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安全预警原理和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对作业现场灾害因素的进行实时监控和事故隐患逻辑推理,必将从根本上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预警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

《煤炭管理科计量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