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标准
栏目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1-25 热度:67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

第1篇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

一、建筑施工安全检查

(一)、安全检查的目的

1、 “安全”二字。《说文解字注》:“安”立争也;“全”纯玉也,曰全。顾名思义,无危为安,无险为全。它的基本含义,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两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告诉人们去识别危险和预防危险。

2、 安全工作的目标:

(1)预防伤亡事故或把事故降下来,把伤亡事故频率和经济损失降到低于社会容许的范围以及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2)只要有施工生产就有危险及劳动者的不安全因素存在。因此:必须通过安全检查对施工(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预报和预防。从而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3、 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

(1)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施工(生产)中的不安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卫生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

(2)利用安全生产检查,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标准。

(3)安全检查实质上也是一次群众性的安全教育,通过检查,增强领导和群众安全意识,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和责任感。

(4)通过检查可以互相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5)通过安全生产检查,了解安全生产动态,为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1、 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的内容应该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制定检查项目及标淮。主要是查思想、制度、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保用品使用、伤亡事故的处理等。

安全检查有经常性、定期性、突击性、专业性的和季节性等多种形式,安全检查的组织形式应根据检查目的,内容而定,因此,参加检查的组成人员也就不完全相同。

2、 安全检查的形式

(1)主管部门(包括中央、省、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这类检查。能针对本行业特点、共性和主要问题进行检查,并有针对性、调查性、也有批评性。同时通过检查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对基层推动作用较大。

(2)定期安全检查。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定期分级安全检查制度,由于企业规模。内部建制等不同,要求也不能千篇一律。一般中型以上的企业(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分公司(工程处、附属加工厂)每月组织一次检查;项目部(工地)每个星期组织一次检查。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与上级要求而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每次安全检查应由单位领导(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技术领导)带队,有工会、安全、动力设备、保卫等部门派员参加。这种制度性的定期检查内容,属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检查。

(3)专业性检查。专业安全检查应由企业有关业务部门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某项专业(如,垂直提升机、脚手架、电气塔吊、压力容器、防尘防毒等)的安全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单项检查。这类检查专业性强,也可以结会单项评比进行,参加专业安全检查组的人员,主要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懂行的安全技术人员和有关实际操作、维修能力的工人参加。

(4)经常性安全检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经常性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通常有:

① 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岗位安全检查。

② 各级安全员及安全值日人员日常巡回安全检查。

③ 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同时检查安全。

(5)季节性及节假日期前后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是针对气候特点(如冬季、夏季、雨季、风季等)可能给施工(生产)带来危害而组织的安全检查。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国庆节前),防止职工纪律松懈、思想麻痹等进行的检查。检查应由单位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节日加班,更要重视对加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同时要认真检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6)施工现场还要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

① 自检:班组作业前、后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工作程序要进行安全检查,随时消除存在的事故隐患。

② 互检:班级之间开展的安全检查。可以做到互相监督、共同遵章守纪。

③ 交接检查:上道工序完毕,交给下道工序使用前,应由工地负责人组织工长、安全员、班组长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进行安全检查或验收,确认无误或合格后,方能交给下道工序使用。如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塔吊等,在塔设好使用前,都要经过交接检查。

3、 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要求

无论何种类型的安全检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各种安全检查都应根据检查要求配备力量。特别是大范围全面性安全大检查,要明确检查负责人,抽调专业人员参加检查,并进行分工,明确检查内容、标准及要求。

(2)每种安全检查都应有明确的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重点、关键部位(“保证项目”)要重点检查。对大面积或数量多的相同内容的项目或采取系统的观感和一定数量的测点相结合的检查方法。检查是尽量采用测检工具,用数据说话。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还应进行应知应会的知识的抽查,以便了解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

(3)检查记录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因此要认真、详细。特别是对隐患的记录必须具体,如隐患的部位,危险性程度及处理意见等。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应记录每项扣分的原因。

(4)安全检查需要认真地、全面地进行系统分析,用定性定量进行安全评价。哪些检查项目已达标,哪些检查项目虽然基本上达标,但是具体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哪些项目没有达标,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整改。受检单位(即使本单位自检也需要安全评价)根据安全评价可以研究对策。进行整改和加强管理。

(5)整改是安全检查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检查结果的归宿。整改工作包括隐患登记、整改、复查、销案。

4、 对检查出来的隐患处理

(1)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该进行登记,不仅是作为整改的备查依据,而且是提供安全动态分析的重要信息渠道。(如各单位或多数单位工地、车间)安全检查都发现同类型隐患,说明是“通病”。若某单位安全检查中经常出现相同隐患,说明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彻底,形成“顽固症”。根据隐患记录的信息流,可以制定出指导安全管理的决策。

(2)安全检查中查出的隐患除进行登记外,还应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引起被整改单位的重视。对凡是有发生事故危险的隐患。检查人员应责令停工,被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

(3)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可当场指出,进行纠正。

(4)被检查单位领导对查出的隐患,应立即研究整改方案,进行“三定”(即定人、定期限、定措施)。立即进行整改。(5)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要立即派员进行复查,整改合格后,进行销案。

第2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善措施

1安全管理的现状

1.1政府法律和监管

(1)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我国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变化使原有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己经不适应现在的建筑生产方式,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再加上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安全管理不到位,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2)法律法规多而不全,执行力不够

我国法律的“环境与健康”过于薄弱。对建筑活动中“环境与健康”的重视,己经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话题。工程建设的目标体系已经由传统的“成本-造价-质量-工期”体系,转向“成本-造价-质量-工期-环境与健康”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己制定了环境管理体系。

(3)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管理出现真空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机构改革,企业改制,企业逐渐脱离了行业行政管理的束缚,成为了市场中独立的行为主体。与此相适应,建设部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国家建筑安全专项监督职能的履行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则成为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督职能的履行者。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分开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这就形成了建筑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模式不一致,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失真,管理工作职责交叉不清。

1.2企业安全管理

(1)建筑单位安全管理问题

将建筑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发包给不够资质或能力的单位甚至非法的个体承包商。由于这种层层的分包,导致施工管理不严格、安全培训不到位和安全投入不足或基本没有。同时它还使利润降低,而包工头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会减少他的一切不必要的金额开支,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

(2)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主要的安全问题

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勘察或设计,或改变勘察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发现事故隐患时,也未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检测单位出示虚假报告。

(3)施工单位的安全问题

随着国家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使得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施工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最近几年,个体建筑业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由于施工单位是建筑安全活动中处于的主体和核心的地位,建筑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施工单位的身上。

2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2.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

(4)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5)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6)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2.2安全文明管理改善措施

(1)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作业)体系

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不仅是管理性很强的工作,而且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安全与文明密不可分,共处于一体,组成了安全文明的共同体;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与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也密不可分,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的共同体。

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任务是缔造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状态和规范施工生产作业的安全文明行为。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状态包括创造安全文明施工场所和采用安全文明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两个大的方面,而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行为即进行安全文明作业和操作。

(2)施工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文明施工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井然有序,改变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对提高投资效益和保证工程质量也有深远的意义。

2.3安全监督管理改善措施

(1)预防职能。“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它也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对生产过程做到实时监控,提前排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2)补救职能。补救是要彻底消除已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产品生产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它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督促企业(项目)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用技术上有效、经济上可行的措施消灭隐患,排除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弥补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3)评价职能。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提供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

(4)教育职能。施工安全检查是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企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的情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通过施工安全生产检查,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推广正面的经验和吸取反面的教训。

(5)信息职能。建筑施工安全信息是政府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宝贵的资源,一旦失灵,会引起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混乱。研究生产系统中的安全信息,及时向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部门提供,加强控制与反馈,实行动态管理,以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生产一直是安全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发段。这不仅使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遭到巨大损失,还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3篇 建筑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设备是施工企业的主体工具,是实现施工工艺的重要条件,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施工设备的优劣,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生产,均有重大的影响。“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在建筑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没有先进的施工设备,是难以承接较为复杂的基础工程的。设备安全管理,是设备管理与安全管理的综合管理形式。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关系。设备管理是项目生产要素和施工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安全生产以及企业自身,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已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通过剖析一些发生事故的案例,不少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因而为了确保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抓好设备安全和设备管理,从源头上抓起,遏制事故的发生。

一、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基础施工设备种类多样,而且操作相对复杂,特别是冲钻孔桩,所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为保证安全施工,必须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合理调配使用设备。同时,对各类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安全性能以及操作性能必须全面掌握。以利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进入现场施工,避免超载、超负荷、拼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出现。施工设备进场前,应对设备进行计划分析,在时间安排、方案比较、选择配置作为项目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首先,应按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决定所需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编制适合该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和编排所需施工机械进出场的时间计划,做好施工设备总量、进度控制。

其次,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应本着“先调剂,后经租”的原则,先将企业内部的闲置设备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通过外部租赁市场租用。尽量避免项目自身购置设备,增大工程成本。由于项目施工对设备的选择性较强,在选择设备的配置上要精打细算,力求少而精。做到生产上适用,技术性能先进,安全可靠,设备状况稳定,经济合理,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设备选型应按实际工程数量、施工条件、技术力量、及所需动力配置使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对要求租用的设备应选择整机性能好,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互换性强的设备。避免使用淘汰性产品。尽量选择能源消耗低、噪音小,环境污染小的设备,使其综合成本降低。

新购置设备之前,应对厂家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进行全面了解和评定,择优购置。对现有设备,保证其完整和安全。根据省局转发的有关设备物资采购行为规范的文件精神,公司成立并调整了“设备物资采购招标比价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领导亲自抓,联系公司实际,进一步细化设备优选和管理工作,研究制定《设备材料管理实施细则》,并在职代会上通过,下发执行。目的是强化管理。实施细则在设备管理、物资采购、设备检修、仓库保管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各种生产设备、办公装备、施工主材的采购中,全面推行招标比价工作,并将招标比价、物资采购、仓储管理列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范畴,进行规范性管理。

二、 施工现场的设备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督查,提高安全服务意识是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关键,把机械设备的隐患及安全操作的事故苗子消灭在萌芽状态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光靠机操人员自身的素质是不够的,必须把设备管理重心放在施工现场,贴近操作点,项目部配备兼职安全员,加强对机操人员遵章守纪、到岗到位、服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对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外,公司“安全检查小组每月定期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检查,把设备安全纳入检查的范围。检查重点是设备用电安全、设备运转安全、设备维修费用等。

由于公司重视对设备的安全检查,操作工违章作业现象基本上得到控制,不戴安全帽、违纪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巡检中查到的安全事故隐患作为安全事故来对待,通过行之有效的设备检查,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了重大伤亡事故,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 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

设备的完好,是设备组成的各个系统通过安全管理使之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正常运转。而设备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往往是由一些不易发现的小故障积累而成的,就是专职检修人员在施工现场值班巡查,有时也难以发现,最终导致停机停产。不管是大故障还是小故障,它的存在或出现,就会给设备和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施工设备的现场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不仅要求操作人员和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协调配合,还要求施工项目部组成人员,特别是设备操作人,积极参与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因为,操作人员是接触设备最为频繁的人员,这是设备管理和检修人员所不具备的。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设备维修管理上即使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往往由于施工的特殊性,施工项目部的设备维护状况较差。如一些设备退场后没有进行清洗,设备上的水泥等污物仍然沾在壳体,影响外观的清洁,甚至影响使用效果;部分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大多比较破旧,配置不符合施工用电安全要求。另外,设备管理的基础资料收集较难,设备管理的技术骨干比较缺乏,后备力量不足,给设备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按照省局的要求,重点强化设备管理的力度,规范设备内业管理,特别要对设备的验收记录、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存档,满足现场施工查阅要求。

设备和配件的供应直接关系到生产第一线的进度和质量。在为第一线服务的宗旨下,我们制定了物资管理目标,这就是:物资实物帐目一致;设备状态去向明晰 ;及时整理检修维护;满足项目施工需要。由于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设备完好率保证了施工项目的需要。

四、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其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基础。班组在“三级“安全教育中,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但设备的完好与否,是同等重要的。我们要杜绝“三违”现象,同样要强调施工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它不仅关系到设备的本质安全,同时直接危及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试想,若一台残缺不齐的设备,操控困难、运行不稳,或是安全装置失灵,甚至缺失,其将要产生的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要强化安全教育、全员参与,使“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行为,在学习教育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参与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施工设备,朝着大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检修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技术水平、必须与其相匹配,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设备的正常功能,反而容易造成设备非正常损坏,影响设备的本质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建立和落实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地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证设备安全的必要条件。今年我们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主要通过学习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使其了解、熟悉规程并以规程为准绳指导工作。为了检验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联系施工实际进行学习和考核;对机操人员结合年度上岗证的审查,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

企业的发展,就业观念的转变,已使企业内部“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技能靠培训”成为职工队伍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安全生产服务的自律行为。

五、结语

设备安全管理,不仅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而且也是设备管理的业务范围,两者是交叉相融的。设备的管理不能不讲安全,安全管理必讲设备的安全。所以,提倡“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无小事、安全从我做起”的全员安全意识,是促进设备安全管理迈向新高度的推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第4篇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偏底。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高空坠落、坠物伤人、触电、土方坍塌、机械倾覆等,酿成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纵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弱化,尤其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责任不落实,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如何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进行有效控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按照建筑规范规定建筑工程分为低、中、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根据不同类型建筑,其施工现场管理各有不同,比如在高层建筑工程,其工程特点是:施工工期长,高空作业多,施工机械多,工种交叉作业多,施工过程危险源多,施工单位多,用火用电多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如高空坠落、坠物伤人、触电、土方坍塌等。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严峻,事故的危机充斥于安全的管理之中,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2.2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2.3 信贷调控效果显现,资金来源进一步呈现多元化

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项目经理主持,然而实际上有不少工程是挂靠的,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并不齐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封闭作业、临边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

2.4安全教育不落实

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多数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所谓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施工的全部过程,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的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应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坚持安全管理的原则,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就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3.2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确保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施工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等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程的要求。

3.3建立施工安全组织和制度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安全应设置专职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如企业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班组长、班组安全员)

建筑施工安全制度保证体系的项目组成:

岗位管理:安全生产组织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认证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外协单位和外协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人员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措施管理:安全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批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的总结和评价制度。

投入和物资管理: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费用编制、审核、办理及使用管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工具和设施的供应、维修、报废管理制度。

第5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规定的有关安全措施组织施工;2)专业工程师要检查分包方、专业分公司,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工作,交底人和被交底人要签字认可;3.)在施工过程中对薄弱部位、环节要予以重点控制,特别是分承包方自带的大型施工设备等从设备进场检验、安装及日常操作要严加控制与监督,凡设备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

4)防护设备的变动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安全主任批准,变动后要有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作业完成后按原标准恢复,所有书面资料由经理部安全主任保管;

5)对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投入,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购买标准厂家的认证产品。

6)分析安全难点,确定安全管理重点

在每个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陷患,确定管理点和预控制措施。

在结构施工阶段,安全重点集中在:

(1)高处施工坠落,立体交叉施工防防物体打击;

(2)脚手架工程安全措施等;

(3)各种电动工具施工用电的安全等;

(4)塔机安全措施等;

(5)现场消防工作。

业主委员会职责

第6篇 建筑施工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及有关单位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等一系列的活动。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技术管理都要分析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管理模式;明确安全生产任务、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有力的管理手段来保证有效的技术措施得以实施;搞好现场安全检查以及现场安全事故预防等管理工作。

一、建筑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能够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个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违背安全要求的错误行为。

1、个人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人员的心理、生理、能力中所具有不能适应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安全的因素。

(1)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有影响安全的性格、气质和情绪(如急躁、懒散、粗心等)。

(2)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大致有5个方面。

1)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2)体能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3)年龄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4)有不适合作业岗位要求的疾病。

5)疲劳和酒醉或感觉朦胧。

(3)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应变能力、资格等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

2、人的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是人为地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事件,是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

(1)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10)有分散注意行为。

11)没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2)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1)系统、组织上的原因。

2)思想上责任性的原因。

3)工作上的原因。

(3)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1)工作知识的不足或工作方法不适当。

2)技能不熟练或经验不足。

3)作业的速度不适当。

4)工作不当,但又不注意警示标志。

(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组织管理上的缺陷,它也是事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间接的原因共有以下方面。

1、技术上的缺陷。

2、教育上的缺陷。

3、生理上的缺陷。

4、心理上的缺陷。

5、管理工作上的缺陷。

6、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上的原因造成的缺陷。

(三)物的不安全状态

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包括机构设备或环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物不安全状态的内容

(1)物本身存在的缺陷。

(2)防护保险方面的缺陷。

(3)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

(4)作业环境场所的缺陷。

(5)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状态。

(6)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7)保护器具信号、标志和个体防护用品的缺陷。

2、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类型

(1)防护等装置缺陷。

(2)设备、设施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缺陷。

(4)生产场地环境的缺陷。

第7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初探

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是质量和效益的前提, 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 社会 稳定的头等大事。 在施工生产中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以致发生安全事故, 必将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给企业的效益造成影响, 给国家建设事业 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 甚至进而危及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 为防患于未 然, 我们需要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作深入了解, 然后有的放矢地制订安 全管理对策。

1 . 建筑业特点

长期以来, 建筑业都被公认为是一种高风险, 事故频发的产业。 一起事故的 发生, 从企业发展方面来看, 不仅使生产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失 , 更让企业在今后 的投标竞争中受到影响 从社会层面来看, 更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因此, 作为施 工企业,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狠抓落实安全生产已经成了不可回避的责任与要 求。 与此同时, 建筑业本身所特有的流动性、 生产周期长、 露天和高空作业多等 特点, 也导致建筑业很难做到本质化安全

2 .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警理难度

近年来, 政府已经就建筑生产安全方面, 加大了监督与控制的力度 一方 面, 通过制定许多安全技术标准、 规范和规程来规范建筑生产的安全。 另一方 面 , 通过责任制与分区域监督等措施, 加大安全监督控制的力度。 这些措施促使 着建筑行业往本质化安全方向靠拢。 但我们也应该看出, 有很多影响到施工安 全的本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一 方面, 建筑施工企业的起点要求低, 导致本企业的作业人员, 往往都是通 过老乡介绍, 刚放下锄头, 就进场扛上钢筋的。 这些工人很多对建筑行业连基本 的认识都没有, 对自已班组的基本安全要求, 更是一无所知, 更谈不上自我保护 的意识了。

另一方面, 工程本身的规划、 工期的安排, 都存在很多主观因素。 而设计也 只能通过勘探的相关资料进行设计, 但勘探的地质情况无法代表所施工区域的 地质情况, 再加上自然环境多变等因素的影响, 很容易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 在这样或那样的隐患。 而作为最直接的施工方, 则是直接面对所有累积着的隐 患的生产控制方。 而在生产过程中, 日夜赶工、 设备老化或故障、 经验不足的作 业人员的误操作、 作业过程的交叉等, 又加大了现场发生事故的概率。

3 . 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

3 . 1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落实

要想生产安全管理到位, 制度的建立是重中之重。 只有分部门分人员地建 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才能使得各岗位的人员, 都知道自己的安全职责, 都明 白自己本岗位所要做的事情, 才能有意识地做好 自己的安全工作。 而通过这样 的制度建立与落实, 才会众志一心, 共筑一道安全墙, 才能把事故挡在墙外。

3 . 2安全意识的提高

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 很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最烦恼、 最头痛的, 不是发 现不了隐患, 而是发现了隐患, 工人们居然无动于衷。 工人们安全意识很淡薄, 一 方面体现在他们常常用以往的“ 经验” 为借口 要知道, 以前这样做, 不发生事 故, 并不代表这样做便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 工人们作业过程中, 常常贪图方便, 图省事而宁愿不按规定作业。 即使他们知道有危险, 也会有一种想法: 虽然这样 做, 有危险, 但不至于自己那么倒霉, 偏偏发生在自己身上。 正由于以上的那些 思想的存在, 导致在管理过程中, 往往相同隐患频繁发生, 所发现的隐患整改不 及时。 安全管理人员一到现场, 就按规范作业, 而安全员一离开, 又旧病复发。 所 有的这些问题, 主要都是因为他们, 没有一种“ 我要安全 的思想认识, 完全不能 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自己危险的处境。 他们真正的是“ 无知者无畏” 。 很明显, 安全 管理人员, 不可能时刻盯着现场对他们进行监督。 真正有效地安全管理模式, 是 从“ 我要他安全” 的管理控制, 想方设法转换成他们自己自觉地“ 我要安全” 。 而 这主要的管理手段就是通过安全教育,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只有有效的安全 教育, 才能让他们明确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安全, 而不安全的作业方法, 又会给 自己带来怎么样的后果。 有了这样一种认识之后, 才会让他们觉得宁愿再麻烦 些, 再辛苦些也要认认真真地按规定程序作业, 从而无须安全人员旁站监督也 能 自觉地遵守安全规范。

想要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方面, 要求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能了解工人的知 识水平, 教育过程要做到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 另一方面, 专职管理人员, 还要有 意识地收拾整理 以往的事故案例 , 通过真实的案例, 才能让工人们从心底产生 一

种对违规作业的恐惧。 而这些教育, 要坚持不中断, 还要依据现场施工实际情 况, 及时更新教育的内容。 与此同时, 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监督时, 在制止作业 人员违规行业后, 不能制止了事, 而是应该抓紧短暂的时间, 现场对工人解释为 什么不能如此做, 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只有这样坚持下去, 才能让工人们慢匾 有种“ 我要安全” 的意识。

3 3现场的监控

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不论制度与教育做得再好, 如果现场失去控制, 一切都 是徒劳。 现场才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只有加强现场的管理, 及时消除现场随 机出现的隐患, 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因此, 现场的管理, 照得极为重要。 但 在现场的管理过程中, 又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 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 只能从以 往的经验中去管理控制现场, 局限于经验, 而无法更进一步通过理论性的思维 方式, 发现新隐患。 而年轻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往往又缺乏经验, 无法很好地 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如何有效地将理论结合现场, 从各个角度发现安全隐患, 成了现场管理过程的关键所在。 其实, 在安全管理科学中, 有一种事故理论能很好 地用来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这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查隐患、 发现问题 的思维方式, 那就是: 在看现场的时候, 多想一下这样做, 是否会导致能量的意 外释放或转移, 而这种能量的意外释放或转移时, 是否落在就近的作业人员身 上。 我们在现场管理时, 都应该想想能量与人这两方面。 从这两个观点人手 、 入 眼, 经过这样一种有意识的分析与鉴定, 就能很容易查找出现场隐患, 及时消除 安全隐患, 确保生产的安全。

3 . 4信息的沟通

工程施工过程, 牵扯着各个单位, 各个专业的人员。 而施工企业, 是最直接 的作业方, 也是最了解现场施工实际情况, 最清楚影响生产各方面因素的直接 方。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接到设计图纸后, 认真研究设计图纸的可行 陛, 及时把 研究情况向设计反应。 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 更要紧随现场, 及时地把现场出现 的一些状况向相关单位的人员反映。 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 题, 如此, 方能保证小问题不扩大, 不影响正常的现场施工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它涉及了人员、 设备、 作业环境等方方面面, 是很繁琐复杂的。 而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就是要从从方方面面考虑, 从一切可 能性出发, 采取一切措施, 防止事故的发生。 很多安全管理工作, 看起来琐碎。 但 正是这些琐碎的工作, 防止了事故发生。 所以, 在平常的安全管理过程中, 不得 有半点轻心与大意。 做好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建设, 可以预防和控制施工 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 从而 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第8篇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式十分严峻,造成事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⑴ 有的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一些业主和施工企业的安全施工法制意识淡薄,企业内部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存在重投资效益、轻安全生产;重工程进度、轻施工安全现象。一些企业只给职工下达生产任务指标,不提供安全保障。一些总包单位将安全风险责任转嫁给分包单位和群众,降低了安全的风险值和人的生命价值。

⑵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一些企业未按规定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配备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对施工现场大量的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家庭作坊式管理,主观随意性大,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

⑶ 施工现场作业班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管理不严、责任不落实。施工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得不到保证。管理、指挥、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法律的“三违”现象突出,事故隐患严重。

⑷ 在经营承包中,一包了之和层层转包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签订非法承包合同,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无章可循。

⑸ 企业单位安全投入普遍不足、重大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有的已成为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完全到位。

⑹ 防治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八个不能变”:

第一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能变;

第二 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的责任不能变;

第三 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能变;

第四 强化安全生产的力度和措施不能变;

第五 安全生产奖罚措施不能变;

第六 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不能变;

第七 以人为本,充分依靠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不能变;

第八 对事故责任要依法严肃查处不能变。

第9篇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提高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省政府《黑龙江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以及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实施办法。

市(行署、省农垦或森工总局)、县(市、区、农垦分局或林管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监理单位依法对二等(含二等)以上和二等以下危险程度较高工程项目设置的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应当只负责一个项目的监理安全生产工作,对二等以下工程项目设置的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只能由同项目的监理工程师兼任。

前款中二等以下危险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是指含有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项目。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以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确定。

第四条: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的配置人数为:

(一)住宅小区工程外的一等工程设置2人。

(二)住宅小区工程外的二等工程和二等以下危险程度较高工程设置1人。

(三)住宅小区工程按照建筑面积每12万平方米设置1人。

第五条:监理单位人员应当依据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职责,并承担相应监理责任。

(一)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全面负责,应当组织制定本单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责任制、规章、工作规程,对所承担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二)监理单位建设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所监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负总责,负责落实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责任制、规章、工作规程,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组织制定含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内容的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依法将有关安全生产监理情况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对本人依据监理规范等有关规定编制、审查或审核并签字确认的有关监理安全生产内业资料承担监理责任。

(三)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根据书面授权确定其是否对监理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并承担相应监理责任。

(四)监理单位建设工程项目专(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对所承担具体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负责,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对本人依据监理规范等有关规定编制、审查并独自签字确认的有关监理安全生产内业资料承担监理责任。

(五)经总监理工程师书面指定负责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监理员,应当在专(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开展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向施工单位指出并及时向专(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报告,并对本人负责安全生产监理工作有关检查的记录真实性负责。

(六)监理单位建设工程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实施监理工作涉及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应当配合专(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的工作。

第六条: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一)编制以下文件资料:

1、含有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内容的监理规划。监理规划中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范围、内容、目标、程序、制度以及专(兼)职监理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

2、含有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内容的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中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特点、流程、方法和措施、控制要点和目标值等。

(二)以施工单位报验、监理单位审查形式审查:

1、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并签署意见。

2、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以及是否按照规定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施工单位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

4、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持有项目经理(建造师)资格证和安全员上岗证,是否安全生产考核合格,是否与投标文件相一致。

5、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是否合法有效。

6、施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费用使用计划。

第七条:施工阶段监理安全生产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一)巡视检查:

1、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2、施工现场各种安全标志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3、依据建设部、省有关规定,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

(二)以施工单位报验、监理单位审查形式检查:

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电器产品、架设机具等有关产品合格证(检验检测报告或复试报告)、生产(制造)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

本款中安全防护用品,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

安全防护设施,是指“临边、洞口”的工具式或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防护用具;

安全电器产品,是指漏电保护器、电闸箱、电器开关、电缆;

架设机具,是指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及其配件。

2、施工单位起重机械等机械、脚手架(安全网)和临时用电设备等安全设施的验收手续是否符合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3、施工单位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第三条要求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并签署意见。

4、分包单位的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

(三)定期组织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四)在定期召开的工地例会上,应当评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有关责任单位落实。

(五)专(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应当在项目监理机构的日记或专项安全监理日记中记录当日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安全施工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安全生产监理的其他工作内容。总监应当按周审阅并签署意见。

(六)项目监理机构编写《监理月报》时,应当如实、全面记录当月的安全生产监理的有关工作内容,对当月施工安全状况和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做出评述,并及时报送建设单位。

(七)专(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省建设主管部门规定,及时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安全问题或隐患检查整改记录”,并签字。

(八)监理内业资料,要求专人负责、及时整理、真实完整、分类有序。工程竣工后,监理单位应将有关安全生产的技术文件、验收记录、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及相关书面通知等按规定立卷归档。

第八条:监理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以及施工单位未按照有关规定报送书面材料或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总监理工程师认为安全事故隐患危急必须立即处理的,应当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施工单位根据前款有关监理指令整改安全隐患或补报书面材料的,监理单位应当进行复查,并签署复查意见。

第九条: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内业资料包括:

(一)审查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的使用gb50319-2000中a2表;

(二)审查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资质)的使用gb50319-2000中a3表;

(三)施工单位报验(如:有关设备、设施的验收手续;三类人员的安全考核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书;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生产责任制等),监理单位审查有关资料的使用gb50319-2000中a4表;

(四)有关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过程中使用的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工程暂停令、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等分别使用gb50319-2000中b1、b2、a6表;

(五)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日常安全监理工作联系使用gb50319-2000中c1表;

(六)审查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使用黑建安监理a1表“总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1);

(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机构的报告,使用黑建安监理b1表“安全监理工作情况报告书”(附件2);

(八)施工单位记录安全隐患检查整改情况并由专(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的表格,使用黑建安监理a2表“安全问题或隐患检查整改记录”(附件3)

(九)监理日记形式,可以单独记录一本安全生产监理工作日记,也可合记于项目监理机构的日记中。

第十条: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监理委托合同,应明确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内容及相应的费用支付条款,其安全监理费不得计入投标价中,具体取费由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另行协商确定,取费标准不得低于国家物价局、国家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文件中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在监理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过程中,以剥夺监理单位或监理人员继续监理本工程项目资格等为手段,提出下列不符合建设工程安生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违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而明确要求监理单位审查通过的;

(二)在监理单位结合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实际,依照法规、规范规定下发工程暂停令后,明令施工单位继续施工的;

(三)阻止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情况的。

第十二条:本实施办法由黑龙江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2005年12月15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黑龙江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10篇 冬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理方案

本工程现已进入冬季施工时期,项目监理部应加强日常的安全监理工作,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冬季建筑施工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以防止因冬季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及损失。

一、质量控制

1. 准备工作

为预防气温突然下降,造成人员、机械及砼工程遭受冻害问题,施工队要给冬季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购置一定数量彩条布,以备在雨雪天气覆盖钢筋用。解决现场施工人员棉衣、棉帽、手套等必备保暖物品。

2. 钢筋冬季施工

钢筋原材料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雪锈蚀。另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控制钢筋原材料数量,尽量做到原材料不积压,防止钢筋锈蚀。

当气温低于0℃时,钢筋对焊及箍筋加工入要搭设防风棚,内置火炉,在防风棚内进行闪光对焊和钢筋加工,焊接钢筋在棚内防置2小时以后方可抬出棚外,以防止焊件温差变化影响焊接质量。

钢筋骨架就位时,由于焊接所需时间较长,为保证焊接质量,当气温在0℃以下时在孔口搭设临时防风暖棚,提高孔口温度,在雨雪天和-20℃情况下,不进行孔口焊接和钢筋加工。

3. 脚手架工程冬季施工

(1)在搭设脚手架时,钢管上不得有冰雪霜冻,以保证扣件与钢管连接牢固;如果钢管上有冰雪霜冻应予以清除。

(2)在下雪和下雨天,不得从事外架的搭设和拆除。

(3)在有霜冻的天气里,施工人员不得过早地施工,以防施工人员在架上滑倒而跌落下来造成事故。

(4)在有大风的天气里,不得人事外架的施工。

4.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的抗压强度不低于:①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标号的30%;②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为设计标号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0n/mm2,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2)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3)浇筑混凝土时,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尽量安排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的期间浇筑混凝土。

(4)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检查外加剂质量及掺量。商品外加剂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②检查水、有料、外加剂。③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或保温模板期间的温度。

(5)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新浇筑的混凝土如果受冻,由于拌合水冻结成冰,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增加约9%,同时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停止进行。在恢复正温养护以后,水泥浆体中的孔隙率将比正常凝结的混凝土显著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全面下降。如抗压强度约损失50%,抗渗等级降低为零,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也有大幅度的降低。因此遭受过冻害的混凝土不仅力学强度降低而且耐久性能严重劣化。如在施工时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虽然抗压强度可能相应增加,但耐久性仍得不到改善。因此从保证混凝土工程全面质量出发,在冬季施工中必须防止混凝土在硬化初期遭受冻害,并尽早获得强度。

(6)商品砼长途运输必须考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在拌制过程中采用加热水拌制,内掺加防冻剂和减水剂的方法进行处理。确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达到要求。

(7)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在气温高于0℃以上时,采用自然养护方式。当大气温度低于-3℃且高于-15℃时,采用蓄热法进行养护即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方法进行养护,-3℃至-8℃时采用一层采用薄膜和麻袋进行养护,-9℃至-15℃时采用薄膜和麻袋进行养护。

二、安全措施

1、各工地住房、临时工棚,不得用明火取暖,不得使用电炉及大灯泡取暖。油材料库不准动火,严格按无火源管理。凡需要生煤炉的住房,都要经单位领导检查批准,并安装风斗,煤炉烟囱保持畅通,每半月疏通一次防止煤气中毒。加强用电管理,人走电关、灯灭,不准长明灯和乱拉、乱接电线,加强电热褥使用的管理,不得躺在床上吸烟及乱扔烟头。

2、冬季取暖时,易燃物、衣服、鞋袜都要远离热源有一米以上,以防不测。

3、电气焊要严格操作规程,远离易燃物10米以上,不得用明火烧烤气瓶及阀门开关。

4、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未加防冻液及不常使用的机械车辆,要注意及时放水,每使用后放水时,待放完水后才能离开。

5、施工期间,不准酒后上岗,不准酗酒闹事。加强治安管理,特别是夜间加强巡逻,严防盗窃事件。加强门卫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三、检查重点

1.项目监理部应加强日常的安全监理工作,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冬季建筑施工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以防止因冬季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及损失。

2.日常安全监理工作以建筑起重机械、承重支模架、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为重点监控。

监理项目部要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跟踪整改,做到隐患彻底整改,同类隐患不再发生。同时要加强监控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11篇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思考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建筑施工单位和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建设单位和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行为不规范,不按法定建设程序办事,规避政府监管;有的建设单位不依法进行施工图审查、不依法招标和报建、不依法办理质量安全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有的建设单位还违法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甚至个人。这些现象都造成了建筑施工事故频发和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的设计单位的安全行为不规范,有的设计单位挂靠的人员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施工图审查后随意迁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擅自变更,降低要求,从而埋下了安生事故的隐患。

1.2 安全教育培训滞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比较滞后,导致大多数人未经培训就上岗。有的工地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虽然齐全,也记录了教育培训等内容,但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1.3 安全监督不到位不能否认,一些监督执法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有的甚至玩忽职守。有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不积极主动执法,不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落实监督责任,不强化责任监督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日常巡查职责,致使规避监管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制止,安全监督不能及时到位。已纳入监管的项目,对事故隐患查处不力,措施不坚决、整改不到位,致使各种安全事故隐患无法及时消除。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探析

2.1 加强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保证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工作方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重点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做到安全生产组织到位、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一些专业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安全法规、劳动保护与消防、中小型机具、土方作业、现场临时用电、高空作业、垂直运输设备、模板工作、起重吊装、文明施工、现场急救等安全常识。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根源。针对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等现状,充分利用民工学校等教学资源,对建筑工人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安全基本要求进行强制性培训;鼓励技术工人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劳务交易,规范劳务承发包行为,杜绝闲散零星劳力上门推销或无合同上岗现象。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每年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时间必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同时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切实抓好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的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安全教育要注重实效,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

2.2 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法规和运行机制健全的法规要靠健全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去执行。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各级监督机构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督管理执法队伍。企业每年初要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特殊工种、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按要求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对新工人的岗前培训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对全体员工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地学习《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方面的有关标准及常用知识。同时,执法监察机构同时要打破过去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只管施工单位的单一管理模式,依据法律、法规,不但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还要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实施监督、检查和处罚,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落实他们的安全责任,使工地安全生产管理齐抓共管。

2.3 注重抓好施工现场和施工班组的安全活动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应当把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良好的形象结合起来,做到安全生产,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施工现场布置应周密策划,围墙、大门、办公室等应美观大方,现场料具堆放整齐,职工行为文明,材料设备标识清晰,安全标志醒目,并按规定标准的要求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和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施工班组上岗前,还要按照当天的生产内容,针对作业环境、天气状况和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更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安全要求,确保所有上岗操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2.4 坚持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建筑施工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本企业所有在建项目进行自查自纠,针对薄弱环节,提出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实。特别要针对易发生事故的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进行重点检查。安全检查应做到全面彻底,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对不及时整改的,必须果断处置。对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要跟踪监督,直到彻底消除为止。检查结束后,要进行认真总结,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的项目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安全工作做得差的项目要进行批评与处罚。

总之,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话题。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严峻的安全形势所带来的挑战,从而积极探索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创造良好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

第12篇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知识与防范措施

1建筑业的施工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其施工特点是:

1)高处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

2)露天作业多。建筑物的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冰雪、雷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危害。

3)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建筑业大多数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误操作多#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4)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产品结构复杂,工期较紧,必须多单位、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衔接不当、防护不严,就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

5)临时员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中,农民工约占50%-70%有的工地高达95%。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措施。

2005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1010起,死亡1195人,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其中重大安全事故仍居高不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法规尚需完善,安全监管存在不足,建筑市场亟待规范,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工作体系尚未建立,建设领域应急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幸,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阴阳合同、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2)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还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形同虚设。

3)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未落实#目标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缺乏安全技术交底,有的企业甚至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4)有的地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