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知识
栏目

关于供电所管理的几点看法(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25 热度:48

关于供电所管理的几点看法

第1篇 关于供电所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前言

农村供电所是县供电企业的基层单位,承担着管辖区域内用电户的报装接电、抄表收费、营销管理、网络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现在供电所组织机构定编定员,实施抄收到户、维护到户后,农村电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直接抄收用户的不断增多,24小时承诺服务责任的加大,给供电所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责任。笔者在供电所工作的一年里发现,由于农村供电所的管理体制还处于发展阶段,在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现就供电所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二、农村供电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当前,县公司对供电所加大安全监督检查,但是由于农网面广、点多,因施工操作、自然灾害、设备质量等诸多原因,存在的农网隐患缺陷多而杂,线路、设备的维护工作量大,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难度加大。再有部分用户用电安全意识淡薄,造成意外伤害或死亡事故增多,加之盗窃、毁损、破坏电力设施等违法行为,私拉乱接、违章建筑、交叉和双电源等违章行为,威胁着农网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人力资源的缺乏

由于在人力资源上的缺乏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弊端,导致农村供电所管理存在着诸多隐患。一方面,由于农村基层工作环境差,很多正式员工不愿意去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工作,员工流动量大,导致供电所的正式员工缺乏;另一方面,农村供电所的员工职业素质普遍偏低,业务技能差,工作效率低,部分员工连最起码的安全知识都很匮乏,基础的专业技能不扎实,给农村供电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农村供电所普遍存在着激励机制缺乏的问题,由于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由于考核机制存在缺陷,员工工作缺乏动力和热情。现有的考核机制中,其大部分考核指标旨在对市场营销方面的线损率和电费回收的完成情况的考核,而对安全管理、线路维护和缺陷的处理上却考核的较少。由于这种考核指标的欠缺,导致农村供电所还没有真正形成竞争意识,也没有对员工形成忧患意识,使得我国农村供电所安全隐患较多。

(四)管理手段缺乏,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大部分农村供电所的管理尚处于传统的管理阶段,已经无法满足管理需求。一方面,在组织管理上,其管理模式较混乱,职责分工不明,部门划分不清,员工工作目标不明确;另一方面,在供电所管理方法上,管理手段单一、陈旧,大部分管理工作放在了日常的检查和维修管理上,而对安全管理、事故处理等管理却缺少足够的管理方案。

(五)服务意识偏颇

几乎所有用户对电力热线95598很熟悉,95598电力服务电话对电力员工的服务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也使用户感到拨打95598电话,处理问题快捷、方便。但是也出现少数人乱打95598电话。例如,卡表没费了停电投诉供电局停电,投诉电压低需要变压器却不让占地等,甚至有人说只要不让交电费我就满意。而国网公司对95598投诉考核极严,不少电力员工为了息事宁人,宁可损失供电企业利益也要达到让用户满意的结果。久而久之,老百姓就以为:只要拨打95598,什么问题都会解决,什么要求都能满足,而不考虑是否合理。

三、农村供电所管理对策

(一)健全隐患整改消账制度,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面积大、范围广、隐患多的特点,应该建立健全“隐患整改消账制”,也就是把用电户或包线人员发现的隐患和各级安全员检查发现的隐患进行登记,由包线人员督促驻村电工限期整改,若个人无法解决,做好申请整改通知书,书面形式报县公司运维部门。这样就能够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理,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落实一处,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保证网络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

供电所需与当地政府联手,加强电力法律法规和农村用电安全常识的宣传,对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要及时报告并做出处理或移交司法,以确保电力设施保护的规范化、法制化。

(二)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积极引进先进人才

针对目前农村供电所存在的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农村供电所应该加快培训机制的建立,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通过考核和培训合格之后的员工才能聘用。其次,在供电所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对员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教育,提高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加强对员工法律意识的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执法懂法,依法管电。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重视现场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现场处理能力。

(三)建立并完善员工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建立员工激励机制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努力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奖惩机制挂钩;其次,优化考核制度,根据农电工的年度考试及业务等项目来对员工进行民主考核,对优秀的员工给予合理的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惩罚;同时,努力完善供电所的管理环境,尽可能的改善农村基层供电所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除此之外,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了解员工的内在需求,让每位员工都能感觉到被重视,被关心。在生活上,对员工给予关心和问候,适当增加员工津贴,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四)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1、在供电所的组织机构管理上,科学管理,可采用“扁平式”的管理方式,从层面上进行管理压缩。把生产、营销、以及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做到定员定岗;同时,设置生产、营销和客户服务三大块儿,分开管理,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完善信息网络,积极实现管理标准化,提高供电所管理效率;3、加强配电和生产设施的规范化管理,将配电设施“两清理”工作做到实处,保证配电线路标识和编号合符规范;建立服务热线,实现网络服务,将农村供电所由点到面管理起来,促进农村供电所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五)增强服务意识,做事有理有据

电力行业是一种服务业,与社会民生关系重大。供电所员工直接面对用户,首先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时刻维护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对用户提出的正常需求,只要符合政策,我们要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尽心尽力解决。对于用户提出的不合理不符合政策的要求,我们要亮明观点,耐心解释,有理有据力争取得用户理解。避免不必要的投诉事件。

第2篇 小村供电所台区竞标管理模式初探

完善我所的“三化”管理,增强职工的危机意识,激活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创新性,打造好学习型供电所,根据公司的整体要求和部署,以及基层电力的发展需求,近几年我所积极探索了农电管理,试行了“一室三班”管理,“电工组”管理,“抄、管、核、收分离”管理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整体素质,激发了职工的潜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这几种模式都是要求职工被动接受,未能很好发挥职工的主动参与性,经过所委会的认真分析、思考和探索,结合小村乡的实际,及时提出了“台区竞标”管理思路,在所委会的引导下,经过职工的讨论、酝酿,形成了较具特色的“台区竞标”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引入了职工自主参与管理、决策,通过竞标给自己下达考核指标,从主观上说是自我施压,同时工资的分配由工作量及业绩好坏决定,实现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模式,使职工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

一、小村供电所的基本情况

小村乡位于咸丰县的西北部,山大人依,用户居住调散,交通条件较差,国土面积226平方公里,离县城58公里,北与利川接壤,南与清坪镇、西与尖山乡及活龙坪乡、东与黄金洞乡相连。由上级部门投资二百多万元修建了小村变电站,投资近六百万元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小村人民用电难的问题,改善了小村乡的基础电力设施。全乡共有用电户5607户,台区57个(包括专变)共计2960kva,10kv线路63.53公里,380v线路33.4公里,220v线路340.1公里,年供电量由网改前不到100万kwh增长到现在的180万kwh,其中居民照明电量占55%,非普工业电量(主要是茶叶加工)占35%,非居民生活用电量占4%,商业电量占6%,综合线损由网改前的45%下降到现在的21%之内,年收入超过80万元。我所共有干部职工16人(男职工13人,女职工3人,党员3人),大学文化程度1人,高中文化5人,其他10人,其中有4人在参加电力函授大专学习;助理工程师1人,技师1人,高级工11人,中级工2人,初级1人。

二、台区竞标方式

根据前几年的管理经验结合小村实际运行状况将线损指标制定一个标的和下限,由营抄员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以及对台区的认知程度和管理信心,对线损指标进行投暗标(投标额在标的与下限之间),投标额最优者获得台区的管理权,同时以竞标达到的指标为考核计划数。

台区竞标最主要的一环是制定合理的线损标的及下限,参考以往的数据,这需要参考数据非常准确、真实,同时要求所委会对台区状况了如指掌,各项指标要做到心中用数,清楚目前的管理状况能达到什么指标,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标的及下限。另外最要的一环是职工如何投好标,填写好标书,这关键在于职工平时对供电辖区的电力事务非常熟悉,了解用户基本情况,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了解整个经营过程,也可以说是对职工电力工作的一个综合检验。投标中,若线损投标额较低,不太符合实际,争取的管理台区较多,最终导致考核时完不成指标,若线损投标额较高,可能获得台区较少,工资也就不高。因此投标是很能考验职工的综合素质,更需要职工做充分的准备,投标前要收集好各种资料及基础数据,认真加以分析,得出切合实际的标额。

三、工资二次再分配

为了体现能者多劳,促进和完善“台区竞标”管理模式,我所推行工资二次再分配,在公司的督办下决定先在营抄员中试行,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方案,然后年底在全所员工中推工资二次分配,主要体现工作量与报酬一致,多劳多得。

营抄员再分配工资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工作量工资)、奖赔工资构成,其中基础工资由工龄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和职务工资构成,营抄员岗位工资由台区维护工资、线路维护工资、户表维护工资、抄表工资构成,奖赔工资由供电量、线损率、销售均价、电费回收率等四项主要指标挂钩奖赔及安全生产、设备管理、规范化管理、优质服务等约束指标奖赔构成。各项工资由测算含量系数决定,将工资细化到了每一个工作点(工资分解到台区),同时工资与所有经营指标考核完成情况挂钩,实行上不封顶,下保底300元/月。

实行再分配工资,营抄员工资高的能拿到一千五百元(包含月人平均340元的奖励工资)以上,少的工资只有八九百元(包含奖励工资),这样拉开了收入差距,有效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四、这种模式运行一个月来的效果

从六月份正式起试行“台区竞标”管理,由于台区都是自己竞标所获得,台区就相当于是自己的责任田,做好了,收成就好,管理不好,收成就差。平日所里职工谈论经营管理的多了,工作中早出晚归的多了,为用户排忧解决用电问题的多了,自觉换表、校表、整改线路、清理树障和抓偷漏电的多了,找所长解决实际问题的多了,推脱责任的少了,在所内看到的身影少了,用户投诉的也少了,所内日常工作再不需要所里安排组织,职工主动积极完成,工作中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局面,打牌的没有了,平时都是忘我地工作,都怕自己夺取的经营指标无法完成,拉所里管理的后腿。通过“台区竞标”,的确激发出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职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六月份售电量达到最好水平,线损较为理想,其它几项经指标都在预测之内。

五、这种模式的优点

这种模式由职工自主参与管理,指标自主决策,不由所委会按惯例制定(所委会只给出一个标的及下限指标实行指导和宏观控制),对所有职工显得最为公平合理,都是站在同一个管理平台上,获得台区的多少以及各项管理指标都由自己投标决定,这更能显示出职工自已当家做主,更能体现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其次是工资与竞争的台区工作量直接挂钩,真正体现了“能者多劳,多劳多获”,最大限度实现了岗位工作量与薪酬一致。再就是,各项经营指标通过竞标,得到了优化,各项指标都是充分分析后投标得出的,营抄员都有信心和决心圆满完成,主观上促进了经营管理。 六、存在的问题

每一种管理模式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我们需要在管理中不断完善,积极探索,客观分析,扬长避短,发挥这种管理方式的实效性。

目前这种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台区竞标”要求职工对所有台区都很了解、熟悉,同时明晰电力经营的全过程,现阶段这对基层电力职工的要求有点偏高,从职工整体素质来看,部分职工很难做到。二是要求职工理性地思考,客观地分析,通盘考虑,得出较合理的投标额,一般职工达不到这个层次。三是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以后如何搞好各项工作,对以住的业绩考核较弱,可能造成管理上的不连续性。四是台区竞标是“三化”管理的延伸,细化到台区,对供电量、线损由于受季节、用户、天气、抄表日期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月波动较大,对考核较为不利,若按季或年考核,可能收集数据上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准确性较差,也不便于精细化管理,同时所里制定标的和下限时既要考虑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又要防止大的波动,的确很难定出合适的指标。

七、建议及对策

一是要将“台区竞标”看成一个常态工作机制,按季进行投标、夺标、守标,随时进行微调,以促进这种模式的长效性、实效性。由于工资划到较小的岗位工作单元,职工根据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可竞争夺取别人的某一部分工作量,当然工资相应增加。以此拉开职工收入差距,增大竞争力,促进综合管理水平提升。除非职工工作任务完不成,所里原则上不实行人员待岗,竞争到较少工作量的职工工资自然较低,不能适应者可申请待岗,发放公司规定的待岗工资,由所里安排临时跟班学习,执行工时工资,即每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就发相应工资,没有工作就发待岗工资,实行双向选择,自然减员,同时公司提供动态人员库,以备人员淘汰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二是严格考核,对夺标额不能随便调整,调整时必然是重新投标时。三是为了防止数据波动引起考核难执行,可推行以月考核为主,以季求平衡。四是合理引导基层电力职工努力提高素质,投好标,投实标。五是由于所委会工作安排部署的少了,但检查、指导的多了,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对不能完成任务指标的台区所委会要进行指导,帮助营抄员进行分析并着手解决整改,不能认为是职工自己竞标的台区,平时不管不问,考核时只重数据。六是搞好工资分配,测算好考核数据,将空间扩大,让职工自主发挥,效益实行分成,真正实现职工多一份辛劳就多一份收获,最终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

总之,“台区竞标”是一种较新的基层供电所管理模式,是一种改革的尝试,只要不断加以总结、分析、完善,一定能使这种模式促进供电所“三化”管理水平上台阶。

第3篇 供电所班组建设和专业化管理浅析

桐城公司先后下发了安徽省公司《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指导读本和《安庆供电公司关于开展班组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农电集约化经营,理顺管理体制,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农电事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农电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这为农村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应该说:农电体制改革以后,通过规范化管理供电所、示范供电所的活动的创建,农村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就目前我市农电队伍总体水平而言还不能完全达到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农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许多瓶颈的制约,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我所从2006年开始逐步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农村供电所实行专业化管理是农电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村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供电所人力资源严重溃乏。首先,人力资源在农电管理中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学历、外向型、复合型的高级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奇缺。目前供电所主力依然是原电管组人员,粗放型、外交型管理的偏多。其次,员工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再次,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源在农电管理中的开发、应用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不完善。农电职工的工作多,压力大。工作中我们发现,农电职工普遍实行就近工作,一直未能从24小时工作中解放出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半工半农的味道。加上目前的农村供电所由于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实行的是一人多岗,既是检修人员,又是抄表、收费人员;既抓线损,又抓安全;施工检修、抄核收、故障抢修,什么都干,又什么都不专业,农电职工始终处在被动应付了事的状态,工作压力很大,而与之相对应的,主业人员的工种界定十分明确。因此,农电职工要想提高工作质量也显得力不从心。 农村供电所优质服务成本过高。由于现行的供电所设置普遍与乡镇的设置相对应,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人大、纪检部门都把农村供电所作为参加行风测评的单位之一,在部分地区行风测评主要看对地方政府的利益贡献,而不是服务的好差,变味的测评使供电部门形象受到损害,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农村供电所的正常工作。此外,不合理的摊派要求、名目繁多的服务要求压得基层供电所喘不过气来。 农电职工绩效考核管理难以到位。农电系统目前实施的薪酬制度只考虑到在职人员的岗位、职务及地区差别等因素,但实际工作中,学历、技能等因素未能加以考虑,陷入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形式,制约着效率优选、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发挥不出分配激励的杠杆作用。农电职工只能进、不能出、未能有效打破供电所管理人员与农村电工之间的界限,在一些乡镇供电所人员已经成了“白领”阶层,平时只负责指手划脚,干活的都是农村电工。 二、农村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具体做法 实施专业化管理要因地制宜,由点到面。由于供电所与供电所之间在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差异很大。在当前情况下,怎样才能全面推进专业化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以点带面。要认真调查研究,找对基准点,选准切入点,要在培养、学习和推广典型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并以实施专业化管理为载体,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电力营销和优质服务三大体系,在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和改进管理方法上下功夫,通过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供电所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 优化班组建设,班组设置不宜过多、过细。过多、过细容易造成权责不清,相互扯皮推委,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各班、组岗位责任有差别,考核不对应,容易造成个别班、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而又常被作为考核处罚的对象,挫伤一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新组建的供电所内部设置问题。在供电所专业化改革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供电所工作重点,要将供电所由生产型班组向经营管理型班组转变。根据我所实际情况所岗位设置:所长、副所长、外线专责、配用电管理专责、计量线损专责、核算员。班组设置:营业服务班、用电管理班、线路抢修班、计量管理班。 专业化管理供电所如何实施绩效考核。专业化管理后农电职工有了依据生产经营计划,持工作票、任务单进行专业操作的岗位员工,不再象过去一样松散的管理模式工作,但绩效和岗位考核将更加严格。各供电所要按照《一流供电企业标准》和《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标准》,在安全、设备管理、线损、电费回收、优质服务、行风建设等方面制订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各种规章制度要内容具体、便于操作,对每个工作岗位制订有岗位职责、岗位规范、工作任务和考核内容,考核的结果与供电所当月的工资、奖金直接挂钩。 通过专业化管理要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农电职工收入。专业化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合理布局供电所和专业班、组,最大限度减少办公、业务开支。合理设置物质、备品备件、工器具等定额,最大限度降低物质库存和占用。要通过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来改善农电工待遇,提高他们的收入。 专业化管理不能降低优质服务的质量。实施专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是不能影响服务,并且要通过专业化队伍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服务的标准要建立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上,要加快一流供电所和标准化营业厅的建设,要深入开展以设备管理和安全性评价为中心调查摸底,建档造册。软件上,明确规定各个岗位职责的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要将供电所的各项工作进行细分,落实到每一个班组,做到精细化管理。将农电职工从过去“分工不分家”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造就一支适应专业化管理的农电队伍。要加强对农电职工进行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教育,按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理论知识学习的培训原则,采取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如现场演练和以师带徒等形式,不断加大农电培训力度。举办各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专业技能提高班,同步开展岗位技能鉴定工作。要建立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相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广大农电员工岗位成才或自学成才,加强农电队伍人才库建设,为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更多合格的人才。

第4篇 推广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

目前,我国已在部分地区开始推广低压用户可靠性的管理,这给供电所的可靠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展供电所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是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供电企业塑造企业形象、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管理措施

可靠性组织管理:建立健全以供电所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可靠性管理小组,负责对本区域可靠性实施分析和控制,对供电所管辖范围内的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负责。加强对供电所所长及供电所线路运行专责人可靠性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供电可靠性的重视,把供电可靠性意识和对用户的服务意识相结合,真正融入到日常的供电所管理工作中,使可靠性管理工作切实得到保障。

基础数据统计管理:建立线路设备台账,对线路的设备明细(配电线路的长度,负荷的大小及分布、负荷增长情况,自然现象及环境,导线耐雷水平及绝缘化程度,设备老化及更新程度等)准确登记,绘制相应的10千伏线路单线图,并及时更新,为电网规划、技术改造及检修计划、线路设计等供电企业全过程管理提供翔实数据;对本供电所管辖范围内存在的停电事件进行定期分析,对引起停电的原因仔细分类,探索低压元器件对线路可靠性的影响,对指标完成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及时制定相应对策,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加强与上级管理人员的沟通,为公司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促进公司可靠性管理,为逐步实现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奠定基础。

日常考核管理:把可靠性指标和供电所日常考核相结合,制定《供电所可靠性管理制度》及《供电所可靠性实施考核细则》,用制度约束生产环节,以指标指导日常工作。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考核办法,控制停电时户数异常增加,激励停电时户数有效减少。加强考评奖罚,对完成考核指标、有效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有效缩短工期、开展带电作业卓有成效、有效减少事故停电等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有贡献的人员实行奖励,对于重复停电、检修质量差、延误施工工期、延误送电时间、完不成考核指标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做到奖惩分明,有据可依。根据公司所定可靠性指标值逐月累计,季度通报,年底考核兑现。

技术措施

控制好计划停电。需停电作业的工作安排多项同时进行,提前申请安排,做到施工扩改与计划检修协调一致、统一管理。加强工程管理,严把质量关。加大对供电所内部运行单位和施工单位考核力度,有效缩短工期。加强检修管理,对每年的春检、秋检及迎峰检查严格监督,尽量减少事故停电。

进行事故抢修。实行24小时抢修制度,昼夜值班;执行周密的倒供电方案,一旦发生事故,尽快转移负荷,隔离故障点,使停电范围降为最小;对故障点抓紧抢修,架空线路抢修控制在12小时内。对不能在24小时内恢复供电的电缆故障用户进行保供电。通过这些措施尽量减少停电时户数。

加强人员培训。对供电所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巡视、维护检查、安全教育)和技术讲课,增强可靠性的意识,提高维护管理水平、运行操作能力及操作质量;增加带电作业处理故障的能力;提高检修能力和速度。

加强运行巡视。建立线路运行记录,明确高峰负荷,完善配电线路巡视制度,使用线路巡线记录手册,做到人到位,心尽责。要求运行人员对所管理的农村线路每季至少要巡视一次,定期抽查巡线到位率。提高设备运行水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开展带电作业。积极推广带电作业,充分利用带电作业进行带电清扫、接引、断引工作。能进行带电作业的工作绝不允许停电作业,尽量减少线路停电次数。

加强需求侧管理。完善10千伏用户配电设备管理办法,指导用户管理好设备,消除不安全因素,对于可以互供的用户和自备发电机用户,及时通知他们在线路停电时不受影响,减少线路停电影响的时户数,缩小停电影响范围。

加强配电设施的防护。制作标示牌、进行专项宣传,防止外力破坏事故发生。

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增强探查故障点的措施,学习排除故障方式,减少检修次数,控制停电范围和时间。

第5篇 农村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具体做法

实施专业化管理要因地制宜,由点到面。由于供电所与供电所之间在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差异很大。在当前情况下,怎样才能全面推进专业化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以点带面。要认真调查研究,找对基准点,选准切入点,要在培养、学习和推广典型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并以实施专业化管理为载体,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电力营销和优质服务三大体系,在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和改进管理方法上下功夫,通过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供电所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

优化班组建设,班组设置不宜过多、过细。过多、过细容易造成权责不清,相互扯皮推委,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各班、组岗位责任有差别,考核不对应,容易造成个别班、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而又常被作为考核处罚的对象,挫伤一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新组建的供电所内部设置问题。在供电所专业化改革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供电所工作重点,要将供电所由生产型班组向经营管理型班组转变。根据我所实际情况所岗位设置:所长、副所长、外线专责、配用电管理专责、计量线损专责、核算员。班组设置:营业服务班、用电管理班、线路抢修班、计量管理班。

专业化管理供电所如何实施绩效考核。专业化管理后农电职工有了依据生产经营计划,持工作票、任务单进行专业操作的岗位员工,不再象过去一样松散的管理模式工作,但绩效和岗位考核将更加严格。各供电所要按照《一流供电企业标准》和《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标准》,在安全、设备管理、线损、电费回收、优质服务、行风建设等方面制订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各种规章制度要内容具体、便于操作,对每个工作岗位制订有岗位职责、岗位规范、工作任务和考核内容,考核的结果与供电所当月的工资、奖金直接挂钩。

通过专业化管理要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农电职工收入。专业化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合理布局供电所和专业班、组,最大限度减少办公、业务开支。合理设置物质、备品备件、工器具等定额,最大限度降低物质库存和占用。要通过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来改善农电工待遇,提高他们的收入。

专业化管理不能降低优质服务的质量。实施专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是不能影响服务,并且要通过专业化队伍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服务的标准要建立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上,要加快一流供电所和标准化营业厅的建设,要深入开展以设备管理和安全性评价为中心调查摸底,建档造册。软件上,明确规定各个岗位职责的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要将供电所的各项工作进行细分,落实到每一个班组,做到精细化管理。将农电职工从过去“分工不分家”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

第6篇 石盘屯供电所管理典型经验案例

摘要: 一直以来,供电所缺乏来自供电企业的到位的安全监督和技术指导,从而使得管理比较混乱,职责分不清楚,安全生产问题比较多,再加上供电所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较多,这就导致农村电网安全事故经常发生。

自从农网改造以来,供电所不仅很大地改善了农村电力设施,还大大提高了其供电能力,可以说基本安全有序地运行。但是,介于供电所安全管理底子比较薄弱,基本存在着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不及时、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甚至违章作业等等情况。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就容易引起思想上的松懈,这就容易诱发安全隐患,甚至发展成安全事故。所以根据国家电力系统现行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一套从本供电所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认真贯彻执行,坚决不打人情牌。积极开展安全日活动、班前班后会、安全分析会、安全检查活动等各种安全生产例行工作,并形成各种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资料、台账、档案和记录,不断地规范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切实把各种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努力提高供电所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2 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认识

供电所的一线生产员工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够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深刻,有的甚至认为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才是本钱,是最重要的,不承认错误;把违章操作当做是一种习惯。对上级部门要求切实落实的安全管理措施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完全是多此一举。在思想上完全没有紧迫性,认识也不到位。就形成“安全很重要,但实际操作不在乎”的恶性循环,导致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所以供电所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结合自身实际,按安监科要求学习有关安全文件、规程、事故通报、简报,并根据外面已经发生的事故来对自己的条件入座对号,假想是否会发生安全事故,有针对性地让职工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的意识,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对安全生产工作都不能麻痹大意。要引导职工牢牢记住“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并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培养职工养成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自觉改掉习惯性违章的恶习,并要加强绩效考核执行力度,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严格落实责任主体,并实施制度相对应的奖罚,以达到激励员工自觉做好工作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转变,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加强“票证”管理,严格考核

供电所对有关电力安全规程中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两票”、“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程序”等规程规范没有很好地遵守,甚至发生工作票未经签发就开工的违章行为。普遍存在这些现象:线路第一种工作票仅挂设一副接地线;工作票填写不够规范;工作票未经签发就直接进行工作许可办理和工作终结手续,甚至代签;工作终结手续没有履行到位;工作票没有附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票;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内容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所以供电所一定要加强“票证”管理;把“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和“标准化作业程序”当做重点来抓,并把安全考核跟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明确每个人的安全生产的责任,明确工作票的填写人为“工作负责人”,第一次审核人为“签发人”,再次审核人为“许可人”的程序;操作票的填写人为“操作人”,审核人分别为“监护人”和“发令人”,从而确保工作票或操作票的正确率由三个人共同负责,共同把关,从而确保“两票”填写的正确率。安监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两票”的相关培训讲座,并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作专题报告,并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两票实施细则》;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两票的日常检查和指导,并严格进行月末审核、分析总结等工作票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对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签发人”、“许可人”等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他们的工作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并把考核结果和经济奖罚直接联系在一起,出现违规严重者取消其相应资格,并追究责任。

4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目前,各地供电所的职工整体素质普遍低下,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也跟不上设备更新的速度,基本无法满足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的要求,所以要想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就必须加强职工的业务技能的培训,职工在上岗前就必须经过技能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要制订员工业务技能培训计划,并定期参加电业局的专门的培训机构,从提高职工实际技能为出发点,加大对职工的业务培训力度。并培养职工“学习是最大的快乐,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学习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培训完要进行考试,以此来检验培训的效果,以考促训。并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定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根据培训的成绩来衡量职工的业务水平,按照所处的层次不同,工资档次也不同,并适当拉开工资距离,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农电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业务技能。对于培训不合格的员工要加强业务知识的补充,再培训还不合格就不准上岗,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供电所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按季节进行开展有针对性的反安全事故演习,从而提高事故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要杜绝跟随作业、盲目作业等坏习惯;加强日常作业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工作,对作业中可能发生安全隐患和危险点进行预控,切实了解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实际位置,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以运用事故树状分析等相关方法,提前分别列出对策以备万一,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

5 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确保安全防护

现在供电所里的安全工器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现象:没有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台账;没有对安全工器具进行统一分类编号,并指定地点存放;没有定期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和试验;安全工器具维护不好,甚至带病服役。供电所要强调“安全工器具是生命线”的安全理念,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并正确使用、保管、保养安全工器具,定期对安全工器具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要明确要求严格保管自身的安全工器具,严禁挪作他用;建立健全安全工器具考核机制,对违反相关规定者要严格查处。

6 结语

总之,鉴于供电所现有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和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认识、加强“票证”管理,严格考核、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确保安全防护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票证”管理,并把考核与经济挂钩,把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于供电所管理的几点看法(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