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爱国事迹
栏目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05 17:40:02 热度:21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700字以上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它使我敬仰,更使我骄傲。

你是我心中的勇士,我爱你!公元1274年,忽必烈大举伐宋,南宋朝廷惊慌失措,宋恭宗的祖母太皇太后,下一道:“哀痛诏”命令各路勤王之师速到救驾。各地方官或将士是观望或降元,最后只有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张世杰奋起抗争,历经劫难与元军大战。

你是我心中忠于事业的将领,我爱你!文天祥流亡小朝廷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他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四处联络和组织义军,寻找北上的好时机,文天祥知道元军实力强大,占据了大片的国土,但他没有失去信心,带领着抗元队伍与元军苦苦转战,百折不屈,这期间,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了“生元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赋”的句子。以示自己虽不能灭元,但自己的爱国之心将永流世间。

你是我心中坚贞不屈,热爱祖国的名士。我爱你!文天祥的名字一时间在人民之间广为传颂,许多忍受不了异族压迫的人纷纷参加了他领导的队伍。元朝统治者大惊,他们派出大批军队,围剿文天祥部。在敌人的凶猛,残酷的功势下,文天祥的军队遭受了“重创”。许多人壮烈牺牲,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俘,文天祥部队在广东潮阳被张弘率领的元军突然包围。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押送上船,从水路北上,在经过珠江口外零丁洋时,文天祥面对浩瀚无比的海面。奋笔疾书《过零丁洋》一诗:

辛苦遭逢起一丝,干戈寥落四周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争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所做的一切,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坚贞。他坚贞不屈,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一身浩然正气,文天祥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你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您不但有崇高的民族正气,而且有面对困难不放弃,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勇气。岁月轮回,沧海桑田,您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永远是中华民族英雄的象征!

文天祥爱国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造就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元军大举南侵之际,文天祥率领军队与元兵苦战于江西一带,终因众寡悬殊,兵败被俘。文天祥被押解到燕京后,元朝当局因知他文武全才,深孚人望,便软硬兼施,甩了各种办法,企图用高官厚禄收买他。文天样虽身陷囹固,却坚贞不屈,志不可夺,宁死也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去做侵略者的鹰犬,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有一个弟弟叫文溪山,当时还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势已去,不思振作,却甘心媚颜事敌。就在文天祥被俘后的次年5月,他投降元朝,后即赴燕京,骑马招摇于市。

文天祥在燕都狱中,听到这个消息,捶胸跌足,放声痛骂,大骂他的弟弟文溪山没有骨气。哭毕,援笔写诗一首:

去年别我施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兄弟一囚一骑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志,悠悠白日横苍烟。

文天祥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文天祯,宝祜年间乡举,也曾做过官。后因弟文天祥死节,于是再也不愿为官,隐居山林。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是和他们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开的。

有关文天祥的爱国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86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一个爱国英雄人物,无论敌人怎样的威逼利诱,他都坚决不会出卖自己的国家,所以,他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于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名人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故事,学习他的伟大爱国精神。

文天祥,宋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宋理宗时期,奸相贾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qí)即位,就是宋度宗。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岁的赵显(xiǎn)登基,成为宋恭帝。

第二年,元朝大将伯颜率大军威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急忙下诏,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几乎没有人响应,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义军一万余人。文天祥,号文山,少有大志,博览群书,二十岁中进士,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主考官王应麟称赞他“忠肝如铁石。”

开庆年间,蒙古军队侵宋,文天祥屡次上书,主张抗敌,斥责权贵们惑主误国,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时就正式退休。当时有朋友劝他:“你这一万多乌合之众,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说:“我岂能不知,但我这样做了,天下义士忠臣就会闻风而起,奋勇保卫国家。”但文天祥带兵到临安后,因投降派的刁难,终于未能上前线抗敌,却被朝廷派到蒙古兵营,去与伯颜谈判投降之事。

当时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谢太后作主,谢太后见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内又无抵挡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颜军营求和投降,伯颜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与宋室丞相等级的人谈判。右丞相陈宜中怕被元兵扣留,先溜走了,左丞相留梦炎则早就逃到南方去了;另一位重要大臣张世杰见朝廷轻率投降,气得从海上出走,另寻机会组织反攻复国。谢太后无可奈何,便升了文天祥的官,派他前往。

文天祥临危受命,来到元军大营中,一见伯颜,双方就唇枪舌剑交锋地论起来。文天祥义正辞严地说:“你们蒙古若想消灭我宋朝,未必有什么好结果,因为我们南方的广大军民一定要同你们抗争到底。”伯颜威胁说:“你文天祥若不老老实实投降,只怕今日饶不得你。”文天祥毫不退缩地回答:“我文天祥忠心为国,哪怕刀山火海。”伯颜非常恼怒,就将文天祥囚禁起来。

不久,谢太后和赵显终于投降,他们绕过文天祥,另派贾庆余为右丞相去元营求降,文天祥仰天长叹,把贾庆余痛斥一顿,但南宋向元朝投降称臣已成事实。但是伯颜并没有善待谢太后和赵显,反而将他们当俘虏押往元大都,并将文天祥也一同押去。途经镇江时,文天祥趁元兵不防备,同他的随从杜浒等十二人连夜逃脱,他们先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后过扬州,本想联络各地宋兵,抗元复国。

但因为当地宋将轻信元朝的挑拨,怀疑他是元兵的奸细,都不肯接待他,他才不得不继续往南奔走。最后到温州时,文天祥听说张世杰在福州拥立了新皇帝端宗赵昰(shì),就又赶到福州。后来他作为朝廷的大臣,积极招募人马,组织抗元,连续转战于江西、福建各地,多次打败元军,先后收复了不少县城。端宗死后,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又拥立了赵昺(bǐng),继续在南海一带抗敌。

公元1278年十二月,元军元帅张弘范大举攻打潮州,文天祥被迫率兵转移五坡岭。军中正在吃饭时,元兵突然来到。宋兵作顽强抵抗,最后全军覆灭,文天祥被俘。元兵将文天祥押去见张弘范。张弘范钦佩文天祥的骨气,以礼相待,想让他降。但文天祥不理睬,于是他就把文天祥软禁在军营中。当时张世杰正领兵在山抗击,张弘范知道张世杰最钦佩文天祥,便叫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冷冷地回答说:“我自己无力救父母,难道可以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厚着脸皮,反复地威胁利诱,文天祥便将船过零丁洋时所写的一首诗给了张弘范,诗中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读过诗后,苦笑一声,只好下令强攻山。

山被攻破后,元军中摆酒庆贺,张弘范又劝降文天祥说:“现在宋室已经灭亡,你文丞相已经尽忠尽孝。如果你能像对宋朝那样忠心对待元室,你还会当丞相。”文天祥沉痛地回答:“国家我无力救亡,为人臣者即使死了也还有罪,何况叫我投降,改事二主!”张弘范只好派人将文天祥送往元京大都。文天祥一路上绝食八天,以示必死信念。当时,雄心勃勃的元帝忽必烈正在搜罗中原人才。他先派降臣王积翁去劝降,后来又亲自召见文天祥,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国家重托担任宰相,怎能又投降元朝,我的愿望就是赐我一死。”忽必烈不愿杀他,就将他囚禁在元都好多年。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他在诗中列举了历史上那些坚持正义的忠臣义士,认为他们都是正气的表现,是自己效法的榜样。其中有两句: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公元1282年,民间的义士聚积了兵马数千人,扬言要打破大都,救出文丞相。

元世祖为绝后患,终于下令处死文天祥。临刑时,文天祥朝南跪拜,从容地说:“我的事情到此完结了。”然后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他的妻子为他大殓时发现,他的衣带中有一篇文章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的书,学到了什么?从今以后,我真正做到无愧于己了。”

文天祥主要爱国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能有这般深骸的理解,只有一个你----文天祥,你活了七百六十岁,首推你在零丁洋上浩歌的是你,兵败被俘,你明白舍身取义,懂得保全大节。在求死不得,欲逃不能的状态下你面临着严峻的诱降。与你同僚为官的丞相早已出卖了自已的国土与灵魂,但他的败坏打动不了你坚强的意志。你的一番揭底剥皮,使他低头鼠窜而去。你可歌可泣的为国哭泣,震憾了无措的赵显。淫威的阿合马与孛罗的凶残震慎不住你强烈的爱国精神,回应他们的是宁死不屈,你永远不会低下你挺昂的头颅,漫长的囚禁生涯,更加磨砺了你坚强的意志,更加坚定了你的爱国正义?墩??琛坊尤髯拍慵崛筒徊Φ木?瘢?r

澳,文天祥,你是一尊山岳,你用自己的铮铮铁骨奏响一首正气之歌。你的一生都在为祖国而活,你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你却为九州百姓竖起了一根擎天玉柱。你取义而死,死而不惧,元人的'先礼后兵不能将你打倒,你永远不会向恶穷之人下跪。即使他们强行把你按跪,奈何强按不是真跪,你的心一直都没有向他们屈服,你根本没有向他下跪。你永远挺直站立,一身正气!

你大半时间在囚禁中度过,但你的心一直没有被囚禁过,你的心一直在跳动,为着祖国而跳动,你为祖国而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虽然死去,但你的死比泰山还重,你永远屹立不倒!

看看文天祥的坚韧不拨,强烈的爱国情操,再看看我们这一代社会上的人,为了虚荣,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灵魂都可以出卖了,哪怕是自己的国土呢?唤醒心中强烈的正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连系在一起吧!

让我们永远挺直站立,一身正气

文天祥主要爱国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当读起这首悲壮的诗篇,我便不由得想起了伟大的爱国主义人士文天祥的光辉事迹。

文天祥,出生在被战争与硝烟所笼罩着的南宋。当时,宋朝正与实力强大的元朝军队做斗争。不幸的是,宋朝被元朝所击败,被抢去了许多城池和土地。文天祥听说以后,非常气愤。他毅然变卖家产,联合各地的反抗群众及政府,顽强地进行抗争。元朝统治者很惊恐,急忙派出军队进行围剿及反扑。文天祥所率领的部队虽然英勇顽强,但由于实力薄弱,在大海战中被击败。

战役失败后,文天祥被押到广州。元朝将领张弘范对他说:“宋朝灭亡,对皇帝的忠孝也已经了解,即使杀身成仁,又有谁把这事写在国史?文丞相如愿意转而效力大元王朝,一定会受到重用。”文天祥把头一扭,义正言辞地讲道:“不能解教自己的国家,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能再怀二心?”元朝政府为了使他投降,使用了各种利诱手段,甚至连元太祖都来亲自劝说都没有动摇文天祥。最后,文天祥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求一死!”

见无法动摇文天祥,元朝政府下令把文天祥斩首。南宋的老百姓围拢到刑场旁,见文天祥最后一面。走向刑场时,文天祥神态自若,步态安详,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随着指挥者一声令下,文天祥从容就义,年仅47岁。老百姓们见了,都默默的檫着眼泪,为这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默哀。

“英雄不死,浩气长存!”文天祥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那顽强不屈、正义凛然的精神一代接一代的传了下来。中国只是有了这些正义之士,才更加富有希望。作为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不畏恶势力,勇敢的抗争,才会是祖国的未来更加和谐、美好!

文天祥爱国事迹范文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1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死,很多人都怕死。当然,我也不例外。文天祥的千古名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们都说文天祥坚贞不屈,而我却说他文天祥只不过是为了永垂不朽罢了,才毅然决然的选择死,而不是卖国求生。如果可以的话,他也希望既能卖国求生,享受荣华富贵,又能不遭人唾骂,流芳百世。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有的人,救了别人,牺牲了自己。他也不想死,如果可以的话,他一定会选择既救了别人,又不伤害自己。

可以说,死是生的延续,它是连接生的一项过程。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只是可以提前或推迟。有的人生与死都有价值,而有的人生与死都没有价值。我似乎感觉生与死是一样的,生亦死,死亦生。生有许多烦恼,而死却很轻松,只是临死前瞬间的痛苦,死后亦逍遥,把痛苦留给了后代或亲友。当然,我不会自寻短见,等我享受完生的欢乐,死亦不迟。

我时常幻想:人死后会如何呢?还会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吗?还会了解人间世事吗?还会看到世界的日益兴旺吗?还是只有一具冰凉的尸体寂寞的躺在棺材里。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不知道。我也实在想不出死后会有什么感受。

有事我也觉得生命十分脆弱,是十分简单。比如说汶川大地震,轻轻松松的就死了几十万人。也许一块水泥板就可以置人于死地,送人上西天。

我的心中一直有几个疑问,死后可以重生吗?有灵魂吗

世上有鬼吗?谁知道呢?就算知道又有什么凭证呢?

简简单单的一个死,真是吓死人呢!也许死后身体不能动,心脏不能跳,但意念与思想依然存在,是不是呢?

这就是我对生的感悟,死。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9位用户喜欢。

从古到今,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有多少英雄,为国捐躯,又有多少舍生取义、以死殉国的人们拥有这样的决心。在那些人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历任签书宁海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知嶂州等职,有文山先生集传世。

宋恭帝德佑元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宋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奋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后来,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散的途中遭到元将张洪范的攻击,兵败被俘。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洪范押往稣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洪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洪范。张洪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也不禁受到感动,不再强迫文天祥了。后来元世祖将文天祥处死。

文天祥不仅大气凛然,光照千古;在文学上,他也开辟了一代诗风。他那振聋溃耳的诗句,石破天惊的词章,一扫南宋一些懦弱文人无病呻吟的颓废。

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胸怀崇高信念,不为暴力所屈,不为名利所诱,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高尚的民族气节,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值得让我们向他学习。

文天祥爱国故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

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

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

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03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宦海浮沉 后来,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对此。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上书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后来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国难见臣忠 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义军赶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获令屯军隆兴(今江西南昌)待命,几经阻挠才得入卫临安。不久出任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驰援常州。在常州,义军苦战,淮将张全却率官军先隔岸观火,又临阵脱逃,致义军五百人除四人脱险外皆壮烈殉国。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离平江三天后,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关已失守。急返临安,准备死战,却见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官员仅剩6人。

1276年正月,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将伯颜指定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出使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伯颜,慨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扣留,又被押乘船北上,文天祥初以绝食抗-议,后在镇江虎口脱险。由于元军施反间计,诬说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为元军赚城取地,文天祥屡遭猜疑戒备,颠沛流离,千难万死两个月,辗转抵温州。这时,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赵端宗在福卅即位。文天祥又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号召各地起兵杀敌。秋天,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广东梅县),挺进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败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响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文天祥号令可达江淮一带,这是他坚持抗元以来最有利的形势。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寡不敌众率军北撤,败退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损失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掳走。

兵败被俘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关文天祥的爱国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48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文天祥,宋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宋理宗时期,奸相贾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qí)即位,就是宋度宗。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岁的赵显(xiǎn)登基,成为宋恭帝。

第二年,元朝大将伯颜率大军威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急忙下诏,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几乎没有人响应,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义军一万余人。文天祥,号文山,少有大志,博览群书,二十岁中进士,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主考官王应麟称赞他“忠肝如铁石。”

开庆年间,蒙古军队侵宋,文天祥屡次上书,主张抗敌,斥责权贵们惑主误国,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时就正式退休.当时有朋友劝他:“你这一万多乌合之众,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说:“我岂能不知,但我这样做了,天下义士忠臣就会闻风而起,奋勇保卫国家。”但文天祥带兵到临安后,因投降派的刁难,终于未能上前线抗敌,却被朝廷派到蒙古兵营,去与伯颜谈判投降之事。

当时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谢太后作主,谢太后见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内又无抵挡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颜军营求和投降,伯颜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与宋室丞相等级的人谈判。右丞相陈宜中怕被元兵扣留,先溜走了,左丞相留梦炎则早就逃到南方去了;另一位重要大臣张世杰见朝廷轻率投降,气得从海上出走,另寻机会组织反攻复国.谢太后无可奈何,便升了文天祥的官,派他前往。

文天祥临危受命,来到元军大营中,一见伯颜,双方就唇枪舌剑交锋地论起来.文天祥义正辞严地说:“你们蒙古若想消灭我宋朝,未必有什么好结果,因为我们南方的广大军民一定要同你们抗争到底。”伯颜威胁说:“你文天祥若不老老实实投降,只怕今日饶不得你。”文天祥毫不退缩地回答:“我文天祥忠心为国,哪怕刀山火海。”伯颜非常恼怒,就将文天祥囚禁起来。

不久,谢太后和赵显终于投降,他们绕过文天祥,另派贾庆余为右丞相去元营求降,文天祥仰天长叹,把贾庆余痛斥一顿,但南宋向元朝投降称臣已成事实。但是伯颜并没有善待谢太后和赵显,反而将他们当俘虏押往元大都,并将文天祥也一同押去。途经镇江时,文天祥趁元兵不防备,同他的随从杜浒等十二人连夜逃脱,他们先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后过扬州,本想联络各地宋兵,抗元复国。

但因为当地宋将轻信元朝的挑拨,怀疑他是元兵的奸细,都不肯接待他,他才不得不继续往南奔走.最后到温州时,文天祥听说张世杰在福州拥立了新皇帝端宗赵昰(shì),就又赶到福州.后来他作为朝廷的大臣,积极招募人马,组织抗元,连续转战于江西、福建各地,多次打败元军,先后收复了不少县城。端宗死后,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又拥立了赵昺(bǐng),继续在南海一带抗敌.

公元1278年十二月,元军元帅张弘范大举攻打潮州,文天祥被迫率兵转移五坡岭.军中正在吃饭时,元兵突然来到.宋兵作顽强抵抗,最后全军覆灭,文天祥被俘。元兵将文天祥押去见张弘范.张弘范钦佩文天祥的骨气,以礼相待,想让他降.但文天祥不理睬,于是他就把文天祥软禁在军营中。当时张世杰正领兵在山抗击,张弘范知道张世杰最钦佩文天祥,便叫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冷冷地回答说:“我自己无力救父母,难道可以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厚着脸皮,反复地威胁利诱,文天祥便将船过零丁洋时所写的一首诗给了张弘范,诗中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读过诗后,苦笑一声,只好下令强攻山。

山被攻破后,元军中摆酒庆贺,张弘范又劝降文天祥说:“现在宋室已经灭亡,你文丞相已经尽忠尽孝.如果你能像对宋朝那样忠心对待元室,你还会当丞相。”文天祥沉痛地回答:“国家我无力救亡,为人臣者即使死了也还有罪,何况叫我投降,改事二主!”张弘范只好派人将文天祥送往元京大都.文天祥一路上绝食八天,以示必死信念。当时,雄心勃勃的元帝忽必烈正在搜罗中原人才。他先派降臣王积翁去劝降,后来又亲自召见文天祥,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国家重托担任宰相,怎能又投降元朝,我的愿望就是赐我一死.”忽必烈不愿杀他,就将他囚禁在元都好多年.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他在诗中列举了历史上那些坚持正义的忠臣义士,认为他们都是正气的表现,是自己效法的榜样.其中有两句: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公元1282年,民间的义士聚积了兵马数千人,扬言要打破大都,救出文丞相。

元世祖为绝后患,终于下令处死文天祥.临刑时,文天祥朝南跪拜,从容地说:“我的事情到此完结了.”然后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他的妻子为他大殓时发现,他的衣带中有一篇文章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的书,学到了什么?从今以后,我真正做到无愧于己了。”

文天祥爱国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8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现代人认识到文天祥此人,可能大部分人都来源于初中语文课本中那首《过零丁洋》,以及此诗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于文天祥的认识,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国大诗人,也知道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但是这些头衔都太过空洞,并不能真正让人感觉到文天祥的伟大。

就好比古时人都推崇君子,但是真正的君子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人们尊崇忠义,但是能真正的坚持忠义到最后,甚至为其舍弃生命的又有几人呢?

一时的豪气冲天,一时的英雄主义,谁都有。就好比汪精卫当初还想过要刺杀摄政王,洪承畴被俘后,最开始也是坚决不详,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对自己国家的重臣,但是最后呢?汪精卫建立汪伪政府,帮着日本人残害中国人。洪承畴呢?最后成了皇太极最为重视的汉臣之一,调转矛头,将锋利的刀剑对向了生养自己的土地,对准了自己的骨肉同胞。

所以说一时的忠义不难,但是一生的忠义却是极难的。被敌人所俘,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敌人的诱惑。无论是武力威胁也好,还是高官厚禄的利诱也罢,摆在面前的刀枪和糖果,直刺心灵,腐蚀着心中坚守的忠义。

文天祥难能可贵之处在哪里呢?元朝朝廷对其的招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其时日以年来计算。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刀枪威胁和高官厚禄的诱惑,同样的也有来自妻子儿女的亲情逼迫。

文天祥被俘之后,他的妻子儿女也早在他之前被俘虏。并且被押解入宫,成为一名宫女,受到严苛对待。

当时元朝人让他的女儿柳女写了一封信给他,虽然不知道信的具体内容为何,但大抵是希望他能与一家人团聚的。文天祥如何回答的呢?他回信道:“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从文天祥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见他的纠结,他对自己亲人的愧疚,以及内心的痛苦,但是在纠结了如此多之后,他仍然选择了自己的大义。

一位自小生长富庶,过着衣食无忧,状元及第,受人尊敬之人,一个文弱的书生,一个能放弃自己的富裕生活,而将自己的家财全部用来筹集抗元军队之人,如何不让人敬仰?

文天祥在考虑了许久之后,仍然选择了慨然赴死,只这点就强国汪精卫和洪承畴许多。而在他被斩首之后,在他的衣带中发现的遗言,更是让后世人对这位舍生取义的英雄,刮目相看。他在自己的衣带中留下笔墨:“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坚持了自己的大义,所以问心无愧,所以慨然赴死。时人赞也!叹也!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汇总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一首《过零丁洋》表达了他深深的爱国、爱民的精神;他是正义的化身,一首《正气歌》表现了坚强不屈、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气节。他——文天祥,一盏照亮我前进的明灯,一首发自内心的赞歌送给他。

文天祥是一个生长在乱世里的枭雄。南宋时期,政府统治黑暗、奸臣当道,面对南下的蒙古铁骑屡战屡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文天祥挺身而出,他亲自招兵买马,组建队伍,与凶猛的蒙古兵英勇作战。但是,文天祥的力挽狂澜没能挽回什么,政府的腐败还是决定了南宋灭亡的命运。南宋灭亡后,他没有轻言放弃,仍然组织各地“勤王兵”不停与元军周旋。可是由于力量上的悬殊最后还是兵败被俘。读到这里时,我的心灵是如此的震撼,一个人有着怎样的信念竟能如此坚强,越挫越勇,他的这种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我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养成了坚持不肯轻言放弃。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次爬山经历。爸爸妈妈带我去爬山,刚开始我还信心满满地冲在最前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体力越来越不行啦,眼看着爸爸妈妈超过了我,我却无能为力。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真得坚持不下去啦,汗水哗哗地往下流,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刚想开口说别爬了,这时一个身影闪过我的脑海,一种精神冲击了我的心灵,那就是坚持不懈的文天祥。在那么困难的时期里,他没有认输,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我呢?我要以他为榜样,不能半途而费,要坚持!有了榜样的力量,我立刻重新振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登上山峰。这次的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什么是“坚持就是胜利”!

文天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软硬兼施,但他没有动摇没有屈服,最后英勇就义。其中一个细节让我心中为之一震:临刑前,监斩官问文天祥:“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向南方跪拜,引颈就刑。

文天祥是这样的视死如归,在他心里国家永远占第一位。他如此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由于他的感染,我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爱。不做有损于国家和民族的事,爱护环境,爱护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是啊,中国这辽阔的大地上养育了多少华夏儿女啊!我们应把祖国当做自己的母亲。可是仍然有些人,他们贪生怕死,贪慕荣华富贵,帮着侵略者一次次伤害“母亲”,多么不应该啊,想到这些我就义愤填膺,要是人人都像民族英雄文天祥那样,我们的祖国现在会更加强大的!

文天祥就是指引我道路的一盏明灯,我会朝着那光的方向不断前进!

文天祥爱国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也就是人格的体现。君子与小人就是人格的见证。为人之所以不同与凡人,因他具有人格 。

荣华富贵,贪图美色的统治者沉浸在欢乐、美色当中,忘记了自己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正在敌军的铁蹄蹂躏之下。正处于这一时期的伟大诗人文天祥,他身先士卒带领军民与侵犯之敌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他不因自己是个文人,从而放弃富贵、安定的生活义不容辞地驰骋沙场,但由于统治者沉迷欢乐无心朝事使得战局无法估计,最终文天祥战败沙场被俘。侵略者以文天祥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从而以高官厚禄请他再出仕为他们效命,但文天祥不屈与强权与财富,誓死不归顺。在过荒芜的伶仃洋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这表明了他以死明志的决心,从而成为一代伟人。

妙笔生花是文人的写作技巧,散文家朱自清以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写出了令世人为之心震动的文章,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穷困而逝世。她的出名不仅在写作方面更应他独特的人格。在他穷困时,并没有丧失自己的`人格,他宁可被饿死,也绝不做出有辱人格的事,他毅然拒绝了美国因帮助国民政府的救济粮,但最终因饥寒交迫而逝世,一代伟人就这样消失了,一颗耀眼的文学之星降落了。他虽逝世了,但他崇高的人格永远留在了世间,为时人所景仰。

甘赴沙场的文天祥不因文人身份,以自己微薄之力征战沙场,虽战败被俘,但不丧失崇高的人格,从而成就了他的伟大。假如他被俘归顺,不仅可以高官厚禄,还可以幸福生活,但他还可以成为伟人吗?文学上的耀星朱自清,在贫困时期,依然保有高风亮节的人格,也因成了他伟人。假如他贫困交加的时候,接受了救济粮,他不仅可以生存下来,更可以继续为他的文学而奋斗拼搏,但他还会是为人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因他们具有特殊人格,从而成就了他们伟人形象。

人格是一个人独有的,只有意识到它的重要,他才会闪耀,才会发光。希望能让我们的人格永远闪耀发光。

因此我要说:“人格成就伟大。”

关于文天祥的爱国事迹的作文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8位用户喜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忠守臣节,义不投降,为南宋撒下了赤诚的鲜血。他生得其所,死得伟大,活,就要活得刚劲有力,死,就要死得无怨无悔—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文天祥。

文天祥是一位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俸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

他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几十年间,铁木真纵横欧亚,攻城略地,烧杀掳掠,他的儿子继位后,进攻南宋,战斗了40多年,南宋灭亡。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战争相始终。他是一个永远载入中国历史的爱国将领,著名诗人。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他义正言辞,慷慨殉国。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他指挥的兵马,没有能气吞万里,但你的凛凛正气,却黯淡了星辰,光润了日月,在华夏儿女心中塑成了屹立不倒的中华魂,于是,我看到了戚继光的抗倭大旗,看到了史可法如炬的目光,看到了林则徐的焚烟火把……在他的身后,无数铁骨铮铮的英烈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精神的万里长城!

文天祥不仅是一个爱国者,也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宋朝的危机主要在内部而非外部,因此要求积极改革。他批评宋朝守内虚外的方针,要求加强地方力量以抵御外侮,同时提出革除祖宗专制之法,通言路、集众思、从众谋,发挥中书枢密院的作用,主张用人必须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由此可见,文天祥的政治主张,不但表达了时代的要求,而且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历程。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他,文天祥,永远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儿女高昂起不屈的头颅。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作文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6位用户喜欢。

世界东方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明珠上有一朵绚丽的奇葩,它就是宋词。宋词是画是歌,它是祖先向我诉说。它让我增长知识,了解历史,知晓名人,培养着我、教育着我,为我的成长增添了一份乐趣。宋词,你是祖先的心血,你是祖先的`话语,你是我们的新读本,你是我们的传家宝。

在灿如星海的唐宋词中,有一颗星星时时照亮着我。那是文天祥在临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绝唱——《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个响亮的名字,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处于元军大举南侵,南宋濒临灭亡的时期。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和领导宋军抗元。这首诗表现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后宁死不屈、正气凛然的高尚节操。就是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表现了他坚强的爱国意志,成为我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座右铭。每当我吟起《过零丁洋》,就觉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气充溢于天地之间。

看文天祥的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的自白书》: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可矣!又觉得国亡我不亡就是耻辱,我必须与邪恶斗争。这首词告诉我历史上宋元两朝的盛衰,让我更加地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宁死不当亡国奴。

宋词是回味无穷的,宋词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

文天祥爱国事迹范文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4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v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在江西吉安县固江乡精合黄村的古侯城书院遗址,有两棵遒劲挺拔、枝叶茂盛的古柏。村里人都说,这两棵柏树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栽下的。

文天祥少年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到侯城书院去。一进大门,只见对面墙上挂着几幅人物画像。

“这是谁呀?”文天祥指着一幅画像问。

“欧阳修。”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读过他的文章!”文天祥兴致勃勃地说,“那篇《醉翁亭记》,写得妙极了!”

“这是本朝初期的一位大忠臣,名叫杨邦义,”父亲沉思片刻,又指向另一幅画像,“他被金兵俘虏后,坚贞不屈,宁死不降。金国大将张真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杀了,还挖出了他的心……”

“太惨了!”文天祥眼睛里喷射出怒光。

“这边两幅画像,分别画的是周必大和胡铨。他们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父亲深情地介绍着,每一言每一语都强烈地撞击着文天祥纯真的心灵。

文天祥决心学习欧阳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气度学识,杨邦义、胡铨的气节忠勇,长大了报效国家。为表达这种雄心壮志,他当即从附近的山坡上找来五棵柏树苗,栽在书院门前。前四棵柏树,象征欧阳修、周必大、杨邦义、胡铨,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后来,这五棵柏树不仅全成活了,而且长得格外苍翠。

清代著名诗人胡友梅还写过一首《吊侯城书院古柏》的五言古诗呢!可惜,由于战乱,先后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为灰烬。幸存的两棵,现已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接受人们的凭吊。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