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0位用户喜欢。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今年的夏天,“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用自己奉献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一位党员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回顾张桂梅事迹,她用一人之力扛起无数穷苦家庭的教育责任。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这样的她选择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更点亮了无数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地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更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29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49位用户喜欢。
忠诚执着守初心,无私奉献担使命。6月29日,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大力宣传弘扬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激励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凝聚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斗志。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来到华坪后,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已经像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继续坚持站在讲台上,直到7月份把4个班的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手术后,医生反复叮嘱,一定要静养6个月以上,可仅仅24天之后,张桂梅又站在了她热爱的讲台上……
1997年8月,张桂梅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20多年来,她始终爱党、护党,忠诚于党。
2001年,张桂梅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建院第一天,“儿童之家”就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仅有两岁,最大的也才12岁。
2003年,张桂梅送走了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有的学生转校,有的学生辍学回家,有些男孩子还在网吧过夜,老师们对这个班都失去了信心,纷纷要求调离。随着中考临近,张桂主动请求接下这个班,担任班主任。她横下心来,把行李搬进了男生宿舍,和32个男生住在了一起,既当师长又当家长……她的辛劳没有白费,这个班有22名学生的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
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当年暑假又从华坪“转战”昆明,虽然把各种证书、媒体报道都带上了,却仍被很多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辱骂她、驱赶她。
“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筹款期间,张桂梅累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渴了就讨口水喝,饿了就啃几口干粮,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以外,她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办校10年来,身患重症的张桂梅,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她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还把捐给她治病的钱、奖金和工资,共100多万元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
女子高中的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这里毕业的八届学生, 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 实现了飞越大山的梦想。
参加工作以来,她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坚忍执着、一辈子于己克俭的大爱情怀。她总是以自己的思想、人格、情感、行为和学识起到先锋引领作用。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办学教育模式,改革创新锻造了丽江教育史上的奇迹,展示了锐意改革、敢打敢拼的光辉形象。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
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半生坎坷半生奉献的张桂梅,用瘦弱的身体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在63岁的年纪,张桂梅那些足以“感动中国”的诺言和行动,仍在继续。
能够抗衡时间、改写命运的,唯有执着信念。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把累计超百万元的全部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出……,与张桂梅有关的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膝下无儿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献精神,印刻下“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执着信念。
造就伟大需要执着踏实肯干。执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造就伟大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坚持,都离不开伏下身子抓落实。张桂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业上,放在大山的孩子们身上。她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对初心的坚持坚定不移,对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平凡岗位,为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贡献力量。
信念指导行动,当把自己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关联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时,更能激发出党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张桂梅17岁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她感恩这片土地,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经过她的努力,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大山里走进大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小我融进国家的大发展之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理论不过时,技术不落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就伟大需要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品质,张桂梅同志就是学习的榜样。她放弃了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每天不超过3元的伙食费,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党员干部对待工作更要不推脱、不抱怨,更要有奉献精神,真正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17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我从心底敬佩您这样的人……您为这些女孩子们在荆棘重重的道路上开出了一片天,督促她们走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您选择将自己的爱给了山区的女孩们,让她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美丽的风景。”12月5日,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给飞机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写了封信。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梦想,张桂梅老师感动了无数素昧平生的人。究竟是什么,赋予一位山区人民教师如此厚重的力量?
“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陈法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华坪女子高中入学时那张贴在床边、写着自己名字的小纸条。她是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如今是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
2009年,陈法羽初中毕业,中考没达到高中录取线。父亲对她说:“自费读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过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陈法羽16岁,心有不甘。此时有人告诉她,华坪建了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想读高中可以去试试。这对陈法羽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学报到,宿舍的床已经铺好了。被褥崭新整齐,床位上贴着名字。陈法羽轻抚写着自己名字的字条,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和陈法羽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坚持,再坚持一下呗”
进入女高的陈法羽很快发现:关爱的同时,是严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张老师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厌其烦地喊学生起床、跑步、吃饭、睡觉,“你们迟到一秒钟我也不干!”
张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贫困较劲:“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对学校老师、学生要求严格:“坚持,再坚持一下呗!”这是张桂梅劝慰大家最多的话。
陈法羽说:“我们来女高读书是来改变命运的,不拼拿什么和别人比?张老师也在拼啊!”
校办主任张晓峰告诉记者,张桂梅老师是在拿命办学,师生们服气。
张桂梅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女高老师们。韦堂芸老师受伤左脚骨折,想到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杨晓春老师悄悄给学生垫付医药费、生活费,却从不往外说——这样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还有很多。
张桂梅宿舍里有4张床铺,1张自己睡,3张留给“不听话”的和生病的学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张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张老师怎么关心她、开导她,她都不怎么说话。张老师疾病缠身,每天早晨5点起床,忙里忙外一天,晚上还和她聊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痛哭,说一定好好读书。
“女高的许多学生家庭贫困、变故多,她们的心要好好去焐。”张桂梅说。
“走出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10多年来,张桂梅老师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走进1000多名学生的家。
有些地方,包车司机都不愿意去,张桂梅虽然因小脑萎缩导致行动失衡,却跋山涉水坚持家访。她握住学生家长黝黑皲裂的手,脱下外套塞给人家,自己冻成伤寒……在她看来,女高不是普通的学校,是连接党委政府和山区贫困群众的桥梁。
“女高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的后盾。”各级党委政府对女高关爱有加,当地为女高解决了50个教师编制,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全额拨款。
在女高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捐款记录。“学生们每天经过这条‘爱心长廊’,会记住得到的帮助。”张桂梅说。
有人联系张桂梅,表示要给女高捐款,但条件是提供学生家庭地址和贫困情况的照片。对于公开学生信息的行为,张桂梅并不同意。她说,对学生的信息要严格保密,既维护学生的自尊,又保护她们的隐私。张桂梅也经常对毕业生说,“走出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如今女高毕业生遍布全国,她们把艰苦朴素、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感恩回报的精神带出了大山,又带回到山里。
周云丽是女高第一届毕业生,2015年大学毕业后考取宁蒗县一中数学教师岗位。正当她准备上岗时,听说母校数学老师紧缺,她毫不犹豫放弃“正式编制”,回到女高任代课教师。陈法羽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学校,之后每月拿出500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妹,“女高改变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们也要把张老师的精神传下去。”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8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之前偶闻云岭张桂梅,起初内心并无太大波澜,毕竟在中华大地上,让我们崇敬的仁师犹如繁星。但在看完她的第一个故事后,我又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看。工作30余载,她把自己的生活全部献给了云南华坪县的教育事业,为福利院孩子们带来温暖的回忆,为大山深处女孩们换取光明的未来。即使生命的灯火日渐微弱,她仍旧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撼动之余我更多的是自愧弗如。
奉献。提起这个词语,相信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亲身体验,因为这是我们为人师的使命,而在张桂梅这里,它却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俯首甘为孺子牛”。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生活十分清苦,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把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把70多万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条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裤、一件很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是伴随她多年的“行头”。她的奉献,不止于倾囊而出,是拿出今生所有,唤醒更多人对教育的思考和支持。她对于华坪女子中学所做的一切,是切实的教育扶贫事业。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已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入大学,对于知晓这一切的人,都知道这一切离不开张桂梅的默默付出。
初心。“用教育救一代人,不管多少”,这是张桂梅来华坪的初衷。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张桂梅始终保持着入党之初的这份初心,对她来说,“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献理所应当。张桂梅用“我将无我,不负初心”的宽阔心胸与博大情怀诠释着奉献。我们要以张桂梅这样的榜样为标杆,学习她们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坚守教育初心!
坚持。坎坷中,她总会说“再坚持坚持”。刚刚成立之初的华坪女高,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教师,其中6名党员,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党员教师们内心的澎湃激情转化为坚定信念,造就了独特的丽江华坪“女高精神”,华坪女高也逐渐成为当地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日渐显著。张桂梅和学校的党员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
信仰。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让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这就是坚定信仰的精神魅力!
张桂梅同志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样扎根山区农村的新时代人民教师,我们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因此,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张桂梅同志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努力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5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12万公里家访路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4位用户喜欢。
63岁,20多种疾病,扎根滇西贫困山区教育一线40余年,12年把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带出大山、送进大学……张桂梅创造了很多值得称道的数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她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爱心点亮贫寒学子人生之路,以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张桂梅认识到,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可以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所以她坚定地创办了一所面向贫困家庭女生的免费高中,让女孩接受教育,进而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张桂梅没有儿女,却有着深沉的母爱。不计回报、倾其所有,甚至不顾生死的付出,这些都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张桂梅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与坚守,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红梅赞》是张桂梅最喜欢唱的歌,也是华坪女高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曲目。张桂梅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学理念,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当华坪女高的学生们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走入社会,当她们遇到困难和挫折,这种红色文化的熏陶,仍能激励她们不畏艰难、继续前行。张桂梅所做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立德树人,引领她们自立自强改变命运,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大写的、站立的人,成为一朵朵傲然绽放的`红梅。
最让张桂梅欣慰的是,那些从大山里走出的女孩们在大学毕业后,很多又选择回到大山,选择最艰苦的岗位、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张桂梅坚守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此,培养更多对家乡、社会、国家、民族有用的人,让爱心、奉献之心汇聚成河,让责任和使命代代相传。这也正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所在。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先后在大理喜洲一中、华坪县中心中学等地任教,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张桂梅同志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自建校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注重言传身教,传承红色基因,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广大学生自觉追求;她坚韧纯粹、甘当人梯,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
通过观看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在当今人们都崇尚金钱和物质的年代,张桂梅同志以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信仰。向张桂梅同志致敬!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名如其人,可贵的就是她那种“凌寒独自开”的精神。看了有关她事迹的影像资料,亲眼所见她的朴实与坚强,更使我惊叹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和毅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张桂梅在疾病面前怀着“只要治好病就可以回到学生身边”这样的信念,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手术,却不注意调理和修养,心里始终放不下学生,术后没几天就下地,刚被允许出院就立刻返回到学生身边,她是真正地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怀着这样的感情,什么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从她搬进男宿舍的大胆行为,就可以看出她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她对学生的全身心付出。在当今社会,在教师这个群体里像她一样不计名利,以奉献为乐的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了。
从我自身看,虽也做过一些职责以外的事,但是内心却是不平静的,总有一个声音在问我:“你这样做,日子久了别人会认为这就是你的事,不干还不行了呢,到那时你怎么办?”尤其是在我忙的焦头烂额,还不得不坚持做这些事的时候,我更是会抱怨自己“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对照张桂梅所做的一切,我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她在病痛的折磨下都能依然忘我地工作,何况我是一个健康的人。她不知道命运还会给她留多少时间,但是她会珍惜与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想想自己遇到惹事捣乱的学生有时就巴不得见不着他们的面,真是太惭愧了。其实越是这样的学生越是我们丰厚的教育资源,可以使枯燥的教育理论变得鲜活。有许多教育大家为什么在各类学生面前都能应对自如,就是源于他们对另类学生的教育热情,正是这些个案才充实了他们的教育实践。
张桂梅命运多舛,相濡以沫的丈夫英年早逝。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她甚至想到过死。后来她将对丈夫的思念转移到他们共同的事业——教书育人上来,并倾进了全部心血。亲人离去的悲痛我也体验过,当时恨不得一觉睡去就不再醒来。张桂梅挺过来了,孩子们多了一个可敬的“妈妈”,真诚的“朋友”。是呀,对亲人的最好怀念就是要坚强地活下去,活得有精神。我要像张桂梅一样努力干好自己的事业以告慰那默默支持我的已深埋地下的父亲。
寒梅傲雪方显其美丽。张桂梅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那凌寒绽放的身姿,淡淡的幽香使人情不自禁地就想亲近她,就想像她一样。我爱梅花,更想成为具有梅花般品格的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57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从20--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年作为党的17大代表参加党代会期间,一名记者在她裤
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资200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4位用户喜欢。
10月以来,全国、全省掀起了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热潮,我通过听报告、看专题片等,我从张桂梅身上进一步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令我感触十分深刻,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张桂梅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也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她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张桂梅老师身上看到了这个社会楷模和时代先锋普通而又高大的形象、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通过学习,我有如下体会:
一、坚定信仰,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在学习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中,我感受到她心系困难群众,全心投身教育扶贫,通过努力,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学习她一切为了教育事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我们要以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多干群众最急需的事,多干群众最受益的事。
二、勇于担当,大胆作为。张桂梅同志就是我们身边敢于担当、不辱使命的楷模,在她身上,有一种不服输、勇争上游的精神,虽然身患顽疾,但她无比坚强,与病魔作斗争,她忘我工作,在教育事业上超越一个又一个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张桂梅为榜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攻坚克难的闯劲、韧劲,“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要豁得出去”。我认为,如果工作只满足做了,只能叫做事,也可以说是作秀,何从谈作为?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交办的任务,……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主任记者陈泽慧先后三次采访过张桂梅老师,在她采访先进典型十多年的过程中,张桂梅是最令她震撼、折服、感动的一位。
初见张桂梅,陈泽慧有些不懂,一位身患多种疾病且年逾60的老人,为什么不退休,为什么坚持在学校上班?“张老师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也许,上课是张桂梅老师治病最重要的一副药。”学校里一位老师为她解答。
在采访期间,陈泽慧跟张老师生活了一个星期,一起去家访、一起做早操、一起上课、一起去学生宿舍查夜……也在一点点地感受着张老师对学生、对华坪女高无私的付出。
“为了这些孩子们,你没有一分存款、没有家,反而留下了一身的病,你付出了那么多,你觉得值得吗?”张桂梅回答说:“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更要努力用自己的力量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只有当别人需要我们,社会需要我们时,那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采访中,陈泽慧发现张桂梅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总是把党徽戴在胸前,换衣服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把党徽别上。张桂梅笑着对她解释:“这是我最美的‘胸花’,看着就有力量!”
今年8月,张老师不顾身体虚弱坚持录制《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信仰的力量》,她再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很多人都在问陈泽慧,华坪女高成功的密码是什么?一次次与张桂梅的交集让她明白了——如果说华坪女高真有密码的话,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4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48位用户喜欢。
敬爱的张桂梅校长:
您好!最近的身体状况还好吗?工作是否依旧忙碌?工作之余希望您能多抽点时间照顾自己身体,只有您身体好了,才能看到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这不正是您一直所希望看到的吗?所以,哪怕为了孩子们,为了他们可以继续感受“张妈妈”的温暖,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啊,这是我们所有人最大的心愿,相信也是您的孩子们最大的心愿。
我从新闻上看到,党中央首次评选颁授的“__”建议人选名单里,您的名字赫然在列,我感到很开心。您是时代的楷模,是最美的校长,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您的获奖,是国家和人民给予您的肯定,您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
三九严寒何所俱,一片丹心向阳开。这是您最喜欢的《红梅赞》里面的一句歌词。我记得您说过,这是你们女子高中必唱的一首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多,香飘云天外……动人的旋律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无惧严寒,丹心向阳。我想,这也正是您本人的真实写照。创办第一所女子免费高中,这一路走来的辛酸和汗水,想必只有您自己可以体会。最初没有得到任何支持,您自己独自一人利用假期到处募捐,1元,5元,10元……您一点点地筹集,一点点地朝自己的目标靠近。还记得您在街头募捐,被别人当作是骗子,朝您脸上吐口水;还记得您去企业募捐,被保安赶了出来,您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您,衣服被撕破,脚上的鲜血直流;还记得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您拖着疲惫的身躯,累得在街角的墙边倒头就睡……虽然一直在很努力地筹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您才得到了1万多元的募捐款,这点资金对于筹建一所学校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您没有放弃,事情也终于迎来了转机。您被选为__的代表,您把创办女子高中的美好愿景带到了人民大会堂。很快,梦想便照进了现实。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始建成。您说开学典礼那天您高兴坏了,是啊,多年来的付出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真心为您感到骄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记得您当初的入党申请书上写的是,“我一定要做焦裕禄式的人”,这也成为了您终生的信仰。高一新生入学时,您一定会让她们看《英雄儿女》《焦裕禄》,您说,革命先烈的事迹能够让她们战胜困难,能够忠于党忠于人民,去做更大的事。您是这样教育您的学生们,您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熟悉您的人都知道,任何人都不允许在您的面前说共产党的不好。您说,可以说某个干部不好,但是不能说共产党不好。如果没有共产党,哪儿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当您去学生家里家访时,学生的家长感谢您,您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是党和政府给予的这一切,我只是服务员;当您病重的时候,县里领导来医院看望您,您向民政局的领导要求,提前预支自己的丧葬金,您要亲眼看见这些钱用在孩子们身上;您还把自己的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和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全部捐献给了县档案馆,您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您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自己的一生践行当初在党旗下的入党誓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对女高学生们和福利院孩子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关爱,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和大爱无疆。您自己无儿无女,但却是众多孩子的“张妈妈”。有人质疑您除了一副病躯之外啥也没有,您笑着说,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国家,有人民,有学校,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2001年,您一边在学校当老师,一边兼任福利院的院长,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们拉扯大,其中最小的仅有2岁,最大的也才12岁;为了给山里的孩子们筹措建校资金,您忍住亲人离世的巨大伤痛,参加节目的录制;为了给孩子改善伙食,您省吃俭用,每顿饭只舍得吃两毛钱一份的小菜;为了能够监督孩子们学习,您搬进了男生宿舍,和32个男生住在了一起,既当老师又当家长,担心起夜时学生会趁机溜走,所以您一到下午就不敢喝水,学生们的鼾声、梦话声和脚臭味,还经常使您睡不好觉;为了留住学生和老师,家访是您常年来最重要的工作,有人粗略地统计了一下,这些年您家访的路程大约有12万公里,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一个数字呀,这个数字里面饱含了您对学生们的拳拳之心。
您的办公室墙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如果说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和孩子;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将牢记您的嘱托,遵循您的足迹,传承您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党员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7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我人生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一代人,不管有多少数量,只要他们过的比我好,我就满足了!”这是张桂梅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她的一生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她是伟大的,无私的。看完了她的事迹,也让我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出生在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所幸,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在我身边也有过同样的事情发生,我清楚的记得我的一位初中同学,没有上完初中就回家了,她的家在云南的一片山区里,后来我在朋友那里得知,她是回家结婚了,家里给介绍了一个对象,所以只能放弃了上学的机会,那时对于我来说,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来,也许那个同学的一辈子就被圈禁在了大山深处。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我也还没有明白知识是如何能改变人命运的,但是,现在的我,在错过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最佳的学习时间后,我明白了,还记得高中时,我妈妈也常和我说让我好好的学习,不要一辈子就蜗居在一个不大的城市,以为自己所处的这一片天空,就是整个世界。那时的我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干什么都要和父母对着来,现在我也曾不止一次后悔过当时没能早点懂事,没能听父母的好好学习,但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踏入教育这个圈子是我没有想到过的,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也有想过要读教育,但是在父母的劝说和自己对于未来的迷茫下,我放弃了,而是选择了在当时看来似乎比较吃香的计算机系,走进教育的圈子,也算是偶然,在大学时,朋友介绍我去做一个兼职,是市教委给的一个初中生科学实践课程,我当助教。有一次,因为安排上的失误,有两个孩子没有安排老师上课,负责人让我临时带两次,那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老师上课,课后的成就感是巨大,后来我开始在不同的机构做兼职,毕业后来到了高思,也算是正式走入这个圈子。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做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教育强国的重担,一开始,我也想亲自和学生们传授知识,但是我自身的能力限制了我,后来我想,给学生们介绍适合她的老师,能够从侧面帮助到也是好的,一开始这个工作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家长找我,说老师特别好,孩子有提升的时候,这种满足感上升到了一个极点。进入教育行业,我的初衷就是想让更多的孩子学到更有用的知识,让他们的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性,这样就够了。虽然我们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确实帮助了一些孩子不是吗?但是当这份工作给我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有家长的投诉和谩骂,我也动摇过,也想过要不要继续下去。但是今天这则新闻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张校长在创立学校之初,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也有过很多人的不理解,但是她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下来了,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起码是三代人会因为读书而改变自己的未来,我感受到了教育强国的重要性。
北京的教育环境确实比一些山里的环境好了太多,给我们的感受自然也没有山里老师那么强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是肩负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希望和信赖,更肩负了教育强国,国家兴亡的使命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少年强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力量很弱小,小到可能对一个孩子的未来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的力量也可以很强大,只要被家长和孩子们信赖,我们同样可以改变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未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第一位语文老师,那是一个从大城市来的语文老师,很漂亮,普通话也很标准,正是在她的教育下,我的普通话没有大多数南方人的口音,那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也记得我的最后一位语文老师,一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是他的最后一届学生,也是他告诉我,年轻就要敢拼,敢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会有着我意想不到的精彩。这两位老师都在我人生的重要时期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更加记得去年的高思年会,年会上须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高思和其他一些边远学校的合作,也带着我们的产品走遍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也告诉我们有无数的孩子可以享受和北京同样的教育资源,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人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们常说一个词——言传身教。我想新闻里那个想考到东三省的女孩,也是受了张校长的言传身教吧,不想自己的人生以后局限在一个地方,想要有很多的精彩,能看到,她说起目标时,眼睛里都是有光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能做的还是太少,我也许不能影响一代人,但是我能努力做到影响身边的人,不忘教育的根本,也不忘我的初心。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教教那些孩子,也想有一个亲自改变他们的机会,也想亲口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从思想上改变他们。
这篇新闻给我的感触太多,有的话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借用公司的一句话——始而初心,十而用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91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15位用户喜欢。
我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对她产生来强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们一样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可她坚强的毅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制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将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英勇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指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决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假如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假如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假如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天使。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时机,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当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特别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老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辉万丈的太阳!
她是新时期老师的楷模。因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虽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开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假如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立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乡村老师,我们要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辛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时时刻刻以张桂梅同志为典范,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老师。
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翻开。
10多年来,张桂梅每个上学日都坚持着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习惯。“姑娘们怕黑,提早把灯翻开让她们更安心。”她说。
爱人早年病故,张桂梅膝下没有儿女,她把母爱奉献给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去学生家中挨个家访。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
有年寒假,张桂梅到华坪县荣将镇家访。在街头,张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学生山启燕正在路边卖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张桂梅生气地问。
理解到山启燕父亲患病家庭困难,张桂梅经常偷偷给她塞生活费,直到她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大学毕业的山启燕已成为一名幼师。
张桂梅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没有房没有车,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学生们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18年初,张桂梅病危入院,华坪县县长到医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张桂梅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把丧葬费提早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我将无我,让信仰的力量传递
9月5日,华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场上,聆听入学后的第一堂“校课”。每周“校课”,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张桂梅都亲自授课。
如今,这堂课让张桂梅愈发感觉吃力。63岁的她站在教学楼前,身形有些佝偻,手指胳膊颈背上贴满了止痛膏药。“早上起床时,脚疼得不敢着地。有时我真想不干了,可看着你们,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张桂梅对学生说。
看到有学生抽泣,张桂梅连忙说:“不哭不哭,我容许你们,我会好好的,陪你们读完这三年……”话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张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发出通知,要请教育系统深化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丽江市专门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所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高开展补助贫困学生。
让张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许多华坪女高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时机,选择投身艰辛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01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13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98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69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53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