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本
栏目

消毒管理制度(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1-18 热度:88

消毒管理制度

第1篇 消毒管理制度

第一条 凡餐厅使用过的碗、筷、瓢、盆,包厢使用过的毛巾均须在清洗过后入蒸汽消毒柜消毒。蒸汽消毒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第二条 冷菜间必须使用紫外线灯光杀菌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时间每次不得少于45分钟;

第三条 餐厅营业大厅、包厢,每日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餐厅营业大厅不得少于2次/天,包厢1次/天;

第四条 餐厅外面花坛每2天用杀虫剂和消毒剂进行杀虫消毒一次;

第五条 垃圾房每天交替使用杀虫剂和消毒剂进行杀虫消毒;

第六条 厕所每天三次用消毒剂消毒,每天及时喷洒杀蚊剂。每天保证点适量檀香型盘香,喷适量清香剂;

第七条 广场酌情开展消毒杀虫。

第2篇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餐厅餐具清洗消毒制度

1.餐具、菜具、熟食容器等餐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

2.负责餐具消毒工作的专职人员应身体健康、工作认真。

3.餐具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操作。热力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药物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消毒、四冲、五保洁。

4.餐具消毒应做到下列要求:

热力消毒:煮沸蒸汽100℃蒸30分钟。

远红外120度℃,15~20分钟……

药物消毒:有效氯浓度250ppm,消毒时间5分钟。

5.消毒完毕的餐具、茶具等应立即放于清洁的橱、柜内保洁,防止再污染。

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第3篇 实验室消毒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1、职责

1.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1.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2、具体要求

2.1 实验室清洁消毒

2.1.1 消毒液配制

2.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2.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2.1.2紫外消毒

2.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30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2.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2.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

2.1.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2.1.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30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2.1.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30分钟。

2.1.3.4 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30分钟。

2.1.3.5 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2.1.3.6 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75%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2.1.3.7 每周将待清洁工作服高压灭菌后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天洗涤

3.1.4 生物安全柜消毒消毒、清洁方法

a、 一项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容器和设备应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后取出。

b、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75%乙醇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工作台、两侧、后壁、观察窗玻璃内侧壁进行擦试。

c、 开启生物安全柜紫外灯30-60分钟,用于工作台面和内部环境的消毒。

d、 开启紫外灯时请勿在柜内操作。

e、 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少量喷溅时的消毒措施

应立即用吸水纸巾清除,放入生物危害灭菌袋,应尽快对喷溅物沾染到的物品和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用浸透消毒液的毛巾浸湿,消毒工作面后,更换手套,再将清洁的吸湿巾放入柜内,无论脱手套还是换手套都要洗手。

f、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的溢出时消毒措施

需要更广泛的消毒,柜中所有的物品都应进行表面消毒后移除柜外,要向工作台面上倾倒消毒液使其流入格栅到达排水托盘,然后再用清水擦试。

3.2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和步骤:

3.2.1 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的废物品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3.2.2 使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用品(如试管、吸头、离心管等),放入2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2小时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3.2.3 对可再次使用的玻璃制品,加入2g/l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2~6小时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后高压蒸汽灭菌。

3.2.4 污染的标本容器等投入盛有2g/l有效氯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3.2.5 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传染性检验标本(如肝炎或结核等)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可反复使用的容器用后集中消毒。

3.2.6 废弃标本如血、痰,用10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搅匀后作用2~4小时后,集中处理并记录。

3.2.7 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置于专门污染袋内,集中处理并在废弃物处理记录表上记录

第4篇 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

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

五、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六、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七、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八、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九、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

十一、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二、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每周五大扫除1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三、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

(一)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缺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各种消毒锅等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6、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和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

7、去污区及手套室。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第5篇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打、碱水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的程序。

(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5)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果,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卫生、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第6篇 实验室消毒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1目的

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防止污染。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于实验室工作环境、实验台面、工作服、移液器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实验室所有废弃标本、使用过的耗材等。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3职责

3.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3.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4具体要求

4.1 实验室清洁消毒 4.1.1 消毒液配制

4.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4.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4.1.2紫外消毒

4.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30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4.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4.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

4.1.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4.1.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30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4.1.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30分钟。

4.1.3.4 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30分钟。

4.1.3.5 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4.1.3.6 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75%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4.1.3.7 每周将待清洁工作服高压灭菌后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天洗涤

4.1.4 生物安全柜消毒消毒、清洁方法

a、一项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容器和设备应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后取出。 b、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75%乙醇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工作台、两侧、后壁、观察窗玻璃内侧壁进行擦试。

c、开启生物安全柜紫外灯30-60分钟,用于工作台面和内部环境的消毒。 d、开启紫外灯时请勿在柜内操作。 e、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少量喷溅时的消毒措施

应立即用吸水纸巾清除,放入生物危害灭菌袋,应尽快对喷溅物沾染到的物品和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用浸透消毒液的毛巾浸湿,消毒工作面后,更换手套,再将清洁的吸湿巾放入柜内,无论脱手套还是换手套都要洗手。 f、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的溢出时消毒措施

需要更广泛的消毒,柜中所有的物品都应进行表面消毒后移除柜外,要向工作台面上倾倒消毒液使其流入格栅到达排水托盘,然后再用清水擦试。

4.2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和步骤:

4.2.1 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的废物品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2.2 使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用品(如试管、吸头、离心管等),放入2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2小时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4.2.3 对可再次使用的玻璃制品,加入2g/l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2~6小时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后高压蒸汽灭菌。

4.2.4 污染的标本容器等投入盛有2g/l有效氯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4.2.5 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传染性检验标本(如肝炎或结核等)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可反复使用的容器用后集中消毒。

4.2.6 废弃标本如血、痰,用10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搅匀后作用2~4小时后,集中处理并记录。

4.2.7 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置于专门污染袋内,集中处理并在废弃物处理记录表上记录。

5 记录

5.1 实验室紫外灯消毒记录表 6.2 废弃物消毒灭菌记录表 6.3 实验后实验室清洁消毒记

第7篇 餐用具洗涤消毒管理制度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洗刷、消毒、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2)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3.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4.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5.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采购洗涤剂、消毒剂时要索取批准文件、许可证件、合格检验报告等。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束,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渍,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卫生、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第8篇 餐厅餐具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餐厅餐具、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一、各餐厅售饭用的餐具,必须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不允许售饭,食用餐具每次用后应洗干净,保持洁净,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二、餐厅投入使用的各类餐具,必须高温杀菌、消毒。重复使用的餐具必须放入蒸箱、蒸气锅或消毒柜内高温杀菌消毒,方可投入使用;

三、各餐厅必须设置专用的保洁柜,对清洗、消毒过的餐具进行摆放,严禁将干净的餐具裸露外界,防止二次污染;

四、蒸汽煮沸消毒温度在100℃,时间不得低于十五分钟,溴氧、紫外线物理杀菌不得低于四十五分钟。使用化学剂消毒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比例配制。

第9篇 二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谷阳二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一、设立独立的餐饮洗刷消毒间,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二、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餐洗净刷---净水冲---热力消毒或药物消毒”的程序,进行药物消毒增加一道净水冲的程序。

三、蒸汽消毒100℃,时间15分钟。

四、洗刷餐具饮具用专用的水池,不得与其他水池混用。

五、洗涤消毒餐具使用的洗涤剂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六、餐具用前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

七、消毒后的餐具储存在专用保结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餐具存放储存柜上标有明显标记。

八、餐饮具环境、设备、餐具保洁橱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第10篇 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工展工作。

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进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有医院感染反馈,改进及处理登记本。

3、门诊布局合理,分区无逆流与交叉,各牙椅之间用适宜的隔帘分隔(高1.6米左右),并有配套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有独立的器械消洗、消毒、灭菌室。各诊室加强自然通风,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座椅及地面。每日工作前后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空气消毒30min-60min分钟;每周对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

4、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标准预防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及清洁器械工人的岗位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术隔离衣(小围兜)、防护屏、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

5、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的要求,各类诊疗器械按《医院消毒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口腔检查器材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 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修复、正畸印模须用消毒液浸泡,石膏模型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30分钟备用。

6、传染病患者就诊完后应严格按传染患者敷料、器械处理,防止污染,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其他终末消毒。

7、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清楚,锐器放置正确。口腔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器具均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由专人统一回收、运送、焚烧处理并有记录备查。

8、口腔科医务人员被治疗器械刺破或损伤后立即局部处理,申请保健科,按医院《针刺伤处理条例》进行进一步检查与处理,并备有记录。

第11篇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1目的

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防止污染。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于实验室工作环境、实验台面、工作服、移液器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实验室所有废弃标本、使用过的耗材等。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3职责

3.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3.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4具体要求

4.1 实验室清洁消毒     4.1.1 消毒液配制

4.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4.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4.1.2紫外消毒

4.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30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4.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4.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

4.1.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4.1.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30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4.1.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30分钟。

4.1.3.4 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30分钟。

4.1.3.5 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4.1.3.6 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75%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4.1.3.7 每周将待清洁工作服高压灭菌后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天洗涤

4.1.4 生物安全柜消毒消毒、清洁方法

a、一项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容器和设备应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后取出。 b、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75%乙醇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工作台、两侧、后壁、观察窗玻璃内侧壁进行擦试。

c、开启生物安全柜紫外灯30-60分钟,用于工作台面和内部环境的消毒。 d、开启紫外灯时请勿在柜内操作。 e、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少量喷溅时的消毒措施

应立即用吸水纸巾清除,放入生物危害灭菌袋,应尽快对喷溅物沾染到的物品和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用浸透消毒液的毛巾浸湿,消毒工作面后,更换手套,再将清洁的吸湿巾放入柜内,无论脱手套还是换手套都要洗手。 f、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的溢出时消毒措施

需要更广泛的消毒,柜中所有的物品都应进行表面消毒后移除柜外,要向工作台面上倾倒消毒液使其流入格栅到达排水托盘,然后再用清水擦试。

4.2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和步骤:

4.2.1 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的废物品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2.2 使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用品(如试管、吸头、离心管等),放入2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2小时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4.2.3 对可再次使用的玻璃制品,加入2g/l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2~6小时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后高压蒸汽灭菌。

4.2.4 污染的标本容器等投入盛有2g/l有效氯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4.2.5 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传染性检验标本(如肝炎或结核等)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可反复使用的容器用后集中消毒。

4.2.6 废弃标本如血、痰,用10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搅匀后作用2~4小时后,集中处理并记录。

4.2.7 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置于专门污染袋内,集中处理并在废弃物处理记录表上记录。

5 记录

5.1 实验室紫外灯消毒记录表 6.2 废弃物消毒灭菌记录表 6.3 实验后实验室清洁消毒记

第12篇 诊所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

诊所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消毒药械必须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合格产品。

2、根据消毒目的选择适宜的消毒药械和处理方法。

3、注意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4、消毒液瓶应保持密闭,保证消毒药品的有效质量(浓度)。

5、加强消毒效果监测。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体表面按规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式清扫,用“84”消毒液拖地。

《消毒管理制度(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