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安全管理
栏目

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有效发挥应有作用(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1-25 热度:84

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有效发挥应有作用

第1篇 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有效发挥应有作用

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说我光在安全标识上就投入了几十万元,也不知道能起到什么效应;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标识不善加管理、维护,东倒西歪者有之,污损严重者有之,擅自挪移者有之;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干脆就用竹胶板或者硬纸板替代安全标识以应付检查。

安全标识虽小,学问却大,亦不容忽视对其管理。它不仅可以提醒告知作业者规避安全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而且在有些时候可以维护企业的利益。

建筑施工企业涉及gb 2893《 安全色》、gb2894-2008《安全标志》、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3495-1992《消防安全标志》、gb/2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和iso 3864-1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等国家标准。施工企业应在掌握这些标准的基础上,把握“实施便捷、便于识别、控制有效”的原则。

为了使安全标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窃以为:

一、拟定切合项目实际的《安全标识管理制度》,做好安全标识的计划和管理工作。

以上提及的国家标准已经对安全标志的尺寸、衬底色、制作、设置位置、检查、维修以及各类安全标志的几何图形、标志数目、图形颜色及其补充标志等都作了具体规定。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应做个有心人,结合项目施工实际,熟悉并充分运用即可。

安全标识应合适有效,无论从色彩、文字大小等方面。安全标识的设立应保证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注意其所表示的内容;应被牢固地安装,保证其自身不会产生危险,所有的标志均应具有坚实的结构;被置于墙壁或其它现存的结构上时,背景色应与标志上的主色形成对比色;对于那些所显示的信息已经无用的安全标志,应立即由设置处卸下,这对于警示特殊的临时性危险的标志尤其重要,否则会导致观察者对其它有用标志的忽视与干扰;一般情况下应安装于观察者水平视线稍高一点的位置;已安装好的标志不应被任意移动。

为了有效地发挥标志的作用,应设置专人对其定期检查,定期清洗,发现有变形,损坏,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现象存在时,应立即更换或修理,从而使之保持良好状况。安全管理部门应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充分利用班前会、班后会、现场会等各种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操作工人明了安全标识的意义、作用。

安全标识的配备和使用不仅对外展现了项目良好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而且是创建平安工地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重要考核内容。

充分利用安全主题会议、班前会、班后会、现场会等各种形式,使项目全体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色彩表示的含义和安全标识的内容,认识到安全标识的重要性。

经常性地向操作人员,特别是那些须要遵守预防措施的人员,宣传安全标识使用的规程。各工序、工种、作业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不仅是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而且对于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加大教育频次,使安全标识所蕴含的禁止、警告、指令和提醒内容内化于操作人员的自觉作业中。

当设立一个新标志或变更现存标志的位置时,应提前通告员工,并且解释其设置或变更的原因,从而使员工心中有数。

三、运用色彩管理原理,创新安全标识管理,实行“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

色彩运用理论认为:长时间在色彩灰暗、照度不够的作业环境下劳动,就容易使人感到心情紧张,产生郁闷、恐惧之感,思想上烦躁,视觉疲劳,生理上消耗的识别物体能量增大,也容易引起作业动作变形,影响劳动效率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潜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如高空作业,除了采用安全色和安全标识予以提示作业者实现安全行动外,还应根据各工种的不同特点和劳动者的心理状态,突出以人为中心,突出地方文化和作业环境特色,采用对作业者有良好感觉,对高空作业无影响的色彩,来确定工地周边、设施及机器的颜色,造成劳动环境的协调感,使空间合理化。对于工作环境和视觉常驻的目标处,适当地添加明亮色彩,利用色彩与亮度比来减缓视觉疲劳和缩短视距,以吸引注意力。

在危险作业处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识的同时,再辅之以色彩鲜艳、活泼逗人的卡通人物画来提示,使有危险行为的作业者在临近不同的危险区域时,被醒目有趣的卡通人物提示或制止,比如:“这里很危险哇!”、“临边作业了,系好安全带了吗?”、“危险作业注意力要集中”等,通过情趣调节,诱发操作者想乐、想笑的感觉,以瞬间缓解烦躁、忧郁、紧张的心理,从而在轻松的欣赏中“望而止步”,纠正不当的作业行为,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跨越地方既有道路施工时,应绘制详尽的安全标识平面布置图,在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备案,防患未然,维护企业利益。

荣乌高速公路施工跨越333省道、107国道、京石高速、京港澳高速等既有线。如何搞好安全生产,防患未然,既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安全标识的作用不容小觑。

荣乌高速公路跨越京港澳高速施工处连续发生四辆轿车追尾事故,车主集体到交警部门要求施工企业赔偿,理由是安全标识设置不合理。交警部门在调阅和出示施工单位的安全标识备案及现场监控录像后,车主只好哑口无言、自认倒霉。

施工单位在以上重要部位设置专人管理,如果防撞桶、隔离墩、限速限高标志等安全标识因大风或者通行车辆而偏离原位,专职监控人员会对照平面布置图,迅速归位。另外,所有施工人员也被告知如果抓住擅自挪移或者偷盗安全标识的,给予5000元/次的奖励,有效的调动了所有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对安全标识的高度重视。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施工单位规避了施工风险。

第2篇 创新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位,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班组来落实,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抓起。但班组安全管理在继承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不断创新。

一、创新班组安全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树立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

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具备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因此,要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长抓起。首先,班组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形象。要树立对企业和职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要起模范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三违”控制,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班组长要确立技术权威的地位,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善于学习,在技术上能够独当一面;在班组管理中不墨守成规,能够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办法,并带领班组成员进行实践;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善于做群众工作,掌握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职工,把大家团结在自己身边。其次,安全员要强化安全监督的作用。安全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作风要实、标准要高,了解情况要细、检查管理要严,传达信息要快、落实文件要及时,思考问题要多、检查交流要勤。安全员要有良好的心态,开阔的胸怀。在班组安全管理中,安全员经常会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会得罪人,因此安全员要不怕委屈,善于在逆境中开展工作。再者,班组成员要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组每位成员的切身利益,归根结底是广大职工自己的事情。为了使每位职工都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参加管理,堵塞事故发生的漏洞,必须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二、创新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

安全教育要突出实效。据统计,煤炭行业发生的事故绝大多数与人的因素有关。因此,必须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到首位,使职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安全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促使职工自觉增强安全责任心。以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时刻引以为戒。同时要注重进行奖惩教育,对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制止“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避免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有功人员,要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重奖、重用。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麻痹大意或有“三违”行为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处罚和处分;技术培训要重在实用。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前技术培训,合格后才能跟班见习。班组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班组成员对本岗位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因此班组要对全体职工进行业务技术培训,落实安全管理的效果重在实践。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极其重要。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企业的安全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于生产一线的班组来说,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要结合班组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如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加深班组成员对有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要分解管理任务,明确个人责任,以班组六大员为基础,按照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原则将安全制度管理的目标分解到班组每一位成员,从而提高班组成员参与管理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思路,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班组安全管理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煤炭企业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给企业带来损失。事实证明,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是对效益的一种损害,而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因此在班组生产中,要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在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安全是进度的保证,进度是效益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安全局面,进度不可能提高,效益也无从谈起。在班组生产中,要在安全第一的方针指导下,纠正单纯向钱看的思想,完成任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贪多、求快。正确处理安全与稳定的关系。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还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家庭幸福,可见安全对促进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3篇 煤矿职工安全培训管理与创新

“十一五”以来,铜川矿业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和煤矿开采技术不断提高,矿井综采、综掘新设备、瓦斯预抽、瓦斯监测监控、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等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以及个人安全素养对矿井实现安全“零”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技术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是公司实现安全“零”目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公司近年来安全培训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和剖析,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寄希望为公司实现安全“零”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一、公司职工安全培训问题与现状

1、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煤矿就业门槛底。矿井招收的一线临时工,来自农村的居多,文化程度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防护技能差,虽然经过了公司四级培训机构、二级培训机构的反复学习和培训,但是,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成绩不明显,致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随着陕北矿业公司的崛起,其煤矿开采条件好,井下安全保障高,工资薪酬待遇优厚,造成我公司技术人员的流失,一些熟练工种、技术岗位人员出走,致使安全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2、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跟不上培训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实训设备陈旧,硬件设施配备不够,影响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二是培训基础设施差,为学员服务的配套设施如学员公寓、学员餐厅设施简陋,不能满足学员住宿就餐需要。三是一些四级培训机构资质培训教室、展室、实验室年久失修,无法满足教学;四是师资力量紧缺。师资队伍没有形成梯次结构,专职、兼职教师人才匮乏,部分专业教师紧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需进一步加强。

3、安全培训效果差。近年来,公司可以说培训投入资金不少,安全培训人员数量多,达到了全员培训,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学员必知必会、应知应会知识掌握不够,实际操作技能差;现场办班存在问题。学员正常出勤无法保证,学员学习积极性不强,下班后精力不集中,学习疲于应付,替考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现场办班的效果,致使安全培训未真正收到实效。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规定:“‘三项岗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为职工安全培训提出更加严厉要求。同时,随着我公司“十二五”期间煤炭产能的扩大,人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可以说职工安全培训形势严峻,培训任务任重道远。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的存在,结合公司多年来安全培训工作运行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以往好的做法认真予以落实,对存在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创新,全面促进职工安全培训健康发展,为实现企业安全“零”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流的安全培训机构

1、加强安全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标准落实好机构、师资、场所、计划和经费,购置配备必要的教学器材,升级培训教学软件,打造硬件设施一流的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和四级安全培训机构,积极创建全国煤矿安全培训系统一级安全培训中心。

2、强化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培训,积极开展安全培训教学评比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培训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培训模式,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煤矿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到“十二五”末,二级培训机构高级职称者达到教师总数80%以上,四级培训机构有资质的专职或兼职教师达到100名以上。

3、深化教材和课件建设。根据国家新的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开发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材和考试题库。鼓励教师编写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煤矿安全培训多媒体课件,继续开展优秀课件、教案评比活动。

三、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建设一流的职工队伍

1、突出“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安全培训中心要按照职责范围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规范有序开展“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三项岗位人员”上岗持证率100%

2、深化班组长培训。必须继续做好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工作,煤矿班组长仍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管理,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核心,以提升班组长安全管理水平为重点,强化超前防范、操作技能和现场管理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班组长安全综合素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3、加强全员培训。各四级培训机构认真做好安全培训计划,落实安全培训责任,强化措施的实施,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上级培训下级”的安全培训模式,对职工培训做到全方位、全覆盖,并突出对新工人上岗前、转岗职工换岗位前的岗位操作技能培训。所有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四、重视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流的干部队伍

首先,注重管理业务和能力的培训。通过安全培训机构的定期业务培训和煤炭远程教育培训网的知识更新培训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试,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其次,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干部学历和职称;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历和职称达标计划,将不具备煤矿主体专业学历和无学历的干部纳入达标计划,学历和职称达标纳入安全管理机构和个人考核内容。第三,强化人才引进,充实矿井安全管理干部队伍。加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招聘力度,每年在矿井安全管理干部补充需求的基础上,增加招聘计划。实现安全管理干部满足“十二五”期间矿井安全管理需要的前提下略有储备。

五、实施安全培训教育创新,建设一流安全培训模式

1、培训机构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学用结合、因材施教的要求,培训教师要经常深入矿井,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培训需求,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完善培训课程设计,更新培训内容,做到培训内容合理化、规范化,趣味化,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改进培训方式。在坚持和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不同学员的特点,灵活运用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多种方法开展培训,做到培训方式多样化,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创新培训手段。做到安全培训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矿井矿处级领导轮流安全培训授课制度,根据自己分管专业不同,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制定有特色教案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培训效果。

4、实行区队自主培训。区队根据生产实际,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和集中学习时间对职工进行自主培训,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点评、隐患分析、风险评估、“岗位描述”等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活动。

5、创新安全培训内容。强化风险防范教育。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操作标准化水平和风险意识的培训,使职工在每一个工作流程中,开展每项操作前,熟知可能存在风险是什么,如何预测,怎么控制和消除风险,提高职工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能力,从而实现生产过程安全“零隐患”。

六、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建设一流的安全高效矿井

1、全面学习推广王村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认真组织好王村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学习宣传工作,做到转变观念、提高意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消化吸收。同时,与集团公司联系,分阶段、分梯次赴王村矿进行实地培训学习,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及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

2、学习借鉴他人之长,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出阶段性的工作目标,组织实施。创建成“示范矿井”,引领其它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共同提高。其它矿井选择一个单位、一项工程,率先建成本单位“示范点”,以此带动全矿学习创建工作发展。

七、实施安全文化创新,有益补偿职工安全培训效果

一是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推动安全文化理论创新,构建安全文化理论体系;二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在矿区唱响“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主旋律,为煤炭生产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安全文化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和综合技能;不断丰富安全文化建设载体,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征集安全文化合理化建议,繁荣安全文化作品创作,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矿井,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四是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井下工厂化治理、质量标准化建设、班组建设等工作,打造安全文化建设精品工程,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五是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监督检查、考核奖惩、表彰激励,着力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文化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总之,煤矿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是一个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使每名职工都成为一个本质安全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这就要求企业及培训机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常识,勇于探索,努力构建职工安全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公司安全“零”目标的持续实现。

第4篇 管理创新助推安全生产

近年来,随着电力检修的市场化,我们抱着走出去的思想,承揽了很多电厂的检修业务,伴随着任务多、机组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安全风险大、工程周期紧的问题也随即凸现。为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大对现场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所承揽的各检修项目的安全应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1、设置安全教育长廊

首先、开设“安全大讲堂”。制作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安全教育幻灯片,工程间歇,组织职工观看,专职安全员现场讲解安全知识、注意事项及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开展“安全大讨论”。职工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人的行为规范化等方面探讨,查隐患,定措施。其次、开展“安全模拟演练”。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及特点,组织职工模拟练习,通过简洁、直观的安全教育演练,提升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第三、设置现场安全曝光栏。对现场中的不安全措施、行为进行曝光。

安全宣传要讲究艺术,避免搞形式主义,不能只停留在读报纸、念文件、学制度、搞形式走过场等作表面文章的形式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组织举办或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培训学习、演讲表演、征文评比、答卷竞赛开设“安全讲堂”、播放安全常识、播放事故案例等等,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使安全的宣传融于娱乐活动之中。促使广大职工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从中受到安全教育和触动,深刻认识到安全对我们社会、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强化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作为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完成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实现者。因此,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始终是安全管理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根据班组工作特点,每次作业前,确认危险因素,以提示卡的形式张贴在班组安全园地内,使班组成员上岗前都能清楚作业时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每天的站班会,除了加强班组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外,会后,大家都要齐声喊三声“我要安全”的口号,这从根本上转变了开工前职工们对安全生产方面掉以轻心、麻痹大意的思想倾向;每周的安全例会上,学安规,辩案例,识风险;每月的安全检查中,及时纠正缺陷,定人、定措施、定期限;班组工具房内张贴“全家福”照片,它使班组成员拥有了担负起自己家庭重担的一份责任感,真正牢记“安全第一”。

3、实施标准化工地建设

进入检修现场,映入眼帘的施工作业面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干净、整洁、有序、合理”。每天,安全文明施工小组要对整个现场进行文明施工大检查,及时整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施工现场剩余的垃圾、废料彻底清除。为保证现场清洁,需要检修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分类堆放,美化了环境,保障了施工安全。

4、注重反违章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反违章管理制度,成立反违章领导小组,并且根据反违章管理制度实行违章积分考核制度及违章档案制度,并与员工的绩效评价挂钩,有效约束职工的违章行为。认真开展无违章创建活动,建立通报制度和奖惩机制,对当周、当月、当季以及实现全年无违章创建工作的个人、班组和车间进行奖励,对违章个人、班组和车间进行考核,并定期公布无违章车间、班组和个人,有效促进反违章工作的开展。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工作落实得好,安全形势、安全状况就好,反之情形就比较差。由此,是首先必须对我们的各级生产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很难真正落实到位。通过与各级生产岗位人员,以层层落实并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逐人明确职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按所分管或承担的责任和要求追究其相关责任。其次,要不断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其作用。安全生产是由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不论哪个方面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加强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我们要不断注重开展对安全生产理论的研讨和管理创新,针对当今新形势下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思想观念,不断的去探索研究、去总结完善,努力在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办法和措施上进行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手段,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严格化,增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科技含量。广泛开展宣传,严格安全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做到超前防范,防范于未然。只有人人重视了安全、人人参与了安全、人人遵守了安全,才能形成实现全社会对安全工作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大环境、大氛围,才能够实现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愿望和目的。

第5篇 机掘六队安全创新管理

我队在矿党政的领导下,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抓好安全生产是我队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因此,一定要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起来,牢固树立安全大局意识,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严格完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安全生产,消除各类事故 隐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安全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搞好创新工作,既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也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开创我队安全生产工作的迫切需要。

随着煤矿开采时间的延续和深度的增加,生产条件日趋复杂,水患、火灾防治、煤尘、瓦斯治理,顶板管理难度加大。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就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必须将创新贯穿于安全工作的始终,运用发展新思路促进安全工作新突破。

二、安全工作创新管理的内容

(一)安全工作要从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上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路决定出路,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努力探索和掌握现代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新观念指导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我队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优化人文环境,逐步实现从传统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过渡,提炼出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核心理念,“带着感情抓安全,安全工作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条条规程血染成,不能再用血验证;安全工作无小事;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安全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等一些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安全理念。逐步提高了全矿干部职工的安全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安全工作内涵,基本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有力地筑牢安全防线。

(二)安全工作要从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创新

当今企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构建一个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平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势,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政治上给予引导,经济上给予激励,岗位上给予支持。

同时注重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大胆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安全管理,实现对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程序化、常态化,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广大员工参与小改小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安全科技攻关活动,对有关人员及时给予奖励,积极营造“机制用人、环境留人、制度管人、培训育人”的氛围,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近几年,矿给艰苦岗位的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人员按月发放岗位津贴,年末进行考评,对考取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工程技术人员一次性给予了奖励。在安全管理干部的任用方面,制定了严格选拔办法,选拔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作风扎实的管理人员充实到重要安全岗位,把安全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主要指标,激发了员工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三) 安全工作要从安全管理制度和手段上创新

1、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法》的实施,结合我队安全生产的实际,在规范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安全管理制度,丰富完善安全管理手段,使安全管理工作常抓常新。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了培训、技术、检查、考核体系,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2、在方法创新方面,提出了安全工作突出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安全方法手段;提出 “一三一” 安全工作思路,“一” 即一个重点: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坚决杜绝较大、重大事故的发生;“三” 即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制度创新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强化现场管理;三是强化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强以技术手段保障安全的力度;“一” 即一个目标:以实现全年安全生产为目标。做到安全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一三一”安全管理手段有力地提高了安全工作质量,对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立了“三违”人员的违章信息档案和安全档案跟踪管理新制度,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 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基础设施、基础资料的建设,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规范机制的运行程序,程序分四个步骤:工作现状总体评价、策划、运行、再评价。程序运行从工作现状评价开始,依次进行到再评价,完成一次循环,同时开始下一次循环。每月循环一次,通过明确职责、完善制度,保障投入,加强培训,强化监管,确保各专业达到目标要求。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的实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常抓不懈,实现时时达标,事事达标,促进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使安全生产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第6篇 创新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实现安全是人类最大的也是永恒的哲学命题。人人渴望安全,国家治理安全,人类呼唤安全,世界共需安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2004年,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视。

一、推行安全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搞好创新工作,既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也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煤炭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煤矿开采条件日趋复杂,水患、火灾防治、瓦斯治理、顶板管理难度加大。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就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必须将创新贯穿于安全工作的始终,运用发展新思路促进安全工作新突破。

二、安全创新管理的内容

1、安全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决定做法,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努力探索和掌握现代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跳出习惯思维和传统套路,运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新的观念指导生产,始终站在实践“****”的高度,站在讲政治、讲党性的原则立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近几年来我们以企业文化底蕴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优化人文环境,整合员工队伍,实现从传统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过渡,提炼出了核心理念“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带着感情抓安全”,以及“安全工作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条条规程血染成,不能再用血验证;安全工作无小事;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安全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等一些言简意明,内涵丰富的安全理念。这就提高了员工的安全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安全工作内涵,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2、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要勇于打破陈旧思维和管理模式,由注重传统管理向推行科学管理转变,大胆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安全管理,实现对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程序化、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21世纪企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构建一个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平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势,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对企业人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激励。第一,经济利益激励;第二是地位和权利的激励。

建立和完善了科技贡献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安全科技攻关活动,对有关人员及时给予奖励,积极营造“机制用人、环境留人、制度管人、培训育人”的氛围,创新人才激励机制。2004年我们给295名优秀人才每月每人发补贴500元,其中,3名突出贡献人才每人奖励了一辆小轿车。在安全管理干部的任用方面,制定了严格选拔办法,选拔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作风扎实的管理人员充实到重要安全岗位,把安全工作做为考核干部的主要指标,实施“安全一票否决制”,发生事故的单位,对区队干部免职。激发了员工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3、安全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创新

围绕《安全生产法》的实施,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在规范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安全管理制度,丰富完善安全管理手段,使安全管理工作常抓常新。特别是淮南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现场会议召开后,出台了《瓦斯治理责任制》、《瓦斯管理考核办法》、《关于派驻安全监察员的决定》、《管理人员下井上岗安全管理的规定》等9项规定和办法,进一步明确瓦斯治理责任,严格瓦斯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了瓦斯治理投入、装备、技术、检查、考核体系,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方法创新方面提出了安全工作突出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安全方法手段;提出安全工作“六化一落实”新方法,“六化”即安全管理军事化;安全制度依法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安全责任全员化;安全技术科学化;安全教育素质化。“一落实”即安全工作强落实,做到安全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六化一落实”安全管理手段有力地提高了安全工作质量,对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立了人身事故赔偿和安全档案跟踪管理新制度,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马脊梁矿运用就近管理的新方法,通过“想、看、干、管”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基础装备、基础设施、基础资料的建设,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规范机制的运行程序,程序分四个步骤:工作现状评价、策划、运行、再评价。程序运行从工作现状评价开始,依次进行到再评价,完成一次循环,同时开始下一次循环。生产矿井每月循环一次,公司每季度循环一次,并通过明确职责、完善制度,保障投入,加强培训,强化监管,确保各专业达到目标要求。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的实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常抓不懈,实现时时达标,事事达标,促进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使整个企业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安全科技的创新

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环境中,要面对的问题不同,需要调整的方面也不同,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经常更新技术结构、技术装备,开展技术创新,才能永久保持企业旺盛的生产力,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加强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建立和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明确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强企业开发机构建设。

在科技创新上,要着重解决安全工作的难题和挡手问题。对重点课题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要紧紧围绕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方便员工操作这一核心去运作。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经常组织群众性的革新活动。对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尽快转化成为生产力。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定期组织安全研讨、专家调研活动,交流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为全面推进安全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煤矿地下火区探测研究与应用、两硬条件国产综采双高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大同特殊条件开采技术研究、大同两硬条件短壁装备技术研究等11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及省级鉴定。对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系统、顶板管理等15项安全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技术论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保证。科技人员通过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顶板、防灭火等方面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奉献了聪明才智。

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未雨绸缪,舍得在科技上投入;宁可在别的方面少花钱,也要集中更多的资金用到科技、教育和人才上。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多地满足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强资金管理,把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发挥好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

大力推广和应用安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加快了安全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矿井安全监测实现了三级联网,采用先进的制氮灭火设备和罗克休等新型材料对火区进行治理;采用汽雾阻化措施,预防放顶煤工作面的自燃发火。引进了大采高、低位放顶等十多项综采新工艺,引进了先进的薄煤层开采刨煤机,生产矿井装备了综采顶板连续监测记录仪、传感式斜井防跑车装置等先进设备,提升了安全装备水平。

5、安全文化的创新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起着核心作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重点就是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强化员工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科学技术的教育。建设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丰富安全物质文化,完善安全的制度文化,充实安全的精神文化,正统安全的观念文化,不断赋予安全文化新的内涵,提高现代安全文化水平,使人的安全行为符合生产和生活的需求,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营造全员、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氛围。

安全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主要手段,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同煤集团建立了以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核心,以大同煤炭高级技工学校、北岳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以各二级单位培训部门为基本培训单位的安全培训网络,不断加强“现代化设施、教材、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全员培训,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创新培训形式,举办了中日煤矿安全技术联合培训班,并派专业人员赴日本参加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扩大了安全技术国内外交流。

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和环境,建立起无时不在的、切实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场。创新安全文化形式、丰富安全文化内容。开展了亲情教育活动,把家庭温暖融入安全文化,用亲情构筑安全平台,运用亲情寄语、在区队换班室张贴“全家福”、班前入井安全宣誓等形式,举办“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安全演讲活动,嘱托员工、提醒员工为了家庭的幸福时刻注意安全。编辑企业内部安全教育读本,工会编发《煤矿安全生产格言选编》、《安全征文汇编》等文集;安监部等部门编发了《生命警示录》、《瓦斯事故反思录》等安全教育读本,汇编本单位事故案例,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因素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训,用案例警示安全行为,也为基层单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供教材,丰富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氛围。

三、推行安全管理创新的效果

近年来我们在安全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取得显著成效。着力推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12对矿井通过了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氛围,全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得到增强;安全法制观念不断加强,管理人员依法管理,员工规范操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检查考核,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科技兴安”战略稳步实施,与科研院校合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题,引进了大采高、低位放顶等新工艺、薄煤层开采刨煤机等新装备,安全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安全投入加大,积极对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进行治理,完善和更新安全设施装备,安全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全面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15座矿井达到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企业百万吨死亡率连续四年实现低控,平均为0.149。

企业整体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2004年煤炭产量完成5358万吨,煤炭外运量完成8154万吨,产销量位居当年全国煤炭企业第二名,销售收入完成188亿元,在岗员工人均收入达到17743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安全管理必须在创新中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推进安全工作扎实稳步发展。

第7篇 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管理创新形式和途径初探

社会消防安全工作是社会管理的一项主要安全工作,事关民生,事关稳定,也事关发展。面对高新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改变等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和困难,积极贯彻落实公安部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三项建设”要求,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防安全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是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新时期社会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外在的社会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困难。一是新的科技硬件的更新换代。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广泛进步,一些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加之消防社会救援职能的进一步拓展,社会消防安全工作面临从未有过的新情况新任务。二是网络信息助推阳光执法进程。“未来的社会,必将是信息的社会”,不跟进高速发展信息需要,及时探索创新故有的工作推进模式,必将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因此,新时期社会消防安全工作尤其是执法监管工作必须随着信息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探索创新,积极推行“阳光行政”步伐,将执法的整个环节和过程置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才能切实提高消防执法的公信力,否则,必须处于社会强大的网络监督责询之中。三是群众就业观念的转换使社会消防管理带来新的安全问题。随着就业观念的转换,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镇,城镇实际人口每年均呈倍数增长,滋生大量的“三合一”“城中村”等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例的行业和居住群体存在。同时也让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房屋出租、群租和旅社业生意兴隆,娱乐业泛滥。伴随“十二五”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逐步实施和户籍体制改革的实现,社会化消防监管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四是新时期群众意识形态变化使动员全社会参与消防安全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利益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社会结构和阶层划分发生了新调整。新时期我国阶级、阶层、群体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群众参与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对消防监督机关在执法监督工作中的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日渐降低,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压力增大。

(二)内在的政治教育和官兵意识形态所受的冲击。一是理念思路不适应。近年来,各级消防部队大力加强官兵执法为民和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改进了一些不适应部队发展的管理模式,但也应清楚看到,在部队基层依然存在旧观念、老办法,看起来习以为常,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情况。对管理教育一味求稳怕乱,对上级决策部署生搬硬套、照抄照转,缺乏创新精神;习惯用老思路老办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注重学习和调查研究,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把握不住事物的规律,面对矛盾问题束手无策,缺乏创新能力;强调管理多、提供服务少,限制要求多、支持帮助少,管“死”的办法多、管“活”的办法少,习惯使用大清理、大整治等粗放式的管理,缺乏创新举措。二是运行机制不适应。从黔南消防的情况,仅靠三五个消防监督干部监管整个县的消防工作和参与灭火救援工作的情况,还有4个县,虽然确定了建立专职消防队的目标任务,但严格按消防站建设标准配置装备,消防执勤力量,正发挥专职消防队作用的,县为例用传统的警务模式和勤务力量,真正发挥专职消防队作用的,几乎没有,消防机构设置、警力配置还不十分适应现代社会消防安全发展之要求,诸多方面、很多时候仍处于应急、应对的被动状态。

二、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方向和措施

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落实三个融合。

(一)内源与外源推动相融合,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社会管理社会化进程。

一是全面贯彻执行《消防法》,充分依靠和发挥各极人民政府在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任务。通过政府牵头,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构建政府领导、行业联动,单位负责、群众参与的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的形成。同时力争在经济发展规划中,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单位项目中的消防安全统筹纳入项目的重要内容,将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实施责任捆绑,做到消防安全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规划、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同奖惩,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二是注重统筹社会资源、善于借助社会力量来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重点在于落实三个基础:1、进一步夯实消防联席会议基础。通过切充分发挥工商、税务、文化、教育、卫生、城建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定期召开消防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重大问题,强力推进行业自管、联合执法等多项,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社会面的消防管理工作。2、进一步夯实政府基层组织社会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基础。

通过严格《消防法》的政府基层乡镇村组和社区居委会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快建立覆盖乡镇(街道)、政府部门、社会单位等不同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将消防安全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当地“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评比、同奖惩,全面强化政府逐级社会消防安全网络建设。3、进一步夯实和积极推动消防安全社会化基础。通过推广村寨消“五改”“六进”等消防安全措施和经验,深化全民宣教工程,形成政府领导、行业牵头、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消防安全社会管理新格局。三是着力基层基础建设。古语云,“根柢槃深,枝叶峻茂”。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根”在基础建设,基层乡镇社区安,则社会安全基础稳。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模式,积极推行网上行政、网上执法、公开行政承诺等现代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形式,以群众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为标准,加快改变主要靠行政命令推动群防群治的方式,运用市场经济杠杆,还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于社会,开创防消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具体是做到“三化”:1.群防群治法制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探索建立一套群众参与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把基层治保会、保安公司、群众性巡防队伍等力量建设的性质、地位、职责、权力、任务、组织形式、经费保障等有关方面,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队伍建设职业化,大力发展民间专职(义务)消防队伍、招收消防文员等措施,已成为目前各地缓解消防部队警力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3.组织引导消防安全社会管理市场化。公共和建筑消防设施维保公司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努力探索这一模式,是消防安全社会管理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客观要求,要着力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维护保养社会化、市场化目标。

(二)管理与民生需求相融合,走社会管理精细化之路。

一是迎合民生诉求。提升消防“网上行政大厅”的网上办事及进度查询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最大层面地听取群众意见,深化警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办事群众,着力为群众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服务,努力打造贴心服务型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措施。通过细化管理、防范、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明确标准,做到考核标准化和操作流程化。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控制工作管控流程,减少主观因素,加强各工作链的衔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配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消防业务服务系统流程设计,突出对业务服务的精确化要求和细节管理,提高各项工作的可操作性,适时固化,形成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闭路回环的工作流程,实现有形、有序和有效地操作,确保工作质量。

(三)消防文化与服务考评相融合,走规范化之路。

一是以强化军心核心价值观和军人意识为基础,搭建消防军魂精神支撑平台。具体在。1、深入开展文化长廊建设工作。要从资金、人才等两方面入手,为每个基层中队培训1名文体骨干。积极开展“写消防、画消防、拍消防、演消防”活动,从执法办案、服务群众、工作生活、做人做事四个方面搜集建立了文化长廊,让官兵利用工作间隙尽情浏览,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培养全体官兵的高尚情操,讴歌火热的警营生活和消防官兵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豪情壮志,进一步凝聚兵心、激励斗志;深入推进“一队一特色”警营文化建设工作。丰富基层消防官兵精神世界。2、牢固坚持“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思想和文化工作理念,以构建适应形势发展的工作格局为突破点,积极开展岗位能手、优秀官兵的“争先创优”评比、充分激发部队官兵在创新创效工作中的争先进位意识。以扎实推进落实部队条令条例为基础,深入开展《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宣贯工作,在各中队中开展“学条例、知条例、用条例、学大纲、知大纲、用大纲”活动和政工岗位比武竞赛活动,努力在基层消防中队树立规范守纪良好氛围;3、深入开展忆先烈、唱红歌、读经典、学先进系列活动。将“红色经典书籍阅读”等活动作为日常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活动,激发了官兵的爱国意识和宗旨意识,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同时借助社会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基层消防中队在灭火救援、执勤岗位练兵、警营文化、拥政爱民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官兵立足基层岗位、苦练铁军本领、救民于水火的爱民情怀,树立起了消防官兵的光辉形象。二是完善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评机制。采取权威部门测评、各界代表参评、新闻媒体督评、上级机关考评、广大官兵自评等内外并重的措施,实现从简单的数字达标向以群众安全感、人民满意率为重点的绩效考核转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既防止“坐享其成”,又防止“水中捞月”,使官兵在服务群众中能够“变压力为动力”。要建立健全执法服务的监督制约机制,用监督机制规范行为,用规范行为来凝聚人心,用凝聚人心来提升队伍士气。做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提高制度的公信力。

第8篇 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新方法

九十年代至今,上海城市建设连续保持高强度投入,投资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几轮城市建设发展中,上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在建设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各级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兄弟省市大力配合支持下,取得一定成绩,总体受控,保持平稳。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这几年,我们不断学习和吸取先进国家经验,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的特点,在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现向大会作简要汇报。

一、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筑市场需求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上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已基本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一支高度机动、覆盖全市、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监管队伍。但随着建筑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主要做法:

(一)引入风险机制,培育建筑安全中介机构。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我们根据建设部的统一部署,确定了“行业管理、市场运作、社会中介参与”的保险运作机制,充分运用费率调节机制,改变“重理赔轻预防”的状况,鼓励保险公司聘用安全服务事务所、监理公司等安全服务中介机构,到施工现场进行咨询服务。这类安全预防服务中介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安监站指导,并定期报告工地安全生产状况,起到了安全监管的信息员、报告员、服务员的作用成为政府安全监管的协同力量。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量,强化了过程监督,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服务也有了保障。同时保险公司预防成本也得到合理开发使用,“业绩效益”两挂钩的激励机制,更促进中介服务到位有效

(二)推行安全监理制度,补充监管力量。从1996年开始,在市政工程领域试行了安全监理制度。2002年,我们又在闵行、虹口区试行安全监理制度,都收到较好效果。尤其是市政工程领域、闵行区实行了安全监理之后,安全事故高发的形势较快地得到了控制。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推广安全监理制度。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在监理质量的同时,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实施,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每月向安监站报告工地安全生产情况。这样既补充了现场监督力量,又使得安监站可以根据现场监理定期安全报告,有的放矢地对问题严重的工地进行集中执法整治,提高了监管效能。

(三)建立社会、职工和舆论监督机制。一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我们聘请一些人大、政协委员等社会知名人事担任社会义务督察员,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检查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二是公开承诺机制。我市部分地区要求施工工地以告示形式,向职工和社会做出遵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承诺,并报监督部门备案,自觉接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三是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曝光安全隐患和事故,营造重视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监督管理新模式:一是减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逐步实现监督管理政府归位,企业到位;二是进一步了增强企业风险意识;三是大大激活了企业安全管理内在需求;四是促进和鼓励企业加强管理的积极性;

二、坚持科教兴业方针,探索实现监督管理手段现代化

上海建设工地量大面广,每年高大精深且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占不小比例,监督难度和深度在不断上升,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和监督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事故的有效途径。

(一)探索打造“数字化工地”,提升监管科技含量。一是建立隐患预防预控系统;在部分重大工程和高大精深项目,以及一般项目关键部位中,试点建立了施工现场电脑安全监视指挥系统,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二是实行高危环节“以机代人”监控方式。对进入地下施工或隐蔽施工阶段工程,以及在升降设备运行中,更新传统监督方法,试点采用红外线探头监控监视作业方式实施监督,减少高危领域作业安全事故和监督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全市工地短信群发系统,应对大面积公共安全事故,提高预警和处置能力。

(二)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一是建立了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计算机申报系统。全市所有项目的申报统一进入计算机系统,达到信息采集及时,办理规程透明,信息共享充分,监管数据准确完整。二是探索建立现场安全监督计算机系统。通过全面采用手持式安全监督信息采集系统(掌上电脑),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标准一致、查处依据规范、告知文本统一,杜绝行政监督与查处裁量的随意性。

三、紧抓传统监督管理方法不放,安全监督有效有力

近几年,我们在大力探索实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模式的同时,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传统管理的关系,始终抓住传统的、科学的、以及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不放,在监督机构完善、监管措施改进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等几大领域继续强化建设和引导,为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推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继续大力推进现场管理标准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是全面建立企业安全自控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现场“人、机、物、料、环”五个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监控。目前这项工作已向分包作业班组延伸。

(二)安全专项整治不放松。根据季节特点和安全防范重要时期,不间断地对深基坑、脚手架、活动房、升降设备以及电器设备等开展各项安全整治活动,严肃查处违规企业和个人。

(三)建立层次培训制度。一是加强一线工人培训,成立流动安全学校,把安全学校办到建筑工地,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试点企业事故下降趋势明显。2003年下半年,在扩大办学机制上进行改革,实施社会化办学新思路,扩大办学力量,力争全覆盖。并规定从2004年4月开始,未经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不准上岗。现在,这项培训工作正在上海蓬勃开展。二是建立项目经理、安全监督各类从业人员的年度强制培训制度。目前上海已初步经形成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建筑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初步满足了上海建筑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2004年,上海城市建设仍将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建设项目总量呈稳中有升的态势。面对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任重道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及《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继续努力探索,大胆实践,用“****”重要思想统领安全生产工作,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始终作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握处理好建设与城市安全运行、环境改造、社会稳定的关系。坚持“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兴业”为手段,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建立“预案、预控、预报、预警”长效机制为重点,求真务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依照“项目抓标准、企业抓许可、监督抓机制”的总体思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破:

(一)调整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差别化原则,建立市、区、街道(镇)分级分类安全管理新模式,实现安全生产全覆盖、网格化监督。

(二)研究建立符合上海实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建设参与各方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地。研究安全事故责任分解方法。突出企业责任主体地位,建立以总承包单位为主线的安全责任分解体系,体现“责随事转、责权对等”原则。

(三)实施建设工程从业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建立以中介机构评估为主要手段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制度。整合管理资源,探索建立企业资质和安全许可联动管理新机制,研究安全许可纳入“三色通道”管理新途径。

(四)继续探索安全监督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体制与机制。一是研究建立建设工程领域系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建设单位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本市施工企业职工意外伤害保险、沪外企业职工综合保险的建设工程保险制度体系。在高危领域试点安全信用担保制度。二是构建齐抓共管支撑体系。发挥建筑业管理各部门以及相关协会、学会、检测认证机构、培训机构合力作用,构建法律、信息、技术装备、宣传教育、培训和市场监管等安全生产支撑体系。自觉引入社会监督机制,争取全社会广泛支持。

(五)深化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建立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企业自主贯标为主、工程项目为落脚点的现场标准化管理模式。坚持量质并举,提高达标项目覆盖面。完善认证管理办法,提高认证水平。改革安全评优方法。将评优创优融入项目建设始终,变“集中应对”为“常规长效”,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安全常抓不懈。

(六)大力推行安全监理制度。确立安全监理在建设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安全监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实扩大队伍,提高工作质量。完善安全监理规则。明确从项目的监理规划到现场监督全过程的职责任务。用1至2年时间,对监理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监理知识培训。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预警、预报、预控、预案”机制。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市、区(县)、管理大口和工地相互衔接的建设工程“三级”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各区(县)和管理大口应建立工地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制度,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上海在创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国务院、建设部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与兄弟省市同行先进做法相比,上海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下一步我们要在建设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贯彻“量条例一决定”为契机,以降低伤亡事故,遏止重大事故为基本目标,全面做好2004年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为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9篇 创新信息安全管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嘉兴电力局逐步建立了办公自动化(oa)、sap系统、营销管理、95598客户服务、负荷管理、pi数据库等诸多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信息安全的篱笆墙也越扎越紧,有效地防范了外部的攻击和内部管理失控带来的种种威胁。因此嘉兴电力局先后被中电联授予“信息化先进单位”、“信息化标杆企业”等光荣称号。2006年贯彻iso/iec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获得了挪威船级社dnv公司认证证书。

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查找信息安全管理的“短板”

管理思想和方法落后。过去基本上是参照电网安全管理的一些传统做法,没有体现信息化特点和要求,这样就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变革。

管理对象不够全面。以往只考虑硬件、软件,忽视了人、数据和文档、服务、无形资产等重要对象,对外来人员也缺乏有效的识别管理。

管理制度不够系统。以前虽然制订了不少制度和标准,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些制度逐渐变得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就事论事的管理方式必然会产生安全管理的盲区,有些制度内容重复、交叉、不一致,有些制度不切合实际,往往束之高阁。

风险评估不够科学。以往的信息风险评估就事论事,不够系统,主观性过强,缺乏综合平衡,抓不住重点,易过度保护,或产生管理死角,事后控制多,事前预控少,不能涵盖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上述情形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感觉到比较迷茫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信息运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方式、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此,嘉兴电力局根据国际上信息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人手,贯彻iso/iec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体系有效运作,达到了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预控、能控、可控、在控”的目的。

从资产识别入手,搞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嘉兴电力局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控制程序》,对所有的资产进行了列表识别,并识别了资产的所有者。这些资产包括硬件与设施、软件与系统、数据与文档、服务及人力资源。对每一项资产按自身价值、信息分类、保密性、完整性、法律法规符合性要求进行了量化赋值。在风险评估中,共识别资产2810项,其中确定的重要资产总数为312项,形成了《重要资产清单》。

图1重要信息资产按部门分布图

对重要的信息资产,由资产的所有者(归口管理部门)对其可能遭受的威胁及自身的薄弱点进行识别,并对威胁利用薄弱点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以及潜在影响进行了赋值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和可接受程度,形成了《重要资产风险评估表》。针对每一项威胁、薄弱点,对资产造成的影响,考虑现有的控制措施,判定措施失效发生的可能性,计算风险等级,判断风险为可接受的还是需要处理的。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形成风险处理计划。对于信息安全风险,应考虑控制措施与费用的平衡原则,选用适当的措施,确定是接受风险、避免风险,还是转移风险。

嘉兴电力局经过风险评估,确定了不可接受风险84项,其中硬件和设施52项,软件和系统0项,文档和数据8项,服务0项,人力资源24项。

图2各类不可接受风险按系统分布图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可接受风险,保持原有的控制措施,同时按iso/iec17799: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系统应用的要求,对控制措施进行完善。针对不可接受风险,由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制定控制措施需要考虑风险评估的结果、管理与技术上的可行性、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期达到风险降低的目的。控制措施的实施将从避免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等方面,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按照iso标准要求,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嘉兴电力局在涉及生产、经营、服务和日常管理活动的信息系统,按iso/iec27001: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规定,参照iso/iecl7799: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简称isms。

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主要是根据业务特征、组织结构、地理位置、资产分布情况,涉及电力生产、营销、服务和日常管理的40个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方针是:“全面、完整、务实、有效”。

为实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方针,该局承诺:在各层次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确定信息安全目标和控制措施,明确信息安全的管理职责,识别并满足适用法律、法规和相关方信息安全要求;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保证体系的持续有效性,采用先进有效的设施和技术,处理、传递、储存和保护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对全体员工进行持续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制定并保持完善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信息安全管理方针的要求,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目标是:2级以上信息安全事件为零,不发生信息系统的中断、数据的丢失、敏感信息的泄密;不发生导致供电中断的信息事故;减少涉密有关的法律风险。

嘉兴电力局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的系统现状和管理现状,按照iso/iec27001:2005标准要求,整合原有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形成了科学、严密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框架,包括信息安全管理手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程序》、《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等53个程序文件,制定了16个支撑性作业文件。

运用过程方法,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在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重点是抓好人员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事件、保持业务持续性等重要环节,采取明确职责、动态检查、严格考核等措施,使信息安全走上常态管理之路。

图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

重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因为信息系统支撑着企业的各项业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涵盖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表现在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购置、设备安装、软件开发和系统测试、上线、系统(权限)变更等方面,严格执行体系的相关控制程序。

强化人员安全管理。在劳动合同、岗位说明书中,明确员工信息安全职责。特殊岗位的人员规定特别的安全责任,对信息关键岗位实行备案制度。对岗位调动或离职人员,及时调整安全职责和权限。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比武、考试。

重视相关方管理。对软硬件供应商、服务商、保卫、消防、保洁等人员,明确安全要求和安全职责。签订保密协议、办理入网申请、进行入网教育等。识别客户、合作方、相关方、法律法规对信息安全的要求,采取措施,保证满足安全要求。

建立信息安全的常态管理机制。对企业技术、业务目标和过程、已识别的威胁、实施控制的有效性、外部事件变更情况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定期对信息安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技术性检查、内部审核等。嘉兴电力局2006年内审发现了57个不符合项,及时进行纠正,解决了用户权限、a/b岗、第三方访问、机房管理等一些重点问题,从而保证了信息安全管理的质量,有效地防范了信息安全事件和事故的发生。

第10篇 坚持创新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北仑电厂是我国第1个采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5×600 mw。自1989年建厂以来,北仑电厂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工作思路,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加大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在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力争超越,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逐步朝着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发展,从而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1 历年来安全生产情况

截至2002-11-30,北仑电厂5台机组已累计发电877.3亿kw·h,其中1号机组于1999年创下非计划停运次数为0的好成绩,2号机组于2002-09-30创下连续运行300天的好成绩。表1为各台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除1号机组1998,2000年因锅炉爆管导致非计划停运次数增多外,其它各台机组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二期3台机组投产初期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大大低于一期机组。这一成绩的取得跟北仑电厂多年来积极创新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确保安全生产是分不开的。

2 安全管理模式

按照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北仑电厂的安全管理采取二级模式(见图1)。安全生产委员会是企业一级管理组织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通过每月1次的安全生产分析会,及时发现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动态管理;其次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电力市场环境变化布置生产任务;三是维护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各部门是企业的二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其职责是执行一级机构所下达的命令,也是安全生产各项任务的具体实施者,各部门在生产任务执行过程中,采取“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强调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各司其职来保证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表1 机组历年非计划停运统计

图1 二级安全管理模式

3 主要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

3.1 采用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以人为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调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做到每个岗位到职到位,强化职能和职责,这是北仑电厂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的总思路。在安全目标制定上强调厂部、部门、班组三级控制和一级保一级相结合的原则,在实现安全目标的管理上通过严格考核制度来实施。一方面,公司制订的各部门经济承包责任书安全考核规定与安全目标一一对应起来,运用经济手段,实现了对各部门安全目标的控制;另一方面根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实施细则》,通过对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以及对发生事故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予以处罚等奖惩制度的有效落实来确保各级安全目标的实现;其三,强调月度考核的兑现,实现安全目标的动态管理。

3.2 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生产级级有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抓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过程中,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依照规程、规定,订好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二是以职能为依据控制事故的原则,制定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三是吸取本单位或行业内发生的事故教训,定期完善安全职责。北仑电厂在日常管理中已建立起一整套的工作制度,如每月1次的运行、检修、节能分析会议;设备事故及异常分析会议;每月1次的安全监督网络会议;每星期1次的班组安全活动;每年2次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月活动等。通过做好上述每项具体措施,使得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到职到位,同时充分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以及群众监督体系的作用,层层把关构筑起保证安全生产的壁垒。

3.3 安全设施、标志的规范化

北仑电厂历年来都结合季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性评价活动及二期基建达标等机会从未间断对现场安全设施及各类标志的整改、完善工作。2002年,以国家有关标准和国电公司《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为依据,加大了现场安全设施、标志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力度,全面开展了生产区域的梯台、警示线、隔栅等改造、标示工作,逐步使生产现场安全设施达到规范、统一,为员工创造了一个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

3.4 积极创新,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

3.4.1 工作票管理不断创新

自1990年建厂以来,在工作票管理上一直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工作。1997年起在机组检修时积极稳妥地实施了系统工作票;1999年根据安全性评价后的专家意见和生产实际情况全面修订完善了《工作票管理实施细则》;2000年起根据设备定检项目的实施推出了典型工作票;2001年凭借自身的力量,成功开发出工作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了原有的开票、签发、许可、终结流程。由此,结束了北仑电厂工作票传统手工填写的历史。

3.4.2 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规范化

历年来,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一直采用“边走、边看、边改进”的方法,如1998年,吸取前几年项目负责人工作不到位和管理界面不清造成外包单位施工过程时有不安全事件发生的现状,实施了《外包单位(项目)安全文明现场交底备忘录》;1999年开始实施外包工程项目的工作负责人由外包单位人员担任,使得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程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2001年通过iso14001和oshms体系认证工作,加强了与外包单位的协商与交流,通过外包队伍加强自身内部管理来进一步规范对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凭借合同这一载体,已构建出“依法管理、权责明确、层次分明”的管理框架,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北电特色的管理之路。

3.4.3 机组大修实现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北仑电厂机组大修通常都外委承包,由于外委承包的人多、面广、工作条件复杂、专业化要求强等特点,过程中容易引起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及火灾事故,这是现场管理的一大难题。为确保机组大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1999年北仑电厂在强化重点部位监控、重要作业区域全封闭管理的基础上,为实施《机组检修组织管理程序》新管理模式,对机组大修规范性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运用模块管理的方式,对大修前的准备工作、大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大修过程动态安全管理、大修现场的协调管理按时序实施规范管理,达到简明、有序的工作程序,做到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确保机组检修的每个工作面、工作环节的安全作业,从而使机组检修的全过程达到可控式管理。

3.4.4 积极推进安全性评价活动

北仑电厂在安全性评价后机组的各项性能指标得到明显好转,一些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及时得到发现和消除。北仑电厂已将“安全性评价”作为安全管理中的一项日常例行工作,并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坚持3~4年开展1次,并不断深化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使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自查、评价、整改、复查”事故隐患和预防控制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创新机制。

3.4.5 反措项目实行闭环管理

反措项目按pdca(计划、实施、检查、评审)原理实行流程化管理,通过厂级、部门级、责任人3个环节实施闭环管理,并对在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采用随时改进的方法。如针对2000年“反措”执行中存在责任不到位现象,推出了《反措整改通知单》,《反措整改通知单》的管理制度,要求责任人根据通知单上所列“反措”项目的内容及要求,结合机组检修、停机机会及时进行整改,并按时办理反措项目终结和变更手续;又如针对2001年存在“反措”项目变更随意性这一现象,对须领导签署意见的反措项目做出了明确界定,加强了设备管理部和厂部两级督促力度,控制了反措项目的随意取消及延期的次数和时间;2002年反措管理上还统一了项目终结、变更单的格式,从规范管理程序入手,加强了闭环的严密性,确保了反措的完成率。

3.4.6 积极推进oshms、iso-14001、iso-9001认证工作

北仑电厂自2001年起,积极推进国际上惯用的体系认证工作,已相继通过了iso-14001、oshms、iso-9001第三方认证,下一步要做的是加强体系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的融合工作和三大体系的整合工作,以此将北仑电厂现有生产、经营、活动、服务方面的各项工作纳入到规范化、程序化的运转轨道,最终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

4 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安全工作的宗旨和应有的企业文化,北仑电厂十分重视向员工传播和灌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工作,对每年3月份“念念不忘3.10事故”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月活动和6月份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均进行精心策划、严密布置。活动期间,积极开展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各项活动,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和环境宣染工作,突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和亲切感,努力创造出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生产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从而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的综合安全素质。

另一方面,坚持不懈地抓员工安全素质的培训工作,每年有计划、有针对地做好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培训、特殊工种培训、反事故演习等工作,2002年编制完成了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并深入做好预案的培训和演习工作,以全面提高每个员工对各类事故的应变能力。

5 坚持可持续发展,依法安全生产

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依法实现安全生产,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北仑电厂安全生产实现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历年来,北仑电厂按照“有法可依、事出有因、服务需求”的原则,积极做好企业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及时修订工作,至今在企业内部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也就是企业的法规,对于新修订的标准,采取民主和集中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再结合宣传、学习、培训、考试各个环节,使每一项制度落实到位,以此来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从组织上来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

6 结束语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它的内涵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它的外延是“对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对外来物的吸收和扬弃”,在安全管理上北仑电厂坚持不断创新,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实现管理手段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力求在安全管理上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电力企业特色的创新之路。(邬意慧)

第11篇 创新安全管理,落实班组安全主体责任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充分认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意义,然后再去找安全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继而根据存在的问题找解决的办法。对企业来说,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由此,班组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更为重要了。

安全是班组保障各项工作的永恒主题,班组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心存侥幸,不按规程、规定进行作业……这些做法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普遍性,从而制约了安全生产,制约了班组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创新安全管理,落实班组安全主体责任。

安全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

班组的安全管理重在突出以人为本,优化人文环境,整合员工队伍,带着感情抓安全。班组内自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结合班组工作特点以最鲜活的事例教育大家,“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安全工作与个人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一种自发的“我要安全”的心理状态,改“被动执行”为“主动要求”。

安全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创新

虽然安全工作时时讲、处处讲,但具体工作内容庞杂、不系统,哪项工作由谁做、怎样做,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日常性业绩考核的目标之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将油库的安全管理目标细分为班组的安全管理目标,再将班组安全管理目标细分到个人的安全管理目标,象制定业绩指标一样制定安全考核指标,并明确评级标准。配套制定安全管理的操作规程,如每隔多久巡查一次管线,每隔多久对生产设备进行一次维护,每隔多久对消防设施进行一次检查等。使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让大家知道何时做、怎么做,落实安全主体的自查活动。

安全科技的创新

班组安全管理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规章制度,随着科技的发展,要有安全科技的创新。如我库的的两个质量管理活动小组就“安全阀的校准”、“建立消防报警系统”两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并运用高科技的手段,使两个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消除了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并分获国家级、省级优秀qc成果奖。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我们班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大会说,小会讲,现场工作更是讲,可谓“安全”二字无处不在,班组要贯彻“任何风险可以控制,任何违章可以预防,任何事故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懂得“安全责任,重在落实”方针的意义。

总之,随着科学不断的发展,安全体制的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正在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创新安全管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第12篇 安全管理也应不断创新

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虽经人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但直至今日,谈论起来,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从建德市供电局来看,安全管理工作较为规范,规章制度也很健全,但近2年来还是发生了一系列事故。为何在如此强调与规范安全管理的情况下,仍不能避免和根除各类事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

1 各类事故的原因分析

1.1 在思想认识上,没根除麻痹思想

这是产生事故的思想认识根源。安全与危险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你强调安全时,危险就离你远些,当你安全观念松懈时,危险就离你近些。正因为安全的对立面是危险,所以强调安全才有意义,才有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安全也就是讲危险,讲危险的可能性、讲危险的危害性、讲危险后果的严重性。讲安全绝不是权宜之计,因而不能走形式,而必须持之以恒,时刻强调。但现实中,常见到以下几种现象。

(1) 上级重视,下级应付。常见的表现就是在具体工作中,怕麻烦、图方便。上级强调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要求规范操作,而下级却思想松懈、麻痹,为图方便而不严格按规范操作,以致发生事故。

(2) 抓安全工作时紧时松。常见的现象就是上级强调时、进行大检查时,或是刚刚发生事故之后,比较重视。检查一过,或上级没强调时,或安全状况刚刚有所好转,就松懈下来。这不仅表现在职工中,还表现在基层单位、班组的个别领导骨干中,这无疑会留下不安全的因素。

(3) 基层单位、班组某些领导骨干思想麻痹。表现在,口头上说安全重要,但在工作中安全措施却不到位。有的在工作中偏面强调效益、进度,而忽视安全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4) 安全意识不牢固。如有些人把安全与效益

对立起来,认为讲安全要投入,是对效益的抵消。在这种认识支配下,'安全第一'往往成了一句口号。其实安全本身就是生产力,只不过这种生产力不是通过产品的产出形态来直接表现,而是通过减轻危害的损失程度,减轻事故的弥补与后果处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商誉等形式表现的。

1.2 作业中,习惯性违章依然存在

从已有的事故教训来看,绝大多数事故都是习惯性违章导致的。这是平时不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注意养成良好操作习惯的表现。另外,凭经验想当然办事,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也导致习惯性违章和冒险性违章行为的发生。习惯性违章是最不易注意、又最易犯的毛病,是困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大敌。

1.3 规程、规章、制度没能切实贯彻执行

电力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是比较健全的,但在一些场合里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其表现为,某些基层单位、班组执行规章制度不力,许多安全台帐,在检查时才匆忙补上;有的班组安全日活动、现场两交一查等工作开展得不认真、比较随意、应付了事。还表现在,做危险性大的工作或现场有领导在时比较注意按照规程操作,而在做一般性工作时往往就不注意规范操作。

1.4 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教育培训存在问题

在安全生产与管理中,教育培训仍然是一个重点,因为人的安全意识与认识水准除了靠实践积累外,系统化的理性认识主要靠教育培训来建立。从发生过的一系列事故中可以看到,安全意识淡泊、安全观念不强或安全操作技能不熟练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因此,不断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2 在安全管理上的一点探索和体会

随着企业的发展,电网结构的变化,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那种着重事后调查的安全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需要,而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2年,建德市供电局在事前预防和控制上对安全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1 在设备的安全管理上,积极推行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被实践证明的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规范管理,创新提高的有效载体。在2002年中,由于建德市供电局以安全性评价工作为抓手,努力实施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设施标准化,工作程序化,有效地保证了两网改造工作安全、如期完成,形成了以'评价'促'网改',以'网改'提升'评价'的良性循环。通过自查、整改、再检查、再整改,使危险点逐渐减少,全局的设备管理,劳动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2.2 在人员行为上狠抓反违章工作

违章是事故的致因,克服违章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反违章工作,一靠宣传教育,二靠检查考核。针对建德市供电局安全生产不尽人意这一实际,在冷静、辩证、客观的反思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新一年安全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安全目标实行三级控制管理,将安全生产指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各单位、班组,签订年度安全承包责任书,同时推行安全风险抵押考核,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针对违章作业现象还未根本杜绝的实际,将安全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稽查力度,对现场稽查报告严格实行闭环管理,以便及时帮助生产班组完善现场安全管理,纠正违章行为,把事故后'三不放过'提前到违章后'三不放过'。正确引导职工开展安全工作,有效地提高职工自我保护和遵守纪律的意识。

及时采取确保安全生产的对策,认真整改完善,不断总结,真正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的工作效能。

从目前的情况看,各类违章现象大大减少。为进一步保持和巩固安全生产的良好势头,在全局开展'争做零违章职工,争创无事故班组'活动;为充分体现安全责任层层负责,还制定了干部考核细则,在安全生产上实行一票否决,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干部实行记分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2.3 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综合预控法

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综合预控法,认真开展查找危险点活动。全局各生产单位和班组结合安全月活动,采用普查、作业过程中的日常运行监护、巡视和对以前发生过的各类事故、习惯性违章进行分析、排摸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开展危险点查找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设备实际等去分析,查找出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根据规程制度,制订防范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以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

2.4 争取地方政府对保护电力设施工作的支持

针对近年来线路通道内违章建房和违法作业不断增多,给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危险这一突出问题,主动向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汇报,争取支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下发了拆除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和停止违法作业的通知。同时请副市长、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电力设施保护问题发表讲话,并收集了各种危害电力设施行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事故案例,制成专题录像片,在电视台播放,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另外,还将全局15座变电站的值守人员全部委托保安公司管理,较好地规避了我局的安全风险。

《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有效发挥应有作用(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