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管理工作原则、方法和规范
管理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和工作规范
一、工作原则
(一)、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1、要做工作,必须先做计划;
2、工作计划必须针对工作任务,其内容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
3、加强计划执行结果的自检和反馈,及时调整和补充计划内容;
(二)、必须按计划时间完成工作任务
1、熟悉计划内容,明确工作任务
2、工作任务有疑问时(主要指对工作任务未完全了解和明确),必须提前澄清;
3、完成工作任务有困难时(主要指需要其他部门或人员配合),必须提前提出协助请求;
4、无能力完成工作任务时(主要指个人能力达不到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决不能侥幸接受任务;
(三)、工作必须一次到位
1、工作过程要仔细、认真,凡是已经做过的工作,就必须保证其结果是真实的和准确的;
2、杜绝采用跳跃式工作方式(指多项工作交叉操作,造成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哪项工作都作了,但哪项都没有最终完成),工作必须是有秩序、有顺序、能连续;
3、杜绝重复工作、不返工;
(四)、必须具有责任心
1、对本职工作负责;
2、对自己负责;
3、对公司和公司员工的利益负责;
二、工作方法
(一)、创造性的工作
1、积极主动、灵活善变,敢于总结、善于总结,把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工作实际有效的结合;
2、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思考、善于寻找问题症结,不教条的执行上级指示;
3、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明白的工作
1、接受一项工作,首先必须搞清楚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做结果是什么什么时间完成切忌做完了事还不知道为什么去做;
2、接到工作任务,不要盲目的去做,首先要了解并理解任务概念和核心,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法或措施),再投入工作;
3、工作过程要有检查与反馈(自检、报检),发现偏差,及时改正;
(三)、简单的工作
1、勤于思考,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2、不拘一格,用最简单但却是最合理的方法,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3、有问题及时提出并争取及时解决,不要把问题埋在心里,
三、工作规范
(一)、行为、流程和方式
企业规范在工作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有时可能与实际要求有所偏差,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选择和变化,但是“百变不离其踪”,无论怎样变化,都必须坚持以下三点:
1、个人行为必须符合企业的原则和宗旨;
2、工作方法的选择和变化,必须基于企业的规章规定和作业流程;
3、方式的变化是对企业流程的延伸和完善,而不是否定或推翻;
(二)、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1、上下级关系的目的,就是服从;
2、信任不是放任,民主必须集中;
3、不懂得服从,就是把自己置于团队之外;
(三)、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1、团结就有力量,协作才会共赢;
2、个性,必须服从大局,必须有利于工作和工作环境;
3、团队业绩,是团队中的所有人员创造的,领导只是业绩创造过程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4、只有相互帮助,才会共同进步;
第2篇 某酒店人资质检部工作原则管理理念
酒店人资质检部工作原则、管理理念
1.制度平等原则
2.层级管理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
4.责、权、利一体化原则
5.民主参与原则
6.对服从原则
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中心,坚持选好人,用好人,留好人为方针。
2.管理是为团队员工更好发展和工作的服务。
3.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顾客。
第3篇 工程项目对分包商管理原则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对分包商的管理原则与程序
我们对于分包商的管理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无论是总承包的自主分包商或是业主指定分包商,均执行统一的规定和遵守相同的管理程序。
1、严格执行总承包合同
总承包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总承包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文本,全面理解和掌握合同文本的要求。在工程实施中,以合同为依据,自始至终将其贯彻执行到整个总承包施工管理全过程中去,确保工程优质如期完成。
2、确保总体目标实现
按合同规定的承包范围内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要求,我们将编制详细、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发后,进行实施。
3、分层次的工期管理
以合同规定的总工期要求,编制本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以此有效地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总控制。以总工期为依据,编制工程阶段实施计划、施工准备计划、劳动力进场计划、施工设备/机具进场计划、材料进场计划、各分包队伍进场计划等。
4、总承包合同内容作为分包合同的基础
将总合同的条款要求,分解纳入相对应的分包合同中,使分包合同对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完全处于受控状态之中,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5、分包商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确认
各分包应按与总承包签定的合同要求,编制出分包工程分部分项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请总承包审批,经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
6、例会管理制度
总承包每周定期与分包单位召开一次协调会,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按总承包周计划要求检查分包每周工作完成情况及布置下周施工生产任务。
7、及时处理问题
总承包现场管理人员与分包管理人员,在施工高峰时,每天收工前开一次碰头会,协商解决当天及第二天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由总承包负责解决的问题决不拖迟和延期。
8、坚持书面沟通
施工过程中各类业务联系,除必须口头通知外,总承包均以书面指示书形式及时发给各分包执行。各分包单位与总承包业务交往过程中,以业务联系单、备忘录等书面形式与总承包进行联系。由总承包解决的事应及时处理。
9、合理及时拨付工程款
总承包做好各分包的工程进度款审核签证工作。
10、加强总承包协调
总承包关心、指导各分包单位的工作,解决处理、协调分包有关事宜,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同时,诚恳接受业主、监理对管理工作的指导,并相互紧密合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4篇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激励原则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是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用以调动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性的基本激励原则。
物质激励主要指满足职工物质利益方面需要所采取的激励,例如,奖金、奖品、增加工资、提高福利标准等;精神激励主要指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所采取的激励,例如,表扬、评先进、委以重任、提升等。这两种激励手段,从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区别,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以安全奖金为例,它属于物质激励的范畴,职工从金钱、物质上获得利益,具有经济上的刺激作用,这仅为其外显部分。但是,有限的奖金常常成为人们估价自我价值的存在和工作绩效的大小的一种心理上满足的尺度,人们总是将其在安全生产中的贡献值与奖金分配的实现值的相对比值与他人比较,因此,在安全奖的分配中,蕴含着较大的精神激励成分。企业对职工在安全生产中贡献的肯定程度,可激发职工的成就感。以评选安全先进个人(集体)而论,它是一种精神激励的方式,通过评选活动不仅对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绩效或贡献,以社会承认的形式予以肯定,从而满足了人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先进工作者(或集体),由于获得先进称号而产生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会导致积极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形成内在“压力”,激发人的积极性。虽然,精神激励的表现形式上可有物质利益的内容,但并非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如能通报表扬并不一定发奖品)。
从人的需要来讲,物质需要是基础,而精神需要属较高层次的需要,物质激励反映了人对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因此,它是企业基本的激励形式;精神激励反映了人对需要追求的升华,它是不能以物质激励所能代替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丰富,人们对自尊、成就、理想的实现等精神上需要的满足欲望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激励的要求必然显得更加突出;再者,物质奖励的作用遵循“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则,在短时期作用明显,但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激励作用就开始消退,其“边际效应”将趋向为零。而精神激励的作用一般比较持久,而且对人的激发更加深刻,但是精神激励在一定条件下也是有限的。
企业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适时地应用多种形式的奖励方法,以丰富激励的内容,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以使职工处于最佳激励状态,从而达到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效果。
第5篇 安全管理工作原则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以下是一则安全管理六项原则的信息,欢迎浏览。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企业中备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备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贡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贡任。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贡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体现了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申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没有明确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危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申,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贯彻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的、坚决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坚持'四全'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到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动态安全管理。
只抓住一时一事、一点一滴,简单草率、一阵风式的安全管理,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不是我们提倡的安全管理作风。
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做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做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第6篇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原则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意思是,谁主管哪项工作,谁就对那项工作中的消防安全负责,具体可简述为: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要由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负责;单位的法人代表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当然的防火责任人;分管其他工作的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车间、班组领导,要对本车间、班组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
实行“两谁”原则,町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纵向上层层负责,横向上分口把关,形成纵横交错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
(2)依靠群众的原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做好群众工作,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向群众普及消防知识,提高群众的消防意识和防灾抗灾能力;要组织群众中的骨干,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的防火、灭火工作。
(3)依法管理的原则。依法管理就是单位的领导和主管或职能部门依照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颁发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法规,对消防安全事务进行管理。我国将逐步形成以消防法为基本法律,由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与地方性法规相结合的消防法规体系,这是任何单位建立消防安全秩序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具有引导、教育、评价、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而且具有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制作用。因此,任何单位都应组织群众学习法规,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依照消防法规的基本要求,制定相应的消防管理规章制度或工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消防安全管理走上法制的轨道。
(4)科学管理的原则。消防安全管理要实行科学管理,使之科学化、现代化。消防安全管理首先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富有成效,例如必须遵循火灾发生、发展的规律;要知道火险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领域的扩大和物质生活的提高而增加的规律;火灾成因与人们心理和行为相关的规律;火灾的发生与行业、季节、时间相关的规律等。其次,要学习和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并与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逐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5)综合治理的原则。消防安全管理在其管理方式、运用管理手段、管理所涉及的要素以及管理的内容卜都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质。消防管理不能单打一,要与行业的、单位的整体管理统一起来;管理中不仅要运用行政的手段,还要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思想教育的手段进行治理;管理中要考虑各种有关安全的要素,即对人、物、事、时间、信息等进行综合治理。
第7篇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原则
(一)长效原则。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全公司劳动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
(二)距离防护原则。遵守“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规律,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
(三)时间防护原则。使员工暴露于危险、危害因素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
(四)屏障原则。人、物与危险之间必须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焊接作业时,相邻两台设备间必须有隔离板)
(五)闭锁原则。在系统中使用电气互锁,作为安全保证条件。(如探伤室大小铅门的互锁装置,以及大型镗床的操作系统等)
(六)清除隐患原则。查找隐患源,加以排除和预警,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
(七)个体防护原则。根据不同作业区域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和用具,必要时加装隔离板、灭火器等。
(八)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采用多种标识、标志作为传递安全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
(九)群体原则。严格遵守各类操作规程,严禁违章、违规操作,人人警惕,相互照应,群策群力,搞好安全生产。
(十)规范化原则。杜绝私拉乱接,不懂不能装懂,不准强行要求员工违规操作。人人有权拒绝接受违章作业要求。
(十一)检查和监督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全区域检查,每旬进行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每日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发现问题严令整改,任何人不得违背。出现问题,按责任分摊考核。
72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88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