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规范
栏目

规范管理使用建设工程安全费用(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9 热度:47

规范管理使用建设工程安全费用

第1篇 规范管理使用建设工程安全费用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是建设工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是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在法律上的要求。为保证作为“高危行业”之一的建设施工企业生产安全工作,国家财政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财企[2006]478号《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费用”进行规范管理。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

规范管理的原则

施工企业如何依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安全管理,保证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费用实行有效的规范管理,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安全生产费用的定位

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费用,是工程建设单位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而为施工企业投入的专项资金,是整个工程投资的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费用主要用于工程项目的安全投入,由项目统筹使用。工程项目要依照法规和招投标要求,按照“确保收入、专款专用、严格监管、保证需要”的原则进行管理。

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及工程项目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与使用。制度应明确管理职责、使用范围、管理办法等内容。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职责划分

工程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依法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负责审核、批准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项目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管理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审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项目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管理费用使用的策划和收入。

项目财务部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的建账、收款、拨付、核算。

项目设备、物资等部门负责提出并上报相关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按使用计划购置、保管,发放安全生产所需要的物资、材料。

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办法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应根据项目安全生产的需要,由工程管理部门进行总体策划,各部门依管理职责内容,提出并上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项目安全部门对提出并上报的计划进行审查、汇总,编制项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报主管领导审定,由项目经理批准签发。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施工生产进度和实际需要,提报调整计划进行修改。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

规范使用的原则

使用范围

按照国家规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有7项内容,具体如下。

一是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检测、探测设备和设施费用。

购置和维护安全网、通信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如员工防护用品、施工防护牌、列车运行指示牌等);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安全警示牌、标牌;设备安全装置、防电板、接地线,通风防尘、防毒消毒设备;防爆、防潮、防雷、防静电设备等。

厂内机动车辆的办证、上牌照,特种设备的检定验收,压力表、安全阀的检验校定等费用。

购置和维护安全检测仪器,如:测速仪、测风仪、噪声仪、有害气体检测仪等。

施工现场安全通道、基坑、“四口”“五临边”等防护设施,坑井、深孔、边坡等的支护、围护、苫盖及隔离设施等费用。

脚手架、跳板等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

限界防护设施、器材。

二是安全宣传、教育费用。

第2篇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范

一、建筑施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支柱地位越来越得到体现,国家对建筑施工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加大了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力度,使我国建筑业的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都有所下降,建筑业总的安全状况趋于好转。但是,我们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由于国内建筑市场,目前大都采用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项目承包责任管理体制。采用项目承包责任制,层层分包,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尽如人意,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各种大小安全事故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施工企业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否,已经引起了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安全生产,渐渐成了一块形象招牌。如何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脉搏,已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现主要介绍建筑施工中存在以下几个安全问题:

(一)建设单位安全管理问题

将建筑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层层分包给不同单位,导致施工管理不严格、安全培训不到位和安全投入不足或基本没有。为了中标,只能把利润降低,而包工头又要追求最大利润,所以会减少他的一切不必要的金额开支,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

(二)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主要的安全问题

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勘察或设计,或改变勘察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或是某些老板为了逃避更多的报建费,要求设计单位出双份图纸,增加了安全隐患。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发现事故隐患时,也未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

二、抓好安全教育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实施施工现场安全全过程的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不同的方面制定了完整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模式要求。从目前建筑业的人员素质来看,在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80%以上来自农村,其素质和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达到的以下要求:

首先是必须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法规中有很多关于安全生产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指南和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

其次是必须掌握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建筑施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安全生产过程的危险源也非常多,对任何一个危险源未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从业人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必须掌握与生产有关的安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本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最后是必须掌握有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在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从业人员应当了解掌握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

(一)安全教育的现状

1、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我国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变化使原有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己经不适应现在的建筑生产方式,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再加上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安全管理不到位,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2、法律法规多而不全,执行力不够

我国法律的“环境与健康”过于薄弱。对建筑活动中“环境与健康”的重视,己经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话题。工程建设的目标体系已经由传统的“成本-造价-质量-工期”体系,转向“成本-造价-质量-工期-环境与健康”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己制定了环境管理体系。

3、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管理出现真空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机构改革,企业改制,企业逐渐脱离了行业行政管理的束缚,成为了市场中独立的行为主体。与此相适应,建设部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国家建筑安全专项监督职能的履行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则成为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督职能的履行者。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分开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这就形成了建筑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模式不一致,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失真,管理工作职责交叉不清。

5、监理、设计等单位的监管不到位

建设项目工程有时需要多家施工单位及多工种密切协作,作业工序复杂,作业条件及环境差异性大,导致危险源复杂多变,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以及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监管部到位,这些都给安全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二)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①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②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③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

④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⑤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⑥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2、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①冬季施工宿舍内采用燃煤取暖应防止住宿施工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宿舍应保证足够的通风条件;每间宿舍根据房间大小设置通风漏斗,通风漏斗尺寸:长不小于50cm、下口宽不小于30cm、上口宽不小于5cm,每间设置的通风漏斗至少不少于3处。

②每日熄灯前设专人封火,燃煤采暖设施严禁敞口,应将炉盘、炉盖扣严;如炉盘、炉盖不能完全扣盖严密的,应用黄土泥将其抹严,以防煤气渗漏。

③取暖设施排烟管道安装,每节管道承口应朝介质流通方向安装,接口处并用胶带封好;排烟管道出口探出房檐不得少于50cm,立管不得少于2.0m,水平管距房屋顶棚不得少于50cm,其朝向也不得朝向冬季季风吹来的东北方向。

④排烟管道上面不得烘晾衣物等易燃物品,取暖设施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

⑤封火时清出的没有燃尽的燃煤应清出室外,并用清水将未燃尽燃煤熄灭。

⑥进行安全教育杜绝烫伤、煤气中毒等事件发生,并进行突发事件发生的医疗抢救、紧急处理教育。

3、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①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②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③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三、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一)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综合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多方面的,必须对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1 、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相结合

做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办公、宿舍、食堂、工棚、硬地施工、施工场地围护、环境卫生等按有关要求、标准组织施工,做到宿舍与施工现场分开:工地设置文化室、宣传栏、乒乓球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并配置保健药箱,有利于工人生活、休息。同时也提高了施工安全综合管理。

2 安全管理与安全考评相结合

实行施工现场安全考评。采取对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工人进行定期安全考核。对达不到要求的进行教育批评、直至辞退。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人员经常进行检查,作业人员自查、班组互查、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单位、各个岗位、各个部位,达到施工现场综合考评的全面要求。并在工地出入口处设置“五牌一图”,履行安全职责,接受社会和上级的监督考评。

3 安全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我们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管理办法,并与奖罚制度挂钩,形成有利于安全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我们采用竞赛、表彰、奖励、升降等有效的激励机制,更好地鼓励项目经理、管理人员、作业工人从不同层面上抓好安全生产,重视安全管理,遵守安全纪律。再辅之以宣传教育,在“指导、监督、奖罚、教育”的共同作用下,纠正施工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形成一个“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气氛。

(二)安全警示

1、安全色

①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②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③黄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2、安全标志

①禁止标志: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图形为黑色,禁止符号与文字底色为红色)。

②警告标志: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图形警告符号及字体为黑色,图形底色为黄色)。

③指令标志:是告诉人们必须遵守的意思(图形为白色,指令标志底色均为蓝色)。

④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示目标的方向,用于消防提示(消防提示标志的底色为红色,文字、图形为白色)。

(三)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应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

1、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对象

施工安全管理控制主要以施工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环境为对象,建立一个安全的生产体系,确保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2、抓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控制伤亡事故

在项目施工中,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是整个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总包单位要建立健全分包单位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交底等制度。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应层层负责,项目经理要负主要责任。

伤亡事故大多发生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机械和起重伤害等方面。所以对脚手架、洞口、临边、起重设备、施工用电等关键部位发生的事故要认真地分析,找出发生事故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消灭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四、严格市场准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建筑施工生产一直是安全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发段。这不仅使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遭到巨大损失,还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为了降低成本,就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五、结语

总之,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个系统工程,施工现场点多面广,规模宏大,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且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情况在变化,要求在提高。针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涉及的范围广、原因多、突发性强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消除侥幸心理,保证防患于未然,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健全安全制度,狠抓落实到人到点灯方面,着力构建确保安全生产体系,这样施工安全事故必将大大减少,这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施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3篇 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化操作管理办法

成建质监发〔2012〕21号

本站各科室、高新分站:

为了进一步贯彻《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结合我市和我站实际,制订了《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化操作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化操作管理办法》(试行)

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六日

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化操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贯彻《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统一内部操作标准,结合我市和我站实际,制定本操作管理办法。

第二条

我站实行以监督组的检查或巡查、科室一级和站一级的重点监督检查或随机巡查相结合的三级监督管理模式。

工程分配到监督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第三条

实行工程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制度

根据工程实际和需要,由站领导带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工程质量专项监督检查。

第四条

监督组长应了解本组工程的总体质量状况;负责安排本组监督员的工作;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审核工作,并在《建筑(市政、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审查表》(详附表一、二、三)上“审核人”一栏签字;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知书》、整改通知书、扣分调查通知书及扣分通知书、优质结构杯推荐表、竣工验收通知书、监督报告等文书上签字。

第五条

监督员在组长安排下工作;负责与各责任主体建立工作联系,收集工程信息,了解各责任主体的质量保证能力、工程进度和质量状况;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审查工作,并在《建筑(市政、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审查表》(详附表一、二、三)上“审查人”一栏签字;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知书》、整改通知书等文书上签字;负责监督档案的保管、整改完成报告等监督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负责日常监督检查或巡查记录的录入工作;协助监督组长完成工作联系单、监督报告等文书的打印工作。

第六条

监督检查或巡查分为三种形式:

(一)由建设(监理)单位通知监督机构到场参加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础第一检验批隐蔽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

(二)由建设(监理)单位向监督机构通报有关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分部、主体结构分部验收时间,监督机构根据自身工作情况安排监督人员去现场的监督巡查;

(三)由监督机构根据工程进度及质量管理情况主动安排监督人员去现场的监督巡查。

第七条

地基(桩基础)第一检验批隐蔽监督检查时应做的工作:对各责任主体进行行为监督;按监督方案的要求向责任主体进行监督交底;了解工程特点、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了解工程的地勘、设计、图审等文件,决定是否编制补充监督方案;对实体质量及相关资料进行抽查。

第八条

基础、主体阶段的监督巡查应重点对观感质量进行抽查;对混凝土强度、钢筋数量及主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抽测,抽测数量按以下原则执行:

(一)回弹法抽测砼强度:各种等级砼强度至少抽测一根构件,同一砼强度等级每1至3层至少抽测一根构件,对个别点位混凝土强度有怀疑时,应加大抽测数量,且应抽测相邻构件;

(二)扫描抽测钢筋:主体结构分部分阶段隐蔽验收监督检查时同一栋楼的第一验收段扫描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后续分阶段隐蔽验收监督检查时应继续进行扫描监督抽测;一个监督号包含几栋楼时,可随意抽1至2栋进行扫描监督抽测,若不满足设计要求,其余各栋也应进行扫描监督抽测;对扫描监督抽测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应加大扫描监督抽测数量。

监督抽测结果,应按附表四、五的要求填写相应表格。

第九条

日常监督巡查,由监督组根据本组工程进度及质量情况,提前一天书面将监督计划报科室,由科室根据全科工程及人员情况统一安排后报管理科,由管理科公示工程安排。房屋建筑工程监督巡查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巡查:抗浮锚杆(桩)隐蔽、地下室防水隐蔽、钢筋隐蔽、基础、主体结构验收、主体及装饰样板房(间)、幕墙龙骨隐蔽、外墙保温隐蔽、装饰钢结构等。巡查时应对质量控制资料及功能性检测资料进行抽查,并按附件一的有关要求填写资料抽查情况;主体巡查时应抽查基础质保资料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基础实体质量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及书面报告;装饰巡查时应抽查主体质保资料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主体质量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及书面报告。

设备安装工程监督巡查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主要对标准层的管道隐蔽、开关插座、给排水点位预留预埋以及接地系统隐蔽检查;装饰装修阶段主要对住宅类建筑样板间(段、层)检查,各类建筑设备、管线安装以及大型吊顶的隐蔽检查;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对各系统设备安装、管道、桥架施工工艺进行检查。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巡查主要对基槽回填、道路各结构层隐蔽及道路面层、桥梁隧道等钢筋及预应力钢筋隐蔽、市政隧道地下防水、承重结构砌体隐蔽、重要功能性试验、样板段、分部工程验收等进行抽查。巡查时应对质量控制资料及功能性检测资料进行抽查,并按附件一的有关要求填写资料抽查情况;主体巡查时应抽查基础资料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基础实体质量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及书面报告;

第十条

监督巡查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对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基础、主体及装饰阶段的巡查各不少于一次;2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各阶段的巡查应不少于两次。安装工程对建筑装饰装修阶段、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监督人员可根据设备安装工程复杂程度安排各不小于一次巡查。对市政工程投资额度在3000万元以下的按照各专业工程(道路、排水、电力隧道、河堤、污水处理厂等)各安排不少于一次巡查,桥梁工程基础、主体阶段各巡查不少于一次;投资额度在3000万元以上的按照各专业工程(道路、排水、电力隧道、河堤、污水处理厂等)各安排不少于两次巡查,桥梁工程基础、主体阶段各巡查不少于两次;电力浅沟、给水、煤气工程原则上结合道路、排水工程巡查同步进行。对于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应加强巡查。

(二)按照《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差异化管理暂行办法》(成建委发【2009】105号)中的方案,A类项目部(项目经理)的工程巡查次数可适当减少,C类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当发现有A、C类工程时,监督组、科室均应及时逐级汇报。

(三)对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低下、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实体质量差的工程,监督组应及时向科室汇报,由科室统一安排巡查、加强监管。

(四)监督组在监督检查或巡查过程中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时,应责令改正;需要复查的,应向科室汇报,科室原则上安排科室领导带队到场复查;需再次复查的,应向分管站领导汇报,由站领导约谈相关责任主体后带队到场复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和扣分处理;发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监督组应按相关规定要求及时向科室汇报,科室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五)除监督组的正常巡查外,科室一级的巡查及站一级巡查也应常态化进行,科室一级及站一级巡查原则上每周不少于两次。

第十一条

在分部验收监督检查时,发现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现场代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设计(勘察)单位技术人员未在现场履行职责的,应给予口头告戒并要求重新组织分部验收;有两次未在场,应要求到站约谈,并根据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和扣分处理。

第十二条

监督过程中发现有关责任主体或责任人有违反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时,应及时逐级汇报,调查取证后以工作联系单形式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请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和扣分处理。

竣工验收监督检查时,发现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有关技术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未能到场参加竣工验收的,应责令建设单位停止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

监督报告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交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求各责任主体整改完毕后将整改完成报告报送监督机构的,应在收到整改完成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监督报告提交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各科室应指定专人对本科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第十五条

工程质量投诉由科室安排到监督组,由监督组负责处理。

第十六条

各科室、高新分站应通过视屏监管系统抽查施工现场责任人的质量行为、工程进度等情况。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附表一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核查表(土建)

附表二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资料核查表

附表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技术资料核查表

附表四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抽样测试记录

附表五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抽样测试记录

第4篇 浅议建设工程实施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建筑风格、多功能用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工程中的安全运行就越来越显得非常重要。“安全”本意是“无危则安、无损则全”,但“危”和“损”时时刻刻无形有形地阻挠着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安全管理绩效在企业的主导地位及形象。

近十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或修改了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安全投入和处罚力度都有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自1991年起开展第一个安全生产主题活动周,到2002年起开展第一个安全生产主题活动月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检查、考评工作,其目的要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逐步使安全生产走向科学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定型化、工具化,这就促使我们对jgj59-2011标准化规范条文细化内容认真理解严格执行。

建筑业是高危行业,如何落实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权责一致、社会监督和综合治理、依法从重处罚五项基本原则,以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在先、安全投入在先、安全责任在先、建章立制在先、隐患预防在先、监督执法在先的措施,是建筑企业十分艰巨复杂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笔者拟提出对应措施的认识。

一、抓好安全教育培训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智慧,人能创造或改变一切。国家专项出台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细化了各类专业培训学时,对建筑业安全教育培训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相对较高,关键是企业应积极主导正确对待:一是利用有丰富实践技术经验、有责任性、有注册执业资格的安全技术人员加强到安全设备部门,与有关技术部门共同策划对应的安全目标管理,每年都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各部门和生产一线管理人员脱产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可利用春节后工程开工前或项目竣工前的闲时);二是获得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和支持,促进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占据主动性、责任性和集体荣誉感,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行业规范条文加深理解和适应发展进步的认识,明确在实际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三是坚持管生产必须先管好安全、先防护后施工的原则,努力创造性改变安全环境;四是加强对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应对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策划等专项方案的落实并逐步完善。加大督促项目部对施工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现场安全宣传管理工作,进行生产安全事故教训案例分析,加强对现场隐患检查并及时有效整改完善;五是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考评制度予以兑现,奖罚分明。

人的生理因素、心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对从事建筑业非常重要,主要受制于建筑业高空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影响。企业要用行动来体谅、关心、爱护、帮助从业人员,包括身体、生活、家庭状况,提供较好地安全施工环境和休息环境,使其在这个“大家庭”得到实际温暖。从业人员中多数来自农民工,农忙时在田间,农闲时在建筑工地,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教育相对较少。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在能够接受建筑业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前提下,只有提供良好学习条件、配套齐全的设施和较为丰富的培训资料,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等视频宣传教育,通过系统地、认真地、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启发,来提高从业人员对安全培训教育的兴趣和重视,提高他们加深安全意识的认识。企业内部的三级安全教育,从组织培训到考核要结合实际,要满足各类人员规定的培训学时。特别是项目安全教育,利用气候停工时节或在晚上不影响从业人员休息前提下,结合现场实际对重大危险源辨识、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详细耐心地讲解、宣传法律法规规范和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班前要进行针对性地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切不可走过场或漏掉一名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很多人员产生“三违”行为甚至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伤害,都是与接受安全教育认识不够或未认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而产生的,是最致命的危险源。项目部管理人员及负责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要坚持平时深入施工现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在岗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整改及注意事项等逐一耐心地提醒说服,让从业人员明确自己的安全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要有学习培训、交底的实际签名记录。建设工程利用现场安全通道及防护等设施有利空间,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使任一视角都能看到醒目安全标志、安全警示语等宣传标语,同时以醒目的企标显现,树立企业形象。

特种作业人员在建筑业有着十分复杂高风险的特性,接受高等教育、技术培训、安全技术教育程度相比之下都不高,有多数未参加专业培训就取得上岗证,发证部门应承担责任严格套紧这一关。特种作业人员心理素质、安全技术素质的偏低,给项目安全管理就带来了沉重压力,这必须经有资质部门来进行专业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持双证上岗。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自身技术素质要高,要精通专业技术,才能有细心地做好传帮带、耐心地进行安全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时时检查督促特种作业人员严格遵章守纪管理的威信。

二、确保本质安全

随着建筑业高速发展,机械化施工利用率明显提高,相应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周期。从基础到主体结构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简称起重机械)在工程中活动范围大,垂直和水平载物的依赖性强。高楼层工程中起重机械多台作业,面临着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坠落、物体打击和倾覆等重大危险源的演变,存在着高风险潜在严峻压力。而各类动力机械交叉作业十分复杂,这就警示我们对施工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用电机具从策划到入场安拆、检测验收、运行、维护及设备操作必须进行严格地专业技术管理。首先要确保机械本质安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正规的和国家特定的机械生产企业产品。特别是起重机械,包括多塔作业的专项方案策划、论证、安装、运行、维护到拆卸都必须严格按规范有序进行,把关对持证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地安全技术培训、交底,分解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定人、定位、定安全责任追究制。整套方案、特检(月捡)验收、运行、安拆、日常保养、维护修理必须如实完善记录、设备档案资料必须齐全。

现实中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仍然存在着导线及架设不符合规范要求、乱接乱拉现象十分严重、潮湿的地方临时用电不规范等重大危险隐患。隐患发生的周期集中在主体结构砌体、内外装饰施工过程中,所以这期间安全检查重点之一在楼层临时施工用电。必须重点对临时用电及配置采用tn-s系统、对配电导线及架设、对接地与接零保护、对配电箱及配置、潮湿区域临时用电等都要依据jgj46-2005规范进行日常严格检查整改,切不可有一丝疏忽,否则就会产生重大触电伤亡事故。要明确“三级配电、逐级保护”的技术要求,规范对导线及架设、现场照明、配电箱内配置使用要求一定要坚决执行,并且督促值守电工责任人严格检查,不符合临时用电规范的一定要及时拆除或重新设置,排除用电隐患,还要对用电不规范的行为人和事进行严厉处罚,坚决制止“三违”行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施工用电的本质安全。

深基坑施工、模板施工、防护设施搭设、脚手架搭拆、卸料平台搭拆、洞口防护、临边防护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都要符合本质安全系数。本质存在不安全因素,就会演变为最大的潜在危险源,必须及时有效地排除隐患。从周密策划专项方案到实施作业都要进行严格地审核、检测验收、检查排除故障,都必须依据标准化规范规定内容有序进行,实际操作中切不可有半点马虎和疏漏,同时要有详细地周期检测验收记录和跟踪检查故障排除记录。

三、环境对应措施

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是项目创建文明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施工中的减噪防尘环境保护也明显关系着企业的形象及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印象。施工区域、办公区域、生活区域的布置,都要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进行策划。再狭窄的施工场地也要布局合理,材料分类堆放齐整,特别是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存放,要加强安全监管分解到责任人。生活区域的治安、用电、消防监管责任也要落实到班组及责任人,并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其配套设施也要随之逐步完善齐全。

建设工程的施工环境是不规则的,特别在城区建设场地狭窄、原建筑物与在建物相邻,周边道路车来人往密集,地下有管路,地上有架空输电导线或电信线路,给项目施工及起重机械运行增加了重大危险源高风险的压力及限制。面对现实就要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进行细致的策划,绘制平面布置及起重机械限制作业区域。周边的安全防护设施得加强,在建物外架的立面加密封闭防护、水平防护得延伸加宽。着重防范对周边行人伤害、车辆伤害和防范起重设备与架空线路、原建筑物碰撞事故等,都要精心策划到最佳安全防护效果、追加安全投入、认真设置相互配合、严防死守责任到人,才能确保平平安安。

恶劣自然灾害对在建工程产生的危害必须进行严格控防。雷暴雨时节切不可在高空露天作业,起重机械要重复接地,在建物外防护钢管脚手架必须与工程接地点相连,临时用电及配置与其它施工机械也必须按jgj46-2005规范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并进行检测记录。冬季零下结冰温度或雨雪大雾时节切不可在高空、临边或露天冒险作业,必要时采取防滑措施或清除结冰层。在获取大风信息前,必须对临边设施和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防止物体吹倒或坠落伤害。大风时,禁止悬空作业和临边作业。起重机械遇有12m/s及以上的大风、大雨、大雪或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运行。这些措施必须在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时有针对性地用文字交代清楚,还要严格督促检查落实。

高楼层施工消防安全是一项重要内容,主因是在建物周边存在可燃物品,楼层施工中火源来自钢筋对焊、金属焊接、切割,在高层上作业很容易引燃物品,这类案例发生率相当高,教训深刻,影响也非常恶劣。虽然施工中的消防用水随楼层上升已安装,但动火作业时仍有预案措施不到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从动火报告、动火安全交底手续到实施操作,要严明厉害关系和措施,作业人就是责任人,必须先防护后施工,还要跟踪督促排查消除火源。

建筑业存在着多工种交叉作业,主要显现临边或外墙交叉作业部位,其危险危害程度非常高,稍有失误就会发生物体打击、物体坠落或人员坠落生产安全事故。对现场作业人员安全交底时一定要针对性指出:一、个人安全防护必须到位;二、先检查作业区域周边环境,消除不安全因素;三、对物品按规定荷载存放并放稳;四、禁止人员垂直上下作业或集中作业;五、禁止丢抛任何物件;六、禁止损坏水平防护和临边防护设施;七、工完必须场清。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时时重点逐一排查不留隐患。

四、强化目标管理

强化安全目标管理首先是正确认识围绕安全为先这重心转的目的,要动真格才能达到目的,切不可纸上谈兵喊口号,否则就会超标。公司、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目标管理体系,最终在项目工程安全管理实际行动中落实。采取安全措施目的是创造良好地安全作业环境,要将人、物、环境、管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改变,正确对待“一打、二备、三看、四总结”良性循环安全管理模式:“一打”是针对危险源及时行动采取有效地事前措施防护;“二备”是安全防护物质包括安全费用要备齐满足需要,预案在先;“三看”是每日都要在现场巡查细看,重点部位跟踪查看,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完善,发现“三违”行为立即制止,及时纠正;“四总结”是在一周一次的项目例会上总结前期安全生产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协调下期安全工作安排。对于违章违纪行为要依据《安全管理协议》和《安全总交底》条文内容,该处罚的一定要进行处罚,对事不对人决不能手软,玩忽职守者要重罚,累教不改者必须清理出场。良性循环就是在总结的基础上“一看、二备、三打”,一环扣一环促使全员自觉地配合关注安全、参与安全、遵章守纪的常态心理。同时利用现场宣传栏加大安全宣传投入,以最新安全动态信息,从法律法规的公布到各地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教训和配图及时宣传,提示大家从中吸取教训,从心理上、行动中主动接受安全管理工作。

进入工程项目的各劳务班组及从业人员,在签订《劳务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和《安全总交底》,与《劳务合同》起同等制约利益关系。进入施工现场分部分项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班前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办理签字认可手续,让从业人员明确并重视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面对现实结合工程施工状况,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目标一致,按规范要求动真格地、尽职尽责地认真完成各项日常该做的工作,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桎梏,就会获得良性而纯洁的收获。

第5篇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规范

第一节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要具备的条件:1、存在性,即风险因素的存在性2、风险因素发生的不确定性3、风险产生损失后果

风险因素是指能产生或增加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条件或因素。风险因素可分为以下三种:自然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是指造成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外在原因或直接原因。建设工程风险事件是指任何影响建设工程目标实现的可能发生的事件。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损失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

风险的分类:1、按风险类型分:纯风险、投机风险2、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3、按风险影响分:环境风险、公司风险、市场/行业风险、项目/个体风险等。4、按风险后果分:可预测性风险、严重性风险、发生频率风险。

建设工程风险是指影响建设工程目标实现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影响建设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实现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建设工程风险的特点:风险大、个别性、复杂性、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均有风险。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1、实际投资不超过计划投资2、实际工期不超过计划工期3、实际质量满足预期的质量的要求4、建设工程安全。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实施决策、检查五方面内容。其中,风险评价的结果包括: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确定各种风

险事件的发生对建设工程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等。风险对策有以下四种: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

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核心工作是建设工程风险的分解,识别建设工程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及后果。建设工程风险的分解途径:目标维、时间维、结构维、因素维、环境维。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方法是方法有:风险调查法、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初始清单法和经验数据法,其中,风险调查法是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

风险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大类方法。定性风险评价方法有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有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决策树、定量风险评价法和随即网络等。在定量评价建设工程风险时,首要工作是将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潜在损失定量化,这一工作也称为风险衡量。风险衡量一般包括:风险损失的衡量、风险概率的衡量。风险损失包括:1、投资风险2、进度风险(进度风险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为赶上进度计划所需是额外费用、延期投入使用的收益损失)3、质量风险(质量风险包括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结构倒塌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复位纠偏、加固补强等补救措施和返工的费用;造成的工期延误的损失;永久性缺陷对于建设工程使用造成的损失、第三者责任损失)4、安全风险(安全风险包括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和补偿费、财产损失包括材料、设备等财产的损毁或被盗、因引起工期延误带来的损失、为恢复建设工程正常实施所发生的费用、第三者责任损失)。风险概率的衡量的两种方法:相对比较法和概率分布法

风险对策中的损失控制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方面工作。损失控制需形成完整的损失控制计划系统,计划系统由预防计划(也称为安全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风险自留可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类型。风险转移分为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和保险转移(工程保险)两种形式。其中,工程保险内容包括:工程物质损失、第三方财产损失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风险管理人员应考虑如下两个问题:1、风险与收益2、风险态度(个体对风险的态度可简单分为三种:风险喜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立)。

第二节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和减少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目标,实现事故预防。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因此,危险源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是识别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相关的所有危险源等,评价出重大危险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

对危险源安全风险的管理是一个随施工进度而动态发展、不断更新的过程。它由安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实施决策、检查等五个基本环节构成。

危险源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措施计划、实施控制措施计划、检查。

施工现场业务(作业与管理)活动的分类方法:1、按施工现场场界内外的不同场所分类2、按施工阶段、工序、活动分类3、计划的和非计划的,被动工作4、确定的任务5、不经常发生的任务。

危险源的分类:1、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有害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产生的根源是能量与有害物质。因此,第一类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方法有: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有害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等。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保障、人的失误(人的失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失误两个方面)和环境因素。其中,管理失误表现在对物的管理失误、对人的管理失误、对管理工作的失误。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为减少第二类危险源事故发生,控制方法有:减少故障、进行故障安全设计。一起事故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危险源识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第二类危险源。2、按引起的事故类型分类,可分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火灾和爆炸等。3、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可分为(1)物理性危害(2)化学性危害(3)生物性危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害(5)行为性危害因素(6)其他危害因素。4、职业病分类,职业病种类:(1)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6)职业性皮肤病(7)职业性眼病(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施工现场职业病的种类:(1)粉尘(2)生产性毒物(3)噪声(4)振动(5)环境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现场调查方法、专家调查方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步骤:确定初始事件椗卸ò踩δ发展事件树椉蚧录分析事件树)、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步骤:熟悉系统椀鞑槭鹿确定顶上事件椚范勘曛调查原因事件椈龉收鲜定性分析検鹿史⑸怕比较和分析)。其中,现场调查法是主要采用的方法。现场调查方法的调查形式主要包括:(1)询问、交谈(2)现场观察(3)查阅有关记录(4)获取外部信息(5)检查表。

危险源识别应注意事项:(1)应充分了解危险源的分布(2)弄清危险源伤害的方式或途径(3)确认危险源伤害的范围(4)要特别关注重大危险源,防止遗漏(5)对危险源保持高度警觉,持续进行动态识别(6)充分发挥全体员工对危险源识别的作用,广泛听取每一个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征求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专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等的意见。

安全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对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全部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根据评价分级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实现预期的建设工程安全目标。评价的前提是现有的和计划准备采取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得到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的安全风险的大小。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专家评估法、定量风险评价方法(r=∑p×q,即安全风险大小=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发生后的潜在损失)、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d=l×e×c,即危险性分值=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安全检查表法。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1、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3、曾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5、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总分>160分是高度危险的。

选择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1、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2、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3、利用科技进步,改善控制措施4、保护工作人员的措施5、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6、引入安全防护措施7、使用个人防护用品8、考虑应急方案9、引入预防性监测控制措施等。

按危险源的风险量(即风险大小)确定控制措施。可忽略的:不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可容许的: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中度的: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现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地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重大的: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合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不容许的:只有当风险已近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按危险源的评价分级确定控制措施。1、对未列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一般可按现有的运行控制措施,加强管理。2、对重大危险源,应具体制定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控制措施、改善计划及相应的资金计划。可考虑的控制措施有:(1)制定目标和专项技术及管理方案(2)制定管理程序、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3)组织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4)改进现有控制措施(5)制定应急预案(6)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与监测。

《规范管理使用建设工程安全费用(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