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知识
栏目

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1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25 热度:10

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

第1篇 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

一、 风险管理原理

1.风险管理的起源、定义与分类

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公司发生重大损失促使高层决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随后几十年中,对企业的人员、财产和自然资源进行适当保护已形成了一门新的管理学科。这门学科在美国被称为风险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风险管理已从美国传到加拿大和欧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开始引入我国,并日益受到重视,这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风险管理的定义,由于各国学者对风险管理的出发点、目的、手段和管理范围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所提出的各种学说也不同。综合各种论述,根据多数比较一致的观点,对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风险管理是管理主体(可以指个人、公司、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科学的决策,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置,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对于风险管理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划分:

(1) 按风险管理主体,可分为个人(含家庭)、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公共机关等风险管理。

(2) 按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技术、意外事故、海损、地震、洪灾、火灾等风险管理。

(3) 按事故发生时受损失的形态不同,可分为财产、责任、人身、利润等风险管理。

2. 风险管理的作用与程序

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经济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造就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

(2) 对家庭(或个人):可保障家庭免于巨大灾害损失的影响;可使家庭节省保费支出而不减少其安全保障;可使家庭充满信心,敢于承担较大的风险去创业或投资等。

(3) 对社会:对社会经济单位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社会也从中受益;使各经济单位的资源得以更有效地利用,从而使风险处理的社会成本下降,并使社会经济效益增加等。

风险管理需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1)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确定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其它部门合作;风险管理计划的控制;编制风险管理方针、策略等。

(2) 风险识别。这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前,运用多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的潜在原因。

(3) 风险衡量。这是指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的程度。

(4) 风险控制。在识别和衡量风险以后,风险管理人员必须选择适当的对付风险的方法或综合方案,对风险加以控制,这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

(5)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这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运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说。风险处理之后,还应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不断修正和调整计划,以适应新的情况并努力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3. 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即在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以便于衡量风险大小,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下面重点介绍几种:

(1) 财务报表分析法。风险管理试图避免的事故都将导致对财务的负面影响,所以财务报表提供了关于这些事故的线索,一般可通过认真检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来发现企业负债、资产、收入和利润等的变动情况,从而反映出企业潜在或显形的风险。

(2) 标准调查表法。调查表种类繁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保险调查法,即通过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对风险企业的调查分析而编制的调查表;保单对照法,即指保险公司将其出卖的报单种类与风险分析调查表融合,以问卷的形式制成表,企业风险管理人员依据此表格和企业已拥有的表单,加以对照分析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资产-损失分析法,即指制定资产-损失分析表,从企业整体出发来分析企业的所有风险。

(3) 流程图分析法。这是以图表和顺序的方式描述某一经营活动过程。一幅流程图在辨别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上是非常有用的。这些工序常被叫做所谓的'瓶颈'——即该工序发生任何事故都会造成整个生产的停业。但因它难以指出某个薄弱环节,因此,应同时运用其他的风险识别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4) 风险因素分析法。这是指针对可能引起的事故和存在整个系统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5) 风险清单分析法。这是风险管理人员在分析风险时,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是通过编制风险清单,清单上逐一列出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将这些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以便发现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

4. 风险控制

所谓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险性,在事故发生前,通过采取措施,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在事故发生后,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风险控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 风险控制体系。一个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应包括经济和技术措施;与外部保持良好关系;组织内部心理防范机制教育;改进内部工作等内容。

(2) 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策略应包括风险避免、风险减弱、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内容。风险避免的实质是回避风险源,进而避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避免是控制风险的一种有用的,极为普通的策略,但常常因回避了风险,而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从而使其运用性受到限制。风险减弱是指企业通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较之风险避免更适用。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将风险转移至它处的做法来控制风险损失,如:在证券交易所抛出股票;建筑承包商实行项目分包;出卖二手设备;供销双方签订合同明确承担相关责任等。风险自留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对于某些不能预防、回避又无可转移的风险,企业只能自留,但应采取积极措施,让风险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3) 风险控制成本--效益与分析。其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定经济上的可行性,即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潜在收益应大于或等于风险控制成本,则经济单位就可采用这种风险控制措施。

二、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

当危机(或风险)降临企业时,企业必须做出迅速的反应来挽回损失。一般而言,'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在一般情况下,这一原则总是适用的。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的'雄鹰'式的企业总是能够得到公众的谅解,企业采取这种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叫'雄鹰'效应。而遇到危机总辩解说'这不是我们的责任',试图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式企业,最终会给企业的信誉和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类企业所采取的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叫'鸵鸟'效应。

第2篇 高风险作业管理程序

一、目的

明确高风险作业活动的范围和管理要求,有效预防和控制高风险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二、定义

高风险作业:一旦失去安全管控,可能导致人员群伤、死亡、环境重大污染或财产重大损失等的作业,通常被称为高风险作业。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三、编制依据

示范快堆厂区道路雨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施工现场高风险作业管理》

四、责任

1、建立高风险作业安全管控制度;

2、定期对施工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识别高风险作业,编制高风险作业计划清单,并及时向监理单位和xnpc提报。

3、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元编制安全专项控制方案、工作危害分析及控制单,设置控制点并实施控制;

4、编制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报相关方审查通过后组织实施;

5、对本项目许可的高风险作业进行审批,并对高风险作业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管控,确保现场安全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

6、对于需要报监理、xnpc许可的高风险作业进行内部审核后,及时提报相关方审批会后方可实施。

7、组织对本项目涉及高风险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授权;

8、项目施工负责人(施工员)是高风险作业的直接责任人

9、项目安全经理对高风险作业的全过程必须监督管理

10、由项目经理授权安全经理、对涉及高风险的作业人员进行各相关内容的培训

五、规定

1 、高风险作业范畴

1)动火作业;2)用气电作业;3)起重吊装作业;4)高处作业;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6)动土作业 ;其它经风险分析风险度在160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

2 、高风险作业报批

在编制安全专项控制方案和jha控制单时,需要识别上述范畴内的高风险作业并进行标注;

每周根据工程进度安排,现场施工作业具体开展情况,汇总编制本项目下一周的高风险作业计划清单,并以书面形式提报监理单位;

3、高风险作业分级管控原则

示范快堆工程厂区施工道路雨排水施工现场按照“分级许可、分级管控”的原则,对高风险作业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进行管控。根据本单位施工作业活动内容和本程序规定,建立本项目适用的高风险作业许可管理相关制度/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本程序规定的高风险作业实行许可管理。现场各类高风险作业的管控原则和许可证要求如下:

1)动火作业,按照《动火作业管理》程序执行;

2)临时用电作业,按照《现场施工用电管理规定》程序执行;

3)动土作业,按照《施工总平面管理》程序执行;

4)起重吊装作业,按照本程序附录2执行;

5)高处作业,按照本程序附录3执行;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按照本程序附录4执行;

7)其它高风险作业,按照本程序附录7执行。

各类施工活动对应办理的作业许可证对照表

序号施工活动名称作业许可证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动土作业许可证》、
2土石方开挖工程
4脚手架工程没有可靠作业平台及上下通道,只依靠系挂安全带防止高处坠落的悬空作业办理 《高处作业许可证》
5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安装与拆除工程
6混凝土工程
7砖石砌体及装饰工程
8其它高处作业
9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起重作业许可证》
10焊接、切割、热处理作业《动火作业许可证》
11地井、密室、容器、管道内等密闭空间作业 房间内油漆、防水、酸洗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12其它经风险分析风险度在160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特殊高风险作业许可证》

六、高风险作业许可流程

1、作业许可申请

高风险作业负责人根据作业计划,在确认作业安全分析有效和相关准备工作充分的前提下进行作业许可申请。

1)需监理单位最终批准的,至少提前2天申请,接受书面审查;

2)需要xnpc最终批准的,至少提前3天申请,接受书面审查;

3)同一工序涉及两种及以上高风险作业的,必须同时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手续;

4)作业许可流程参见本程序附录8。

2、高风险作业许可证的分发和使用

高风险作业许可证的分发和使用应遵循以下要求:

1)施工单位应对作业许可证统一印制并进行编号,保证每一份许可证编号唯一;

2)作业许可证上信息应填写详细准确,不得无故空缺内容;

3)许可证上的安全措施只适用于特定区域、系统、设备和时间段,如果工作时间超出许可证有效时限、工作地点或作业条件改变,必须停止作业重新办理作业许可手续;

4)在作业实施期间,作业负责人必须时刻持有有效的作业许可证,以备相关各方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需备案相关许可证;

5)当同一工作有多个施工单位实施,每个施工单位都必须办理各自作业许可证;作业的主办施工单位统一收集其他单位的许可证,统一报送,统一签字。

3、高风险作业许可证的关闭/失效

1)当工作已超过许可证规定的时间限制,许可证自动失效,作业人员/班组需重新办理方可恢复工作;

2)当正在进行的工作出现紧急情况或已发出紧急撤离信号时,所有的许可证将当即失效,必须办理新的安全许可证方可恢复工作;

3)xnpc、监理单位及本项目相关人员检查时发现实际作业状况与许可证要求不符,有权利要求停止相关作业,并告知申请方。作业许可当即失效;

4)许可证一旦失效,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如需继续工作的需按本程序重新申请,

5)作业完成后,申请人与批准人在现场确认没有遗留任何安全隐患,并已恢复到正常状态,方可关闭作业许可证;

6)作业许可证一旦发现丢失或现场不能提供的情况,立即停止作业,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重复发生此类情况的按照未办理作业许可证处理。

七、高风险作业相关方案要求

施工活动中的高风险作业必须相关的施工方案作为指导,方案中要明确具体的安全措施,以指导现场施工。

1 、方案编制基本要求

1)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活动的组织策划文件,在制定阶段就应当考虑控制安全风险,按照消除、隔离、减弱、控制的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优化施工工艺流程,尽量减少高风险作业;

2)施工工艺全部流程确定后,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元,按照施工工艺顺序对每一道工序环节进行工作危害辨识,分析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编制与施工方案配套使用的安全专项控制方案(含jha控制单);

3)施工方案和安全专项控制方案完成编制和内部审批后,同时报送监理单位、xnpc进行审查。方案审查的具体流程和相关要求按照《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程序执行。

2、工作危害分析及风险控制

为更加清晰明了的对现场施工作业活动进行管控,所有施工作业活动均实施“工作危害分析(jha)及控制单” (以下简称“jha控制单”)管理。关键工序设置控制点,通过相关人员检查、见证后签字放行。

3 、jha控制单的编制

项目技术人员应在施工方案/安全专项控制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控制,要求和流程如下:

1)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元,将施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作业步骤、工艺流程;

2)对每个施工作业步骤、工艺流程逐一识别危害因素,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个状态下的人员、设备、材料、工艺和环境等方面,以及上游工序可能对下游工序带来的风险,和对作业场所内所有人员、设备的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3)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存在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制定采取最安全、有效的控制措施;

4)控制措施应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而非笼统的管理要求;

5)将上述工作编制形成“jha控制单”,并对属于高风险作业的工序以★进行标注;

6)jha控制单格式见本程序附录9。

4、控制点的设置

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在jha控制单上根据风险大小选取控制点:

1)控制点包括:

——停工待检点(h点):施工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施工条件不足环节、施工强度大/难度大或不稳定环节等;

——见证点(w点):一般施工过程安全检查步骤、成熟工艺/技术的安全动态管控步骤等;

——文件记录审查点(r点):对施工活动的验证,可以通过查看检查/试验记录、计算图纸、报告等文件进行判断,设为r点。

2)施工单位各相关部门选点完成后,须再次进行审核确认,并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须完成内部批准,并施工方案、安全专项控制方案一同报送监理;

3)对于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jha控制单,监理单位必须选取关键工序作为控制点,采取现场巡查、见证、旁站等方式实施监督;

5、jha控制单的执行

1)jha控制单作为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的必要内容之一,施工技术人员向相关人员进行详细说明,并双方签字;

2)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岗位必须按照控制单要求,逐一进行内部详细、全面检查控制,检查并组织落实相关安全措施,保存相关过程记录;

3)首次在本项目实施且属于高风险作业的工序,项目部应当按照h点进行控制,通知和监理单位xnpc工程管理处现场见证。

6、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特殊要求

现场部分施工活动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根据国家/行业相关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称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

1)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内容

——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专项方案审批

——专项方案应当由本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xnpc相关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八、高风险作业过程基本要求

1 、工前交底

高风险作业开始以前,通过工前会再次组织班组成员对作业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对作业许可证所列内容再次进行交底,交底的内容应包括作业概况、作业相关的负责人到位情况和职责、工艺流程、风险点、防范措施、应急措施(如有)。

2工前检查

每次作业开始前,项目部应组织相关班组对包括但不限于作业许可证中所列内容进行工前检查,全方位落实各项文件资料(包括涉及的各项方案、jha风险控制单、作业许可证、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中的安全施工作业要求,符合作业条件方可作业。

3 、过程监护

高风险作业必须按照要求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具体要求见各类作业管理规定)。

4、工完场清

作业结束后,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遗留隐患,防止对下一道工序造成危害,做到工完场清。

九、高风险作业相关人员基本要求

1、作业负责人

高风险作业负责人,负责组织作业活动申请作业许可、组织作业前工前会,一般为班组长,经过班组长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关内部授权任命。

2、作业许可审批人员

高风险作业许可审批人一般为施工队长及以上人员,参与审核的安全人员应为具备安全管理资格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高风险作业施工人员

建立相关教育培训制度,对从事高风险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内部授权,培训内容包括不限于所从事作业操作规程、高风险作业相关管理制度、相关应急措施、应急预案等。

涉及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的必须取得相关资证,并持证上岗。

4 、高风险作业监护人员

每一类作业的现场监护人员须经过相关作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相关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通用安全措施、现场应急救援措施(预案)等,并取得内部授权。

十、高风险作业的监督检查

各部门应当将对现场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检查作为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及时排查并消除高风险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现场施工安全。

1)建立完善高风险作业相关制度,明确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内部成员等相关管理人员对高风险作业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要求,并安排专人对高风险作业进行全过程现场监督;

2)本项目首次实施的高风险作业业,应通知监理人员现场见证旁站,监督检查控制单及作业票中所措施的落实,同时观察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

3)xnpc根据关注程度和jha控制单选点,对于高风险作业进行监督检查、见证,最高级别的高风险作业应现场见证,重点关注作业许可证执行状况、现场安全措施落实的准确性;

4)监理、xnpc对本项目高风险作业过程进采取措施存在不合理或不足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完善整改后再施工。

十一、附录

附录1:周高风险作业计划安排表

附录2:高风险作业许可证流程图

附录3:《起重作业许可证》管理规定

附录4:《高处作业许可证》管理规定

附录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管理规定

附录6: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控制单

附录7:高风险作业监督见证单

第3篇 建筑行业特殊作业的风险管理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临时性强,作业条件变动大,现场环境复杂,很多作业活动在危险性高、条件特殊的区域进行,如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用明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相对密闭的、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内,有可能引发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的作业,如容器内作业、地下通廊作业。由于施工的需要,焊接、切割、烧沥青等动用明火作业常常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进行。应加强对这些特殊作业的风险管理。

1 作业前的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策划

根据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的独特性、变动性的特点,要针对每个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危害辨识,保持危害辨识的动态性和具体化。

作业前,必须充分辨识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用明火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几方面存在的危害和可能造成的风险。例如:在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受限空间内含氧量低于19%,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易燃、易爆气体的状态超过其燃烧、爆炸临界值,焊接、切割工具的性能有缺陷;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操作人员不了解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液体与气体介质的理化性能、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作业前未进行含氧量分析;在作业环境方面,动用明火作业涉及到的区域内有可燃物而无防护;在安全健康管理方面,受限空间内个体作业而无人监护、无必要的通讯工具,作业程序有错误,有易燃、易爆气体时未用n2等惰性气体进行置换、通风等。

在充分辨识所有的危害及其可能造成的事故——如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等之后,要进行风险评价,找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控制计划并予以实施。控制计划包括运行控制和管理方案两个方面。需要增加硬件措施或进行整改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资金、人员、技术措施和有关责任,按预定的时间完成,以确保工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经常性或周期性的问题,不需要增加硬件措施,但要规范有关过程和操作要求的,要制定或修订工作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

2 主要控制措施

2.1 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

作业前,要了解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液体与气体介质的理化性能、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及焊接、切割工具的性能,进行含氧量分析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的分析。氧含量必须在19%~21%范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必须低于有关标准的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必须低于其燃烧、爆炸临界值。当受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液体、气体或含氧量不足时,要事先进行通风置换;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必须先用n2等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再进行通风。存在有毒、有害液体时,应先排出液体物质,再用高压水大量冲洗。实行作业人员轮换工作制度,适当缩短作业时间。在动用明火作业中,要事先确定安全防火间距,建立作业许可制证度。

2.2 建立许可证制度

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和危险区域动用明火作业前,应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相关人员应对将要作业的场所进行检查,进行气体含量或浓度的监测,确认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紧急情况处理设施和器材如:消防车、灭火器、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的配备情况。认可后方可发放作业许可证。许可证注明适用的场地和操作类型,对每一个新地点均需取得新的许可证。

2.3 加强人员培训

建筑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控制风险能力不足构成诸多风险。由于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用明火作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要求人员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所以,对从事这些作业活动的人员,除了常规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外,还需要针对危害辨识的结果进行专门培训,如进入危险区域的许可条件、危险区域的危害、控制方法、进入的程序及紧急状态下的营救程序。

2.4 加强监护

加强作业前、作业过程中、作业后的监护及有关设施的监护:作业前无焊、割工操作证明和作业许可证不准施工;无专门监护人员和预防设施不准施工;操作人员不了解作业环境和使用设备是否安全不准施工,曾盛装可燃、易爆气体及液体的各种容器、管道、仓间、罐柜等未经清洗和测爆不准施工,作业人员未作个体防护不准施工。作业过程中要设专人监护,随时对作业点和作业区域的气体浓度或含量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作业;对违章作业要及时制止,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随时与作业人员取得联系,作业人员定期轮换。作业后,要对作业点和相关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残留物品、火种和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消防器材、co监测仪等设施要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方,要有专人管理,负责检查、修理、保养、更换、添置,保证其完好和有效。

第4篇 石油公司利率汇率风险管理业务流程

利率汇率风险管理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经营目标

1.1利用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保值,规避利率、汇率的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

1.2保证进行风险管理业务资金的安全。

2财务目标

2.1保证风险管理业务损益的计算与摊销、资金收支核算的真实、准确、完整。

3合规目标

3.1利率汇率的风险管理业务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和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3.2合同的订立及执行符合国内、国际市场的法规及惯例。

二、业务风险

1经营风险

1.1未经授权或超越授权范围进行交易,瞒报或不报交易结果,导致交易损失。

1.2与未经批准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发生损失。

1.3未严格按照风险管理方案交易,导致风险管理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损失。

1.4交易指令未能准确、及时、有序地记录和传递,导致丧失交易机会或发生交易损失。

2财务风险

2.1风险管理方案风险匹配错误,导致实际损失。

2.2未能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进行风险管理业务及资金收支的会计核算,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3合规风险

3.1风险管理业务不符合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造成损失。

3.2未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开展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受到处罚。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1风险分析及方案制定

1.1财务部定期及不定期编制金融市场月报,对利率、汇率变动方向及变动水平做出预测,通过财务信息网下发各分(子)财务部门参考。

1.2全资子公司根据上述预测,结合各自资产负债情况,进行风险分析,与财务部一起商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方案。

1.3控股子公司根据各自的分析自行制定风险管理方案,获公司内部授权批准后将方案上报财务部备案。

1.4全资子公司在确定风险管理方案后,应将方案上报财务部。上报的方案应包括:业务风险分析、风险管理方案内容、风险管理目标、方案利弊分析、敏感性测试、对报表损益的影响,交易流程等。

2方案审批授权

2.1财务部根据全资子公司上报的风险管理方案(保值方案)或自己提出的风险管理方案(保值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按规定权限报批后,根据业务需要授权全资子公司分管经理签署相关交易文件。

2.2法律事务部对交易合同及相关交易文件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2.3交易对手的选择由财务部与各分(子)公司商量后按规定权限报批,按照市场招标的结果确定最终交易对手。

2.4对于后续的动态管理,由财务部主任对新方案进行审批并签署相关的交易文件。

3方案执行和后续的动态管理

3.1财务部或相关分(子)公司业务人员根据风险管理方案(保值方案)的内容和授权区间,选择合适的市场时机向经批准的交易对手下达交易指令。交易对手根据我方的指令进入交易市场完成交易。

3.2保值交易执行完毕后,财务部或各分(子)公司相关业务人员须于当日将成交结果以书面或口头方式通知财务部分管主任。在交易完成第二日应以书面形式向财务部报告交易结果,内容包括交易时间、交易最终对手、交易价格、金额等。

3.3保值交易执行后,各相关业务人员应建立风险管理台账,记录每笔交易的盈亏及市值,并进行相应的动态管理。

3.4财务部应于每月5日前,将财务部及各分(子)公司保值方案的市值及盈亏等情况进行汇总,经财务部主任审核后上报总裁班子成员。

3.5对于金融市场与预期的走势背离极大,需要对原有的保值方案进行动态管理(如平盘、反向操作等)的情况,全资子公司应报财务部主任批准。

4会计核算与对账

4.1财务部和各分(子)公司应按照股份公司内部会计制度的规定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4.2保值交易执行完毕后,各相关业务人员应将具体保值方案抄送财务部门以进行会计核算。并于每月5日前将保值方案的市值评估结果抄送财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

4.3保值交易平盘或到期后,各相关业务人员应将交易结果抄送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4.4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每月核对交易结果及结算情况,及时处理差异。

4.5财务部门应妥善保管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各项原始资料等业务档案,保存期应不少于5年。

第5篇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与控制

因忙于具体工作一直无暇学习,通过这些日子老师对教材及法律法规合同的悉心读解,言传身授让我受益匪浅,内心思绪万千,反思这些年的从业经历,觉得自己在主持工作过程中依旧有很多死角和弊端。从此次研习中得到启发,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共研读了如下章节。

一、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与控制

二、 施工安全案例分析

三、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四、 施工项目索赔管理

五、 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宣贯

归纳一下章节的研读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 通过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与控制章节的学习使我体会到:

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站在总盘控制的角度来控制一个工程项目。只有通过对建筑工程三个基本要素的科学分析,我们才能客观的了解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对我们项目推进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了这种全局观,我们可以很从容的在诸多矛盾中排查主要风险,根据其等级区分以其达到用合理的、科学的、适当的决策使风险转移, 通过对风险的控制的仔细划分,应站在全局观的高度上控制来打风险控制这场战役。才能使项目的推进如履平川。

二、 通过施工安全案例分析章节的学习使我体会到:

只有根据规范要求及承接工程的种类、特征、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一一评价,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较大并且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针对这些重大危险源,编制了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可能造成的伤害。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其由工程部组织指导项目部编制,审核后报总工程师审批。对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项目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审。项目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基本能够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能够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坚持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对于特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派专人认真组织落实,施工现场按照jgj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的要求布置和管理,在防护、技术和管理上基本实现了对安全生产的控制。

但仅仅是预防是不够的,通过老师对工程事故的分析及应急预案的精心讲解使,我的安全视野得以提升,其指导思想必然在未来的工作中引领我的工作和学习。

三、 通过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章节的学习使我体会到:

经过二次学习我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任务是:全过程的核算控制项目成本:即对设计、采购、制造、质量、管理等发生的所有费用进行跟踪,执行有关的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预算定额等,制定积极的、合理的计划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措施,严格、准确地控制和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及时地提供可靠的成本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并与计划成本相对比,对项目进行经济责任承包的考核,以期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最优化。成本控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效益,建筑产品的价格一旦确定,成本便是最终效益的决定因素。只有稳健地控制住工程项目成本,利润空间才能打开。而又因为建筑产品的一次性,其成本控制没有现成的依据可寻,更需要因项目而异,因时间而异。

四、通过施工项目索赔管理章节的学习使我体会到:

第6篇 长输管线第三方交叉施工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纵横交错的管道运行正承受着区域内第三方交叉施工带来的越来越多的风险,防控任务艰巨。以“三道防线”和“三个必须”防控第三方交叉施工风险,使管道运行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第三方交叉施工,是第三方在管道中心线五米范围内欲进行的各种施工,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在管道上方常见的第三方交叉施工包括:新建公路、铁路、自来水、光纤通讯、村村通公路、挖塘、修渠、清淤、植树、农民取土、土地平整、弃土弃渣、水工、种植深根作物等。其实施的主体有企业和农民,施工性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特点是:报政府审批的工程,在设计阶段会征求管道企业意见,进行了风险规避或避让;一些小工程,往往要降低成本快速施工,个别违法工程甚至采取偷干、蛮干的做法,给管道运行带来了安全风险。

一、做好风险预警,掌握防控主动权

(1)收集第三方交叉施工信息

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网。最初抓手是建立信息员队伍。第三方交叉施工信息的收集,首先就是各站线路员通过巡线工,找到第二类信息源头的基层干部,发展信息员。对信息员的选择和配备,一要人脉广,二要责任心强,三要疏密有秩、涵盖所辖线路,四要建立奖励和定期联系制度。

信息收集打的是“亲情牌”,走的是群众路线。除有效发挥信息员作用外,还要通过发放宣传品、上门走访、举报当场兑奖等方式,密切与沿线户主、地方政府及施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加大他们主动告知施工信息的频率。及时了解掌握更为全面的施工信息,争取避让或提前采取管道保护措施,消除施工风险隐患。

(2)巡线工巡护防线

巡线工是管道线路管理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徒步巡线、小治理、信息收集、电位采集、违章占压控制并上报站线路员。上午8—11时,是第三方机械施工的高发频段。巡线工应在该时段加强巡护,主动查找管道沿线的挖掘机、开沟机、打井队等大型作业设备。在机械上粘贴警示带,向操作人员发放宣传品,宣传《管道法》和注意事项,达到认识管道标识、知法、懂法的目的。

为提高巡护效率,要细化巡线工巡护内容:每天至少和两名沿线户主进行交流(即全年可与80%户主交流两遍);每周两次走访信息员;每年要上门走访沿线每位户主,宣传告知管道保护内容。

(3)物防防护防线

依据《管道法》规定,管道地面标识不清是企业责任。因此,管理处要督导各站将管道上方的地面标识埋设准确、通透,标注出管道位置、埋深和相应的警示标语,特别是对“高后果区”应进行加密敷设。对于浅埋点、路边沟渠应进行综合治理,如用加盖盖板等保护措施来消减风险。逐步探寻和使用光纤预警系统等先进设备。

二、做好协调督导,规避操作风险

(1)“责”与“利”必须有效配置

线路员和巡线工是控制第三方交叉施工风险、确保管道运行安全的中坚力量。他们冬冒严寒,夏顶酷暑,工作条件艰苦、责任重大。因此,实行人性化管理,配备必要的设施和物资确有必要。

一是在巡护车辆上配备“线路集成工具包”。所备物品主要包括:一个文件夹(内装《第三方施工告知书》、《临时用工看护协议》、《信息奖励领款单》、宣传页、笔等)、白灰袋、小木楔、警戒带、彩旗带、铁撬、卷尺、手电筒。汛期还应有编织袋等工具以及各类精密仪器,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第7篇 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1.目的:通過識別公司潛在風險及機遇,找出應對措施,提高公司過程業績,不斷滿足客戶及市場需求。

2.範圍:適用於本公司所有風險及機遇的識別與控制。

3.定義:無。

4.作業流程:

5.風險和機遇的應對措施管理工作流程

過程流程內容描述採用表單
生產部行政部採購部客聯部總經理

风险识别

風險識別時機:品質管制體系策劃、企業宗旨變化、戰略變化、內外部環境變化、組織及其背景、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變化。

《swot分析表》

财务风险

市场风险

经营风险

环境风险

质量风险

品質風險:直接產品品質風險、間接產品品質風險。

環境風險:又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經濟以及其他。

經營風險:主要有原材料、員工、設備、供銷鏈、技術、管理、產品、法律、專利及產權。

市場風險:包括市場容量、競爭力、價格風險、促銷風險。

財務風險有融資/籌資風險、資金償還風險、資金使用、資金回收、效益分配。

《swot分析表》

风险总估

风险分析

1.品質風險

1.1直接品質風險:產品品質問題,導致退貨、換貨、修理等風險。

1.2間接品質風險:產品使用過程,損壞了顧客的其它財產權或人身權,應負民事賠償責任。

2.環境風險

2.1產品銷售淡季與旺季,影響顧客的採購,也間接影響公司產品生產,考慮庫存。

2.2人文環境:主要體現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消費習慣不同。

2.3政策環境: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經濟環境的變動,以及個地方的相關政策的變動會間接的影響到企業資金融入以及企業運營的必要條件。

2.4經濟環境:利率的變動、匯率的變動、同夥膨脹或通貨緊縮等。

3.經營風險

3.1原材料供應: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價格、品質和送貨時間的變化、採購過程的欺詐為,採購人員的疏忽,導致原材料數量以及品質上的不達標等。

3.2員工風險:採購人員、服務人員,技術人員和其他生產管理人員,由於他們的疏忽導致的風險,以及各崗位主要人員的離職等風險。3.3設備:生產設備出現意外的故障,甚至損壞等。

3.4供銷鏈風險:主要包括供應商及顧客違約,以及供應或銷售管道不暢通等風險。

3.5法律糾紛:消費者投訴等潛在的法律糾紛。

4.市場風險

4.1市場容量:對市場容量的調查所採用的方法不合適,沒有準確的弄清市場物件對產品的用量,使得產品的產量大於實際需求,而增加公司的投資風險。

4.2市場競爭力:對競爭對手的錯誤分析可能導致對我們的產品市場的競爭力高估或低估,引發期望值風險。

4.3價格風險:產品的價格風險受產品的成本、品質和聲譽、顧客消費等的影響。

促銷風險:促銷風險包括促銷活動的成本的控制、效果預測失誤以及對品質的懷疑等。

5.財務風險

5.1融資/籌資過程中的風險:比如風險籌資的費用很高, 而且受到政策限制較多,加大了籌資的不確定性。

5.2資金償還過程中的風險:主要受到利率的影響,有極大的不穩定性,增加償還風險。

5.3資金使用過程中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短期資金風險和長期資金投資風險。

5.4資金回收過程中的風險:應收款無法及時到位,增加了壞賬的出現率。

5.5收益分配過程中的風險:主要表現在確認風險和對投資者進行收益分配不當而產生的風險。

《swot分析表》

风险总评估

對風險等級評價後,找出重要風險專案,確定應對的風險和機遇。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風險應對措施包括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接受等。並制定可行實施方案。

《swot分析表》

风险措施评估价

對風險措施有效性進行評價,直到目標達成。

注:机遇在swot分析表中体现。

第8篇 核电厂运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最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博士于1930年提出,其内容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核电厂由于存在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而对公众产生危害的风险,因而人们对核电厂安全的关注程度要比对常规电厂及其它新能源发电方式高得多。为了保障核安全,核电厂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及其退役中均按照纵深防御原则,采取保守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经过核电厂9000多堆·年的运行证明是有效的。由于核电厂存在放射性危害的风险,后果又十分严重,因此运行核电厂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

1 大亚湾核电厂风险管理的实践

大亚湾核电厂在投入商业运行后,充分利用世界上核电厂风险管理的经验,并通过自身实践的检验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1 机组状态管理

根据运行技术规范所定义的反应堆正常运行的9个标准状态的限值安全要求和机组运行的要求,界定出不同机组状态必须可用的系统和设备,对每一状态都制定了静态检查点试验规程,对状态变化则制定了动态检查点试验规程。静态检查点试验是对机组停留在某一标准状态时所进行相关的试验,要求操纵员每班(8 h)实施1次,以便通过试验及时发现人因或设备的偏差;动态检查点则是为了确保反应堆状态转变时,安全相关系统和设备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无论是静态检查点还是动态检查点,都是从保障核安全的3大功能来考虑的,控制点的释放必须由安全评价会议或当班安全工程师批准。

在机组换料大修期间,通过实行运行主隔离管理,将机组系统或设备停运、复役和隔离活动用同一主隔离文件反映。即用运行规程控制机组状态,用隔离计划管理系统的隔离与复役,使主控室操纵员在控制机组状态的同时控制系统的主隔离活动。因全部运行活动控制归一,从而杜绝了隔离经理与主控室操纵员信息不一致而可能导致的人因失效。

1.2 风险指引型的核安全监督

大亚湾核电厂安全工程师岗位的设置源于法国核电厂的实践。安全工程师独立于运行值而对机组安全状态实施监督和控制,其职责是通过对核安全功能的监督,对电厂核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对运行总则执行情况进行独立检查,跟踪核安全相关问题,对核安全管理提出建议。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大亚湾核电厂将安全工程师的职责,从事后的符合性监督向事前风险度监督转变,即由问题指引型监督转向风险指引型监督。风险指引型的安全监督主要表现在,通过事件探测、概率风险分析、对安全关注问题的跟踪、安全指标的趋势分析以及对电厂运行和维修活动的工作申请、计划安排、风险分析等进行独立审查,实现对核电厂安全的控制。

1.3 运行维修活动的风险分析

大亚湾核电厂要求所有与机组运行相关的生产活动必须百分之百通过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涉及两方面内容:

(1) 对各种生产活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可能产生的对机组状态的影响及其后果进行分析;

(2) 对生产活动过程中的设备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来源进行分析。

在这里,风险分析主要以生产活动历史和经验反馈为基础,辅之以逻辑分析,即以“事件树”的方法,确定可能产生的后果或影响。

参与风险分析的人员,包括技术准备人员、执行人员、运行人员、工业安全与辐射防护人员和安全工程师。他们从各自的职能出发进行独立分析,以保证能充分识别风险因素和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从保证核安全角度来看,运行人员和安全工程师的作用最大。因为运行人员必须对机组状态设置和对运行设备的安全负责,而安全工程师必须对安全质量相关(qsr)系统或设备可能产生的对核安全影响的风险识别负责。

1.4 防止非计划停机停堆计划

对以往非计划停机、停堆事件以及未遂事件的分析发现,电厂非计划停机、停堆大多数是由于设备失效引起的,其中又以常规岛,特别是给水系统流量、给水泵转速调节故障导致的事件比例较高。而人因引发的停机停堆事件中,主要以不良工作习惯为主,如工作前准备不充分、不做风险分析、不遵守规程等。

为了减少和防止非计划停机、停堆,对于人因失效的预防,大亚湾核电厂主要以反对不良工作习惯、加强对员工行为管理作为突破口,在全厂推行“明星自检”方法,同时加强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监护制、唱票制等),以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养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对于设备失效的预防,以提高设备预防性与预见性维修的有效性,加强设备管理为基础,同时重点组织对全厂系统和设备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可能导致停机停堆的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防止非计划停机停堆计划 。防止非计划停机停堆计划是一项行动计划,更是风险防范和设备故障应对工作指南。

防止非计划停机停堆计划的内容包括:

(1) 关键设备标识。 对所有可能导致停机停堆的设备进行标识,并根据重要程序和故障概率进行排序;

(2) 设备故障预想。按典型故障、本厂设备特殊故障、外厂同类设备的特殊故障等,对具体设备可能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和描述;

(3) 风险分析。对每个设备的每一种故障模式进行风险分析,给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

(4) 制定行动方案。根据故障预想中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或应对措施;

(5) 确定工作计划。把每个具体的行动方案或应对措施列入工作计划,以便实施和跟踪。

1.5 一级概率风险分析(pra)的应用

pra是一种系统的工程安全评价技术,是定量评价核电厂风险的手段。它与传统的确定论安全分析的区别在于,pra能给出各种初因事件的事故序列、频率及后果。pra技术应用包括核电厂运行事件分析、定期安全评审、运行风险实时分析等。

pra有3个层次或称为三级 。一级pra是通过对电厂系统和设备失效的评价,确定出堆芯损伤频率;二级pr a以一级pra的结果作为输入,给出严重事故引起的放射性源项和对安全壳响应的评价,确定出安全壳释放序列及其频率;三级pra是以二级pra结果为输入,综合电厂周围环境因素和应急措施,估算出公众风险。

目前大亚湾核电厂已建立一级pra技术,并已在生产实践中应用。通过评估和比较与安全相关的各种技术方案对堆芯损伤频率的贡献,帮助进行运行、维修及工程改造项目的决策分析。同时通过对运行机组运行状态定期评估堆芯损伤频率,对电厂安全水平的趋势进行跟踪。

2 风险管理应扩展的领域

在大亚湾核电厂风险管理的实践中,风险分析和防止非计划停机停堆等工作主要是以工程判断和经验反馈为基础的。尽管建立了经验反馈和标准风险分析数据库,但是由于具体的运行机组所处的状态、条件存在许多不同,而且每次参加风险分析的人员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也不尽相同,都会造成风险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甚至可能忽视某些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识别风险和风险衡量,如果风险不能被充分识别,预防措施不能到位,就有可能引发事件。充分发挥pra技术量化分析的优势,在运行、维修等生产活动中实现对核安全的可知、可控应是发展的趋势。

利用pra技术量化分析的优势,可弥补目前的运行技术规范对多系统、设备不可用的安全后果进行分析的不足,并克服因确定论方法带来的保守性,这应是风险管理技术扩展的领域。

2.1 对运行技术规范的优化

运行技术规范中对安全系统或设备的不可用作了定义,并对不可用安全期限(fallback time)、后备状态以及某个安全系统或设备退出运行所要求的机组组合和条件作了规定。这些规定基本上源于工程判断和确定论方法,是不尽合理的,但必须遵守。

由于电厂已经建立pra技术,对于运用风险技术来改进技术规范已经变得越来越现实,利用风险技术可在以下方面改进技术规范:

(1) 将安全期限概念改变为允许停役时间,根据pra对不可用设备或系统的风险计算结果确定允许停役时间;

(2) 通过pra评估找出系统或设备不可用情况下,最安全的反应堆状态和机组组合或运行条件;

(3) 研究多系统或设备不可用的安全管理措施。

由于技术规范是受国家核安全管理当局审查和批准的,并具有法规效力,因此对技术规范的改进必须获得国家核安全管理当局的审查和批准。

对于核电厂来讲,pra技术方法的科学性、成熟性、使用假设的真实性、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风险控制结果,因此保证pra质量是应用风险技术的关键。

2.2 扩大在线维修范围

利用pra对机组运行状态下进行设备维修的风险进行控制,保证在维修而导致设备或系统不可用的情况下,不会降低核电站的安全水平和增加风险,即实现维修下的机组组合的风险管理。

由于不同设备的失效或不可用对核安全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传统的定性分析无法用定量的准则来确定这种影响,而用风险依据的决策方法可以对设备的重要度进行排序,找出哪些同时不可用就会导致较高电厂运行风险的组合,从而通过调整维修和试验的计划,来避免这种组合的出现。

机组组合风险管理的直接贡献是,为更广泛地在机组功率运行状态下开展预防性维修,即开展在线维修创造了条件,最终可以提高系统及机组运行的可靠性。通过实现功率期间在线维修,减少换料大修的维修工作量而优化和缩短大修工期。

2.3 优化维修大纲

通过确定对电站风险具有重大影响的系统及设备,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进一步优化维修大纲。

以pra为基础可以提供改进设备可用率所得到的潜在风险利益的定量信息和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而停止服务所产生的风险后果的定量信息。将获得的利益及代价进行比较,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来支持电厂高水平的安全和可用率。风险依据的决策方法将帮助维修人员:

(1) 识别需要预防性维修升级(增加维修项目或维修频度)的设备,使其在运行可靠性增加的同时,提高电厂在安全上获得的利益;

(2) 识别可以维修降级(减少维修项目,延长维修周期)的设备,这些设备的原维修频度会导致高风险机组组合的频繁出现,而使电厂的总风险增加;或者提高其可靠性的代价与提高安全水平的收益不相称;

(3) 识别只要求进行纠正性维修的设备,其不可用不会导致风险增加,且其维修对机组状态无特殊的要求。

2.4 对维修有效性进行评价

一个有效的维修大纲,应保证电厂中具有安全功能的所有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有效性水平能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电厂安全状态不受影响。有效的维修将为关键的结构、系统、设备(sscs)执行其设计功能提供合理的保证。而电厂的概率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安全、运行性能指标反过来可以考察维修的有效水平。

对此,核电厂除了建立整体的安全、运行性能指标(如7 000临界小时非计划紧急停堆次数、安全系统可靠性、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等)外,风险指标(如堆芯损坏频度、早期大量释放度)是评价核电厂安全水

平和公众影响的常用指标。系统或设备的失效对电厂整体性能的影响可以定性评价维修的有效性,而其对风险指标的贡献,可以用来定量地分析、评价维修的有效水平。

为了有效利用电厂资源,应采用风险技术来确定有重大风险影响的sscs和不存在重大风的sscs。对重大风险影响的sscs,建立风险指标标准,进行长期跟踪评价;对于超出标准的sscs,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5 实现电厂在线风险管理

研究、开发电厂在线风险管理系统,自动完成电厂系统和设备状态的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并通过快速的pra计算,得到核电厂实时风险值,从而为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参考功能,使运行、维修、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所进行的操作活动对系统和电厂安全带来的影响,并可通过已采集到的各类系统数据,知悉反应堆的实际状态,从而减少运行风险。(丁震行)

第9篇 施工现场管理风险与防范

项目公司在建工程如疏于管理,漏洞百出,事故频发,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致命的颠覆性风险,例如发生火灾、塔吊倒塌、电梯坠落、触电伤亡、材料损毁等人身或财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必将导致行政主管部门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处罚,公司利益严重受损,也必将导致开发商声誉一落千丈,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下力气加强房地产在建项目的现场风险管理,加强对施工事故、质量事故、人身伤亡等风险隐患的控制,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颠覆性风险。

一、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重要风险点:

(一)人货施工升降机存在安全隐患

1.垂直升降设备陈旧老化,疏于管理

2.升降机人货混装

3.使用不具有特种设备操作资格的人员操作设备

(二)塔吊起重安全隐患

1.操作员未按照操作规程,违规操作

2.吊绳

(三)管道井、出口、安全栏

1.无护栏及警示标志,发生失足或人身坠落

2.施工护网质量低劣,缺乏有效的防护功能

(四)用电安全(三级防护)

1.临时用电存在漏电风险

2.用电量大,荷载超负荷,

3.违章安装电气设备

4.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5.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五)安全防护

1.未按照劳动保护条例的要求,在施工区域、施工现场着装作业

2.不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发生高空坠物伤害

3.建筑材料乱堆乱放

4.材料存放区域和加工区域职责不清

(六)火灾隐患

1. 施工中擅自修改消防设计

2. 施工单位消防意识薄弱

3. 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

4.灭火器材的配置和保养不当

5. 消防水源不充足,发生应急事件缺少水源

6. 建筑材料随意堆砌堵塞消防通道

7. 工地临时建筑彩钢房耐火等级低,存在火灾隐患

(七)焊接切割

1.焊接和切割作业不遵守操作规程

2.焊接设备使用电量超负荷

3. 焊接和切割过程中缺少预防火灾措施

4外墙保温材料不合格,电焊切割引燃聚氨酯泡沫板蔓延火灾

(八)发生基坑坍塌事故

(九)安全保卫存在隐患点

1.门卫管理松懈,无关人员出入施工现场,出现人身安全事故

2.工程运输设备管理不善

2.工地使用电炉、液化气罐做饭

3.工程物资材料保管不善,发生自然毁损

4.安全保卫失责,重要工程物资被盗或丢失

二、施工现场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防范风险意识

1.认真学习公安部61号令《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坚持专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二)分解管理指标,强化责任管理

1.项目公司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2.项目公司工程部负责对现场管理实施

(三)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培训监督

1.加强对施工原因分析,吸取经验教训

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熟知消防常识,

3.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

(四)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

1. 加强对电焊、气焊、切割等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

2.加强对起重、升降、水电暖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五)项目工程部加强现场管理,定期巡查排险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召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现场安全例会,定期巡检现场,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六)工程技术管理中心定期进行项目巡检,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及时上报领导,反馈并督促整改。

(七)充分发挥监理责任,职责清晰,措施到位

(八)建立在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风险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预案,保障警情上报和领导决策信息传递畅通。

建议:1、针对 建筑业五大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制定相关预防措施;

2、 三宝四口五临边 的利用和防护

3、安全防护及三级安全教育

4、危险性较大工程要有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并严格按照论证方案执行

第10篇 重大风险应急程序-险情的类型分级管理

1. 险情的类型

一类是自然环境造成的险情,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风暴潮、地震、海啸、洪水等。

另一类是事故引起的险情,主要包括井喷失控、火灾和爆炸、溢油污染事故,人员伤亡、中毒事故、急性传染病、硫化氢等毒物泄漏及特大交通事故等。

2. 应急管理职责划分

油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管理一级灾害和突发险情,下令采取一级应急行动,油田应急办公室负责二级灾害和突发险情管理,决定采取二级应急行动。油田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三级灾害和突发险情管理,决定采取三级应急行动。

灾害和突发险情出现后,所属单位立即采取三级应急行动(火灾必须首先拨火警电话)。并上报油田应急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决定是否采取二级应急行动;采取二级应急行动时,应急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应立即赶赴现场亲自指挥应急行动,迅速根据险情级别判断是否采取一级应急行动,并报请应急指挥中心主任批准一级应急行动后下令实施。

3. 经济责任划分

三级抢险费用由油田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结算。二级以上抢险由应急办公室及油田公司相关处室裁定后是否进入油田公司抢险费。

4. 险情划分(见险情划分表)

险情划分表

分级

险情

三级险情

(基层单位)经济损

失不超过5万元

二级险情

各单位经济损失

不超过30万元

一级险情

油田公司经济损失

超过30万元

井喷

油水井井口发生泄漏,但井口完好,无失控可能

油水井井口发生泄漏,井口部分失灵,但没有失控

井喷失控,井口完全损坏,有可能引起火灾

火灾

爆炸

油水井井口发生泄漏,消防设施完好,消防器材充足,无人员死亡

消防设施基本完好,无人员伤亡

现场消防设施损坏不能使用,火灾与爆炸涉及易燃易爆区,有人员伤亡

台风、海

啸、风暴潮

台风进入绿色警戒线,最高潮位3.7m以下

台风进入黄色警戒线,最高潮位4.5m以下

台风进入黄色警戒线,最高潮位4.5m以上

洪涝灾害应

急级别提前

一级

24小时降雨量25~49.9mm,局部50~99mm局部积水

24小时降雨量50~99.9mm,局部100~249.9mm,行洪河道达到警戒水位

24小时降雨量100~249.9mm,上级防汛部门通知将在油田内行泄洪水,堤坝有决口的可能

人员伤亡

个别受轻伤,现场可以处理

多人受伤,但未出现重伤和死亡,现场不能处理

多人受伤或死亡,现场无法处理

急性传染

和食物中毒

个别人传染,轻微中毒,现场能够治疗,并控制了事态的发展

多人传染,中毒较严重现场已经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传染和中毒不断扩大,现场已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

硫化氢和

其他有毒

物质泄漏

轻微或有迹象发生泄漏报警和控制系统完好

有人员中毒,但仍在控投影下,报警显示有毒物质严格超标

已经有人员伤亡,且在不断增加,控制系统失灵

特大

交通事故

多人受伤,3人以上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地震

(1)(1)对中、长期地震震性分析预报,按上级要求行动;

(2)(2)明确接到政府文件,按要求行动,并实施应急预案;

(3)(3)对突发性地震,实施地震应急预案

管线穿孔

断裂冻堵

电路故障

单井管线或电路故障未发生污染或没有人员伤亡

计量站以上集输管线或电路故障,且发生污染事故,无人员伤亡

高南长输管线发生故障且较长时间未能处理,已影响油田生产或油田大面积停电,一时无法恢复

5. 险情报告的内容

(1) 灾害事故险情种类;

(2) 险情的严重程度;

(3) 发生地点、时间、影响范围(报火警应提示道路情况);

(4) 发生险情地点的环境情况;

(5) 自救情况;

(6) 急需要救援的内容。

6. 现场应急决策的基本原则

(1) 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2) 切断危险物源,慎重启用停用设备设施,防止二次险情发生。

(3) 保持通信畅通,随时掌握险情发展动态。

(4) 调集救助力量,迅速控制险情发展。

(5) 正确分析现场情况,划定危险范围,现场决定当机立断。

(6) 正确分析风险损益,在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的前提下,组织实施抢险。

第11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危险源管理工作,使危险源点受控。依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部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包括固态和动态两种形态。

3.2 危险源辨识是指运用安全系统分析原理,对生产系统运行情况、周围环境及人员行为进行考察研究,结合钢铁生产行业的历史事故教训,找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这一过程通常称为危险源辨识。

3.3 危险点是指事故的易发点、设备设施隐患的所在点和人员失误的潜在点。作业中的危险点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设备和工器具等。

3.4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 职责

4.1 公司专业职能部门职责:

4.1.1负责对一级危险源(点)监督管理。

安全管理部组织设备部、生产技术部、保卫部、能源环保部、自动化部等职能部门对公司危险源(点)按分口专业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点)进行等级划分审核、组织制定防范措施、进行专业监督抽查。

4.1.2 监督相关部门对一级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工作。

4.1.3 每半年(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对一级危险源(点)管理和控制状况分专业进行全面检查及不定期检查,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设备部、生产技术部、保卫部、能源环保部、自动化部等专业管理职能部门实施。

4.2 各相关部门职责:

4.2.1 负责对一、二级危险源(点)所在的相关部门负有管理责任,明确一、二级危险源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人。

4.2.2 监督作业区(科室)对一、二级危险源(点)的检查、控制管理工作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管理的责任落实情况。

4.2.3 负责对一、二级危险源(点)管理和控制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整改、评估、监控,并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在遇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4.3 作业区(科室)职责:

4.3.1负责对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管理和落实所管辖一、二级危险源(点)的作业区(科室)管理责任,明确一、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作业区级管理责任人。

4.3.2 监督班组(岗位)对一、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管理控制工作和督促检查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责任落实情况。

4.3.3 负责对作业区危险源(点)管理与控制情况进行日常检查。

4.4 班组职责

负责对本班组所管辖一至五级危险源(点)进行检查和全过程控制,按制定的班组(岗位)安全检查项目逐项检查,明确管理责任人。

5管理内容和要求

5.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5.1.1 公司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要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5.1.2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发生变化时,可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必要时对重大风险控制进行更新策划。

5.2 危险源辨识:

5.2.1 安全管理部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发放到各部门。

5.2.2 进行危险源辨识。

5.2.2.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5.2.2.1.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5.2.2.1.1.1 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5.2.2.1.1.2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2.2.1.1.3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5.2.2.2 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5.2.2.2.1 危险源辨识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5.2.2.2.1.1 物的不安全状态;

5.2.2.2.1.2 人的不安全行动;

5.2.2.2.1.3 作业环境的缺陷;

5.2.2.2.1.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5.2.2.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采用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作业经过的描述),对照危险源分类和事故类型(或相关病症的类型),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具体的危险源。

5.2.2.4 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认:

覆盖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通过查阅事故档案、资料和员工的回忆,列出所有发生过的事故的原因。辨识出危险源应覆盖所有事故的原因,以及同行业企业已发生事故的原因。

覆盖法规的要求,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对照,除辨识出的危险源之外,不应存在其它的违法现象。

5.2.2.5 各部门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价。

5.3 风险评价

5.3.1 各部门组织本部门各级人员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5.3.2 风险评价及风险级别的确定

风险评价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3.2.1 先用定性评价,满足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判断为重大风险。

第12篇 中国核电风险及管理状况

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核电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发展。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437台运营的核电机组,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6。核电厂最显著的优势是清洁性和可靠性。核电厂不向外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能量大,技术成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电力需求的双重影响下,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核电发展的热潮。

2007年我国发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明确提出我国核电发展路线基于大型压水堆,并计划到2023年达到装机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6座核电厂11个核电机组运行,装机容量8438兆瓦,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2%;在建核电机组20台,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总数量的36%,还有超过20台机组已经取得许可,正在开展建设准备工作,中国核电真正引领了这一轮的全球核电复兴。

在核电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核电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常规风险不同,核电厂的风险有着与核风险紧密联系的独特性质。与之相关联的核电厂风险管理也有其特殊的内涵。

一、核电厂风险概览

(一)核风险

核风险在各个国家都是受到高度关注的,有核电的国家都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本国核电厂实行严格的安全审查制度。那究竟为什么核风险如此受重视呢?这是因为过量的核辐射对人类、动物和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危害。核电厂虽然有核风险,但是不会发生核爆炸。原子弹需要让链式裂变反应在瞬间完成,这需要足够体积的铀,并且其中u235的富集度要达到90%以上。而核电厂使用的核燃料中u235的富集度一般只有0.7%-4%,根本无法达到核爆炸的基本条件。

针对核电厂核风险的特点,必然对核电厂的安全性提出很高要求。核电厂采用非常高的建筑标准和各种辐射防护措施,将辐射最大限度地限制在堆芯和安全壳内。同时,核电厂也有众多系统来维持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并且在一旦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缓解事故产生的后果。

(二)核电厂运营期风险的分类

核电厂运营期风险可以分为核风险和常规风险

1.核风险

核风险包括:

(1)人的生命丧失或人身伤害;

(2)财产的损失或损坏;

(3)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常规风险

常规风险指的是核电厂在运营期可能面临的,除核风险外的其他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电气事故、机器损坏、火灾等。有时常规风险也可以进一步引起核风险。

(三)运行期核电厂风险特点

1.核电厂核风险的特点

核风险是核电厂运行阶段可能造成潜在后果最大的风险,也是最受核电厂、各级政府监督机构和国际性组织重视的部分。这部分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则会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核电厂核风险的特点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风险的潜在巨灾损失难以估量

核风险的巨灾损失视核风险的影响范围可达几十亿美元到几千亿美元不等。一旦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放射性气体和尘埃会随气流迁移,扩散在空气中,再降落到地面和水体中,影响面积大,影响范围广。核电厂厂址内的严重核事故可以造成整台核电机组的报废;发生严重场外释放时经济损失可达上千亿美元,其社会影响、心理影响丝毫不逊于经济损失。

(2)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消除

在自然环境下,能接受剂量范围内的放射性排放不会造成环境破坏,但大剂量的辐射将带来巨大的破坏,这种破坏具有突发性、深远性和致命性,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清除方法,这些放射性核素会持续滞留在环境中,致使该地区在相当长时期内无法居住。

(3)索赔时间长,处理难度大

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核损害的隐蔽性和长期性也给保险理赔带来很大的挑战,确认损害原因和损害程度、甄别假案件都需要保险人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人员,当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更是不可缺少的。按照2004年巴黎公约和布鲁塞尔公约的修约议定书对核损害持续时间的认定,人身伤害的持续时间按30年计,其他财产的损坏按10年计。

此外,核风险还有跨国索赔问题、核巨灾概率难以评估、不满足保险大数法则等特点,此处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2.核电厂常规风险的特点

核电厂面临的常规风险与常规电厂面临的风险大体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1)核电厂的选址标准高,一般需要考虑外部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潜在影响。高标准的设计使核电厂对自然灾害有很强的抗御能力,核电厂在生命周期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也降到了最低。

(2)电气故障和机器故障可能导致核泄漏。核电厂设备种类繁多,价值高,受损设备特别是那些在辐射环境中工作的设备的维修较一般电厂设备的维修要更加困难,维修涉及到辐射环境工作和去污的问题,这些都对设备的维修、更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核安全相关的设备还可能引发核物质泄漏,造成比设备故障本身更加严重的核事故。

总的来说,核电厂的常规风险既有其他电厂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特别是核风险和常规风险的相互叠加,扩大了常规风险的潜在损失。

二、中国核电行业风险评述

核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在我国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途,面临大好形势,但仍需清醒地认识到,核电行业的发展依然有诸多的风险点。只有充分认识到核电行业的风险,才能寻找合理的对策规避这些风险。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核电的行业性风险进行了论述。

(一)核巨灾对核电行业发展的风险,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核风险之所以成为一种巨灾风险,因其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后果影响非常严重。而核巨灾对整个核电行业的影响更是广泛。1979年发生的三哩岛事故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则使全球的核电走向发生了重大转折,世界各国均重新审视自己的核电发展,除少数国家还在建设核电厂之外,大多数国家均停止了核电厂的建设,部分国家明确表示不再发展核电。

由于公众对核电缺乏了解以及恐核心理,以及核废料和核去污的复杂性,导致核事故的社会影响被强烈放大。如果再次发生大规模严重核事故,不仅对该国的核电产业产生严重打击,而且对国际核电发展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核巨灾风险发生概率很低,回顾历史上两次核巨灾事件,三哩岛事故发生于商业运行的第二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于商业运行的第三年,虽不具有统计意义,但仍然反映出核电厂运行早期防范核巨灾风险的特别重要性。我国现阶段大量核电厂进行建设,从2023年开始每年都有新的机组投入运行,必须加强对新机组安全工作的评审和监督,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持机组正常运行,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落实,确保核电机组安全平稳运行。

(二)行业政策风险

从世界范围而言,核电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导向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核电的潜在辐射风险导致各国发展核电时都需要经过周密的考量。选择核电一般出于以下考虑:能源需求、环境保护、拉动相关高科技产业、拉动经济。而选择放弃核电或者抑制核电一般出于以下考虑:能源需求不足、核辐射的忧虑、反核势力、乏燃料处置、人员供给、设备供给、恐怖和战争风险等等。

(三)资本、成本风险

核电厂建设周期长,资本一次性投入大,可能会遇上诸如政策取向、设备供应、土地成本、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变化,都为核电厂的建设带了不确定性。

经济周期是成本问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建设期如果遇上经济低谷,有可能导致资金无法到位引发建设中断,例如俄罗斯balakovo 5、6号机组,如果在运营期遇上经济低谷,会导致电力需求不足,核电厂成本无法收回。

在核电厂运行后期,如果政策支持缺乏,电厂的经营效益欠佳,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部分电厂维护资金不足,会对电厂正常运行产生潜在影响。中国的核电厂现在仍处于运行早期或者建设阶段,暂时不会面临后期维护资金的问题,但仍需重视这个问题,防微杜渐。

(四)制度、法律风险

作为一个现代化法制国家,民用领域的核能立法是核能和平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已有核电项目的国家中大多都颁布原子能法或类似法律,甚至部分没有核电的国家,如蒙古都已经完成了原子能法的立法工作。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核电的国家,并且是未来的核电大国,虽然有着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行业规定,却还没有一部正式的原子能法和相应的核损害赔偿法。由于无法可依,一旦发生核事故,核电业主的责任和受害者的赔偿方式、赔偿额度都无法确认,留有很多隐患。另一方面,在核电大发展的形势下,核电监管机构需要一如既往地严格对于核电厂的各种监督审批程序,防范监管不严可能引起的后果。

其他还包括技术性风险、核原料风险、设备风险、人员风险、后处理风险等。此处受篇幅限制就不一一展开了。

三、中国核电厂风险管理状况分析

核电厂是核电产业链中最重要也是最受关注的环节。控制风险最直接最有效还是从核电厂本身的经营、管理和监管上入手,从根本上控制风险。导致核电厂风险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人员操作失误、设备失效、设备维护不当、自然灾害、火灾等。为了尽量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运营方和监管方采取了很多管理和技术手段保持电厂良好运行。

(一)核电厂运行阶段风险控制措施

1.运行阶段风险控制概述

核电厂的选址、建造阶段不存在核风险。核电厂从首次装料开始就存在了核风险。保险人一般所说的核电厂运营期保险是从核电厂首次装料作为始点的,和一般核电业认为的运行阶段略有不同。核电厂运行阶段是核保险关注的重点,也是整个核电厂寿期内最长的一段时间。一般核电厂的设计寿命为30-60年,在这段时期内,都存在着核风险和相应的运行风险。核电厂的业主和运营商作为核电厂的所有者和直接运营者,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直接负责。作为保险人,并无法直接干预核电厂的运行和风险控制,只能通过督促和建议,间接协助核电厂进行风险控制,同时降低保险人面临风险的可能性。

2.运行风险的管理控制措施

核电厂的一切事故都可以归结为管理问题。核电厂的管理者应着力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保证电厂运行安全有序。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1)核电厂组织架构;

(2)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审批程序;

(3)上级审查和事故报告制度;

(4)大纲、程序和规范;

(5)维修和测试;

(6)培训;

(7)应急计划和演习;

(8)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9)同业评估;

(10)自我评价和纠正。

3.运行风险的技术控制措施

采用设计规范、三层屏障、多重事故缓解系统、单一故障准则、冗余性、设备状态监测、消防设备和消防投入、防人因、辐射防护、放射性排放和环境监测、确定论和概率安全分析(psa)及应用等方法达到从技术手段上控制运行风险的目的。

其中概率安全分析及应用是国际核电厂通行的必须采用的重要辅助安全分析手段。通过概率安全分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认知核电厂风险,并分析判断核电厂运行中的安全薄弱环节,从而加强事故发生的对策及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psa分析共分为三级,我国核电厂在psa的研究开发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若要迎头赶上,不仅需要时间和数据的积累,更需要核电厂、研究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让这种分析方法更好地为保证核电厂和公众安全服务。

(二)安全监督和法律法规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管理司(辐射安全管理司)负责对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的安全实施统一监督。核设施的核安全监管实行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与安全监督体系相适应的是我国核安全法规体系。我国现有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共分三级:国家法律、国务院条例和国务院各部委部门规章。由于缺少重要的原子能法,我国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算完善,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核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

核安全文化起源于对于管理和人因问题的重视。随着核电厂的运行,人们逐渐发现,引起事故的通常原因不是原本备受关注的设计和设备本身,而是人员操作或者人的失误引起的。据统计,核电厂的人因事故占70%以上。由于人所引起的事故范围如此广泛,因此产生了核安全文化的概念。

我国的核电厂非常重视核安全文化建设。各个核电厂均有相应的核安全文化培训和核安全文化实践。2007年,总书记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批示:“又好又快又安全地发展”,再次强调了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正是核电厂相关各个层次共同的努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才可以确保核电厂的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维持核电厂平稳安全运行。

第13篇 信审官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培训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培训

一、保前调查企业阶段

(一)行业分析,防范系统性风险

全球通货紧缩,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开工不足,竞争激烈,盈利下降

※需求下降原因:国家重大政策变化,eg.酒

购买力不足,eg.房地产

※供给多余原因:技术进步

全球可输入,自由贸易

1、上下游游戏规则:包括结算规律,资金占用的环节,付款方式,收款方式,存货占用,固定资产投入占用

2、行业分析几个简单方法

(1)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特殊要求

eg.江苏威鹏金属的马口铁,要酸洗,要镀锡,环评是否过关

(2)行业资质——准入不准入,级别有多高

eg.建筑、房地产、食品医疗卫生、废旧金属回收、地沟油

(3)贸易类企业是代理商还是经销商

代理商要求高于经销商,资金量大,货渠道宽裕

(4)上下游客户结构,结算方式

看出企业规模、质量和行业内地位、水准

(二)实际控制人情况

1、看其原始积累:包括财富积累与技术积累,下游人脉。如中途收购得来,则技术、资质、渠道的掌控力差。

2、看实际控制人风险偏好:看其盈利的模式,盈利后的投资方向,激进的会投房地产、小贷、期货等,保守的会在行业内上下左右扩张。

3、看其关联企业:资金统一调配到哪儿,主体现金流是否不正常。

4、看其抗压能力与经营意愿:在有风险的状况下,宜兴人违约意愿大,江阴人强韧、硬抗。

5、看其生活爱好与生活态度:是否有吃喝嫖赌抽等不良嗜好。

6、检验方法

(1)营业执照、章程、验资报告等基础资料

股东变迁——经营不稳定

大股东、法人、实际控制人是否一致——关联企业调查

(2)人行报告显示关联、互保情况

(三)现金流分析

1、现金流是第一还款来源,反担保措施只是缓释风险的措施

2、分现金流量表的三块来分析

(1)投资、筹资相对稳定,可不分析

(2)小企业生产简单,存货少,生产周期短,形势不好可减产甚至停产,大企业,特别是重装备企业不能减产或停产,因此相对而言小企业经营现金流更不稳定

3、支付能力分析

(1)货币-原材料-产成品-应收账款,整个生产周期越快,支付能力越强

(2)现金及非现金流动资产之和对应融资金额的倍数——体现支付能力

(3)除固定资产外的启动资金(铺底)+历年累积,比例多高,看3-5年的资料

(4)收集真的资料很难,小企业科目少,金额不大,发生量也不大,还有很多现金交易,纳税报表可能由关联销售或原料进出来造假,卡流水可能非贸易背景,所以直接看会计系统,如果有账外账,直接问老板要,核实应收、应付、货币结余几个重要科目

4、流动资金占用量分析方法

(1)随机抽取一个月

(2)结合生产周期抽取

A.进行偏离度分析:统计流动资金占用量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差异大,关注现金流来源的稳定性,设计还贷时间与金额

B.结构分析:原材料占比、产成品占比、应收款占比,应收款关注集中度

C.流动资金占用量与融资比较,与销售收入比较(经营能力),与净利润比较(盈利能力),与固定资产原值比较(杠杆)

二、保前与银行人员交流阶段

兜底还是增信,关注银行从业人员道德风险

关注银行信贷政策,行业倾向,激进/谨慎

三、担保方案确定阶段

(一)合作银行多元化,行业多元化

(二)融资产品多元化,可多做低风险业务

1、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

2、债务类保函、备用信用证

3、无追索权保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银票,国内信用证

4、进口押汇(代付),打包贷款,提货担保

5、商票贴现,有追索权国内保理

6、进口信用证,保付加签,背对背信用证,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信用证项下无不符点出口押汇

7、出口双保理

8、低风险业务

Eg.保理:转让应收账款

根据借款人有无责任分有追索和无追索

根据欠账人有无金额、到期日、瑕疵、回专户确认分明保理和暗保理

依据风险等级由低到高排序:有追明、有追暗、无追明(买断)

我们的机会在于:强势暗保理为企业增信

中型企业的上下游明保理增信

网络金融暂无法律依据则担保介入,如电子仓单质押

四、保后管理

参考银行

风险动态管理(应收账款必须入会计系统看,政府项目要看验收审计,看对方是否已成应付款)

第14篇 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几个方面

我公司现正处在规模发展的重要阶段,各项工程业务都在以从前不可想象的速度快速跃进。在此阶段,随着实施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项目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项目实施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有某个或几个大项目运营不善,很可能会对公司整体的发展造成致命的伤害。为此,强调项目的风险管理也尤其重要,通过控制项目管理的风险,以保证项目的良性发展。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无法在本文中一一谈到,本人仅根据在博茨瓦纳的工作经验,从项目管理的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的几个方面对风险管理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供大家交流。

一、投标阶段的风险控制

1、加强对业主和工程师的资格审查

我们都知道要参加一个项目的投标,业主和工程师会要求承包商提供有竞争力的资质材料,以供他们选择合格的承包商。同样道理,承包商在选择项目进行投标时,也要对业主和工程师的相关资质情况进行了解调查,以保证中标后该项目能够正常进行。对于业主,主要是调查业主的支付能力和履行合同的声誉,对于工程师,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合同履行能力和职业水准,是否公正,是否能和承包商良好交流等情况.如果业主无良好的支付能力和声誉,或者工程师业务水平不高,会经常给承包商制造障碍,这种施工项目即使中了标也只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泥潭。在我项目施工现场,就有一个中地公司中标的项目,由于该项目的工程师经常对施工现场无理要求,最后承包商无法和工程师合作施工,导致工程师出指令赶承包商出场,虽然中地公司后来把工程师告上法庭,但不管结果如何,由于该项目有这样的工程师,中了这种项目对承包商来说已经是失败了。

2、充分认识投标报价的重要性,尽量把投标书做细做好

公司现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各个分公司和驻外办事处都在努力争取新项目。在此阶段,各公司成员都尽了最大努力为公司多中新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同时也有必要要求各投标单位和投标人员认识到做细做好投标书的重要性,不能光为了中标而去没有原则地调整投标书。如果投标书未做好,即使项目中了标,也只能是为公司增加负担,给公司的整体经营带来新的风险。

3、认真分析项目投标风险,确定投标报价原则

公司要扩大规模,自然要不断开拓新的工程领域,相应地各种风险也会伴随而来,此种情况下,更应全面地分析新项目的实施风险,及时向公司报告,由公司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和整体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确定投标项目的取舍,同时明确各项目的利润率和各种主要费用预期上涨幅度等。通过公司统一的指导,才能采取不同的策略去争取新项目:该放弃的放弃,需要低价拿标占领市场的低利润报价,可以投高价的应尽量提高利润率等。只有在公司的整体规划下,才可最大地降低项目投标风险。促进公司业务的良性发展。

4、积极培养合格的投标人才,提高自身的投标水平,避免不合理的报价

要降低投标阶段的项目风险,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有经验的、合格的投标队伍。对合格投标人才的需要,是合理投标报价书的保证,只有通过培养合格的投标人员,切实提高了本身的投标水平,才可有效地避免报价中的不合理子项,使投标书既有竞争力又满足施工的需要。下面结合在博几年来工作的经验就投标书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交流一下,以便大家共同提高投标水平。

(1)国外工程的投标书制作相对还是比较简单,主要是在工程师提供的工程量单中填入单价即可。虽然简单,但如何填入合适的单价,对投标人员是一个考验,如果填入了一个不对的单价,当时可能没什么感觉,可一旦中了标,项目实施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填上单价前,投标人员一定要明确了解各个工程项目子项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规范要求,必须知道自己填的单价包括了什么工作范围,不然可能单价和实际发生的费用会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而导致投标价格相差很大或实施中有大的亏损。举一例子说明:通常国外项目管理费中会有给工程师提供汽车一项,有的工程只是要求报价中列入汽车价格或折旧费即可,但有的工程在规范中会明确要求该项费用还要包括每个月几千公里的油费和维护费等在内,如果对该工程子项没有深入的研究透招标书的要求,很可能就会发生漏报费用的错误。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只有投标人员认真仔细,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投标阶段的风险,更可为以后中标的实施创造很好的条件。

(2)对投标技巧的应用一定要立足于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下,否则容易产生错误。有经验的投标人员一般在做标时都会在报价时采用一些方法调整部分单价:如前期施工子项调高单价、分析不会发生的项目填低价以提高中标机会等。但在具体操作时,分析工程情况要谨慎,实事求是,不能一味地追求技巧的采用。我实施的项目中有一子项为给水管线开挖的岩石爆破,由于投标时分析可能该子项的工程量不会发生,所以单价只填了1.5普拉/米,但实际施工中该子项工程量不仅发生了,而且超出标书工程量不少,从而使实际发生的大量爆破费用无处索赔。我相信我们公司已经有了很多有经验的投标人员,在此提出此问题,只是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在投标书时认真仔细,适当合理地运用投标技巧,避免错误的发生,为公司各个项目的经营减少风险。

(3)在国际工程中有不少项目材料涨价都是可以索赔的,但有的是根据调价指数索赔,有的是根据投标时提供的材料基价表来索赔。对于采用调价指数的索赔,应认真分析调价指数的组成因素,通过往年的指数调整研究调价指数是否能够满足以后项目实施价格涨价的需要,如果不能,在投标时还要另外考虑材料上涨指数,以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对于投标时提供材料基价表索赔的工程,就需特别注意材料基价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以说投标人员在准备材料基价表时多花一些工夫,将为中标后项目的实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投标时应尽量把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价格都填入基价表中,虽然会比较麻烦,但只要想到每填一项以后实施时就可以索赔涨价,还是很合算的,同时填基价表时还需注意所填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标书的要求一致,否则也是无效的。

以上所说的一些具体分析只是投标时应注意的某些方面,实际投标时由于各个国家和各个项目性质的不同,会遇到很多不同的情况,这都需要我们的投标人员加强自身努力,不断积累经验,认真提高水平,从而从项目实施的源头上降低风险,为中标项目的实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控制

1、认真研究保险合同,通过保险合同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工程项目中标后,除了准备履约合同外,第一件事就是要和保险公司签订工程保险合同,这不仅是国际承包工程的基本需要,也是避免工程实施风险的一个有力手段。大部分保险合同的内容都是一些标准格式,但对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研究,应尽量避免在免责条款中有不利于工程实施实际情况的规定,否则将给以后的施工留下风险隐患。比如我接触的有些项目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中规定了可以索赔开挖的管沟只有2公里,而实际施工中这个条件是很难达到的,这就给以后项目的索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需要我们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予以注意。保险合同签订后,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该合同可索赔内容,一旦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损失,比如不正常降雨、火灾、人身伤害等,应积极在索赔有效期内提交报告,否则将失去索赔的机会,也就不能有效地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匹奎基础设施项目施工中,有两年的雨季降雨均超过了往年平均雨量,项目组认真准备并向保险公司提交了索赔报告和索赔依据,最终得到了一百多万的索赔款,成功化解了项目实施中意外损失的部分风险。

2、重视分包的确定和管理

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大,工程领域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各个大工程项目都需引入各专业的分包。一是可以由分包完成自身不善长的专业任务,二是可以在确立分包后,把工程风险转嫁给分包商。通过在博几年项目的管理经验,本人认为对分包商的管理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1)加强对分包商资质的审查,认真确定合格的分包商

能否确定合格的分包商,是项目实施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将影响到以后项目是否能正常完工,是否能完成预期的经济目标,所以对分包商的确定是工程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分包商的审查应着重于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资金能力、工作经历和以往的业绩等,只有考察合格后的分包商才能考虑与其签订分包合同。在确定分包时往往有些分包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报低价竞争,这时作为主包就需特别注意审查该分包的合同执行能力,不能仅仅被价格吸引而与低价分包签订合同。对于主包商来说,如果找到的分包仅在价格上有优势,但在实际施工中缺乏执行能力,那只能使主包商的整个工程受到影响,大大增加项目的风险。匹奎项目开始实施时,我们当时找过几个爆破分包,因为当时几家分包的工程经验都差不多,后来在价格的吸引下确定了一家价格很便宜的分包,但后来施工过程中由于报价低该分包经常因为资金不够需要借款维持施工,而且相应地现场施工管理也不好,导致工程前期爆破进度影响到主包方的管沟开挖工作。后来项目组果断将其清出现场,重新找过了一家分包,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其施工能力完全满足了主包方的施工进度需要,扭转了施工被动的局面,所以整体来说还是达到了项目总的施工目的。这种情况相信很多项目组都会碰到,这就需要主包方从项目的总体需要出发,在确定分包商时一定要全面考察分包商各方面能力,不能片面追求从经济出发选择低报价的分包,应在能满足工程施工进度等要求下选择执行能力强且报价合理的分包商来帮助主包完成施工任务,避免由于确定了不合格的分包商,而加大主包商的实施风险。

(2)签好分包合同,施工全过程监控分包

确定好分包后,要争取和分包签订有利于主包方的分包合同,通过合同的签订尽可能的把施工过程中分包工程有关的风险都转嫁给分包商,相应减少主包商的风险。分包进场后,并不意味着已将风险转嫁出去了,还需主包商在施工中时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否则只能是给主包商增加了额外的风险。有的大项目往往分包商有不少,在施工中如何协调主包和分包的工作以及分包与分包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主包商应根据不同分包的特点和主包的整体进度计划,为自己和不同的分包提供足够的工作面,制定一个各方能交叉施工又不影响进度的总工作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动态管理和调整。如协调不好,只会引起整个工程进度的延误,还有分包商对主包商提出的意外索赔。加强监控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不断检查分包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执行能力,不时针对分包商施工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可以帮助分包商解决的就一起协商解决,如实在是因为分包商的资金存在严重问题或者管理水平极差而不能完成分包合同规定的任务,则需要马上向分包商提出最后通牒或按合同规定中止合同,以避免因为分包的原因拖了整个项目的后腿。总之找分包商进行施工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就可以适当地转移掉部分主包商的风险,反之则会增大项目风险,影响到主包商的整体项目进行。

3、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要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

项目施工过程各种因素对工程的影响都很大,风险源也很多,但从根本上应以施工合同出发,严格按合同办事,根据不同的风险源,从合同上找出依据,从施工中找出办法,通过树立大家的合同意识、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实施风险。索赔无疑是对承包商的一种保护,承包商就应在施工中抓住一切机会,找到索赔依据,以正当的索赔来避免自身遇到的损失和风险。

以上只是对项目管理中的某些阶段和某些方面对项目风险控制作了一点分析,而实际施工中碰到的风险是千变万化,这也无法一一谈到,希望以上一些经验可以供大家交流,对以后的项目管理起上一点作用。

第15篇 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概述

1、绪论

本文已经准备作为于2023年5月20日在中国武汉由中国工程院举行的关于大型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和风险管理的国际首脑会议的报告内容。论坛上要审议的主题包括:

(1)机制、了解、预测理论以及岩爆、塌方、洪水的预警系统或者大型地下工程的大变形。

(2)大应力、岩溶、高水压或弱岩条件下的大型地下工程优化设计方法。

(3)大应力、岩溶、高水压或弱岩条件下大型地下工程安全施工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策略。

本文旨在通过提供主要依据国际文献的岩土工程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实例来促进以上三个主题的审议。显然,此次论坛的主题在中国和中国工程院乃至他们所在的世界其他地方都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中国近年来在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上取得的不朽成就。

2、风险管理术语及定义

国际文献关于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包括了一系列的风险定义和相关条款。这里,采用as/nze iso 31000:2009的定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定义或多或少的不同于一些早期出版刊物里的定义,包括brown和booth。笔者了解到,中国没有一个可以与as/nze iso 31000:2009相媲美的具体的风险管理标准。按照他们的观点来看它将被假定适用于iso标准的一般原则,即iso 31000:2009。

澳大利亚标准定义“风险”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风险源是指元素单独或组合使用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在一些更早的观点中,风险源似乎已经被称为危险,而在早期的澳大利亚标准则定义为“潜在伤害的来源”。这个词在as/nze iso 31000:2009是没有定义的。岩土工程的大应力、岩溶、高水压或弱岩条件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危害。

风险水平被定义为“以结果和可能性组合表达的风险大小或者风险组合”。该定义允许量化风险的普遍做法作为事件发生可能性和结果的产物。澳大利亚标准关于事件是“一组特定情况的发生与改变”的定义与这种用法是一样的。事件结果是指一项目标造成的后果,可能性是指某些事发生的机会大小。术语也存在很多差异,例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被成为危风险。

图1说明了iso和澳大利亚标准制定的整体风险管理的流程。它有助于解释清楚在该领域用到的术语。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在这种方法中,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这三个步骤一起被称为风险评估,就是这篇文章题目用到的风险评估一词。那些有时候只是细节差别的类似的方法,也被许多其他国家和国际权威机构使用。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阶段的内容将会在图1中讲述。

3、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就是了解每一个风险在如图1所示风险识别的发展过程。它提供了是否风险需要处理的决定以及最适当的和最成本有效的风险处理策略。它涉及到要考虑的风险源、风险后果以及后果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通常是要结合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产生的结果的。风险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或定量的。下文将提供一些广泛用于岩土和隧道工程,也可能使用于大型地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的简要概述。

故障树分析(fta)是以图表的形式识别、量化和表示出可能导致重大危险源的故障和风险因素。它可能量化也可能不量化事件发生的概率。

事件树分析(eta)是提供有关于有可能导致重大事件的现实场景或者他们之间关系或者随时间推移风险扩大的可能性的系统映射。它也提供了相关风险和风险扩大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估计。

因果分析是故障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的结合。分析的结果是以原因和后果的关系图表示出来的。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故障逻辑相对简单的情况,因为故障和事件树相结合的图表会变得相当复杂。

图2表示了一个通过使用故障树和事件树来分析井下采矿的风险评估过程。左边一栏是失败的各种类型以及其决定因素。中间一栏显示的就是给定的几个风险类型以及他们各自的影响后果来画出的事件树,风险后果比如经济损失、声誉损失和人工损失。右边一栏显示的是风险的最终评估结果。这种开发出来主要用于的岩石边坡工程的做法很可能被用于地下土建的开挖工程,但是可能要修改一些图示中间栏的风险因素。

蝶形图反映了当风险一旦发生可以采取的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再次发生的可能性的控制措施。虽然蝶形图最开始被创立是作为分析安全事故的技术,但是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复杂的风险分析。图3表示了一个可用于在这里讨论的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通用蝶形图。

风险概率分析(pra),包括蒙特卡洛和其他类型的模型,也许就是岩土工程中定量的进行风险分析最广泛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在下文第5节中详细讨论。

决策分析,包括决策树分析,是在可用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现决定,然后用于分析或保证评估结果的一种结构化格式。很多地下工程的决策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决策分析将会在下文第6节进一步讨论。

多风险分析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主要应用于多个独立风险或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作为随机变量。它提供了一个用于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它也可以用于隧道工程的成本估计,比如这个研究。

层次分析法(ahp)用于解决一些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多准则的数学方法。它允许各个方案进行对比排名,然后得到最佳方案。这种方法在中国建筑业应用的相对广泛。

贝叶斯网络是基于图形和其他数学工具来表达出系统成员之间的因果关系。它允许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它还提供了不确定条件下推理的方法,并且允许概率表随着信息的更新而更新。在实践中,他们还结合一些其他的决策分析方法。地下工程中贝叶斯网络及其应用将在第6节中详细讨论。

此外,贝叶斯网络、模糊逻辑和其他已经应用于岩土工程的人工智能方法也可能用于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并且有时还需结合其他的方法。

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些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风险分析是定性的,顶多也只能算是半定量。因此,本文的重点将放在定量分析的发展和应用上面。

4、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和失误

要清晰的认识到在岩土工程,包括地下岩石工程中,许多风险源是来自岩土工程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错误。由于地质力学造成的风险已经在很多文献中讨论过,因此将不确定性的来源分为以下几种:

(1)固有的时空变异;

(2)测量误差(系统或随机);

(3)模型的不确定性;

(4)负载的不确定性;

(5)遗漏。

baecher和christian以及其他人已经在论文里描述过这些不确定性的来源。即使系统是众所周知的,偶然因素也可能因为相关条件的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岩体的不规则形状和水力特征的不同就是这种偶然因素的好例子。另一方面,主观的不确定性源自我们对某个问题方方面面的认识。这有时候被称为概念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体现在使用不恰当的分析模型。

近日,hadjigeorgiou和harrison提供了一些岩石工程中有价值的错误源。在地下挖掘工程的设计中使用岩体分类方法的讨论中,他们发现了两组失误。第一组是选择分类方案的失误,包括遗漏和与没有选择一个适合地质力学的分类方法。第二组失误与实施有关,包括实施条件、方法、忽略变化和偶然因素的失误。

5、风险概率分析

过去的三四十年里,风险概率分析(pra)是应用最广泛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尤其是岩土工程中的风险分析。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项目管理。

如图4所示,在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中,我们评估概率密度函数(pdf)。荷载、应力、地下水压等设计参数如图4所示的需求。土壤和岩石强度,通常是剪切强度如图4所示的容量。此图说明了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以及最终设计过程中,设计参数是如何提高的,如何得到进一步的结果以及为了减少失误的可能。

stewart和o’rourke,给出了当荷载超过一定数值后破坏的概率为:

pf =pr(r≤s)=pr(r-s≤0)=pr [g(x)≤0]         (1)

其中r是电阻或容量,s是荷载或者需求,g(x)是一种极限状态,例如g(x)=0就定义了安全和非安全的界限。安全系数(fos)的计算公式为fos=r/s,其中,r和s是需求和容量的平均值或者最有可能的值。有些计算方法允许r和s存在偶然因素。然而,他们通常不允许主观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允许模型建立的错误,me,是关于r和s的估计:

g(x)= mefos                                    (2)

如果g=r-s,并且r和s是相互独立的,发生故障的概率为

pf  =∫fr(x) fs(x) dx                                    (3)

其中fr(x)是阻力的累计分布函数,fs(x)是荷载的概率分布函数。故障出现的可能性与如图4所示的需求和容量分布曲线在哪里重叠有关。如果r和s遵循正态分布,则pf =1-φ(β),其中β是可靠性指数,并且是r和s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函数。

r和s概率分布函数的估计往往采用monte carlo、latin hypercube或一些销售软件,比如risk和crystal ball。这些最简单的模式中,包括了r和s的大量重复计算,通常是用到一些涉及要输入参数的方程,比如用于稳定性计算的随机数的选取。

我们通常假定这些模拟的概率分布函数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但是在岩土工程用于成本预算的各个变量是变化的,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假设。假定的分布函数对分析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多数工程实例中,包括岩土工程,找到用于评估失败概率的时间框架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些重大基础建设的项目,以项目全过程中发生失误的可能性为依据而做的决定是过于保守的。年均失败概率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现实。

失误概率可能与工程师门经常使用的fos有关。表1显示出了失误概率和galvin等人编制的用于煤矿工程计算相关数据的fos的关系。必须记住的是,pf-fos关系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有时候是假设的,但是它也必须依赖于数据输入、极限条件和每种情况下r和s的分布性质。

因此,这种简单的概率方法不允许我们可以方便的进行空间变异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事前和事后控制以及设计参数和变量之间存在关联。有许多文献都在讨论以概率为基础的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而这些方法通常是结合了数值、变形和水流量分析。这里只介绍了最简单的情况,以此来说明概率风险分析的本质。

6、贝叶斯网络和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定量风险分析

上面提到的许多复杂的情况都考虑使用了贝叶斯网络(bn)。贝叶斯网络是基于贝叶斯定理或贝叶斯法,而这些是由托马斯·贝叶斯发现的。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贝叶斯定理写为:

p(a∣b)=[p(b∣a)·p(a)]/p(b)              (4)

其中p(a)是指a的概率,p(b)是指b的概率,p(a∣b)和p(b∣a)是条件概率。贝叶斯解释说,概率很重要,这样将这里称为贝叶斯网络,有时也被称为贝叶斯信念网络。一个更复杂的方式表达贝叶斯定理包括一个假说,过去的经验,证据:

p(h∣e,c)=p(h∣c)·p(e∣h,c)/p(e∣c)    (5)

在这里我们可以更新我们的信念,假设h给予额外的证据,e和背景背景或过去的经验,c。左边项p(h | e,c)被称为后验概率。p(h∣c)被称为先验概率。p(e∣h,c)是证据概率。

图5说明了一个简单的贝叶斯网络的组成,显而易见的是(1)由节点、线路和形成贝叶斯网络的概率表本身组成的因果模型;(2)专业知识的输入;(3)使用过程中推理的决策。

在岩土工程中,允许随时间更改决策、关系和概率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是特别有用的。在这种方法中,变量的概率表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而被更新,并且在项目的整个寿命中使用。

定义和描述贝叶斯网络的方法有很多。正式地说,贝叶斯网络可以被定义为某个域所代表的一组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的一个简要图形的表示形式。总结来说,贝叶斯网络可以被概括为:

(1)是一个图形和数学工具或显示因果关系的组件之间的一个系统;

(2)在一个系统中为节点表示的变量及他们的之间的关系;

(3)量化这些优势条件概率;

(4)允许评估概率不确定性的主观因素;

(5)允许概率模型(一般为概率表)随时更新;

(6)结合与问题有关的知识;

(7)使用不确定性推理理论;

(8)可以替代故障树和事件树。

图6说明专家知识的统一概念和数学推理在给定问题领域的贝叶斯网络的应用。

图7举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贝叶斯网络。该箭头从一个到另一个变量反映了所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箭头从c到b1和b2表示c能直接影响b1和b2。为了获得结果或答案,推理是用于计算到网络的问题的答案。

最常见的两种查询类型是先验概率分布和后验概率分布。先验概率分布的变量可以写为:

p(a)=                        (6)

其中a是查询变量,x 和x 是网络里的尚存变数。这类查询可用于地下开挖的设计阶段,评估某些设计失败的概率。

给出变量的后验分布证据或意见是通过:

p(a∣e)=                 (7)

其中e是指所有证据的一个向量。这类查询被用来更新变量,尤其是当其他变量被观察的时候。这种形式的查询可用于有关地质、水文或岩土的新信息已经可用的情况下更新地下开挖的失败概率。

简单但是有效的执行方法是使用方程来计算每一个可能的组合变量的概率,并辨别那些需要取得的结果。已经有好几个算法可以在贝叶斯网络中做近似的推理。其中最常用的精确推理方法是变量消除算法。

在实践中,决策分析通常被用在整体的风险管理。决策分析是一个已经在各种专业领域被定义的发展的很好的手段。其他的则采用包括层次分析法在内的限制性定义。结合贝叶斯网络的决策分析的详细实例已经被证实。

图8显示了索萨和爱因斯坦使用的战略决策模型中建筑物的基本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模型是基于一个大大简化了的决策图,即贝叶斯网络(如图8中所示),并且扩展到不同的操作进行建模。该模型显示了两个机会节点(地质条件和失效模式),一个决定节点,一个实用节点,这些代表了伴有不同建设策略和公用事业失败的成本总和。该模型基于效用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来确定最佳产品。

目前,贝叶斯网络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使用,得益于它风险评估和概率分析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医学、刑事取证、建筑业、项目管理、金融及保险行业等等。在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中,贝叶斯网络已经在大坝、隧道、电力行业等的风险评估和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

在岩土工程中更为广泛,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在进一步调查或者在施工期间才能得到,贝叶斯网络也许是用来更新概率表、模型参数、分析和设计曲线最常用的方法。我们要认识到贝叶斯网络强大的力量,对此,christian和baecher曾说:“为什么我们没有用它将观测方法带到21世纪?”

7、岩土工程的应用

从笔者的经验来看,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在地下工程项目中定量分析应用的更为广泛。一般来说,风险记录是不断变化的,它记录了与项目相关的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每一个风险发生所产生的后果、可能采取的有效措施(见图3)、措施采取后风险继续存在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控制措施采取后风险情况的更新方法将在下面提到。要指出的是与项目相关的风险,比如岩爆、大变形、坍塌、洪水和弱岩,将会被列在这个表格里。风险发生后的结果是对项目产生经济的、非经济的影响,如图2所示。可能性也是根据一段时期的数据假定分析出来的。

很多组织用这种方法来划分风险等级,而这些等级的划分是基于定量分析的。风险等级可能随着整个项目的发展而更新。典型的量化决策风险和有关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e、h、m和l如表2所示。

正如第5节所说,定量的风险概率分析已经在岩土工程中广泛使用。正如第6节提到的,通过使用bns和决策分析来量化可能性的方法选择已经在普遍适用。如果不普遍,也是在很多领域,包括地下岩土工程和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中,这些方法将会有很大潜力继续被运用。显然,他们也将用于岩土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项目实施和设计、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以及整个项目全过程的管理。

为了更好的适用于岩土工程,einstein建立的旨在解决自然地质威胁的方法值得结合应用。这个方法运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的决定来将项目评估过程规范化。在einstein的理论里,结合潜在威胁与发生概率来表述危险的。这反过来就是与结果相结合来表述风险r为

r = p[t]u(c)                                     (8)

其中p[t]是指危险的发生概率,u(c)是指风险发生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结果都是不确定的,通常叫做漏洞,条件概率,p[c∣t],因此风险也被表述为:

r = p[t] p[c∣t] u(c)                            (9)

假设控制行动和预防措施的结果放在之前讨论的的地方,p[t]变成了p’[t],消极对策使得漏洞p[c∣t]简化到p’[c∣t],或者使得影响u(c)简化到u’(c),或者两者同时变化。

控制措施涉及到产生费用,因此简化的风险为:

r’ = p’[t] p[c∣t] u(c)+u(ca)              (10)

其中u(ca)是费用。

8、结论

本文旨在基于参考国际文献和结合一些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实践的概述。einstein和sousa以及他们的伙伴们做出的贡献是特别有信息价值的。这些用于风险分析和评估研究的术语可能会因会因国家而异。概率风险分析可能是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中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最后我们的出货的结论是,通过贝叶斯网络的使用和决策分析技术,增加现有的概率方法从而允许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推理和提高概率、材料性能、和数据分析并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得以使用作为更长远的数据,是存在着巨大的可能的。在中国和其他地方,已经有了这些方法应用于地下挖掘工程的实例,并且他们进一步应用的机会也已经被确定。像这些与工程相关联的岩爆、大变形、坍塌、洪水和弱岩的风险因素建议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最后,将这些方法组合应用于feng和hudosn创立的岩土工程设计方法中的机会是大大存在的。

《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1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