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素材摘抄(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6 13:20:03 热度:18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素材摘抄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素材摘抄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利用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就。她坚守大漠50余年,从满头青丝熬到一头白发;她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大胆构想了“数字敦煌”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典范。2018年,樊锦诗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北京。父亲很开明,希望女孩子也能饱读诗书,有机会学习,于是给她和她的胞姐分别取名“樊锦诗”和“樊锦书”。樊锦诗自幼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成长。既想读万卷书又渴望行万里路的樊锦诗,此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2年,樊锦诗借着毕业实习的机会第一次来到了敦煌。她被精美神秘的壁画和石窟所震撼,正是从那时起,樊锦特与敦煌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3年,毕业后的樊锦诗被分配到莫高窟工作。父亲曾担心女儿体质弱,受不了敦煌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但是,敦煌的壁画和造像艺术早已牵动樊锦诗的心。她悄悄地把父亲写给校领导的信藏了起来,毅然选择服从分配,下决心把青春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奉献给敦煌。在最初的若干年里,樊锦诗面对着一系列的困难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父亲的突然离世、与爱人多年的两地分居……这期间,樊锦诗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她也曾在内心反复追问自已:余下的人生究竟该做什么?但莫高窟的辽远壮阔和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沧桑与神秘,深深迷住了樊锦诗。她说服了内心的矛盾,逼着自己适应戈壁难的一切。

在敦煌的50多年中,樊锦诗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经过不懈的奋斗,樊锦诗和同事们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主持编写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成为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她大胆构建“数字敦煌”,引入先进保护理念和技术,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为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曲范,有效缓解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矛盾。

樊锦诗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扎根敦煌,坚守事业,背后有来自丈夫彭金章的坚定支特。曾是北大同学的他们,毕业分配时一个去了武汉,一个去了敦煌。两地分隔的十九年间,樊锦诗执着守护敦煌,彭金章默默守护她。直到1986年,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从同窗到伴侣,夫妻两人跨越了半个世纪,相伴一生。每次当自已受到表彰时,樊锦诗都会说:“遇上了老彭这样的好人,是我一生的幸运……军功章的一半属于老彭。”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樊锦诗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这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如今,樊锦诗已年过八旬,虽然获得了各种荣誉。但樊锦诗的内心依然平静而淡泊。正如她所说,要把一生奉献给敦煌保护事业,如果还有一次选择,自己还会选择敦煌,选择莫高窟。那里,永远是她心灵的归处。

樊锦诗人物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大考古专业。从此,就扎根黄沙漫天的大西北,在敦煌的莫高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当同龄人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樊锦诗和恋人彭金章,却不得不面对两地分离的苦楚。

1986年,樊锦诗和爱人彭金章,终于在风沙漫天的敦煌团聚,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3年。那时的彭金章,已是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别时,老彭幽默地说,还是敦煌胜利了,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 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一步思考,如何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人彭金章的建议拍摄全面介绍敦煌的海报。 工夫无心人,十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自创摩根数字展示中心,发表了010-3010和立体球幕010-3010两部电影。 从那以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参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穴的装载量,一举两得。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2017年4月8日晚,央视《朗读者》第八期迎来“勇气”的主题,节目现场,与樊锦诗同奋斗在敦煌的研究人员们朗读了余秋雨的《莫高窟》、季羡林的《在敦煌》、冯骥才的《人类的敦煌》(均为节选),献给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敦煌人。

提起樊锦诗,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可说起敦煌,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1963年,刚从北大考古系毕业的25岁上海姑娘樊锦诗,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此后54余年樊锦诗以敦煌为家,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她领衔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被称为“精致绝伦、佩服之至”, 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莫高窟,季羡林先生都赞她“功德无量”,她为“永远的敦煌”倾尽了一生的心血,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她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五十余年扎根大漠,倾全力保护、研究与利用敦煌石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国家与人民不会忘记,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开放以来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面对戈壁黄沙,她无怨无悔;面对荣誉掌声,她不骄不躁。她说:“我觉得我很平凡。我不能说我真的做好了一件事情,从历史辩证法来看,当时觉得做好的事情,以后未必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只能说,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从常书鸿到段文杰,再到今天的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70年事业发展的背后,凝聚的是几代莫高窟人的心血—他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是属于莫高窟人独有的精神特质,这就是“莫高精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我们要学习樊锦诗先生这种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莫高”精神,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服务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理想!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19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黄昏时分,敦煌莫高窟闭园后,一位衣着朴素、脚踩运动鞋的老太太出现在园中。正在园区做前期考察的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的导演滕俊杰一眼认出,她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仍经常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窟区,在历史的走廊里,老人与文物对话,回顾自己在敦煌的几十年,思考如何加强文物保护。

樊锦诗奉献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时光,守护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被人们称为“敦煌女儿”。

上海姑娘

樊锦诗的故事被搬上了沪剧舞台,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即将上映。用沪剧演绎樊锦诗的故事别有意趣,因为她确实是个上海姑娘。

1938年她在北京出生后不久便随家人迁回江南。1946年至1958年,她在上海完成小学和中学学业。在上海读中学时,受父亲影响,她特别喜欢到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也知道许多精美的文物是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渐渐地,她对考古充满遐想,觉得考古工作一定很有意思。

进入北大,樊锦诗不假思索报了考古专业。多年以后,她对那时候选择的评价是“稀里糊涂”,因为她对考古专业究竟要干什么还一无所知。

1962年,北大组织毕业实习,樊锦诗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少年时代的梦想即将实现,她把敦煌之行想得很美妙,可下车后就傻眼了: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模样,当地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一进洞窟,这些就都不重要了。整整一个星期,前辈们带着樊锦诗和学生们沿着崖壁,一个洞窟、一个洞窟看过去。樊锦诗沉浸在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彩塑艺术中。

1963年,樊锦诗大学毕业。敦煌研究院写信到北大要人。樊锦诗的父亲急了,给学校写信,让樊锦诗转呈校领导。樊锦诗也犹豫了,第一次到敦煌时,她因水土不服提前离开;又因她男朋友、后来成为丈夫的彭金章被分配到了武汉大学。但是,樊锦诗最终收起了那封信。因为她还记得初见敦煌,仿佛听到千里之外的召唤,让她去保护敦煌。可没想到,到了敦煌,这一待就将近一甲子。

扎根大漠

记者在敦煌研究院看到,那里伫立着一座名为“青春”的雪白雕塑,短发少女身背草帽与工具昂首阔步。雕塑是以初到敦煌的樊锦诗为蓝本创作的。

从初到敦煌至今,与莫高窟朝夕相处,她内心也曾犹豫过,但“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顺从人生的必然以及我内心的意愿”。

上世纪40年代初,常书鸿先生等前辈开始敦煌文化艺术保护和研究工作,敦煌石窟结束了400年无人管理、任其破败的历史。前辈坚守大漠,筚路蓝缕,使莫高窟从满目疮痍到华彩重现。“我所能做的,就是以前辈为榜样,尽自己之力将工作向前推进。”樊锦诗说。

莫高窟位于茫茫沙漠,几乎与外界隔绝,生活艰苦,条件简陋。早期的宿舍是将马厩加了前墙和隔墙,里外设施都是土做的。喝的水是莫高窟前的宕泉河水,水里盐碱含量高,苦涩难喝。莫高窟坐西朝东,在洞窟内临摹,上午窟内光线尚可,下午只能靠镜子来反光。洞窟全面维修加固前,上下用的是“蜈蚣梯”,如果要对崖面遗址进行实测、记录,考古组工作人员要腰系绳索悬空作业。直到1981年,莫高窟才通电,直到1984年,职工才从土房子里搬出来,住进砖楼房。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工作,超越世俗的名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开拓、探索。这不是几代人、几十年能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世世代代不断为它付出,不断努力。

此前,有学者赴院里考察,樊锦诗应邀发言,屏幕上显示“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八个字。她说:“那说的不就是我们嘛!”在场的人都笑了。

《敦煌女儿》中樊锦诗的扮演者、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回忆,10年前,她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樊锦诗的报道后,就萌生了创作一部沪剧的念头。她说:“几代敦煌人不惧艰辛、坚守大漠、致力研究和保护,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可贵精神,我们沪剧人要向敦煌人致敬。”

没有遗憾

如今游客前往莫高窟,必须要先经过离窟30公里的敦煌数字展示中心。记者在展示中心看到,这里核心展示内容是“数字敦煌”和“虚拟洞窟”,利用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全方位模拟洞窟场景,使游客在进到莫高窟前就能感受身临其境的参观效果。

上世纪80年代末,樊锦诗前往北京出差,第一次看到有人使用电脑。她问:“你关机之后,刚才显示的图片不就没了吗?”对方答:“不会!图像数字化后,储存在计算机中可以不变。”她深受启发。

长久以来,樊锦诗和莫高人都焦灼于壁画退化和病变。樊锦诗提出,研究院做数字化档案使所有洞窟的壁画都转成数字保存,而且要高保真、高清晰度、色彩逼真、形象不能变形。同时,她也顶住各方压力,避免莫高窟被过度商业开发。

到了2010年,莫高人终于做出了一套高标准的洞窟数字档案。2014年,展示中心开放,目的就在于缓解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

“樊院长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朴素,而充满智慧;她也具备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坚毅且认真。”滕俊杰说,樊锦诗有个双胞胎姐姐,两人站在一起,姐姐看起来比樊锦诗年轻许多。

在樊锦诗看来,奉献是心甘情愿、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毫无保留地献给敦煌。她说:“我觉得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一种精神。我为敦煌尽力了,不觉得寂寞,不觉得遗憾,因为它值得。”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1963年樊锦诗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一千多年前,孔融曾如此感叹时光的易逝和人生的短暂。但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若将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将精神归属家国情怀,将拼搏与时代共振,定可不负韶华。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对“敦煌之女”樊锦诗一生最好的诠释,她的生命轮盘已转过81岁光阴,却将57个春夏秋冬献给了敦煌。忍风沙,饮咸水,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她本就瘦弱的身体更加虚弱,却点燃了她对敦煌的热情。乐奉献,为人先,忍受与丈夫19年分居,一心奉献敦煌,将计算机技术与敦煌保护相结合,传播敦煌文化。一生很长,长到忘不掉一个人;一生很短,短到只能做一件事。她以瘦弱的身躯承担了使命重担,撑起了敦煌一片崭新的天地。她的荣誉勋章上,家国情怀熠熠生辉。

历史上有多少青年曾不顾一切的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霍去病,狄青未及弱冠就投身军伍,在各自的时代杀敌保国,拓土开疆;邓稼先从青年时期起就扎根戈壁,为国家隐姓埋名,一生无悔;“两弹一星”,国产航母等大国重器的问世,涌现出无数身具家国情怀的侠之大者。他们有一腔为国奋斗的热血,以家国情怀为基石,为己为国开拓出一片寥廓美丽的长天。

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运转,对国家的热爱永远是青年一代高歌的主旋律。作为即将中学毕业的青年,如江日出生,乳虎啸谷,我们应思往矣英烈精神,矗立家国情怀之灯塔,肩担日月,心怀家国。以家国情怀铸就一把锋利的宝剑,一路披荆斩棘;以家国情怀为引,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

我愿将家国情怀注入灵魂,我愿为祖国燃烧青春,我愿于短短人生中为国倾注所有,不负韶华!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7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30岁那年,“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分娩时医生问她丈夫为何不在身边,告诉她生了个男孩子。樊锦诗平静地说:生个金孩子也没用。

武汉出发风风火火赶到敦煌,樊锦诗的丈夫彭金章看到孩子的第一面时,已经是孩子出生几天以后了。虽然最需要丈夫陪伴的时候不得不独自面对,樊锦诗仍然感念丈夫:几千公里路程,只靠一个担子带来的鸡蛋,居然一个都没有碎。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这是樊锦诗与丈夫用爱与生命践行的神圣誓言。从25岁到48岁,一生中有23年的时间,樊锦诗身处敦煌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北大同班同学、丈夫彭金章在武汉工作。直到40多岁,彭金章毅然离开自己创办的石窟考古专业,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商周考古的教学,只为与妻子团聚。

因为对敦煌文化的热爱,樊锦诗大半生都在环境恶劣的敦煌度过。地板上永远布满灰尘,半夜总有一两只老鼠落在枕头上,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樊锦诗都是爬起来掸掸土,再继续睡过去。她是来自江南的大家闺秀,却比任何人都能经得住敦煌风沙的洗礼。当年丈夫第一次到敦煌看望妻子,只是心疼地说了一句:才两年就变土了。

考虑到敦煌艰苦的生活条件,樊锦诗与彭金章的两个孩子有着相似而漂泊的成长轨迹:在敦煌度过童年,到远方的亲戚家求学,长大后再回武汉,回到父亲身边。

分别太久,樊锦诗曾经认不出自己的孩子,大姐的一句“你进来的时候没看到你儿子吗?”就让她泪流满面,樊锦诗在耄耋之年仍然自称是“不称职的母亲”,从心底感谢儿子们的理解和宽容。

近几年,樊锦诗获得过无数崇高的荣誉与奖项,她把所有奖章、证书和奖金全部交给了敦煌研究院。在她心里,自己只是一个“代表”,去把奖给领回来,最终还要还给她用一生守护的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去年,81岁的樊锦诗先生用10天时间与作家顾春芳对谈,回顾并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内容编纂成书,取名为《我心归处是敦煌》。

“我没有想到自己能在敦煌56年,也就是说命该如此在敦煌。”走在人生边上,有人向樊锦诗请教“幸福的秘诀”,樊锦诗干脆地说: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文史哲研读间想说,樊锦诗平日里是一位干练坚韧的女性,《我心归处是敦煌》的文字讲述却多了一些温柔与沉静。樊锦诗是幸福的,因为家庭的开明,亲人的理解和照顾,让她得意从事一项艰苦卓绝却有富有价值的工作。同时她的人生也有诸多遗憾,在退休之时丈夫的突然离世,成为了她心中难以释怀的伤痛。

一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敦煌艺术崇高之美,石窟考古和文物保护的筚路蓝缕娓娓道来,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艰难又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切地领会中国古老而美好的诗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樊锦诗人物事迹简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在云烟氤氲的茫茫大漠中,伴随着阵阵驼铃,我们到了敦煌。在这里,我们领略到了古城风采;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大漠沙如雪 ”的壮阔;在这里,我们观赏到了栩栩如生,令人神秘向往的敦煌壁画;在这里,我们更读到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她。

她,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敦煌;将自己的汗水播撒在敦煌,将自己的必生理想扎根在敦煌。她,便是已有81岁的樊锦诗先生。

面对敦煌的恶劣环境,她并未退缩,而是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选择了前往;面对着自己与丈夫结束分居两地的机会,她未曾顾及自己,而是选择了留下;面对着艰难的壁画保护工作,她选择直面问题,毫不退缩;面对莫高窟急需发展的任务,她敢为人先,选择勇于创新,迎难而上。

这便是樊锦诗先生,将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她心心所念的敦煌,这一做,便是一生。

樊锦诗先生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敦煌的未来,奋斗几十余年,只为不忘初心,坚守内心。追溯过往,有多少像樊锦诗先生一样的文物工作者,他们用一双手,一颗纯净的心,让已被历史封存几百上千年的文物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样的中华儿女,这样的赤子情怀,令人钦佩。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樊锦诗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下去。少年的心中存有远大志向,含有祖国的一砖一瓦,作为祖国的花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使我们投身奋斗,前辈的精神似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这一路,不孤单。而这种精神必定薪火相传,照耀神州大地。

一生的奋斗,只为价值的实现,这一生,不徒劳。

樊锦诗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59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06位用户喜欢。

1963年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子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整装待发。她就是樊锦诗,那年她25岁。不久后,敦煌研究院以她为原型,制作了一个雕像,取名《青春》。

樊锦诗1938年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的樊锦诗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来到沙漠工作,更不会想到自己一去就是41年。

回忆起当时的抉择,樊锦诗把它归因于一次“偶然”。1962年,经学校安排,樊锦诗和3名同学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毕业时,研究所向学校要人,樊锦诗成为学校分给研究所的两名同学之一。“1963年,我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时候,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坚强女人的两次落泪

“别人都觉得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孤独守望着茫茫大漠中的莫高窟。可她毕竟还是个女人,我对她有两次为孩子落泪记忆犹深,一次是在敦煌,一次是在我河北老家。” 樊锦诗的丈夫如是说道。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樊锦诗来到了西部,那就是常书鸿的精神。还有敦煌精美的壁画,也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恶劣环境让她掉了泪

实习结束后,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北京,父母非常心疼。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她父亲还为此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最后被樊锦诗扣了下来。

虽说对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樊锦诗真正住进莫高窟旁边的破庙之后,才确切知道了什么叫“反差”。那时候敦煌保护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通讯困难。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都要跑好远的路。

对此,樊锦诗坦诚地说:“说没有犹豫动摇,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半夜里,当房梁上的老鼠吱吱叫着掉在被子上时,当因为水土不服整天病恹恹时,樊锦诗望着透过窗纸的月光,还是掉了泪。但每走过一个石窟,都会使她惊叹:“哎呀,太好了,太美了!”前辈们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令她非常钦佩。

与新婚丈夫分居19年

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是大学同学,彭金章家在河北农村,毕业后被分到武汉大学,于是两人只好千里鸿雁传书,遥寄相思。他们在1966年结婚,两地分居19年。她每隔一两年会回去看望爱人孩子一次,“表现表现,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1986年,最终樊锦诗的丈夫妥协了,放弃了他在武汉大学的事业。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樊锦诗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深为感动,认为“他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丈夫”。她说自己在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上,更倾向于家庭,“如果说爱人不支持我,那我肯定就要离开敦煌了,我还没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我不是那种人。”

尽管樊锦诗的同事说她是少有柔情的人,但她说起孩子时依然充满慈祥与母爱:“我至今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对孩子。”

保护文物她顶住压力

“莫高窟几乎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病害。”樊锦诗从踏上敦煌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98年,已经60岁的樊锦诗从前任段文杰手中接过重担,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上任不久后,樊锦诗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1998年左右,全国掀起“打造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热潮,有关部门要将莫高窟捆绑上市。当时樊锦诗坚决不同意,“硬是把压力都顶了回去”。现在说起来,樊锦诗还是坚持当时的立场,“文物保护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的,不是我樊锦诗不想让位,你要是做不好,把这份文化遗产毁了怎么办?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莫高窟了。”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好祖先的遗产,“如果莫高窟被破坏了,那我就是历史的罪人。”

面对敦煌旅游开发的热潮,樊锦诗非常矛盾,敦煌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遗产,应该展示给公众。可是这些洞窟还经得起过多的参观吗?

大胆构想“数字敦煌”

为了保护莫高窟文物和缓解游客过多给壁画、彩塑带来的影响,敦煌研究院在2003年初开始筹建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后的游客服务中心可以让游客在未进入洞窟之前,先通过影视画面、虚拟漫游、文物展示等,全面了解敦煌莫高窟的人文风貌、历史背景、洞窟构成等,然后再由专业导游带入洞窟做进一步的实地参观。“这样做不仅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更详细的文化信息,而且极大地缓解了游客过分集中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

樊锦诗另一个大胆构想是建立“数字敦煌”,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同时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壁画这个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这促使樊锦诗考虑要用“数字化”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

樊锦诗对促进敦煌文物的保护事业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学术大师季羡林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极力称赞樊锦诗,他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

希望退休后重回上海

岁月的磨砺以及西北广袤天地的锻炼,使樊锦诗的性格变得坚韧而执著。年轻时的樊锦诗是个内向沉默的人,“上台说不出话,照相的时候就往边上站”。但现在的她说话直来直去,在风沙中大声与人争论着,“很多事情逼着你,就会变得非常着急,急了以后就会跟人去争了。”

她苦笑着说,她的“严厉”和“不近人情”就是因此出了名的。由于工作雷厉风行,说话单刀直入,有人在背地里骂她“死老太婆”。人都走光了的深夜,她常常独自在办公室紧锁双眉来回踱步,慢慢消化那些尖利刺耳的话。她说:“将来我滚蛋下台的时候,大伙能说句‘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

如果明天就能退休,樊锦诗说:“我将高高兴兴地卷铺盖走人。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啥时候再回敦煌,还会有人微笑着请我吃顿饭。”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志青年铿锵有力的誓言和斩钉截铁的行动。在当时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毕业不去“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报志愿要报“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恰好站在时间的节点上,我们越发感到时代激烈的鼓点,每一个青春梦想,都是励志之余需要耕耘的地方;每一个努力耕耘的地方,都是梦想青春最激越的鼓点。而梦想恰是需要我们与时代相连,与国家的命运前途相关的。樊锦诗先生的“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对这个时代青年人奋斗目标的正确引导;袁隆平院士的“向前看不要向钱看”对祖国新建设者的谆谆教诲;孔繁森党员的‘甘为人梯,长期铺垫’对我们青年一代的身体力行。时间的巨轮滚滚向前,真正能使我们铭记的,只有那些为共和国鞠躬尽瘁的先驱们。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将青春与祖国相交织,无论我们从事哪种职业,坚守在哪个岗位,我们心中有光,我们就能发出时代之光;我们有梦想,就会有实现梦想的不竭之力。

时代之青年,祖国之青年,应谨记“为生民立命”的时代使命,在祖国需要的岗位上敲响青春之鼓,我们听到了新时代更加激越的鼓点。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13位用户喜欢。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作为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领军人物之一,樊锦诗获得过很多荣誉。1963年,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为敦煌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了56个春秋,至今仍在继续做着贡献。樊锦诗为敦煌莫高窟保护作出重要贡献,是文化领域、文物战线的杰出代表。

在宣讲中樊锦诗介绍了敦煌文化灿烂辉煌的成就,强调了敦煌保护的重要意义,她从“守一不移”“担当使命”“探索进取”“留住根脉,我们永远在路上”四个方面讲述她与敦煌之间的“情缘”以及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研究、保护、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她带领团队致力于莫高窟的科学保护,敦煌学的深化研究,在全国文博系统率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制定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办法、建设数字敦煌档案。通过多方面努力创新性解决了莫高窟旅游开发与永久保护之间的矛盾,积极利用现代技术真正做到了让莫高窟走出去、火起来。樊锦诗强调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性,敦煌研究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几代莫高人的付出。樊锦诗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一代又一代莫高人传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研究、保护、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新时代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忘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莫高窟的保护乃至全国文物的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王吉德指出,“莫高精神”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精神财富,是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强劲持久的精神动力。要大力践行“莫高精神”,深入开展向樊锦诗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扎根一线、爱岗敬业、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求真务实、敢于作为、使命在肩的担当勇气,改革奋进、矢志不移、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将“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践,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寸草不生,满目荒凉……”故事在樊锦诗对敦煌的第一印象中徐徐拉开帷幕。从她口中,敦煌那时的样貌渐渐显露:土砌的房子,被污染的饮水……我还了解了那里的大环境:漫天飞舞的风沙,狂风盘踞的恐惧“地狱”,沙尘尽情肆虐的“家园”……当时在那儿实习的北大的科考队,生活就如同在水潭中挣扎的鱼一般,痛苦艰难。因为严重水土不服,她们不得不停止工作。但就在樊锦诗回乡调养身体不久,由于敦煌急需专业人员,她又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莫高窟工作。

然而这一去,就是大半辈子。为了这段瑰丽的画卷,樊锦诗与丈夫分隔两地,两个儿子出生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樊锦诗——这位敦煌“女侠”,却将一切的儿女情长都抛至身后,视敦煌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为敦煌而忙碌,从未间断。

这些事迹,不只是向我们展现了樊锦诗老人为敦煌作出的奉献,更展现了她身上为了敦煌永不放弃的精神。五十七年,一个人的大半辈子啊,独自坚守,只身担负光阴中的自然轮回,任谁都受不了吧!但她眼中,这些不过是白驹过隙,尘灰一粒罢了。她甘愿用生命作城,守护敦煌。正如她所说:“我的心好像一直就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是啊,“敦煌之女”用她一生的执着,写下一篇平凡而伟大的诗歌。

在给她的颁奖辞中写道: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我也曾经疑惑过,明明有更好的选择,樊锦诗老人为什么会选择隐居尘世,一心向敦煌?我忽然联想到我的书法老师,全国第一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却有着“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阔达。当老师了解我的疑惑后,只是对我说:人这一生,为了利益与欲望拼命,最后得到的只有头破血流;相反,坚持自己的喜爱,不管周遭会发生多大的变故,也能活得称心如意。是啊,或许,这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秉持的清静坚守吧。

看完“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之后,我倍受鼓舞。虽然成功的路上总有很多荆棘,但历史总以乐观的态度宽慰我们。我会向樊锦诗老人学习,坚持自己心中所爱,努力做出成就,即使前路一片阻碍,我也会披荆斩棘,为梦而坚持。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28个字,有8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7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央视节目《朗读者》的现场,一位男士正在深情地朗读余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中的片段: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

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彼时,台前坐的除了主持人之外,还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事实上,那一字一句都是她的心声。听到这些铿锵有力的文字,老人微微点头,满布沧桑的脸上浮现出了浅浅的笑容。

她就是从繁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窟的樊锦诗。

从青丝到白发,樊锦诗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奔赴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化苦旅,为拯救莫高窟倾尽了心力,也让敦煌定格成了永远。

追梦敦煌

1938年,樊锦诗出生于北京。恰逢时局动荡、生活无着,她的父亲便带着全家到上海谋生。

父亲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颇感兴趣,喜欢听评弹、看戏,小小年纪的她受其影响,爱好也非常广泛,格外喜欢历史。

读中学时,她经常去博物馆看展,知道很多精美的文物都是经过考古发掘才出土的,所以对考古充满了美好的遐想。

不经意间,她在课本上又读到一篇关于莫高窟的课文,字里行间尽是惊艳。

自此,她再也没有忘掉辉煌灿烂的莫高窟。

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写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按照规定,入学不久要分专业,她直接选了梦寐以求的考古专业。

在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的影响下,樊锦诗除了学到专业的知识、做人的严谨和担当,还培养了宽广的国际视野。

毕业实习时,她被选派去敦煌。对那个赫赫有名的艺术圣地,她心中充满了期待。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她不禁心灰意冷,因为那里几乎与世隔绝,缺水少电,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相较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丰饶的精神天地让她感受到了一丝安慰。

一个又一个洞窟里,琳琅满目、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色彩斑斓的壁画和彩塑深深地吸引了她。

她和同事们攀援着被积沙掩埋的崖壁,看到各个朝代的山水、建筑和人物,一时间,忘了刺骨的寒,也忘了难耐的苦。

只是好景不长,她因水土不服引发身体不适,不到三个月,她就不得不返回上海。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正式毕业时,她再次被分配到了敦煌。考虑到之前半路折返的境遇,她犹豫了。

校方解释说敦煌急需考古人才,三四年后,新的毕业生去了,她就可以回来。不过,敦煌一直是她心心念念的地方。考虑了一番,她同意了。

有人说,“心有所信,方能远行。”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会拥有超越一切的勇气。

而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在这艰难的抉择面前,樊锦诗有过犹疑,但终因心中对敦煌仍有无限的向往,还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服从分配的决定。

事后,她给父亲写信告知了这一情况,父亲的回信里有一封是给校方领导的,信中大意是细数女儿体弱,希望学校改派他人。

一眼千年,梦回大漠。心之所向,仍是敦煌。莫高窟里绝世的美,她忘不了,也割舍不下。

她也不想做言而无信之人,便没有上交父亲的这封信,而是跟着同学回到了荒凉寂寥的敦煌,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筑梦敦煌

再进莫高窟时,看到狂放热烈的土红色调、想象奇特的构图造型和斑斓瑰丽的光影色彩,樊锦诗的心里又重新燃起了激情。

她知道,每一个洞窟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博物馆,里面掩藏了无穷无尽的奥秘。

当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展现在眼前时,她总会细细地想:

为什么在遥远的沙漠里会产生如此璀璨的石窟艺术?这些画是如何画出来的?它们经历了什么?又该如何保护它们?

这些,都是她需要探寻的问题。于是,她一头扎进繁忙的工作中,反复进洞、调查、临摹、记录、查阅资料。

一日日,一年年,凭借着一股信念,她殚精竭虑地去探索、钻研,撰写出了学术价值极高的考古报告。

自然,一点点成绩的背后,是苦行僧式的清寂和孤独。

夜深人静时,陪伴她的只有茫茫戈壁上的猎猎朔风,只有九层楼窟檐的声声铃铎。

而对于樊锦诗来说,最苦的是至亲分离。一毕业,她和被分配到武汉大学的男友彭金章便开始了异地恋。

从敦煌到武汉,从武汉到敦煌,两地相距2500公里,隔了山,隔了水,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写满了万语千言,也铺陈着对彼此深深的思念。

婚后,他们仍是天各一方。孩子们出生后也没能留在身边,两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便把孩子寄养在河北农村的姑妈家。

夫妻不能团聚,母子不能相见,她“抛夫弃子”,只因心中无法放下对敦煌的热爱。

宕泉河边,她踩着孤单的脚印;三危山下,她留下寂寞的身影。

她一人仰望沙漠的月亮,一人静听汩汩的泉流。纵是千般难,万般苦,她的心上仍是这座华美的宝藏和神圣的殿堂。

都说好的婚姻,是懂得,是珍惜,是成全。

19年后,彭金章放弃了武汉大学如日中天的事业和一手参与创办的考古专业,回到了莫高窟人的行列,他们这分属各地的四口之家才得以团聚。

后来在参加采访时,樊锦诗发自肺腑地感叹道:

他知道我离不开敦煌,他做出了让步,如果没有他的成全,就不会有后来的樊锦诗。

对她来说,也因为丈夫的退让,她的敦煌梦才终成圆满。

尼采说,“当一个人知道他为什么而活的时候,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经历了人生的沉浮和世事的磨炼,在生活的考验面前,她表现出了异常的冷峻和坚韧。

在无边无涯的岁月里,她忍受了风沙肆虐之苦,也忍受了亲人相离之痛。

岁月,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一份付出与热爱。

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的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用生命护卫着敦煌,让这座在风沙中沉默了千年的文化瑰宝逐渐走到世人的眼前。

圆梦敦煌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敦煌的游客数量激增。

它非凡的价值让有些人嗅到了商机,但是樊锦诗深知,莫高窟一旦被商业开发,文物保护就成了空谈。所以,她坚决反对。

为了宣扬敦煌文化的重要性,她和同事们多次赶往北京、兰州,与相关部门沟通。

而她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商业开发及时被制止了,她守住了一方文化。

很久以后,有人问她为何要执着至此。她轻轻地答,“你对它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它。”

事实也是如此,壁画病害、崖体失稳和风沙肆虐等问题接踵而至,樊锦诗仍是不遗余力地探求着种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天,樊锦诗刚到洞口,就被一阵浓烈刺鼻的香水味呛得直打喷嚏。她皱起眉头,知道游客们的汗味和香水味将会对壁画产生不可逆的腐蚀。

其实,在当时,与一百年前相比,壁画的色彩已然淡去了不少,有些甚至看上去几近模糊。

她立时察觉到保护这颗深埋大漠的遗珠已势在必行,同时也深知宣传莫高窟的必要性。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她四处奔走呼吁为敦煌“限流”,并和同事们制定了一系列参观标准。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数字化技术的先进和便捷。

经过一番调研,她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建立完整的数字档案。

这样超前的提议,不免引来一些人的反对。

但是世上很多事,总是少数人在冲刺、挑战。到了2016年,“数字敦煌”成功上线。

30个经典洞窟及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游客们只需轻轻一点鼠标,便能一览无余。

世间的喧哗被挡在了洞窟之外,洞窟的繁华却被呈在了世界面前。

这一次,因为科学的保护和管理,莫高窟得到了永生。

五十载的春秋冬夏,大大小小735个洞窟,她一一走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她一一看遍。

在她的主持下,《敦煌石窟全集》编写完成,这部记录性的考古报告被学者盛赞“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

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她仍然坚持留在敦煌,继续谱写着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

海明威曾说,“我为我喜爱的东西大费周章,所以我才能快乐如斯。”

在大多数时候,幸福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

而对樊锦诗来说,人生的幸福在于她用坚定和柔情守护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一腔爱,付与一洞画;一颗心,许与大敦煌。与其说是樊锦诗选择了敦煌,不如说敦煌选择了樊锦诗。

它认定了她,所以她对它,才爱得这样真,也爱得这样深。

2019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读起了樊锦诗的这段颁奖词: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她沐月当歌、踏沙而行,尽心尽力地守护着敦煌。

漫长的五十年,她择了这一事,也终了一生。

对每一个人来说,“择一事”是心态与信仰,“终一生”是责任与坚守。

她用一生的时间做好一件事,以艰苦求卓绝,以初心致匠心,谱写出了一曲壮丽的敦煌乐章,让历经磨难的千年石窟重新焕发了生机。

于她,锦瑟年华去,莫高永留诗。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叫敦煌。很久很久以后,这个地方仍然叫敦煌。

只是,不同的是,一位叫樊锦诗的老人把青春和梦想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把一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这个地方。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55个字,有4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1分钟,慢速需要30分钟,有263位用户喜欢。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这是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栏目写给樊锦诗的颁奖词。

樊锦诗,1938年7月生,198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研究、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这是最大的幸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耄耋之年的樊锦诗还在为编写敦煌莫高窟考古报告殚精竭虑,她跟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说我了,还是说说敦煌,说说莫高窟吧。”

当记者问她,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她会怎么说?樊锦诗停顿了片刻,轻轻说出7个字:“我心归处是敦煌。”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1963年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孩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登上开往西部的列车。她就是樊锦诗,那年她25岁。

樊锦诗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当时,年轻的樊锦诗根本没想到自己毕业后会到地处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工作,更不会想到一去就是50多年。

回忆起最初的抉择,樊锦诗把它归因于一次“偶然”:“1962年,经学校安排,我和3名同学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毕业时,研究所向学校要人,我就成为学校分给研究所的两名同学之一。”

敦煌莫高窟是诞生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无价之宝,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是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古人用智慧创造出的文化艺术宝库,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敦煌文物研究所成立。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从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常书鸿,到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老一代莫高窟守护者们大多是名校毕业生,他们舍弃了大城市的安逸生活,自愿来到戈壁沙漠中,一待就是一辈子。

那时候,莫高窟几乎是废墟,洞窟里堆满黄沙,有的根本进不去。这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交通工具,信息也特别闭塞。

当樊锦诗的父亲知道女儿工作分配的消息后,担心她羸弱的身体无法适应大漠戈壁的恶劣环境,就给学校写了封信,恳请北大不要派她去这么艰苦的地方工作。

可这封信被樊锦诗悄悄扣下了。

樊锦诗说:“报效祖国,服从分配,我选择去敦煌,因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敦煌的美震撼人心,敦煌的苦同样令人心惊。

“初见敦煌,惊艳无比。可只有真正留在这里才知道,洞内是神仙世界、艺术殿堂,洞外却是飞沙走石、黄土漫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樊锦诗感慨,“和北京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住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宕泉河水……这些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可那夜晚的黑,让她一个20多岁的姑娘头皮发紧。没有电,莫高窟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厕所离宿舍有五六分钟的路,她不敢自己去,晚上也不敢多喝水……

衣食住行苦,工作更苦。每天进洞去做研究,都要跟先生们爬“蜈蚣梯”。在大城市长大的樊锦诗,哪里见过“蜈蚣梯”啊!一根斜立在崖壁上插着树枝的木杆就是“蜈蚣梯”。每次爬它,樊锦诗都心惊肉跳,在梯子上左摇右晃。

有一次她半夜想上厕所,刚出门,就看到两只绿油油的大眼睛正瞪着她。樊锦诗吓坏了,以为是只“狼”,赶紧关上房门。等到天亮,开门一看,才发现原来那不是狼,而是一头驴。

不过,最令她难以置信的是,前辈们已经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工作生活了20余年。

樊锦诗深受触动。“他们治流沙、搞临摹、做研究,为研究院打下了坚实基础。”樊锦诗说,“他们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此,守护敦煌是我一生的志向。”

“我为敦煌尽力了”

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后,樊锦诗最初的任务是编制莫高窟考古报告。毕业离校前,时任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苏秉琦曾专门找她谈话。他郑重地对樊锦诗说:“你去敦煌一定要编写考古报告,编写考古报告对考古而言非常重要。打个比方,如果你研究汉代历史,人家会问你看过《史记》《汉书》没有,研究考古,人家肯定还是要你以考古报告为证。考古报告之于考古,就像二十四史之于中华历史一样。”

为什么在被世人遗忘的沙漠里,会产生如此辉煌的石窟艺术?这些由壁画和彩塑营造而成的佛国世界,曾经是什么面目?在这里发生过什么事情?那些壁画和彩塑,究竟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又是谁做的……

带着这些问题,樊锦诗走遍了735个大小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2011年,她历时40年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正式出版,被誉为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目前,历时10余年编写、30多万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9窟考古报告》正在进行出版前的最后修改,这是樊锦诗现在最惦记的事。

“光阴荏苒,没想到我在敦煌工作已逾半个世纪。也没有想到,我承担的敦煌莫高窟考古报告的任务,竟然长期未能交卷。”樊锦诗说,“到新世纪才出版了第一卷,现在第二卷的编撰工作才快结束。”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1967年,樊锦诗与大学时的恋人彭金章结婚,当时的彭金章在武汉大学工作,虽然成了家,但夫妻二人过着天各一方的日子。

樊锦诗说:“我丈夫明白我对敦煌的感情,他知道我已无法舍弃敦煌。”为了成全妻子的事业,1986年,彭金章决定舍弃自己在武汉大学的事业,陪妻子扎根敦煌。结婚19年后,他们一家终于团聚,那时的樊锦诗年近五旬,每天仍忙碌不休。

1985年至1986年,樊锦诗牵头负责莫高窟的申遗工作。“申遗给了我莫大震撼,直到那时我才对国际上有关文化遗产的公约、宪章和文化遗产完整性、真实性等理念以及文物保护与法律等知识有所了解。”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樊锦诗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过去几十年间莫高窟的变化很大,现在的壁画很模糊,颜色也在逐渐褪去。”看着日益消逝的壁画、塑像,樊锦诗很焦虑。

如何在抢救性保护的同时,尽可能地把这些文物的原貌保留下来呢?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数字化”。“壁画这个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但是‘数字化’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他们的原貌。”樊锦诗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5月“数字敦煌”上线,高清数字化的敦煌图像向全球发布。游客坐在电脑前,就可以看到莫高窟的清晰全景,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

西部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莫高窟的游客数量与日俱增。樊锦诗为此十分头疼:“游客多了,莫高窟的窟内温度湿度都会发生变化,这会加速壁画的退化。”她开始顶着压力控制游客数量,可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旅游和文物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呢?

在她的倡导下,敦煌研究院在中国文化遗产地中率先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建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实行“总量控制、网上预约、数字展示、实地看窟”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实现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双赢。游客可以先观看数字电影,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再前往洞窟领略千年前古人留下的慧心妙笔。

将敦煌文物“永久保存,永久利用”是樊锦诗给“数字敦煌”的定位。而在这项巨大工程最终落地时,樊锦诗已经78岁。

劳累奔波半个多世纪,樊锦诗用尽一生守望着莫高窟。在她瘦弱的身躯里,包裹着一颗倔强的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樊锦诗用一生的痴守,诠释了她这一代人为国家担负的使命,也诠释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有的精气神。

她对记者说:“如果我死时让我留一句话,我就留这句:我为敦煌尽力了。”

“我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守护敦煌,其实是一场依然在进行中的“接力赛”。

20世纪初,藏有5万余件中古时期写本的敦煌藏经洞被发现,随后大量文物流失海外,这触动了学术界乃至全民族的神经。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在这样的背景下,常书鸿、段文杰等老一辈“莫高窟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开启了守护敦煌的这场“史诗级”接力赛。

经过数十年的耕耘,中国学者在敦煌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考古、艺术、宗教、科技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学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被彻底扭转。

在此过程中,樊锦诗的付出和贡献是不可或缺的。

在樊锦诗坚守大漠的半个多世纪里,她获奖无数。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到“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从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她“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到2019年9月_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她“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再到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荣誉虽多,但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淡然与谦逊。

在樊锦诗看来,这些荣誉是属于敦煌研究院全体同事的。她只是作为代表,代表一代代坚守大漠、以莫高窟为家、以保护为天职的“莫高窟人”去把荣誉领回家。

樊锦诗说:“‘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16个字是我概括的‘莫高精神’。这是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敦煌守护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相较于莫高窟的伟大,我觉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莫高窟是历时千年的文化瑰宝,而我才仅仅守护了它50多年。”樊锦诗说,“从常书鸿先生到段文杰先生,再到我,我们一直在接力,把守护莫高窟这根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我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樊锦诗说,“更多的事业还要靠年轻人去做,我希望年轻人能继承‘莫高精神’。只要莫高窟存在,敦煌研究院就要陪伴它,不断探索前进。接力棒总要一代代传下去,我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08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36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樊锦诗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4年七月,樊锦诗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八月十四日,甘肃省举行樊锦诗先进事迹座谈会,樊锦诗如往常一样,衣着简单,显出她本质的洒脱与自然。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已将西部的粗犷、豁达揉合进这位今年六十四岁的江南女性内心。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将敦煌石窟长期存在而又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作为合作课题,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她所在的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樊锦诗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如今73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北京大学邀请了七位不同时代杰出的“北大新生”亲手写下书信,为本科新生表达祝福,讲述他们的“北大情缘”,作为给新生的特别礼物与全新改版的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1958年北大历史系新生樊锦诗是这七位“北大新生”之一。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介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4位用户喜欢。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樊锦诗如是说。作为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范文锦集樊锦诗由此被大家所熟知。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樊锦诗用五十七年的执着和坚守阐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展示了什么是中华儿女的赤子情怀。鲁迅先生曾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便是中国的脊梁”。樊锦诗先生克服环境的恶劣,与常伟鸿,段文杰等前辈共同奋斗在一线。樊锦诗先生克服与丈夫常年分居两地的相思之苦,在有机会调走的情况下选择了留下来。樊锦诗先生说只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职业操守,樊先生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负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梁任公如是说。樊锦诗先生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____________曾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____________还言:“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樊锦诗说,管理者必须直面问题,不能回避问题,更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樊锦诗开创了“数字敦煌”,在技术落后后,资金匮乏的八十年代,硬是用自己的脚踏实地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范文参考网手机版樊锦诗勤奋创新,求实严谨的态度正与当前社会中某些急功近利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诺贝尔生物与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世人皆为她欢呼之时,淡然地带着自己的团队继续投身于科学研究。这份淡泊名利,这份坚韧严谨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荀子说:“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生很长,长到忘不了一个人;一生很短,短到只能做到一件事。樊锦诗用她短暂的一生为敦煌,为文物保护事业奉献了所有,樊锦诗也用她长远的一生书写了一篇华丽的篇章。

烛曜锦绣中华,照亮万里江山。绘制诗意莫高,血洒醉人敦煌。谨以此诗表达对樊先生的敬意,谨以此篇表达对樊先生的仰慕、赞赏。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素材摘抄(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