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二东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16:30:03 热度:44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二东事迹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二东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5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孟二冬(1957年1月~2006年4月22日),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孟二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2006年4月22日,孟二冬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49岁。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人物经历

孟二冬(1957.1—2006.4.22),1957年1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多年来,孟二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撰写了《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韩孟派诗传》、《千古传世美文》、《陶渊明集译注》、《中国文学史》(参编)等400多万字的专著 [2] ;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得到了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1957年1月12日,孟二冬出生于安徽省蚌埠。他中小学时期学习成绩突出,品学兼优。1978年3月,孟二冬通过高考成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的学生。1980年2月初,他被择优留校,成为中文系老师。他求学的脚步从未停歇,十余年中三进北大,走过了进修学习、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求学历程。

1994年,孟二冬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此后,二冬备课缜密周详,课前静坐“过电影”,课后“回放”找得失。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每个论点的论据都有翔实的文献资料作支撑。他从不对学生发脾气,课上课下,学生们看到的孟老师,是一位博学而又酷爱运动、儒雅而又专注学术、敬业而又热爱生活的老师和朋友。

孟二冬先后出版了《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等多部论著,获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9] 。

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孟二冬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撰写了《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韩孟派诗传》等400多万字的专著。他历时七年,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

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大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做出了“禁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学期间,除坚持为中文系2002级四个班的学生每周讲授10学时的必修课外,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选修课,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与中文系教师座谈,交流教学工作经验,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双方协议的支教任务 [8] 。孟二冬在北京治疗期间,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积极筹备让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讲座。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这个学期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的读完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也了解了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雷锋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死于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他小时候家庭条件差,1947年亲人一一离世,雷锋成为孤儿,因此他小小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火种。后来在党的关怀下,雷锋慢慢长大成人,无私的为人民服务。

俗话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比如有一次雷锋到旅顺去执行任务,火车上雷锋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一位找不到座位的老大娘,当起了的“义务服务员”。又是扫地又是给乘客倒水,再累也不愿意坐下来休息。你看雷锋叔叔就像人们所说的一样,看到别人有什么需要,就尽量帮助别人。

雷锋不但乐于助人,还很爱学习。他在一座小学看电影之前,还在看《毛泽东选集》直到电影放映的最后一刻,雷锋叔叔才放下书。他还在日记中写道:“挤时间读书:早起点,晚睡点,饭前饭后挤一点,行军走路想着点,外出开会抓紧点,星期假日多学点。如果不积累,许多个半步就走不完千里。”

雷锋的这一生是多么平凡而伟大啊!我们一定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邱光华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16个字,有6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0分钟,朗读时长32分钟,慢速需要46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5月12日我国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震中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重大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汶川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报纸、电视……所有媒体都在报道汶川大地震的消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和武警官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死神抗争,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灾区群众奉献了一份力量。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灾情当前,国家在行动,士兵在行动,无数人民解放军奔赴汶川进行救援。

当时,汶川所有的陆上交通被切断,汽车无法通行,人员无法通行,只能使用飞机运送给养和人员。

一名飞行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虽然离停飞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他还是主动请缨到汶川参加救援行动,虽然他被分配到了地面指挥员,但他毅然申请到前线去。

飞行员是邱光华。 他是中国民航西北管理局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驾驶员,也是空军首批“特级战斗英雄”之一。邱光辉曾参加过多次空战战斗,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不幸于2007年初被击落。 今年5月31日,邱邱光华5名飞行员飞行员任务结束后,穿越高山峡谷回国途中遭遇低云、大雾、强气流,光荣牺牲。

羌族雄鹰展翅高飞

邱光华,1957年出生于四川省茂县南星镇一个羌族家庭。 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木匠,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邱光华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他高中毕业后进入四川省航空技工学校学习飞行专业。 17岁时,周恩来总理招募了全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 邱光华,已经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被推荐并很快被淘汰,但是他的体重由于他的瘦弱而使他失败了。

如果卡住了那就太可惜了。 家乡的父母也对邱光华寄予厚望,拿出自己的储备粮,给邱光华拜年,让他能够修身养性。 邱光华是一名普通的军转干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一直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把有限的钱用得恰到好处。 感动之下,邱光华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努力拼搏,终于成功考入解放军第八航空飞行学校。

看着藏族同胞的新面孔,邱光华觉得这是值得的,他说:“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价!”

邱光华常常望着远方的天空,想象着自己能雄鹰一样,从山上飞向天空。 他想成为他的祖父,一个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 在邱振亚的眼里,只有当他把知识和力量都献给社会时,才能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他从小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然后,他也做了同样的事。

邱光华以全优成绩毕业于解放军飞行学校。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7月,邱光光带着对党的赤诚之心回到家乡——云南省富宁县。 自那时以来,他参加了许多困难的任务,所有这些任务都成功地完成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87年雪域救灾行动。

1987年10月,西藏遭遇百年一遇的雪灾,道路被封,沟壑纵横,一些藏民和牛羊被困,藏北雪山牧场情况危急。

邱光华和他的同志们接受了为藏族同胞运送物资的任务. 他们飞越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和在他们面前绵延的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脉。 他们是如何完成这次飞行任务?又有哪些体会呢?为了实现这一伟大壮举,邱光华以顽强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3吨重达7000多公斤的物资安全运送到目的地。 面对6000的极限高空,他们没有任何退却的迹象。

为了运送更多的物资,邱光华关掉了暖气设备,尽管他的身体和额头已经凝结成了冰块,他的身体和四肢已经僵硬,但他咬紧牙关,抓住操纵杆使飞机保持在轨道上。 这是他驾驶一架直升机执行任务时遇到的一个难题。他没有想到,当这架直升机载着货物从3000米左右的高空降落到1000多米以下地面时,竟然出现了问题。机毁人亡! 邱光华最终创造了直升机载重悬停5000多米的奇迹。

到达救灾大本营后,邱光华和他的队员们开始寻找被困在雪地里的藏族同胞。 他们放下飞机,摘下墨镜,无视耀眼的雪地,搜寻了8个小时才找到藏族同胞。 当邱华民一行人将一摞厚厚的礼物送到他们手中时,大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你们辛苦啦!”邱华民握着藏族群众的手说。“谢谢你啊! 藏族乡亲激动地向飞机机组人员鞠躬致意。

看着藏族同胞的新面孔,邱光华觉得这是值得的,他说:“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价!”

不忘初心、抗震救灾;

到2008年,邱光华已飞行33年,经验丰富。 他在空军服役时间长达三十八年之久。从1950年到现在,邱老曾先后担任战斗机大队大队长、副参谋长、团长等职。 现年51岁的他拥有6二等功、三等功,已经是副师职级。

有一次,一家直升机公司给了他很高的薪水,但他拒绝了。 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要做的是让中国人都能飞起来!"这是一位普通而又平凡的军人,他叫李刚。李刚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深知,不能忘记自己是谁,要不忘初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

汶川地震后,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被封锁,只有直升机召集物资和人员赶赴现场救援。 然而在四川境内,却有一条特殊的飞行线路——直飞北川至映秀一带抗震救灾一线,这就是我国首条穿越龙门山断裂带、连接南北地震带的空中应急救援线。 成都至震中澧县的线路,一直被飞行员称为“死亡航线”。

这条路线上的山谷间距非常短,空中点缀着高压线,接触这些高压线是致命的。深谷幽涧之间的天气变化无常,起雾时能见度极低。 飞机在飞行中遇到大雾或浓雾时,由于视线不清,往往会发生迷航现象:有的甚至无法起飞和降落,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一些驾驶员为了躲避雾天而盲目地改变航路。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悲剧性的机毁人亡。

“天气不好,地形条件不好,飞机在极限状态情况下工作,飞行员在极限状态情况下工作,所以你不能被麻痹思想。”

这是邱光华临终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的。 他说:“我是一名飞行员,在飞行中遇到危险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能承受得起的方法。”这是邱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那就是:敢于担当!勇于牺牲。 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大胆而敏锐的判断力,邱光华带领机组人员将“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物资的管道。

在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邱光华主动承担急难险重飞行任务。 从5月12日凌晨3点起飞到6时45分降落,邱光辉共完成近百次救援工作,为灾区人民送去价值30余万元的各类医疗救治设备。 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和恶劣的通信联络条件,他冒着生命危险飞行了63架次,运送了25.8吨救灾物资,调运了300300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

邱光华的家乡茂县也是重灾区,在执行任务期间,他六次抵达茂县,尽管来自一个家庭和亲人,但他没有离开飞机寻找父母。

直到地震五天后,他才听说他的父母安全了,只是他们的家被摧毁了,他们住在一个窝棚里。 他的心情非常沮丧,他知道父母在为自己担心,但他并不想就此放弃。因为在这两天中他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甚至没有时间打招呼,他一直在执行这个任务,然后又执行下一个任务。

没有回报,就没有牺牲

截至5月31日,邱某平均每天飞行时间超过十几个小时,接近极限。 他说:"我已经没有时间再继续飞了……"邱光华以惊人速度飞抵北京后,被安排住医院进行救治。4个多月过去了,邱光华病情好转出院。 牺牲的同一天,邱光华刚刚执行完运送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但在返程途中遇到大雾、强气流等极端天气,饶是经历了,邱光华也没有想到,这一点,是不可能回来的。

任务结束前,邱光华的妻子赶到了现场,两人见面不到10分钟,邱某一声不吭,准备搭机。 他知道,他的工作要开始了。飞机降落后,邱家门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说:“我们等你们。”“等什么?”邱光华问道。 妻子李弟燕说:“我马上就来。” 秋儿道:“好。” 这时,李弟燕正在等待烈士的遗体。

邱光华的飞机失去与地面的联系后,大家都不相信会发生什么事情,都想到邱光华的技术,说他们已经找到了紧急降落的地方,但暂时无法与部队取得联系。 这时,一个战友给他们打电话说:“邱光华,你现在还好吗?我们马上就要去找他啦!”邱光华听了,心中一阵轻松:我一定会把他救回去的!战友说。 战友们安慰李弟燕说,邱光华一定会回来的。 李弟燕也是一个幸运儿,只要没有明确的消息,她还是有希望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军队组织的搜救行动仍在继续,但没有邱光华的音讯,李弟燕的绝望更加深了。

在来访的同志面前,李弟燕常常控制不住地流泪。 李弟燕是空军某部战士。她的父亲在战争年代就牺牲了,母亲也去世得早。她从小就被送到部队里读书。 但是在电视上看到直升机成功着陆的消息,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那是她丈夫的直升机。 可惜,没有,天不遂人愿。

十多天后,失事飞机的残骸被发现,但都成了碎片。邱先生和其他机组人员的遗体也被找到了,尽管烈士的尸体已经不见了。

飞机坠落的峡谷被原始森林环绕,前面的道路是危险的,许多悬崖峭壁在返回运送尸体的途中几乎高达90度。

救援队不得不把烈士的尸体装进尸袋,放在大腿上,在外力的帮助下,将尸袋胶带在一根木枝上。 终于,运送烈士遗体的工作开始了。 如果是在地震发生前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进行掩埋的话,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快一些。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运送一名烈士的遗体大约需要20人。

直到她在机场看到丈夫的尸体,李弟燕才真正相信邱光华已经死亡。

到处都是哭声,年轻女子悲痛欲绝,老人悲痛欲绝。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我正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地写作业。忽然间,手机响了起来。电话是一位母亲打来的。 李弟燕也哭了,尽管在她等待的十天里她哭了无数次,但她哭得就像要流干眼泪一样,直到她融入周围的哭声。

妻儿伤心,温柔;

李弟燕说,她接受了邱光华的去世,并为她丈夫的英雄主义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句话发自内心,她和丈夫一样,无论风风雨雨,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李弟燕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可由于家庭条件等原因,她一直没实现这个梦想。如今,在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之后,她终于如愿以偿了!这是怎样一种体验? 但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是因为他们有独特的情感。 面对丈夫的尸体,李弟燕心中充满了悲伤,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悲剧发生后,李弟燕恢复了理智,他记得灾区还有姻亲需要安慰和照顾。 她想了一个办法:打电话给婆婆,让她帮忙看看孩子的情况。没想到,电话里传来的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妈! 老人年事已高,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前,已经饱受天灾的折磨,他害怕自己会承受更多的痛苦。

她忍住悲痛,控制住自己,安慰公婆,感谢前来吊唁的人,并使一切井然有序。 她是个坚强而又倔强的女人,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她总是笑得灿烂、自信。她说:“我没有什么可以伤害自己的理由,只是为了让家人幸福。 她拒绝所有的媒体采访,拒绝向公众展示她的痛苦,独自哭泣。

谢天谢地,这对夫妇的儿子邱锋还在。 邱锋是一名普通的航空兵。但他的父亲却因为一次重大灾难而不幸牺牲了。邱锋成了一名空降师战士。邱锋和母亲都是空军某基地的护士。 邱锋也是参与抗震救灾的飞行员,但他与邱光华并不是同一架飞机上的人。

邱光华一直对儿子很严格,邱锋上军校的时候,虽然学校离家很近,但他还是要求邱锋不要每天都跑回家,因为他离家很近,邱锋不上班的时候,秋风就会回家,秋风要求邱锋第二天早点走。

邱锋与妻子于2008年5月正式登记结婚,但至今尚未举行婚宴。 邱光华原定于8月1日建军节为邱峰夫妇举行婚宴,邱光华和邱锋光华仍在讨论婚宴的细节。 可没想到地震之后,邱光华就再也没来过一次家,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直到地震过后,邱光华才从电话里听到邱锋生孩子的消息。 最后,他没能喝到儿子的喜酒。

后来,当邱光华的同志们收拾他的东西时,他们发现了藏在邱光华钱包里的“秘密”——四张邱锋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照片,一张邱光华和他的妻子李弟燕的照片。

邱锋从来没有想到,父亲会拿着自己和母亲的合影。 “我不相信自己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我觉得他应该有这样一种感觉。”邱锋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己的热爱。“我喜欢摄影,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邱锋说:“他不浪漫。”

但是李弟燕应该知道她戴着邱光华从新疆买给她的玉坠。 邱华栋在《红楼梦》里说:"李姐是我的姐姐",而她的父亲则认为,她的母亲就是她的哥哥。邱华英会说,"是我的妹妹"。 玉坠是一只活猴子,李弟燕是一只猴子。

邱死后,李弟燕经常触摸玉坠,仿佛透过玉坠就能触摸到邱光华温暖的身体,透过玉坠就能看到邱光华坚强的脸。

李弟燕也过着坚强的生活,面对亲朋好友的安慰,她说自己很坚强,将来要好好生活,将来要教邱锋和邱锋的孩子像邱光华一样报效祖国。

时代变了,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痛苦至今仍在心中。 在这场灾难中,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 2020年,全国再次受到新冠病毒的冲击。 为支援武汉抗击疫情,李弟燕通过市金牛区茶店子街道办事处向武汉捐款1万元,儿子邱锋也参与到基层社区的疫情防控中。

邱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父亲一直严格要求自己。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军人!我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把军队当成我一生奋斗和追求的地方!"邱锋说。父亲是军人。军人就要服从命令。 邱峰上军校以后,父亲对自己最大的要求,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穿的军装。 邱峰永远铭记父亲的教诲,作为一名军人,作为邱光华烈士的子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将继承父亲的遗志,努力发挥作用,为国家服务。

邱锋的家人每年都会在他去世的地方向他表示哀悼。 那里是他们的出生地和工作地——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大山深处一个叫“阿者”的彝族寨子里。那里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就是邱峰所在的学校。 在这里,邱峰总能回忆起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2021年,北平新闻网发表专栏文章,儿子邱锋为父亲邱光华题词:“英烈精神永垂不朽——汶川大地震后12年,烈士家风不变。”

邱锋深情地回忆说:“我父亲邱光华离开我已经将近12年了,但他的大爱、无私、英勇无畏的军人品格一直在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邱家没有什么大变化,只是客厅里多了一些家具;房间里装得更干净整洁,墙上挂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他当年参加过的几次战斗场面。“那时候我还小呢! 邱家去世后,家里的内部变化不大,他说:“父亲走了,家里还是老样子,妈妈说:“带着父亲去执行一个长期的任务吧。”

到了2022年,还带着鲜花来拜见邱光华。

邱锋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个英雄,只要他们的记忆不褪色,邱光华就会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

“我会照顾好妈妈,放心吧,我知道你会照顾好我们的,我会做好军队的工作,做你的接班人,做人民的子弟兵!” 这是一位老党员,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离休干部邱峰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留下的肺腑之言。邱峰是一名普通战士,今年73岁了。 邱峰神情严肃的说道,眼神凝重的看着前方。 他知道他的父亲永远在他们身边,永远在他心里。

一个人天生的死亡不是比泰山重就是比鸿毛轻。 邱光远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深切怀念。 邱光华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了,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要,这样的人将永远被人民铭记。

深深的峡谷盘旋在迷雾中,气流摇曳着雄鹰。

热血洒苍山,青空葬英魂。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6位用户喜欢。

一天,雷锋因共登上从抚顺到沈阳的列车。你看他,以上车就忙个不停。他主动帮列车员扫地、擦玻璃、收拾桌子,给旅客倒开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人找座位。一会儿,就忙得满头大汗。别人叫他休息,他总说不累。

到沈阳站换车的时候,雷锋在车站内发现一位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因丢车票而焦急万分。他急忙上前问明情况,原来这位妇女是从山东来的,要去吉林探望孩子他爹。雷锋就安慰她不要着急,并领着她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一张去吉林的车票。大嫂接过车票,热泪夺眶而出。

又一次,雷锋到丹东作报告回来,早晨5点钟到沈阳换车回部队,过地下道时,他看见一位老大娘,拄着棍、背着大包袱,很吃力地走着。雷锋迎上去一问,知道大娘从关内来,是到抚顺去看儿子的。雷锋立即把包袱接过来,一手扶着老人说:“大娘,我送你到抚顺去。”

老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上车后,雷锋给老人找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身边。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老人说儿子是煤矿工人,出来好几年,老人没有来过抚顺,还不知道儿子住在哪里。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雷锋。他看信封上的地址,写的是“抚顺市__信箱”,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迫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找到儿子。”

“那敢情好!”老人高兴得眉开眼笑。

火车进站后,找两个多小时,终于帮助老人找到儿子。母子见面,老人的第一句话是:“儿呀,若不是这孩子一路送我,娘怕还找不到你呢。”

老人的儿子拉着雷锋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麦贤得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麦贤得,1945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一个船民家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护卫艇第41大队4中队611号护卫艇机电兵,一等功臣。

他曾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就是被誉为“钢铁战士”的麦贤得。

?麦贤得,1945年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196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他到广东虎门沙角海军联合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军护卫艇第41大队4中队611号护卫艇上,当了一名机电兵。

?战场上,他是“硬骨头”,1965年8月5日晨,国民党海军猎潜舰“剑门”号、“章江”号从台湾出发,企图向大陆输送特务。8月6日凌晨,汕头水警区奉命出击,“八·六”海战打响。战斗中611号护卫艇机舱中弹,左主机意外停车,麦贤得立即跑过去帮助启动机器。正在这时,一块弹片打进他的右前额,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在接受简单的包扎后,他又站到自己的岗位上,一刻不停地检查机器。额上的鲜血和流出的脑浆粘住眼角和睫毛,影响了他的视线,但凭着平时练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顽强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在剧烈摇摆的机舱里,麦贤得忍受剧痛坚持了3个多小时,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直至战斗胜利结束。他因此荣立一等功,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所在的611艇被人民解放军海军授予“海上英雄艇”荣誉称号。

?退休后,他也“闲不住”,依然发挥余光余热,积极参加军队和地方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和红色教育活动,并担任了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继续发挥着榜样带动作用。2017年7月,他被中央军委授予“八一勋章”。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半个世纪以来,麦贤得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成长。正是无数个麦贤得这样的英雄,才让我们这一辈人在21世纪的今天能站在英雄的肩膀上平视世界。作为新时代的党团青年,风华正茂,当奋起而行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榜样力量,汲取奋进伟力,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60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有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起来,跑到卫生连。

值班医生问问病情,按按肚子,给些药片,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用热水袋压一压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可别再累着呀!"

雷锋往回走,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那热烈的.劳动场面,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他心里赞叹着:"嘿,真不起,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煤渣地,现在就要盖起高楼大厦。"在这里劳动的人,个个汗流浃背,干劲十足。砌砖的和运砖的,展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扩音器里响着一个尖嗓子姑娘的声音,鼓动得整个工地热气腾腾的。

他正要离开这里,忽听得那尖嗓子姑娘喊道:"……砌砖的同志大显身手,以惩每小时一千二百块的速度,打破过去的纪录,运砖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回身一看,见运砖的两人一辆小车,一个拉一个推,个个干得挺欢,还是供不上砌砖的需要。他忘肚子痛,跑到推砖场,操起一辆小车就干起来。他一个推一辆车,装得满满的;上坡时挺费力,几个工人赶来帮助他,有个工人问道:"同志,谁叫你来的?"雷锋笑着逗他说:"你们叫我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为社会主义,干得热火朝天,就不许我来吗?"

雷锋觉得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一块砖,也是好的,他越干越高兴,推着小车跑得飞快,一口气推十几车,脸上的汗珠子直淌,衣服全湿透。工地上的人都很纳闷:"哪儿来这么个解放军战士,干得这么带劲!"有的说:嘿,真不起,解放军同志干什么都是好样的!"

有一位工人端来一碗水,对雷锋说:"同志,喝碗水,休息一下吧。"

雷锋说:"不累,谢谢。"接过碗,一饮而尽,用手背抹抹嘴,又推砖去。

运砖供应不上的情况很快转变。当雷锋刚刚装好一车砖的时候,尖嗓子的广播员甩着辫子跑出来,问雷锋:

"喂,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

"你问这个干啥?"

"你给我们带来很大鼓舞,大家要求写篇稿子表扬表扬你。"

雷锋说:"我今天没事儿,到这儿干点活是应该的。有啥可表扬的。"说罢,推上车就走。

广播员感动地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还向我保密哩,我非打听出你的名字不可!"

整个工地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大家越干越欢。上半天,超额完成施工任务。中午,劳动结束后,雷锋拿起军衣,准备回连队时,一帮工人忽地把他围住。这个和他握手,那个向他致谢。一个穿白衬衣的人,上前来拉住他的手,热情地说:"你到这里来劳动,给我们的鼓舞不小。"雷锋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尽我应尽的义务。"

那位女广播员又问道:"可是干半天,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呢?"

"我该回去……"雷锋拔腿就走。

广播员故意板起面孔说:"同志,广播你的事迹,不能看成光是对你的表扬,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会有推动作用呀!"

雷锋只好说出自己的名字。那位广播员一甩辫子,笑着跑。不一会儿,她那尖嗓子传遍工地:

"感谢解放军,向雷锋同志学习……"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谭彦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6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谭彦,1960年出生于吉林省集安市,1985年参加工作,2004年因病逝世,年仅44岁,生前曾任大连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从他18年的法院工作历程中,我读懂了什么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对审判事业的无限热爱,也感悟到了人民心中“铁法官”“老铁”背后“铁”的品质。

“铁”中蕴含坚守,唯有坚守理想、坚守情怀、坚守初心使命,才能一以贯之忠于司法事业。1981年,21岁的谭彦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那时候他就立志做一名人民的好法官。1985年,他主动放弃市区优越的生活环境,志愿到刚刚起步、条件比较艰苦的大连开发区工作。他曾讲到作为一名司法战士,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面对大连开发区艰苦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时,他依然能忘我工作,即便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还可以保持高结案率和零退还改判率,我认为这与他对法官事业的热爱是密不可分的。以谭彦为代表的人民法院英模由于怀揣理想、坚守理想、投身理想,才能做出了一份份让人叹服的工作成绩。当下,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在应对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时,只有保持对司法工作的高度热情、坚守对司法事业的初心使命,才能保证一往无前,进而深挖自身潜力,在人民群众当中树立起公正、神圣的法官形象。

“铁”中带着坚硬,唯有用过硬能力、过硬业务、过硬职业素养,才能将公平正义深深刻进人民心中。谭彦法官的职业生涯写满了拼搏、磨砺和进步,他曾经讲过“我们头顶国徽,肩扛着天平,绝不能在我们手中办错案子。”他积极投身大连开发区建设实践后,每日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即使身患重病还能做到专业书本不离手。也正是由于他的勤奋,使他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年轻法官,练就一身过硬的业务工作能力。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作为一名法院人,我认为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珍惜光阴、不负韶华,保持将长本领、长才干作为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在每个案件办理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并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做到业务过硬、本领精湛,快速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司法工作者,才能弄懂弄透司法工作,有效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铁”中还应有坚持,要能坚持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方能打造一具“钢铁之躯”奉献岗位。谭彦法官在《让人生更加充实》一文中提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来报答党和人民。”1993年7月到1995年6月间,本该按医嘱全休治疗的他,在560个出勤日中仍能出勤512天。从他妻子、同事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到,由于放心不下法院工作,他时常是成把成把的药灌下以后就继续工作,工作结束后等待他的就是晕厥、虚脱、住院……细细想来,撑起他这具“钢铁之躯”的不是强悍的躯体,而是钢铁般坚持不懈的意志。面对日常工作中各种风险挑战考验,应当要有谭彦般的意志,不松劲、不泄气,做到一仗接着一仗打,以坚持做笔、以奉献为墨,书写出一名法院人奉献青春、服务百姓的奋斗篇章。

时至今日,谭彦法官离世已近18年,但他的事迹和精神仍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作为一名法官助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反复感悟英模的精神,汲取身边榜样的力量,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积极投身“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去,以实际行动为司法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罗盛教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06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共青团杰出人物——罗盛教

罗盛教,原名雨成,县第八自治区下庙乡(今圳上松山乡)人。民国二十年(1931)生。少时先后入当地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寒辍学。民国34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属吉首市)其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民国36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盛教。

1949年11月,沅陵解放,罗盛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3月毕业后,分配在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1日,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学习期满后,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旋随部去湘西武陵山地区剿匪,在战斗中记功一次。

1951年4月6日,罗盛教随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在过鸭绿江后的家信中,写道:“当我下桥第一脚跨上朝鲜的土地时,就嗅到了烟烬和火药的气味。美丽的城市已被野兽的飞机炸光了。剩下的是一片焦土和碎瓦,我心绞了,流泪了,也无比愤怒了。我发誓:非消灭美帝强盗不可,否则,我再不过这座大桥。”

同年8月,临津江战役,所在的侦察连担任牛尾洞伏击任务,罗盛教在前线负责救护伤员,泅渡江河架浮桥,用身体掩护伤员安全,入火海抢救朝鲜妇女儿童。目睹美国侵略军凶残朝鲜同胞的惨状,罗盛教挥笔写下誓言:“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地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1952年11月21日,罗盛教所在部队驻平安道成川郡石田里(钥仓)休整。早操过后,罗盛教在河边散步,见正在河面滑冰的朝鲜少年崔莹跌入冰窟,立即脱下棉袄,跳进零下20度的冰河,反复三次浮出水面换气再下沉寻找,因冰面薄,顶上来又掉下,使尽最后力气,终将崔莹救出,罗盛教终因筋疲力尽,被急流冲至远处冰层下面,待战友们将其救上岸时,已停止了呼吸。

罗盛教牺牲后,朝鲜人民将遗体安葬在朝鲜石田里的佛体洞山上。1953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罗盛教烈士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追认罗盛教烈士为模范青年团员。同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并在佛体洞山上建立纪念亭和纪念碑,碑上刻着金日成主席的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1954年5月30日,朝鲜朝中友好代表团400多人至中国访问,特安排一分团赴新化,崔莹随团访问罗盛教的故乡,并备人参等贵重礼物,认烈士的父母为父母,用中国话称呼爸爸妈妈。烈士的父亲罗迭开曾两次去平壤,接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1985年4月,在新化县城资江大桥西端,建成罗盛教纪念馆,朝鲜驻中国大使、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政委及省县党政领导均参加开馆典礼。原志愿军司令员亲笔为该馆题词:“国际主义罗盛教烈士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谭彦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任法官20年间,谭彦始终不为钱物所动、不被人情左右,坚决不办关系案和人情案。在开发区法院1994年的廉政记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谭彦,一年拒贿6000余元,拒请吃15次。”不为人情所动,不受金钱诱惑,不被权力左右,不向恐吓低头,这就是谭彦的铮铮铁骨。谭彦常说:“我们是人民法官,在法庭上,要忠实地捍卫法律的尊严;在法庭外,还要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和教育更多的人学法、懂法、守法。”他建立了缓刑罪犯回访制度,帮助他们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1994年,谭彦连续5天高烧不退,仍坚持出庭。同事实在不忍心,就连拉带拽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看过他的胸透片后,直呼“不敢相信这个人还活着”。在开发区法院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的考勤表上,总共560个出勤日,除去48天因病请假,剩余的512天谭彦保持全勤。

凭借对司法工作的满腔热忱,谭彦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大中国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04年11月28日,这位与病魔抗争了15年的“铁法官”永远倒下了。同事整理谭彦遗物时,在他的办公桌下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生命就如一朵火焰,渐渐烧尽自己。但当一个孩子新生了,他就得到一个新的火苗。”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20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是大学同学,彭金章家在河北农村,毕业后被分到武汉大学,于是两人只好千里鸿雁传书,遥寄相思。他们在1966年结婚,两地分居19年。她每隔一两年会回去看望爱人孩子一次,“表现表现,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1986年,最终樊锦诗的丈夫妥协了,放弃了他在武汉大学的事业。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樊锦诗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深为感动,认为“他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丈夫”。她说自己在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上,更倾向于家庭,“如果说爱人不支持我,那我肯定就要离开敦煌了,我还没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我不是那种人。”

尽管樊锦诗的同事说她是少有柔情的人,但她说起孩子时依然充满慈祥与母爱:“我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对孩子。”

保护文物她顶住压力

“莫高窟几乎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病害。”樊锦诗从踏上敦煌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98年,已经60岁的樊锦诗从前任段文杰手中接过重担,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上任不久后,樊锦诗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1998年左右,全国掀起“打造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热潮,有关部门要将莫高窟捆绑上市。当时樊锦诗坚决不同意,“硬是把压力都顶了回去”。说起来,樊锦诗还是坚持当时的立场,“文物保护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的,不是我樊锦诗不想让位,你要是做不好,把这份文化遗产毁了怎么办?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莫高窟了。”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好祖先的遗产,“如果莫高窟被破坏了,那我就是历史的罪人。”

面对敦煌旅游开发的热潮,樊锦诗非常矛盾,敦煌作为世界遗产,应该展示给公众。可是这些洞窟还经得起过多的参观吗?

大胆构想“数字敦煌”

为了保护莫高窟文物和缓解游客过多给壁画、彩塑带来的影响,敦煌研究院在2003年初开始筹建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后的游客服务中心可以让游客在未进入洞窟之前,先通过影视画面、虚拟漫游、文物展示等,全面了解敦煌莫高窟的人文风貌、历史背景、洞窟构成等,然后再由专业导游带入洞窟做进一步的实地参观。“这样做不仅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更详细的文化信息,而且极大地缓解了游客过分集中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

樊锦诗另一个大胆构想是建立“数字敦煌”,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同时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壁画这个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这促使樊锦诗考虑要用“数字化”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

樊锦诗对促进敦煌文物的保护事业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学术大师季羡林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极力称赞樊锦诗,他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

希望退休后重回上海

岁月的磨砺以及西北广袤天地的锻炼,使樊锦诗的性格变得坚韧而执著。年轻时的樊锦诗是个内向沉默的人,“上台说不出话,照相的时候就往边上站”。但她说话直来直去,在风沙中大声与人争论着,“很多事情逼着你,就会变得非常着急,急了以后就会跟人去争了。”

她苦笑着说,她的“严厉”和“不近人情”就是因此出了名的。由于工作雷厉风行,说话单刀直入,有人在背地里骂她“死老太婆”。人都走光了的深夜,她常常独自在办公室紧锁双眉来回踱步,慢慢消化那些尖利刺耳的话。她说:“将来我滚蛋下台的时候,大伙能说句‘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谭彦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65个字,有3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74位用户喜欢。

这些天来,谭彦妻子贾丽娜多次抚摸着不久前代丈夫领回的“最美奋斗者”荣誉奖章和证书,禁不住落泪,“15年过去了,党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谭彦”。

2004年11月28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谭彦积劳成疾,生命永远定格在44岁。

2019年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谭彦妻子贾丽娜走上领奖台,代领了“最美奋斗者”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15年,弹指一挥间。任时光飞逝,“铁法官”奋斗的身影从未走远,谭彦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法官忠于职守、拼搏奋斗。

日前,记者再次走进谭彦生前所在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追寻这位“铁法官”秉公执法、无私奉献的英雄足迹。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热爱的审判事业中

“我是一名普通法官,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荣誉,心中时常不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矢志将青春年华献给党的事业,只叹身患重病,壮志难酬……”

这是谭彦的遗言,朴实而悲壮。

1985年7月,怀着“当一名人民好法官”的梦想,谭彦告别校园,来到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不久,因开发区法院筹备急需法官,谭彦主动请缨加入筹备组。

“面对艰苦的创业环境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他毫无怨言,浑身充满了干劲儿。可是1989年春,就在我分娩当天,他病倒了。”回忆过往,贾丽娜总会替丈夫感到无比惋惜。

英雄虽已远去,但他为审判事业兢兢业业奋斗的身影犹如一盏明灯,始终带给大家前进的动力。

据开发区法院副院长孟祥志回忆,最初与谭彦的接触,是在一起刑事案件的审判庭上。

“当时我作为一名检察公诉人,而他是案件的主审法官。饱受病痛折磨的他已是瘦骨嶙峋,法官服的领子得用夹子在后面收紧领口,纤细的腿在裤管里打晃儿,但印象深刻的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刻流露着执着和坚定。长达五六小时的庭审,他始终端坐在审判席上,有条不紊地主持庭审。”这一场景令孟祥志终生难忘,一直激励着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作为谭彦当年的书记员,现仍在开发区法院工作的于韶华连连感慨:“自己很幸运,在参加工作之初,就遇到谭彦这么一位好领路人。”

于韶华说,面对前几年法官入额时,是继续保留行政职务还是放弃职务回归一线审判部门办案,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归一线。他说:“身为一名法官,就要时刻牢记秉公执法、一心为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热爱的审判事业中,这是我在谭彦身上学到的。”

在开发区法院资料室里,记者在考勤表上查到这样一段记录:1993年7月1日至1995年6月30日,扣除节假日,总共为560个出勤日,谭彦因病请假48天,实出勤竟多达512天……也就是说,谭彦除了生病请假外,一天也没休息过。

一组看似枯燥的数据,却道出了一位人民法官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时至今日,回忆起丈夫生前对工作的执着,贾丽娜依旧会心痛得落泪,“谭彦办案不唯亲、不唯上,只唯法,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对得起胸前佩戴的法徽!”

谭彦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法官忠于职守努力拼搏

走进开发区法院的荣誉室,记者注意到,最醒目的位置挂着谭彦的多幅照片。在二楼走廊的文化墙上,谭彦的事迹介绍和生前同事专门为他创作的《老铁之歌》仍占据重要位置。

“虽然现在好多年轻法官都没见过谭彦,但他的先进事迹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他是我们全院乃至全省、全国法院系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秉公执法、无私奉献的精神已成为激励法官忠于职守、努力拼搏的强大动力。”开发区法院院长王志文说。

数据是最有力的注脚。

2015年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法院收案量大幅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在基层法院尤为突出。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开发区法院共收案16083件,法官人均办案达320件。今年前9个月,收案量就已达13512件。

顶住压力,开发区法院连年交出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

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和“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以来,4次被省法院、大连市委记“集体二等功”;相继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夏明宇、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谷晓霞等先进典型……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支秉公执法、无私奉献的法官队伍。在这里,人人都是‘铁法官’的践行者。”孟祥志一语中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今在开发区法院,大家已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这里是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要接过英雄手中的接力棒,去更好地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谭彦之所以被称为‘铁法官’,不单是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更是因为他业务精湛,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对标英雄,分管立案的开发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时丽丽倍感责任重大,“立案,是老百姓打官司的第一步,只有认真钻研业务,带领团队服务好当事人,才能让人民群众从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90后王艺文已在开发区法院工作两年,她说:“谭彦法官是我们全院的骄傲,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步伐,人人都在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谭彦无私奉献的精神’。”

英雄不朽,精神永存!眼下,越来越多的“谭彦”正怀着对审判事业的高度责任感,积极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5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个人事迹

大学毕业后奔赴敦煌

1963年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子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整装待发。她就是樊锦诗,那年她25岁。不久后,敦煌研究院以她为原型,制作了一个雕像,取名《青春》。

樊锦诗1938年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的樊锦诗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来到沙漠工作,更不会想到自己一去就是41年。

回忆起当时的抉择,樊锦诗把它归因于一次“偶然”。1962年,经学校安排,樊锦诗和3名同学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毕业时,研究所向学校要人,樊锦诗成为学校分给研究所的两名同学之一。“1963年,我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时候,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坚强女人的两次落泪

“别人都觉得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孤独守望着茫茫大漠中的莫高窟。可她毕竟还是个女人,我对她有两次为孩子落泪记忆犹深,一次是在敦煌,一次是在我河北老家。” 樊锦诗的丈夫如是说道。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樊锦诗来到了西部,那就是常书鸿的精神。还有敦煌精美的壁画,也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恶劣环境让她掉了泪

实习结束后,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北京,父母非常心疼。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她父亲还为此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最后被樊锦诗扣了下来。

虽说对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樊锦诗真正住进莫高窟旁边的破庙之后,才确切知道了什么叫“反差”。那时候敦煌保护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通讯困难。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都要跑好远的路。

对此,樊锦诗坦诚地说:“说没有犹豫动摇,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半夜里,当房梁上的老鼠吱吱叫着掉在被子上时,当因为水土不服整天病恹恹时,樊锦诗望着透过窗纸的月光,还是掉了泪。但每走过一个石窟,都会使她惊叹:“哎呀,太好了,太美了!”前辈们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令她非常钦佩。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麦贤得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02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麦贤得,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2月出生,1963年12月入伍,广东饶平人,原91708部队副部队长。1965年“八六”海战中担任611护卫艇机电兵,他在弹片插在头部、脑浆外露、鲜血粘住眼角和睫毛的情况下,仍然坚守战位,保证了机器正常运转和舰艇安全。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7年获“八一勋章”,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钢铁战士 千磨万仞只为雷霆一击

麦贤得所在的部队所有新兵老兵,为能够及时有力应对周边形势的变化,都苦练出一手绝活——“夜老虎”。所谓“夜老虎”,就是在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熟练操作机舱里的装备。为了不掉队、不拖后腿,平日里,麦贤得经常蒙住自己的双眼,在轮机舱一个螺丝一个螺丝、一个接口一个接口地揣摩、操作,直到将机舱里的几十个管路、几千个螺丝摸得滚瓜烂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后,他又开始向老兵们“偷师学艺”,很快又掌握了只有老兵才会的无照明条件下换油的绝技。

战斗英雄 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

1965年8月6日凌晨2时51分,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在东山岛附近的海面正式打响。

任611号护卫艇机电兵的麦贤得,在战斗中抢修意外停车的后左主机时,被弹片击中右前额,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他顿时失去知觉,倒在机舱里。

副指导员周桂全替他包扎好伤口时,他苏醒过来,嘴里已发不出声音。他焦急地用右手推开周桂全,左手指着机器。周桂全命令他原地休息。可副指导员刚刚离开机舱,他就以惊人的毅力挣扎着站立起来。

在弹片插入头部、脑浆溢出粘住睫毛的情况下,他坚持战斗3个小时,凭着平时练就的“夜老虎”硬功夫,顽强地守着战斗岗位。在剧烈摇晃的机舱里,他穿梭检查一台又一台机器、一根根管路、一个个阀门、一颗颗螺丝钉,在几十条管路、数千颗螺丝里,检查出一个只有手指头大小被震松的油阀螺丝,成功排除故障,保证了机器正常运转和舰艇安全。

战斗结束后,麦贤得因为弹片插入脑部,部分脑组织外露,严重伤害了脑神经,导致神志不清、不能说话、不能活动、肢体瘫痪、生命垂危。经过8个多小时的手术,麦贤得才被救活过来。又经过四次脑手术,一直插在他脑颅中的弹片才被取出,并且植入两块有机玻璃片代替部分头盖骨。这两块有机玻璃,也一直完好无损地伴随麦贤得生活至今。

自强不息 练就钢铁筋骨

1967年12月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小会客厅单独接见麦贤得,勉励他用硬骨头的精神战胜疾病,养好身体,为人民立新功……在这些关怀激励下,麦贤得一直自强不息,在与伤病搏斗中,续写了钢铁战士的传奇篇章。刚刚能发音吐字。就咿咿呀呀地唱起了《东方红》。右手瘫痪了,他就用左手写字。在体疗室治疗时,他每次都咬紧牙关,用左手抬起右手,搭到攀杆上逐级抬高,汗流浃背也不肯休息。右腿不灵便,他请护士搀着练习走路。虽然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但他强忍疼痛走了一圈又一圈。早晨一听到起床号,他就坚持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喊“一二一”口令,进行队列训练。医护人员无不感叹:麦贤得不愧为钢铁战士。

不忘初心 永做小小螺丝钉

麦贤得不仅用生命标注出民族精神的高度,还用奉献谱写民族精神的内涵。他虽重度残疾,却坚持一边治病、一边工作。写下“精忠报国”作为自己座右铭,写的最多的是“永做小小螺丝钉”。他不仅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

他积极发挥余热,每年都主动参加军地各种公益活动,到部队、学校、企业、厂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还受邀担任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多次到广州番禺名智小学、汕头市东厦小学、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汕头大学等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让自己的母校——广东省饶平县阱北镇阱北小学有书读、读好书,他省吃简用,筹资购买书柜、桌椅和各类书籍,创建了阱北小学“英雄图书馆”。每个暑假他都会定期为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描绘海战场景、讲述战斗故事,告诫年轻同志要好学上进,鼓励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努力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他还对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非常热心,每次捐款活动都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近年来,麦贤得还先后参加了全军“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主题团日活动、海军“航空雄鹰团”命名50周年纪念大会、海军某部“强军梦、海军魂”主题晚会、广州市“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等,在广大官兵和青少年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46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孟泰是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无私奉献优秀品格、高尚道德情操和工人阶级高度主人翁责任感的鞍钢英模。他十几年如一日,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爱,化作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坚定信念和模范行动。他的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老一代鞍钢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孙玲

他用一腔热血,为爱厂如家精神做出完美的诠释。

他用一份执着,为高炉恢复生产的每个细节而日夜奔忙。

他用一股干劲,为鞍钢人树立起时代楷模的标杆形象。

他就是老英雄孟泰。

2021年4月12日,笔者跟随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党支部一同到孟泰纪念馆参观学习,再次聆听老英雄孟泰的故事。党员田雪告诉笔者,自己不止一次来参观学习,孟泰是鞍钢劳动模范最杰出的代表,借此历史学习教育契机,在此重温老英雄孟泰的故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英雄在恢复鞍钢生产、开展技术革新方面的杰出贡献。孟泰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献给了鞍钢,这种爱企、荣企、献企的精神,在任何时期都值得每名职工学习。

“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

鞍钢是新中国最早开工的大型钢铁企业。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之一。这位新中国第一代杰出劳模,少年时逃过荒,青年时为日本人背过煤,挨打、挨饿是常事,半辈子漂泊不定。当解放军开进鞍山城、工人们当家做主时,年过半百的他才找到了“家”。

“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孟泰的一句话,戳中了工友们的心。1948年鞍山解放,历经战火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时已是千疮百孔,日本专家甚至认为,断壁残垣的鞍钢厂区只能用来种高粱。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党中央要求鞍钢迅速复工。老英雄孟泰发动大家收集、献交器材,甚至砸破冰层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寻找设备。在他的带动下,炼铁厂配管班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回收了许多种材料、上万个零备件。厂里发动工人们献交器材,数千职工肩扛、担挑、车推,络绎不绝,队伍从厂区一直排到几里开外。

“高炉卫士”、劳动英雄,这是孟泰留给世人最鲜明的形象。当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并出动飞机狂轰滥炸时,他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守护,誓与高炉共存亡。他爱炉如命,爱厂如家。在修复高炉的那些日子里,他经常不回家,在最先开工的3座高炉点火的前前后后,他干脆住进炼铁厂,手拎大管钳没白天没黑夜。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鞍钢人仅用半年多时间就让企业开工生产,为新中国贡献了第一炉铁水和第一块钢材,鞍钢一度成为新中国工业的象征。

在那段时间里,老英雄孟泰用他的实际行动成为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楷模,也赢得了工友们的尊敬和爱戴。1949年7月9日,鞍钢举行开工典礼,表彰了141名在护厂、抢运、献交器材和复工竞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功臣,其中孟泰等22人被评为一等功臣。1949年8月1日,历经考验的孟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鞍山解放后发展的第一批工人党员。1950年底,孟泰光荣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劳动模范。1957年,孟泰当上了炼铁厂副厂长,成为从工人中提拔的第一批领导干部。

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

红彤彤的铁沟映照着一张张黝黑的脸庞,特殊的工种、特殊的环境,造就出一群浴火的汉子。一代英模,代代仰慕。尽管逝去的岁月,有可能将一切着意的浓墨化为过眼的烟云,却不能褪去深植于他们灵魂之中的本色。

除了苦干、实干外,孟泰身上不乏创新、创造精神。孟泰只念过3个月私塾。解放后,他带头进课堂、学文化,摘掉“文盲”帽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孟泰组织全厂各方面人员进行联合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成功自制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凭借多年的经验,老英雄孟泰刻苦钻研,敢于大胆创造,形成了著名的“眼要看到、耳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的孟泰工作法,他提出的“宁叫人找事故,不让事故找人”的口号,至今还在铁厂流传。为了减轻设备架工的劳动强度,孟泰带领大家找来废钢板、旧牙轮,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一台卷扬机。

上世纪60年代,走上领导岗位的孟泰依然保持着工人阶级本色,始终与工人在一起,“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他亲手建立起“孟泰储焦槽”,每年为国家节约大量焦炭。孟泰亲手改进自动注油器,由他提议和主持的小改小革不计其数。同时,他还把多年摸索和积累的高炉维护经验传授给职工,组织职工围绕生产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孟泰还会同王崇伦等全国劳动模范一起开展技术协作,使鞍钢的技术革新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他积极创新,成功改革了热风炉底部双层燃烧筒,大大地延长了燃烧筒使用寿命;成功研发了冷却箱串联技术,使用水量比以前节约了30%。正是这些闪光的事迹,逐步树立起老英雄的高大形象,奠定了“孟泰精神”的基础。

由王崇伦和孟泰、张明山等共同发起的技术协作活动,像“滚雪球”一样,聚合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并迅速扩展,形成了1500多人参加的技术协作阵容,成为了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而以孟泰为代表的鞍钢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协作活动蓬勃发展,不断演进而成“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独特模式。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将这一成功经验批示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共同解决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孟泰精神”永放光芒

孟泰是鞍钢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无论是恢复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新的历史时期,“孟泰精神”都成为教育、激励、鼓舞广大鞍钢职工医治战争创伤、忘我劳动、克难攻坚、创新发展的坚强支柱,更为鞍钢广大职工留下了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孟泰纪念馆静静地坐落在鞍钢股份炼铁总厂厂区内,500多平方米的面积,数千件展品,向人们诉说着那个钢铁年代的故事。这里每年都接待数万名参观者,大学生入厂的第一课、基层班组的日常党课、新党员宣誓仪式,甚至中小学生的主题班会,很多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

追溯鞍钢的英模文化,来源于鞍钢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朴素情感。“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鞍钢精神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永远激励炼铁厂职工、鞍钢职工甚至全国广大企业职工不畏艰难、精益求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了大力弘扬“孟泰精神”,鞍钢积极搭建“孟泰精神”的传承平台,以学孟泰系列活动为载体,搭建职工参与创造平台。例如,以“学孟泰、做主人、当先锋”为主题,持续开展“冠军炉、最佳烧结机”劳动竞赛活动,向精心操作、一流指标要效益,向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作业率要效益;以“孟泰仓库”为依托,搭建职工降本增效平台;以孟泰纪念馆为基地,搭建企业文化传承平台;组织新职工入职、退休职工离职、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开展党课教育、历史教育,接受“孟泰精神”洗礼,使“孟泰精神”在职工思想中扎根,内化为内在品质和精神动力,感召着鞍钢人不断奋勇前行。

鞍钢,不仅盛产钢铁,也是楷模成长的沃土,英雄辈出的地方。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楷模的“接力棒”从不曾中断。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李超……他们不断为鞍钢精神注入新内涵、新力量,引领时代风采。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先进楷模茁壮成长,共同筑起鞍钢的精神丰碑。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0位用户喜欢。

这段时间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读雷锋的故事,从书中我知道,雷锋是一个勤俭节约,不怕吃苦,乐于助人的人。

雷锋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是艰苦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在他留下的数百则日记里,不仅真实地记录着他在新中国的阳光下积极进取的奋斗历程,也写着他崇高的人生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生活准则。

有一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雷锋去做报告的路程中,看见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没有戴手套而冻得直打哆嗦,雷锋想也没想就把手套给了老人……还有一次他在出差的路上看到一位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小孩,手里还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去坐车,他们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雷锋看见了,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送上火车,直至安全到家!正是这些小事给别人带来了无限温暖……真是“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在那么艰苦的年代里,都能做到那么优秀,而我们新时代的少年更应该学习他这种坚强不屈的意志,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怕吃苦,虚心学习的精神!我们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可是在我们身边却缺少雷锋精神,我们明明看见地上有一团垃圾也装着没看见;我们可以帮小朋友过马路,却觉得那不关自己的事……我们偶尔还会因为一些小事而闹情绪,发脾气……想想真的很惭愧!此刻,让我们一起改正自己的不足,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吧!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陈景润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陈景润(1933-1996)

福州仓山城门镇胪雷村人。中国著名数学家。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3月19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他又对此作了改进。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年,中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

同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二东事迹(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