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是陕西定边县人,年近古稀的他把从青春到暮年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治沙事业。
为何要把治沙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这还要从石光银小的时候说起。
他出生的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同心干圪瘩套村,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扶贫题材剧《山海情》里这句对荒漠戈壁的描述,也是定边县的真实写照。
风卷黄沙,遮天蔽日,是石光银幼时记忆里最常见的场景。风沙过后,土墙被推倒,羊群被刮散,农田和水井被掩埋……风沙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和贫困,刻在每个人的肌肤里。
历史上,陕西榆林生态曾遭到严重破坏,绵延千里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黄土高原裸露出苍黄的颜色,与毛乌素沙漠连成一片。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年间,榆林地区有6个城镇、412个村庄、210万亩农田被流沙吞没。“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下,人们不得不一次次背井离乡。
石光银讲述,十几年间,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最后落脚在毛乌素沙漠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四大壕村。3年后,黄沙又逼近家门,本来还想搬,但父亲累垮了,病倒了,实在搬不动了。
除了自小就饱受风沙之苦,石光银专注于治沙的坚定信念还源于儿时的一段沉痛回忆。
在他7岁那年,有天和邻家一个5岁男孩在野外放牲口时,遭遇了沙尘暴袭击,两个孩子被沙尘暴刮出30多里。三天后,家人和乡亲们在内蒙古一位名叫巴特的人家里找到了石光银,但那个活奔乱跳的邻家男孩却被沙尘暴吞噬了……
“沙逼人退”的惨痛记忆让幼小的石光银恨透了风沙,“因为这件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长大什么也不干,就跟沙子斗到底。”石光银接着说,我们祖祖辈辈几代人都吃了风沙的亏,受风沙的害,要拔掉穷根,必须先解决沙漠化问题。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石光银,男,汉族,1952年2月生,1973年7月入党,陕西定边人,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出生在定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一个小村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因为风沙肆虐,十几年间,石光银的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从那时起,石光银便立下了治沙的志向。
1968年,石光银当选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带领群众苦战3年,在不毛之地种活了树林。1984年,石光银成立了一家治沙公司,承包治理3000多亩荒沙。认准的事,砸锅卖铁也要干。为筹措树苗款,石光银把家里养的几十只羊和一头骡子赶到集市上卖。他带领乡亲们三战海子梁荒沙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狼窝沙”。经过多年努力,付出的心血终于得到回报,5.8万亩沙地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后续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也得到了有效治理。石光银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联合1000多户农户,先后办起了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等经济实体,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石光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七一勋章”等称号。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7月6日上午,市林业和草原局举行“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学习致敬”座谈会,邀请载誉归来的石光银同志做主题报告,副市长马秀岚主持座谈会,市林业和草原局机关全体人员和局属单位部分党员干部参加。
石光银同志入场时,全体人员起立,鼓掌欢迎治沙英雄、陕西省唯一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石光银同志的颁奖词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
马秀岚副市长对石光银同志获此殊荣表示祝贺。她表示,石光银同志是榆林治沙人的代表,更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林业建设战线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为陕西争了光、为榆林添了彩。市林草局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组织开展好全系统向石光银同志学习活动,宣传好英雄先进事迹,传承优良作风,讲好治沙故事。全市林草系统党员干部汲取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向英雄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对林草事业有贡献的人,一代一代传好接力棒,努力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光银同志深情讲述了获得“七一勋章”的感受。他说:“获得‘七一勋章’对我既是一种最高的荣誉,是对我们榆林治沙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获得的奖章是陕西乃至全国所有林业人共同努力、不懈奋斗而得来的。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一代代榆林人民坚持与沙漠斗争,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才取得榆林今天的治沙成果,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总结榆林宝贵的治沙经验,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更好地造福榆林人民。”
石光银的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市林草局副局长张培谦、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拓飞、市林草资源管护中心主任苗昕等纷纷发言,大家一致表示,石光银同志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作为一名林业人,今后一定要向石光银同志学习,继承和发扬榆林治沙精神,以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精神,投身到榆林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在石健阳的心目中,爷爷是一位可亲可爱,值得敬重的长辈,更是自己一辈子都要去学习和追赶的榜样。
石光银曾经教导石健阳:“人一辈子不一定要干多大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不能一个人好,要让其他周边群众都好起来。”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就是石光银为自己选定的有意义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过巨大的磨难和伤痛。2008年3月12日清晨,石老唯一的儿子石占军遭遇车祸,不幸逝世。此前一段时间,石占军一直忙着考察优质树苗和节水灌溉管道,在“植树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他在凌晨急着驱车赶回定边县布置工作,却发生了意外。经历了丧子之痛的石光银,并没有停下脚步。
在石光银的影响下,孙子石健阳在大学时期选择了林业技术专业,毕业后也加入到治沙造林队伍中,成为“第三代”治沙人。而爷爷对石健阳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职业选择上。
时至今日,石健阳都对石光银的质朴印象极深。他告诉南都记者:“爷爷经历过苦日子,直到今天,他不会浪费一点粮食。吃饭时候,掉在桌子上的一两粒米饭,他都要捡起来吃掉,这不是装出来的朴素。”
石健阳发现,虽然石光银没读过书,认识的字不多,但他一直记得入党时候的宣誓词。而且,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爷爷一直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是我在他身上看到的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的品质。”
为了追随爷爷和爸爸的步伐,石健阳在大学时期就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
石健阳从小就记得,爷爷有一枚特别珍视的徽章,每当有重要活动,都会小心翼翼地别在胸前。长大后他认出,那枚徽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进征程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典型人物,他们在奋斗中昂扬爱国之情、在爱国中激发责任担当。从今天开始,新闻联播推出“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聚焦那些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中华儿女,展现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被称为“大漠赤子”的石光银。
3月中旬,刚在北京开完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一回到家就下了地,他和村民们要赶在春分之前,把狼窝沙里的最后一片沙丘栽种下改良后的新树苗。
眼前这片叫“狼窝沙”的土地,是榆林市定边县长茂滩林场上千个沙梁中最难啃下的硬骨头。石光银告诉记者,狼窝沙的春天来的晚,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就能绿了,望着一道道沙梁上栽满的杨树、沙柳和花棒,外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令人生畏的不毛之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19岁的石光银刚当上村里的大队长就开始带领大家不停地栽树。1984年,石光银又积极响应国家的土地承包政策,带领六户村民从此一头扎进了狼窝沙。
砸锅卖铁、变卖家产的石光银带头承包下58000亩的狼窝沙,人手不够,他就广发招贤榜,吸引榆林周边同样饱受风沙侵害的宁夏、内蒙古等地的农民,没想到一场大风刮过,90%的树苗全部都被掩埋了。倔强的石光银第二年带领200多人再战,最终勉强存活下来的苗子也只有20%,接连遭遇失败,不少人对毛乌素不再抱有希望。
咬紧牙关、不放弃的石光银说服村民三战狼窝沙。1988年,他们在迎风的沙坡上划格子、搭沙障,再在沙障间栽下杨树和沙柳锁住流沙。这一年,狼窝沙的植树成活率终于达到了80%。从此,石光银带领大家治沙造林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但2008年的那个植树节,石光银把一生最大的悲伤埋进了毛乌素。因为给他运送树苗遭遇车祸,石光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除了石光银,还有更多的人不畏艰难、矢志不渝、治理沙漠。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因为绿水青山的颜值提升了,金山银山的价值也显现了,现在石光银又开始带领乡亲们全面发展育苗、风沙区大棚蔬菜和养殖业等等。今天,榆林的治理沙化面积还在持续扩大,全境2000多万亩的沙漠屏障守住了家园,也守护着春天,现在他们又有了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目标——那就是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9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他紧跟党走,对党忠诚;
他治沙造林,创造了治理毛乌素的奇迹;
他创新模式,带领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他是林业战线上一面耀眼的旗帜!
治沙英雄石光银荣获“七一勋章”的消息让人振奋。这位坚守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治沙一线的英雄,创造了治沙奇迹,使这里的人们告别了风沙和贫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边,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给周边乡亲带来了贫困和苦难。因风沙入侵,童年时代的石光银随父母搬了9次家。在他的小伙伴被沙尘暴卷走后,石光银下定决心,要治住沙子,与沙漠战斗到底。
造林治沙的榜样就在身边。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小滩子村的李守林因造林治沙成功,20世纪60年代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石光银以李守林为榜样,暗暗给自己鼓劲。
石光银的能力逐渐得到党组织和群众的认可,担任了同心干大队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植树治沙。当时班子不同意、群众有意见,石光银反复做工作。他的赤诚之心打动了群众,开始带领群众大规模造林治沙。3年造林1.4万亩,创造了当时定边县海子梁乡唯一一块沙漠绿洲。
20世纪80年代,党和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国家扶持政策让石光银吃下了“定心丸”,他与海子梁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该乡农场的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为了治沙,石光银辞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职务,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了荒沙面积最大的四大壕村。这一举动成为海子梁乡的爆炸性新闻,全乡议论纷纷。家人的担心、亲朋好友的劝阻,都没有动摇石光银治沙的决心,他说:“我们祖祖辈辈受风沙害,咱住这地方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治住沙,我是共产党员,我决心已定。”石光银的治沙决心也感动了乡亲,“我们没有说服你,你反倒把我们说服了,为了过上好日子,是死是活,我们都和你绑在一块干。”就这样,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联合治沙。
荒沙地栽树,仅种苗款就要10万元,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才750元。为筹措资金,石光银咬咬牙,顾不上妻女的哀求,把家里赖以生存的84只羊、1头骡子赶走卖了。其他被说动一同治沙的乡亲们也纷纷变卖家畜,石光银又向亲友、信用社借贷,才凑够了买种苗的钱。
这年春秋两季,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这年雨水好,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治沙最终是为了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这也是石光银最大的心愿和奋斗目标。
从1997年开始,石光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劝说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他在已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给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渐走出了贫困。“山区生产条件差,老百姓吃水都吃不上,只有搬出来才能致富。且治沙造林也需要人手,他们搬过来在我们公司干活,也有工资保证。”石光银说。
在扶贫帮困过程中,石光银进一步意识到,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也是影响脱贫的重要因素。“治贫先治愚。我们这一代人不识字的多,像我一天书也没念过,就认识几个名字,吃了没文化的亏。但现在的娃娃要是还不识字,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上不去,再继续治沙造林就困难得多。”
看着当地很多适龄儿童没学上,石光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自筹资金,先后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荒沙小学开学那天,沙窝里20多户全家出动,如过节般来到学校庆祝,石光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除了吃住和教育问题,还有一件事卡在石光银心头。随着治沙造林的推进,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副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但因为不通公路,车辆进不来,产品运不出去,大大制约了当地百姓致富奔小康。石光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终决定自己垫资500多万,修通了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公路,如今这条路也变成了群众口中的“致富路”。
数十年如一日,石光银就这样闷头治沙种树,一心一意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共帮扶300多户、1000多人脱贫,捐款捐物更是不计其数。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2月28日,一场春雪覆盖了陕北,年近古稀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在风雪中先奔赴西安,然后与其他代表们会合统一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在雪中行走,在风中劳动,是我的常态。最开始是为了7岁那年被沙尘暴卷走的小伙伴,我与风沙誓不两立。”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沧桑的脸上布满回忆,他的眼睛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树。“我爱这些树,爱这些高大的树,爱这些迎着大风倔强挺立的树。是这些树木挡住了风沙,它们是抗击风沙的战士。我要种下更多的树,要它们帮助这里的人们实现他们的愿望。”
“咱这里地处毛乌素沙地的南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过这些年的治理,沙尘暴小了,今春是下着滋润万物的雪。我小时候的春天是漫天蔽日的黄沙,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苗捉不住,饥肠叫咕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现在好多了。”他指着窗外的雪说:“春天不再是黄沙漫天了,多好!这也是我后来治沙的愿望,我当上生产队长后,那时的愿望就是不饿肚子,能带领乡亲们吃饱肚子。”
这个愿望的实现是漫长的,为了这个愿望,石光银与毛乌素沙漠较劲。在村部较远的地方,他带领乡亲在沙漠里打网格、铺稻草、栽沙柳、种杨树来固沙。在村部较近的地方,他们拉沙平地、就地打井,开辟耕地,种植庄稼。四大壕、狼窝沙、榆树套、十里沙等地方,都洒下了他们奋斗的汗水。如今这些地方由茫茫沙漠变成了青青林海,石光银的愿望也实现了,这里的人们不但吃饱了肚子,还穿上了时髦的衣服,一些家庭还开上了小汽车。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终身坚守和奋斗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迁到定边镇十里沙,在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给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走出了贫困。现在的十里沙村,户户通电、通自来水、通天然气、通污水管道,有文化活动广场。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近年来帮扶了300多户,让1000多人脱离了贫穷,走了小康的致富路。
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70多年来,在榆林人民坚持治沙造林下,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实现了“由黄变绿”的根本性转变,率先在全国实现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沙退人进、局部良性循环”转变。
“我这次带着林草战线的重托,一个是《关于解决退耕还林草工程落地难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将陕西榆林市纳入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范围的建议》。”石光银说,“我是人民的代表,要说人民的心声。在榆林的风沙线上,由于受土地政策的刚性约束,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落地困难,‘地块该退退不了’和‘农民想退退不了’。建议将干旱少雨,粮食年平均产量在80公斤左右,且行政区域土地大部分属荒漠化土地,按严重沙化土地来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这是生存在风沙线上的乡亲们的心声。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而陕西省半农半牧区的榆林市长期没有被纳入该政策范围,当地农牧民腾退草原一直未得到应有补偿。建议把地处毛乌素沙地南边的陕西榆林市纳入在该政策范围之内。”
大半生在风沙线上奋斗的石光银清晰地认识到,榆林治沙造林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仍难以彻底改变这一区域生态脆弱的状况。植被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防护林进入枯老衰退期等问题严峻,通过更新补种、自然修复等措施来解决,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榆林沙区治理工作依然不容懈怠。
石光银身体力行,2020年带领当地群众在狼窝沙复种了5000余亩常绿树种。凭借多年的努力,这里已被打造成一条百余里长、10多公里宽的绿色屏障。
正是在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毛乌素沙漠逐渐变成草长莺飞的美丽家园。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64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79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
出生在饱受风沙侵袭的沙地边缘,植树造林,治理荒沙是他从小的志愿;当沙漠终于变成绿洲,如何让乡亲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他身为共产党员的使命。
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石光银和当地群众一起,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治沙之余,他扶贫帮困,建学校,修公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多年来,石光银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十杰、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荣誉称号,还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2000年他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优秀林农奖”,2002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林农杰出奖”。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他的家乡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在蒙语中,“毛乌素”的意思是“坏水”“寸草不生之地”。
在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是当地人的“天敌”。一场大风沙,可以让庄稼失去收成,而移动的沙丘,则会淹没人们的居所。小时候,因为风沙的原因,石光银曾跟随父母搬家九次。
在八岁那年,石光银和小伙伴虎娃出门放羊,结果一场沙尘暴将二人席卷而走。石父花了三天时间,最后在三十多里地之外的一个蒙古包里找到了他。而五岁的虎娃再也没回来。
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当地人的生活异常艰辛。流传的顺口溜“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正是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石光银小时候,时常坐在门前,望着沙窝。治沙的信念就在那时候扎根在他的心底。
到了15岁,石光银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时,他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让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身为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的石光银,毅然放弃当时被称为“铁饭碗”的职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四处借贷。最终他联合了7户村民,正式开始了治沙事业。
那之后,石光银和他的团队每天早出晚归,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种了旱柳、沙柳、杨树。恰好那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充沛,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
第二年,石光银又与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石光银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口贴了一张“招贤榜”,上面写着:“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不论民族、不论身份,内蒙古的也行,宁夏的也行,甘肃的也行,咱陕西的也行,一概欢迎……”
这份招贤榜,帮石光银召集了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然而,这次治沙行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第一年,连续刮了十几天的风沙将90%的树苗损毁殆尽,第二年80%的树苗也没能存活。
石光银没有屈服,他到县林业局向林业技术员请教,带人到榆林、横山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使得树木成活率达到八成左右。
石健阳告诉南都记者,通过爷爷的讲述,他得知当时治沙的困难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爷爷他们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吃的是风干的玉米馍,甚至啃过杨树皮。”石健阳说。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据陕西日报报道,1994年,石光银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1996年、1998年,又分别承包治理了县上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1997年,他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2003年春,按照“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标准,一季造林5万亩……
到2004年底,石光银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得到了全部有效治理,并且反复造林面积35万亩,直接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
经过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毛乌素沙漠正在从陕西版图上“消失”,陕西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34位用户喜欢。
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20世纪80年代榆林一期、二期治沙奖励政策,让许多有雄心的农民跃跃欲试,纷纷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沙地合同,榆林大漠涌现出很多治沙传奇人物。石光银、牛玉琴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在石光银等治沙名人的带动下,在榆林人民从不言弃的坚持下,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实现了“由黄变绿”的根本性转变,率先在全国实现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沙退人进、局部良性循环”转变。
千年沙漠,终变绿洲。
年近七旬的石光银极力践行,他主导在已经固定的沙丘上栽植云杉、樟子松、侧柏、臭柏等常绿树种,把曾经的沙丘变成蜿蜒青山。忙碌了大半生的石光银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从不懈怠地奋战在造林治沙战线上。他引种驯化,带领当地群众在狼窝沙的阔叶林中见缝插针,补种了5000余亩常绿树种。特别是樟子松,长势相当好。谁也没想到,沙漠里能种活松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英雄就是创造奇迹的人。在治沙英雄石光银的带动下,许多人跟着他在沙漠中造林治沙,一片一片的乔灌草、针阔林、水路田在沙漠中推进,毛乌素的流沙被固定,逐渐土质化,逐步出现百草萌发、鹰击长空的自然美景。凭借多年的努力,这里已被打造成一条50多公里长、10多公里宽的绿色屏障,针叶树种与落叶树种,还有花棒等大灌木,密密麻麻地生长在曾经飞沙走石的毛乌素南部,长成一幅四季变换的风景画。
正是在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浩瀚的毛乌素沙漠逐渐变成草长“鹰”飞的美丽家园。
英雄为民,无私奉献。老黄牛石光银不但带领贫困户培育苗木、植树种草,而且把大额款捐给贫困户,支持贫困户抚育果园,栽培中草药,发展养殖业,发展移动大温棚种植,脱贫致富奔小康。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近年来帮扶了300多户,让1000多人脱贫,走上小康的致富路。
天空变得瓦蓝,空气变得清新,毛乌素沙地边的村庄里青砖磊磊,树木密布,海子清亮。这里每一株参天的大树,每一声小小的鸟鸣,每一朵鲜花的盛开,都是石光银造林治沙事迹的见证者。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2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邂逅石光银,是在陕西榆林定边县十里沙村的“石光银治沙展馆”。
八月初的“塞上油城”定边,骄阳似火、万里无云、热浪阵阵,由于今年入夏以来榆林全境未降透雨,正午干燥的空气吹得耐旱的杨树都有些枯黄,玉米等部分大田作物也出现伏旱。从定边县城往东,沿定海线大约三十里车程就到了曾是毛乌素沙漠南缘流沙侵袭、狂风肆虐、黄沙蔽日的定边县十里沙村。可当我们下了车,放眼望去,却是路成网、树成行、田成方,绿色的沃野掩盖了昔日的沙丘、摇曳的樟子松遮住了炽热的骄阳,塞外的阵风送来了瓜果的飘香……
“欢迎到十里沙村来!”随着一声爽朗而带有纯正陕北榆林口音的招呼声,一位身材高大、脸色黝黑、精神矍铄的老者健步向我们走来,听同行人介绍,此人正是曾荣获全国首位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刚刚在北京被授勋的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董事长一一石光银。
我迎上前去,紧紧握住他那双与沙漠苦战了四十年的粗壮有力、又长满老茧甚或略有残缺的大手,顷刻间,我被这位治沙英雄深深地吸引了!
说来也巧,1952年出生的石光银与我同属大龙,他年长我一轮,也算忘年之交。简单交谈后,我们携手步入了“石光银治沙展馆”。这是一个建在石光银治沙干部培训中心东侧、十里沙村广场中央,面积仅有600平方米的展馆,一组组老照片、一件件老农具、一段段老影像无不真实地记录了石光银带领着他的治沙队员们四十年来治沙漠、战沙丘、锁沙龙的英雄事迹。
回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于毛乌素沙漠深处沙窝窝里的石光银,他的童年是多舛的,面对沙进人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凄惨境遇,他不得不随父母九次举家搬迁躲避沙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其中一次巨大的沙尘暴把他与儿时的小伙伴刮出三十里地,直接从陕北刮到了内蒙!三天后当父亲找到他,石光银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小伙伴则永远没了踪影。参观中,石光银告诉我:都说沙漠吃人不吐骨头不见血,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从那时起就发誓要把这沙漠治好,不再过苦日子。从石光银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这位陕北硬汉从小就立下的决心和誓言。
想治沙,要治沙,真正治沙何其易?22岁入党,24岁任村支书,32岁那年,已担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的石光银自己砸了“铁饭碗”,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35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榆林当时名副其实的承包治沙第一人。为了筹集购苗资金,他说服家人砸了锅、卖了羊,又动员七位老村骨干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治沙公司,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挺进了毛乌素沙漠腹地,成功将三千多亩沙地全部种上了沙柳、旱柳和杨树。初战告捷后,1985年,他又开始承包了长茂滩6万亩沙地,并贴出招贤榜,三省十八乡300多农民纷纷响应,三年三战最难啃的“狼窝沙”,虽屡败屡战,士气受挫,但石光银誓死也要战胜“狼窝沙”。
石光银告诉我,几次失败过后,大家感到治沙仅凭勇气是不够的,得讲科学!于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将“乔、灌、草”改成“草、灌、乔”,探索出“以草固沙、以灌固土、以乔固林”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将“狼窝沙”变成了沙漠绿洲。听到这,从石光银布满皱纹的脸庞上,似乎看到了四十年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植树造林、发展产业,使毛乌素沙漠不再南侵、“狼窝沙”不再咆哮、群众不再受穷而经历的艰辛与不易。
这种不易不光是缺人、缺钱、缺技术,还有对毅力、耐力的挑战,甚至亲情的考验。讲解员介绍:当治沙到了1997年,随着治沙面积达到了13万亩,面对政策变化、资金短缺、运转困难,守着绿色银行的石光银此时却举步维艰,他又作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毅然决然动员已在定边县公安局工作多年的儿子石占军挂职回乡与他并肩治沙,而这一“挂”就是十年,真正成了“沙二代”。出人意料、令人悲痛的是2008年植树节前,石占军在从银川运送樟子松树苗的高速路上发生了车祸,把生命定格在了治沙造林的路上,时年38岁……当讲解员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老人没有了刚才的兴奋和健谈,我也本能地避开了与老人的目光对视,我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此时我不愿多问一句当时的场景,生怕勾起老人的回忆。因为我知道这样的陪同参观老人一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而每一次都是对他情感的触碰与心灵的摧残。余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他眼角皱纹中夹着的泪花,感受到了他内心无以言表的刺痛和对家人的遗憾与愧疚。
失去独子之痛以后的几年间,这位原本意志坚强、开朗健谈、无畏艰难的石光银变得少言寡语,除了默默的把儿子拉回来的樟子松树苗全部种在了十里沙区,他一度很少与人言谈,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有人说他后悔了,不该让儿子回乡治沙,把儿子性命都搭了进去;也有人说石光银是在默默地把这些松树当成他的孩子,寄托着他的哀思;更有人说他年纪大了,就像40年前栽下的杨树,老化退化得该退场了……可倔强的石光银此时却笃定治沙信念和初心,又把唯一的孙子送去林业大学造林专业学习。
“这就是我的孙子石健阳”,老人将身后同样干练帅气的陕北后生介绍给我们。石健阳告诉我,他大学毕业后带着技术团队又回到定边,投身于他祖辈、父辈为此付出汗水和生命的治沙事业。听到这,我在想,如果说一个人治沙可以成为英雄,那么三代人治沙是否就是一个传奇呢?此时老人看着孙子石健阳,欣慰的笑容中无疑给出了答案,我们也由衷地为治沙事业后继有人感到高兴。
展馆最后一单元介绍的是石光银带领群众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用5300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百余里“绿色长城”,他还先后组建了十里沙行政村、石光银治沙集团公司,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治沙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将年收入从最初的不足300元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元,从根本上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石光银也为此荣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首位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
面对展馆陈列的上百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老人家脸上的表情是腼腆的、含蓄的,像个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一样。他对我说:我这一辈子么(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但我就想干好一件事,那就是治沙造林,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么(没)想到国家还给了我这个农民、“灰锤”、“二杆子”这么高的荣誉!
说到荣誉,让石光银最为看重并激动不已的就是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带回来的全国“七一”勋章!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介绍他的:“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四十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此时此刻,当石光银小心翼翼地把这枚象征着百年建党历史上最高荣誉,集党徽与五星、旗帜与葵花、山河与祥云、丰碑与光芒于一体的勋章郑重地重新戴在胸前与我合影留念时,并肩站在这位英雄身边,我感到他高大的身躯中似乎有一股力量、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在涌动,而我也完全被这种力量所感染、所震撼、所折服!
当我们慢步走出这仅有600平米的展馆,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我们却仿佛与石光银共同走过了四十年的治沙历程,也因此而成了心心相惜的好友。展馆前宽大的广场周边是数十万亩绿树掩映着的十里沙新村,这里天蓝地绿、生态优美、松涛阵阵、倦鸟归林,这是石光银和他的乡亲们四十年与沙漠不屈抗争换来的新生活,是他们不懈奋斗创造的人间奇迹!
如今,在榆林,牛玉琴、郭成旺、张应龙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共同塑造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累计治理沙化面积2.4万平方公里,境内860万亩毛乌素流沙得以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达到34%以上,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整整推进了400公里,塞上榆林正昂首迈向绿色之城,石光银们的绿色之梦也正在变为现实!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石光银的一辈子,与治沙种树牢牢绑在了一起。但所有与此有关的记忆里,他最不愿提起的就是2008年的植树节。就在这一天,石光银的儿子在从银川调运树苗的归途中意外发生车祸,不幸去世。然而安葬爱子后的第三天,石光银又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治沙的“战场”上,和往常一样扛苗、挖坑……在别人看来,石光银是敢与天斗、与地斗,敢将“沙魔”踩在脚下的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把对儿子的思念与不舍深深埋进心里,化为了继续治沙造林的强大动力。
三十多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
如今,总有人劝年近70岁的石光银可以歇歇了。但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依然不改“全国劳动模范”的风范,语气坚定地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长时间,治沙就用多少时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5位用户喜欢。
治沙是一项大工程,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决心,石光银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真正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就同原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乡农场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说起当时的心路历程,石光银再次强调,“要拔掉这个穷根不治沙不行,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要把握住,非要干成这个事。”
为了治沙,石光银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风沙最大的四大壕村,同时还辞掉了原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一职。“农场场长在当时是个‘铁饭碗’,大家都觉得我疯了。”石光银回忆,当时说风凉话的人太多了,因为治沙难度确实非常大。
当时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劳力难组织,二是资金难筹集,三是风险难预测。但对于治沙,石光银的态度异常坚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有人,石光银就苦口婆心做动员,最终鼓动了7户人家一起联合治沙,其中有5户是共产党员;没有钱,石光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咬紧牙关毅然把家里赖以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卖掉,还有6户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从亲友家借、从信用社贷,东拼西凑才凑够了树苗款。
要知道,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资金,而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也才750元。
这一年,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好在这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一战成名”后,石光银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这片荒沙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冬夏季地表温差达100多度,对树苗成活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打赢“大战狼窝沙”这场硬仗,石光银鼓动更多人加入治沙队伍。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然而,吃了“风吹、日晒、沙烤”的苦,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树苗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但石光银不死心,第二年,他又带领大家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仍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科学技术,于是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成功,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高质量发展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发挥着中流砥柱和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值“七一”来临之际,推出“感动榆林的共产党员”“爱民为民的基层党组织”系列稿件,向担当作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致敬,让我们以他们为标杆,比学赶超,奋发有为,一起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1984年,32岁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治沙公司,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持续在荒沙窝里、碱滩上植树造林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面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带领群众治沙造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党员”。2021年6月29日,石光银因其在生态建设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中国共产党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带领群众治沙造林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定边县海子梁乡。童年时代,一场场风沙常常埋没了庄稼、房屋,“沙都到了房梁上”。在他的记忆里,风沙带来的苦难和贫困,迫使自家前前后后搬迁过9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石光银萌生了治沙的坚定信念。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石光银辞掉乡农场场长的“铁饭碗”,组织207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当年承包3000亩荒沙地,开展造林治沙事业。
“乡亲们祖祖辈辈受风沙的害,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治沙!”石光银说,党员就是要带好头、作表率。为了治沙,他举家搬到了四大壕村,一头扎进了茫茫大荒漠,带领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栽上了旱柳、沙柳和杨树,当年的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苗木的高成活率,极大地坚定了石光银持续治沙的决心,3000亩治沙完成后,他再次承包了5.8万亩荒沙地。在这片荒沙中,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为此,石光银贴出“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起治沙。但是这么多人,资金投进去要是没效益,让大家穷上加穷,如何向父老乡亲们交代?为了让群众有所收益,石光银成立了新兴林牧场,把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从而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我们治沙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生存环境,过上好生活。要让群众获得生态效益,才能激励他们继续干下去。”石光银说。
治沙事业,久久为功。近几年,由于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大,石光银带领公司员工又展开了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已有5万亩之多。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沙丘上,你是一棵挺立的树;沙海里,你是一棵顽强的草。40年治沙的坚守实现了人进沙退,40年的抗争依然无怨无悔。你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你是战天斗地的硬汉、肩挑大任的英雄!”这是组委会给2014年“感动陕西人物”获得者石光银的颁奖词。
石光银出生于定边县海子梁乡同心干村疙瘩套自然村。从小在沙窝里长大,饱尝风沙之苦,这一切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从20岁担任生产队长开始,他便怀着为沙区人民锁住黄沙、拔掉穷根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带领群众投身于治沙事业。
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承包治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我市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为筹集买树苗的钱,他不顾妻子哭闹阻拦,把全家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赶到集贸市场卖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3000亩荒沙地最终全部栽上了树苗,成活率达87%,同心干村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5年,他又承包了5.8万亩荒沙,开始对6000亩狼窝沙进行治理。在“上面太阳晒、下面沙子烤、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冷水”的艰苦条件下,他带领100多人“三战”狼窝沙,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的梦想。到1990年,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
2008年,他的儿子为了治沙事业牺牲。面对这一沉重打击,他克服内心的痛苦,依然挑起治沙造林的重担,虽已年近七旬,但仍带领群众奋战在治沙造林的第一线。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石光银带领群众治理荒沙、碱滩近30万亩,累计植树4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使同心干等周边10多个村庄从此远离了黄沙的侵扰。
石光银先后被中、省、市、县30多次授予劳动模范、治沙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标兵、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优秀林农奖”和“世界林农杰出奖”,两次被邀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并在会上介绍治沙经验;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了使治沙长久地坚持下去,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公司依托“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总体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办起了良种奶牛养殖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樟子松育苗基地等10多个经济实体。如今的治沙公司,固定资产达7447万元,林木价值达1.2亿元,年收入800多万元。治沙公司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帮扶困难群众,造福当地百姓。多年来,公司在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建起了移民新村,帮助村民植树造林、种菜种粮,发展养殖业。2002年,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希望小学。2004年,垫资500多万元,修通定边县城至海子梁乡35公里长的砂石公路。2006年为十里沙移民村捐款30万元,改土1000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石光银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诠释着一个普通农民的勤劳淳朴和家国情怀,传播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的精神鼓舞和事迹感召下,定边县先后涌现出杜芳秀、王志兰等一批积极投身于治沙造林事业的治沙造林户,掀起了定边县治沙造林、共同致富的热潮。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这8个字是对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奉献一生的最好诠释。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1月31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原书记石光银拿出珍藏的“七一勋章”,小心擦拭。
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七一勋章”,石光银仍难掩激动之情:“这既是一种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2月6日,十里沙村迎来一场春雪,陕北高原刺骨的寒风依旧凛冽。70岁的石光银坐不住了。“年也过得差不多了,咱们应该到各自棚里检查一下,商量商量今年咱们村怎么发展。”他走上村头,挨家挨户招呼起来。
十里沙村村民韩伟波去年靠种植大棚蔬菜挣了2万多元。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石老带着我们先治沙、后发展大棚蔬菜,哪有现在的好日子。石老经验丰富,往后怎么发展,我还要听他的建议。”
大棚种植是石光银经多方调研考察、与村民商议后共同定下的十里沙村重点产业。从2019年起,在石光银的支持下,当地村民共建移动大棚322座,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起蔬菜、枸杞、蜜桃等种植产业。这些大棚种植产业,让当地农户一年增收480多万元。如今,十里沙村村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
“现在流沙基本固定住了,不能再闷头种树,还要向沙地要效益。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治沙的积极性会更高涨,形成治沙、致富的良性循环。”石光银说。
经过数年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十多个经济实体,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产业兴了,日子富了,生活好了,可石光银一刻也不敢放松下来。“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当地过去传唱的顺口溜还不时在石光银的脑海中浮现。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这位步入古稀之年的陕北老人坚定地说,“过去种的一些苗木寿命短、经济价值低,因此复种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歇。去年我们复种了樟子松林地1270亩、平茬柠条2000亩,一定要守好来之不易的治沙、致富成果。”
26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