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个人事迹
栏目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17 16:20:03 热度:18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1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从小生长在穷苦人家,在苦水中泡大的他对穷人有着特殊的情感。穷苦人有什么委屈、难处求他,还没有说什么,他早就心软了,眼红了,泪也流出来了。石光银从挂起治沙公司牌子起,就对贫困户倾注了特殊的感情与关怀。同村的高光东,种几亩沙地,长年靠天吃饭,遇着天旱,只好拆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甚至行乞为生。石光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为高光东无偿打了一眼多管井,整出十亩水地;第二年,高光东就打了8000多斤粮食,不但有了余粮,而且还清了往年的欠账。高光东逢人就讲:“是老石救了我一家,没有老石,就没有我今天这样的好光景!”团结村村民王志岗家里人多娃娃小,六口人住两间破土房,惟一的财产就是一头老瘦驴。一家人靠拣野菜、剥榆树皮充饥。石光银千说万劝,他才加入了治沙公司,承包了1000亩荒沙,石光银出面担保给他贷了2000元,又借给他1000元,并亲自为他规划、选种、打井、盖房,使这个特困户栽起500亩杨树,平整20亩水地,饲养大家畜8头,羊子20多只,修起4间新房,买回一辆摩托车。现在王志岗一家年人均粮1300斤、年收入3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海子梁村常维国是个孤儿,3岁上爹死娘走,靠吃嫂子的奶长大。他讨过饭,拿拦羊铲子打过石光银,15岁那年,石光银把他招来林场,当亲儿子看待,长大后又给他娶了媳妇。常维国自参加治沙公司承包治沙以来,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好,盖起3间房,养了1头驴、1群羊,种了80亩树。每年大年初一,他总要来石光银家拜年。他逢人就讲:“我沾了承包治沙的光,吃水不忘挖井人,娶婆姨不忘石光银!”

1997年3月,定边县“两干会”前,县委书记郑宏有问石光银:能不能把白于山的贫困户迁到滩区,走出一条治沙扶贫新路。对治沙公司的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的石光银,对贫困户从来不算账。书记刚说完他便一口答应了。会后,他花了57万元,承包了定边镇草滩墩农场的829亩荒沙和国营长城林场的5万亩荒沙。他花1.8万元在草滩墩农场推出了500亩水浇地、打了10眼机井,又以2分钱的高息,贷款2万多元,从县城买来大粪,准备施肥用。当年4月,连温饱问题也未能解决的白于山区18户贫困户搬到了草滩墩。没有房子,先住到自己公司盖的房子里,盖房子没有砖,在他自己的砖厂里拉砖。石光银安排他们住下后,挨家挨户地走访,缺钱的给钱,缺粮的给粮。有一家小孩子上学没有钱,石光银替交了60元。随后1998年又有白于山区杨井、白马崾等12个乡镇的26户贫困户搬到了这里,并组建成了新的行政村“定边镇十里沙行政村”。

44户人家的新村,由二十几个姓氏组成,但他们的心目中有一个“掌舵人”,那就是石光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找石光银。他们自然没有钱入股,石光银让他们干活挣工资,挣下钱除了吃穿用度,剩下的就成了自己的股份。日积月累,从一贫如洗,到慢慢脱贫。现在的十里沙行政村,每户有一眼机井,每人有一亩良田、一亩经济林、1.5亩草场,因为底子薄,许多人还刚解决温饱,但问及他们对未来的打算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跟着‘石掌舵’干我们有信心!”

苍天不负苦心人,石光银带领大家经过15年来的苦战,累计承包治理荒沙13.6万亩,治理达标已达9.8万亩,沙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2.5%,林木总价3080万元。昔日茫茫荒漠,今日变成了片片绿洲,过去的不毛之地开始有人搬进去居住了。以前人们叫他“石灰锤”,如今都叫他“石能人”、“石恩人”。石光银正在一步一步地圆着他的绿色梦,党和政府也给了他很高荣誉。1990年3月他荣获全国绿化奖章;1996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人事部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国家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生产者;1992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和治沙模范;1994年和1996年分别两次被陕西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地、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奖,2000年获得“五一”奖章,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正是他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名人”荣誉称号。

如今的石光银,已是一个地道的农场主,拥有成百亩育苗基地,培育出美国大杏、法国葡萄、樟子松、汉柳、三倍体白杨、俄罗斯大粒沙棘、金丝柳等50余个品种的经济树种;拥有3000吨的饲料加工厂和麻黄素加工厂一处;又建成年产800万块砖的机砖厂和养殖猪、牛、羊的专业养殖厂各一处;还有一处绿色罐头厂。现在的石光银又有了新的打算,他设想利用西部大开发这个好机会,引进外商投资。他说:“过去我只吸收穷苦人家入股,现在我要吸引有钱人投资,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定边县的绿化步伐,使整个定边县早日过上无沙尘暴的日子。”

这是他的绿色梦,我们坚信他一定能实现。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7月6日上午,市林业和草原局举行“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学习致敬”座谈会,邀请载誉归来的石光银同志做主题报告,副市长马秀岚主持座谈会,市林业和草原局机关全体人员和局属单位部分党员干部参加。

石光银同志入场时,全体人员起立,鼓掌欢迎治沙英雄、陕西省唯一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石光银同志的颁奖词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

马秀岚副市长对石光银同志获此殊荣表示祝贺。她表示,石光银同志是榆林治沙人的代表,更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林业建设战线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为陕西争了光、为榆林添了彩。市林草局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组织开展好全系统向石光银同志学习活动,宣传好英雄先进事迹,传承优良作风,讲好治沙故事。全市林草系统党员干部汲取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向英雄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对林草事业有贡献的人,一代一代传好接力棒,努力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光银同志深情讲述了获得“七一勋章”的感受。他说:“获得‘七一勋章’对我既是一种最高的荣誉,是对我们榆林治沙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获得的奖章是陕西乃至全国所有林业人共同努力、不懈奋斗而得来的。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一代代榆林人民坚持与沙漠斗争,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才取得榆林今天的治沙成果,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总结榆林宝贵的治沙经验,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更好地造福榆林人民。”

石光银的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市林草局副局长张培谦、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拓飞、市林草资源管护中心主任苗昕等纷纷发言,大家一致表示,石光银同志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作为一名林业人,今后一定要向石光银同志学习,继承和发扬榆林治沙精神,以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精神,投身到榆林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我们的新时代气象万千,激荡着每一个梦想。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营造学习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的良好氛围,从即日起,本报推出“我们的新时代·我身边的劳模”专栏,采访报道一批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通过对劳模精神的弘扬,激励和带动广大劳动者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4月7日上午,定边县十里沙村的沙窝里,_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带领着他的造林队伍,又开启了一年的植树造林行动。在一片樟子松苗木基地,只见他两眼紧盯着工人和树苗,生怕哪个工人不小心一铁锹下去将樟子松苗伤着,有时候铁锹挖到了根部,他赶紧让工人停下来,自己跪在地上,弯下腰把头钻进坑里小心翼翼地将苗子拔起来。

“樟子松的根一旦伤了就不容易栽活,可得小心了。”石光银对身边的孙子石健阳说。这位勤耕荒漠40多年,创造了累累生态硕果的古稀老人,今年又给自己定了1000亩的造林任务。眼下正是植绿的大好时节,石光银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碌,他直言:“造林治沙就是年复一年不断要做的事,要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全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石光银生活的三边地区,处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导致这里一年四季风沙肆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尽管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在与风沙作斗争,但仍涌现出很多“治沙英雄”,石光银就是开拓创新的典型代表。

1984年,石光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治沙公司,承包了3000亩荒沙地,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

“我那时候就下定决心,这辈子就干治沙一件事。”石光银说。

加上承包治沙之前几年的成果,40多年来,石光银在荒沙窝里、碱滩上植树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面貌。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2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邂逅石光银,是在陕西榆林定边县十里沙村的“石光银治沙展馆”。

八月初的“塞上油城”定边,骄阳似火、万里无云、热浪阵阵,由于今年入夏以来榆林全境未降透雨,正午干燥的空气吹得耐旱的杨树都有些枯黄,玉米等部分大田作物也出现伏旱。从定边县城往东,沿定海线大约三十里车程就到了曾是毛乌素沙漠南缘流沙侵袭、狂风肆虐、黄沙蔽日的定边县十里沙村。可当我们下了车,放眼望去,却是路成网、树成行、田成方,绿色的沃野掩盖了昔日的沙丘、摇曳的樟子松遮住了炽热的骄阳,塞外的阵风送来了瓜果的飘香……

“欢迎到十里沙村来!”随着一声爽朗而带有纯正陕北榆林口音的招呼声,一位身材高大、脸色黝黑、精神矍铄的老者健步向我们走来,听同行人介绍,此人正是曾荣获全国首位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刚刚在北京被授勋的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董事长一一石光银。

我迎上前去,紧紧握住他那双与沙漠苦战了四十年的粗壮有力、又长满老茧甚或略有残缺的大手,顷刻间,我被这位治沙英雄深深地吸引了!

说来也巧,1952年出生的石光银与我同属大龙,他年长我一轮,也算忘年之交。简单交谈后,我们携手步入了“石光银治沙展馆”。这是一个建在石光银治沙干部培训中心东侧、十里沙村广场中央,面积仅有600平方米的展馆,一组组老照片、一件件老农具、一段段老影像无不真实地记录了石光银带领着他的治沙队员们四十年来治沙漠、战沙丘、锁沙龙的英雄事迹。

回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于毛乌素沙漠深处沙窝窝里的石光银,他的童年是多舛的,面对沙进人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凄惨境遇,他不得不随父母九次举家搬迁躲避沙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其中一次巨大的沙尘暴把他与儿时的小伙伴刮出三十里地,直接从陕北刮到了内蒙!三天后当父亲找到他,石光银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小伙伴则永远没了踪影。参观中,石光银告诉我:都说沙漠吃人不吐骨头不见血,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从那时起就发誓要把这沙漠治好,不再过苦日子。从石光银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这位陕北硬汉从小就立下的决心和誓言。

想治沙,要治沙,真正治沙何其易?22岁入党,24岁任村支书,32岁那年,已担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的石光银自己砸了“铁饭碗”,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35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榆林当时名副其实的承包治沙第一人。为了筹集购苗资金,他说服家人砸了锅、卖了羊,又动员七位老村骨干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治沙公司,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挺进了毛乌素沙漠腹地,成功将三千多亩沙地全部种上了沙柳、旱柳和杨树。初战告捷后,1985年,他又开始承包了长茂滩6万亩沙地,并贴出招贤榜,三省十八乡300多农民纷纷响应,三年三战最难啃的“狼窝沙”,虽屡败屡战,士气受挫,但石光银誓死也要战胜“狼窝沙”。

石光银告诉我,几次失败过后,大家感到治沙仅凭勇气是不够的,得讲科学!于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将“乔、灌、草”改成“草、灌、乔”,探索出“以草固沙、以灌固土、以乔固林”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将“狼窝沙”变成了沙漠绿洲。听到这,从石光银布满皱纹的脸庞上,似乎看到了四十年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植树造林、发展产业,使毛乌素沙漠不再南侵、“狼窝沙”不再咆哮、群众不再受穷而经历的艰辛与不易。

这种不易不光是缺人、缺钱、缺技术,还有对毅力、耐力的挑战,甚至亲情的考验。讲解员介绍:当治沙到了1997年,随着治沙面积达到了13万亩,面对政策变化、资金短缺、运转困难,守着绿色银行的石光银此时却举步维艰,他又作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毅然决然动员已在定边县公安局工作多年的儿子石占军挂职回乡与他并肩治沙,而这一“挂”就是十年,真正成了“沙二代”。出人意料、令人悲痛的是2008年植树节前,石占军在从银川运送樟子松树苗的高速路上发生了车祸,把生命定格在了治沙造林的路上,时年38岁……当讲解员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老人没有了刚才的兴奋和健谈,我也本能地避开了与老人的目光对视,我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此时我不愿多问一句当时的场景,生怕勾起老人的回忆。因为我知道这样的陪同参观老人一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而每一次都是对他情感的触碰与心灵的摧残。余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他眼角皱纹中夹着的泪花,感受到了他内心无以言表的刺痛和对家人的遗憾与愧疚。

失去独子之痛以后的几年间,这位原本意志坚强、开朗健谈、无畏艰难的石光银变得少言寡语,除了默默的把儿子拉回来的樟子松树苗全部种在了十里沙区,他一度很少与人言谈,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有人说他后悔了,不该让儿子回乡治沙,把儿子性命都搭了进去;也有人说石光银是在默默地把这些松树当成他的孩子,寄托着他的哀思;更有人说他年纪大了,就像40年前栽下的杨树,老化退化得该退场了……可倔强的石光银此时却笃定治沙信念和初心,又把唯一的孙子送去林业大学造林专业学习。

“这就是我的孙子石健阳”,老人将身后同样干练帅气的陕北后生介绍给我们。石健阳告诉我,他大学毕业后带着技术团队又回到定边,投身于他祖辈、父辈为此付出汗水和生命的治沙事业。听到这,我在想,如果说一个人治沙可以成为英雄,那么三代人治沙是否就是一个传奇呢?此时老人看着孙子石健阳,欣慰的笑容中无疑给出了答案,我们也由衷地为治沙事业后继有人感到高兴。

展馆最后一单元介绍的是石光银带领群众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用5300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百余里“绿色长城”,他还先后组建了十里沙行政村、石光银治沙集团公司,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治沙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将年收入从最初的不足300元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元,从根本上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石光银也为此荣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首位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

面对展馆陈列的上百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老人家脸上的表情是腼腆的、含蓄的,像个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一样。他对我说:我这一辈子么(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但我就想干好一件事,那就是治沙造林,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么(没)想到国家还给了我这个农民、“灰锤”、“二杆子”这么高的荣誉!

说到荣誉,让石光银最为看重并激动不已的就是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带回来的全国“七一”勋章!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介绍他的:“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四十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此时此刻,当石光银小心翼翼地把这枚象征着百年建党历史上最高荣誉,集党徽与五星、旗帜与葵花、山河与祥云、丰碑与光芒于一体的勋章郑重地重新戴在胸前与我合影留念时,并肩站在这位英雄身边,我感到他高大的身躯中似乎有一股力量、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在涌动,而我也完全被这种力量所感染、所震撼、所折服!

当我们慢步走出这仅有600平米的展馆,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我们却仿佛与石光银共同走过了四十年的治沙历程,也因此而成了心心相惜的好友。展馆前宽大的广场周边是数十万亩绿树掩映着的十里沙新村,这里天蓝地绿、生态优美、松涛阵阵、倦鸟归林,这是石光银和他的乡亲们四十年与沙漠不屈抗争换来的新生活,是他们不懈奋斗创造的人间奇迹!

如今,在榆林,牛玉琴、郭成旺、张应龙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共同塑造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累计治理沙化面积2.4万平方公里,境内860万亩毛乌素流沙得以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达到34%以上,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整整推进了400公里,塞上榆林正昂首迈向绿色之城,石光银们的绿色之梦也正在变为现实!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7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当时的一首民谣,道尽了风沙肆虐之下,当地群众恶劣的生产环境和贫苦的生活状态。据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到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盖率仅有1.8%。因此,风沙之苦填满了石光银的儿时记忆。风沙不仅压塌了庄稼,导致颗粒无收,还淹没了居所,让石光银不得不随父母搬家九次。“沙进人退”的局面在持续恶化。

从那时起,植树造林、拔除穷根的梦想便在石光银的心里扎下了根。1968年,石光银当选村里生产队的小队长后,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经过三年苦战,他们成功造林1.4万亩,让久居“不毛之地”的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这片绿洲,也打破了村民们“沙窝里栽不活树”的观念。

石光银大规模地植树治沙,始于1984年。这一年,身为党员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允许个人承包治理“五荒地”的号召,毅然辞去定边县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职务,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的第一人。当时有人为石光银放弃“铁饭碗”惋惜,他却坚定地说:“身在沙海不治沙,怎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呢?”随后,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并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的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带动几户村民一起,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经过一年的艰辛劳作,再加之这一年雨水充沛,治理区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石光银继续治沙造林的信心与决心。于是,他又与国营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并榜告四方乡亲、招贤纳士,再次凝聚起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这次承包的沙地中,地形复杂而又常年刮大风的狼窝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1985年,为了堵住这个大风口,他带领100多名村民打响了“三战狼窝沙”的战斗。据石光银回忆:“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都被晒得黢黑,嘴上起火泡,眼里布满血丝。”不但工作条件艰苦,天公也不作美!频繁的大风致使刚栽上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乡亲们的付出都打了水漂。石光银强忍着悲痛,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带领乡亲们又奋战了一个春天。但这次八成的树苗仍未逃过被风沙毁掉的命运。连续两次失败,让石光银意识到:治沙不能只靠蛮干,要讲科学。在吸取教训后,石光银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治沙经验,还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1988年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以“障蔽治沙法”为指导,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在沙丘间地栽植杨柳树。最终,他们在6000亩沙地上搭设了总长度达800余公里的沙障,使得树苗成活率达90%以上,成功攻克了狼窝沙的难关。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他于1994年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于1996年、1998年分别承包治理了定边县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于1997年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30多年间,石光银累计承包治理荒沙、荒滩25万余亩,植树53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在治沙的过程中,石光银始终认为“作为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一起好”,致力于将治沙与致富统一起来。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把生活在生态极为恶劣地区的50户特困农民迁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为他们盖房子、打水井、分口粮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组织80多名农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带动沙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投资数万元建起“黄沙小学”,解决十里沙村及周边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等。如今,他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寥寥几句颁奖词,勾画出“治沙英雄”石光银在大漠深处奋力书写绿色传奇与红色荣光的光辉事迹。实际上,除石光银外,我们还有“让沙漠绿起来”的治沙能手王有德、“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的治沙女王殷玉珍、“用信念撑开一柄沙漠绿伞”的治沙劳模王银吉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他们与石光银一起,扩大了中国的绿色版图,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奏响了一曲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之歌!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在石光银的肉牛示范养殖场,记者看到圈里的肉牛头头膘肥体壮,嘴上还嚼着草料。

“这些牛是我们与村里的合作社联合养殖的,共有200多头,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村民自己的牛,我们统一管理,将来再分红给他们。”石光银介绍说,这是生态红利给当地群众的回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光银从带领农户承包治沙那时起,根本目的就是“拔掉穷根子”,带领大家伙富起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多年的摸索,他利用公司优势条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开展苗木培育、畜牧养殖、林业技术培训等业务,先后办起了肉牛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蔬菜大棚种植等10多项实体经济,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形成了治沙与致富的良性循环发展。

“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会上来,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过上好日子。”石光银说,改变生态环境一定能给人民群众带来“金山银山”。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狼窝沙是四大壕最大的一块沙漠,有6000多亩,一个又一个的大沙梁像倒扣的铁锅一样,10米多高。绵延横亘百十里,寸草不生。夏天,这里地表温度可达60度,炽热的沙子能把人的皮烫掉;冬天,气温又在零下20多度,寒风刺骨,冷气逼人。沙暴一起,整个天地混沌一片,风声如狼嗥鬼叫,阴森恐怖,人走在沙里,只要几分钟不挪动不抖动,就会被黄沙掩埋。在这里,风是主宰,沙亦是主宰。八十年代前,海子梁人几进狼窝沙,都铩羽而归。1986年4月,石光银拉起100多人的队伍首战狼窝沙,在迎风坡和沙丘上全部种上乔木,谁知接连刮了11场大风,树苗全被沙埋,当年成活率不足10%;第二年他又带领近200人再战狼窝沙,改乔木为灌木,全部种上了沙柳,结果成活率也只有20%。

“光银,我看咱们就别白费劲了,这狼窝沙根本栽不活树,那么多的树苗子白白地贴进去,那是用我们的血汗钱买的啊!”股东们开始泄气地说。

听见大家一句句丧气的话,看着一个个被风沙吹得蓬头垢面、嘴上干裂着厚厚的皮的治沙同伴们,他的心在滴血,难道真像别人所说,我们在白扔票子?

不能垮下去呀,一旦垮下去,前边的心血就会白白耗费,自己绿色的梦就要永远破灭。石光银暗暗为自己鼓劲,并亲自到榆林、横山等地考察学习,取得了障蔽治沙办法。1988年春天,石光银拉出300多号人再进狼窝沙,这次他们经过充分准备,彻底改变了方法。丘间地栽植杨、柳树,迎风坡全部设置高障蔽,有时栽一棵树周围也用柴草木棍设个障蔽。沙梁大,架子车进不去,只好由人从十几里外的村子里将树苗树栽子一步步扛进狼窝沙,累了相互吆喝着鼓劲。十天半月守在沙地里回不了家,他们就在丘间挖个壕,上边盖上柳条和塑料布,搭成庵子住进去。风沙大了,庵子常常一会儿就被夷为平地,一群人只好蹲在一起,抱成团取暖,并不停地抖抖身子,以防被沙子埋住。吃饭更是问题,干粮被风沙吹得干中带沙,难以下咽。没有水喝,就在沙窝里刨一个坑,用芦草管吸一点水解渴。当他们走出狼窝沙时,人人嘴上起满了泡,个个晒成了“黑包公”,活脱脱像一群“毛野人”。

障蔽的使用,使石光银成功地制服了狼窝沙,年终,成活率达到80%。啃下了狼窝沙这块硬骨头之后,石光银率领的治沙军势如破竹,相继大战蛇峁湾,突击神圪塔梁,四进薛套沙,节节取得胜利。到1990年,承包的长茂滩林场5.6万亩沙地得到全面治理。

如今的四大壕,那是怎样的情景哟,远远望去不再是迭嶂起伏的黄沙,到处都是绿茵茵的林草。走进林地,地上看到嫩嫩的绿苔,林间传来鸟的鸣叫,草丛间野兔、山狐狸在穿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荒漠中的一片绿洲,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

陕西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2位用户喜欢。

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坏水”“寸草不生之地”。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的石光银,一生都在同沙漠、同贫困作斗争,誓将沙地变绿洲,带领这里祖祖辈辈受风沙侵害、受贫瘠土地所困的乡亲们,拼出一条致富路。

恶沙不除,穷根难拔

“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海子梁乡曾经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将过去这里的贫困情状展露无遗。

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乡亲们总是被风沙撵着跑,父母无奈下带着他搬了九次家。7岁那年,石光银和邻家一个5岁的男孩虎娃在野外放羊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昏天暗地里两个孩子被裹挟着失散。三天后,家人在30里外的内蒙古一位牧民家里找到了石光银,而曾经活蹦乱跳的虎娃却不知被风沙埋到了哪里,再也没有回来……这些痛苦的经历让少年的石光银恨透了风沙,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制服“沙魔”。

但制服“沙魔”哪有那么容易?世代饱受风沙之害的乡亲们都束手无策,石光银却偏偏要站出来“扭转乾坤”。“我们村自然条件很差,既有沙窝子,又有碱滩地。小时候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像树皮、玉米芯子、糠、沙柳籽,这些我都吃过。”石光银说,一场风沙,能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把茁壮的秧苗吹得秆断叶无。就算是一般的年景,地里的庄稼也得种个三四茬才行。这让石光银坚信,如果不治沙,这里什么产业都发展不了,将永远陷在贫困的漩涡里。

终于,机会来了。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那会儿我在海子梁乡农场当场长,这在当时可是‘铁饭碗’,一个月能挣四五十块钱。但看到文件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想干的事情来了:治沙就是我想干、要干的事。”石光银要扔了“铁饭碗”去治沙!这在家人和乡亲们眼里简直是“疯了”,好多人嘲笑他是傻子、是“石灰锤”。但石光银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这一年,他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成为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从此,石光银一头扎进茫茫沙海,一心治理荒沙、植树造林,“我想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要把沙治住、林造起!”

学习“石光银”先进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1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与石光银的那次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站在沙丘上,指点江山的样子,叫我震撼!那才是一个男人应当做的事业呀!

记得回到西安后,我对省文联的老主席李若冰说,在石光银面前,在石光银和他的农民兄弟造出来的那片绿洲面前,我突然意识到了文学的无意义。那块绿洲,那些树,那些草,是明明白白在那里摆着的,是奇迹,是对人类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可是,我的创作,到底对社会有多少补益呢?我真怀疑!”

这是作家高建群18年前在石光银的“绿洲乌托邦”多轮巡视后记录下的一段文字,石光银在他笔下像一个酋长,又仿佛像一个永远都在梦中的唐吉诃德。

18年过去了,那个正值壮年的酋长,如今已步入古稀之年,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营造的那片20多万亩的沙漠绿洲,如今变成了雄伟的绿色长城,横亘在毛乌素沙地南缘,定格在陕西的绿色版图上。

这个有着48年党龄,倔强又刚强的陕北汉子,凭借着一双手和一双脚,凭借着一腔热血,凭借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仅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成为直接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标杆。

石光银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体现了一个基层党员最朴素的本色与追求。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中央决定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授予他。而他,受之无愧。

刚刚过去的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石光银成为陕西唯一获此殊荣者。

石光银生于1952年,1973年7月入党。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当地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民谚,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给童年的石光银留下了许多痛苦的回忆。

石光银说的最多的就是因为风沙的侵害,他曾跟随父母搬了9次家。而最让他刻骨铭心的一件事,是他8岁那年,与邻家一5岁的男孩放牧时突遇沙尘暴,风沙推打着他们迷了路,竟将他刮出30多里地,从陕西刮到了内蒙。3天后,家人才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一个叫巴特的人家找到了石光银,而5岁的邻家男孩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被荒沙掩埋,从此不知所踪。

石光银曾说,一场风沙,能把房子掩埋大半,能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能把茁壮的秧苗吹得秆断叶无。就算是一般的年景,地里的庄稼也得种个三四茬才行。而他小时候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像树皮、玉米芯子、糠、沙柳籽,这些他都吃过。

在频繁的自然灾害造就的贫穷中,石光银艰难长大,他越来越明白:不治沙就将永远陷在贫困的漩涡里。此后,他每年参加村里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并当上了林场场长。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心情振奋,直接辞掉林场场长不干,决定自己承包3000亩荒沙种树治沙,因而成为当时榆林承包治沙第一人。

在缺资金,少技术,又没有治沙经验可寻的艰苦条件下,石光银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让25万多亩荒沙止步生绿,进而发展壮大为一个集造林治沙、种植养殖、观光旅游、科技示范、农、工、牧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型绿色庄园,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灾害从相克到相生的传奇。

从2002年起,石光银先后获得了“全国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其中“全国治沙英雄”是新中国第一个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的荣誉称号。他曾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会议并介绍治沙经验,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杰出林农奖”和“世界优秀林农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石光银十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他的英雄事迹、他的奋斗精神、他的治沙经验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直学习的榜样。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40位用户喜欢。

1月31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原书记石光银拿出珍藏的“七一勋章”,小心擦拭。

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七一勋章”,石光银仍难掩激动之情:“这既是一种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2月6日,十里沙村迎来一场春雪,陕北高原刺骨的寒风依旧凛冽。70岁的石光银坐不住了。“年也过得差不多了,咱们应该到各自棚里检查一下,商量商量今年咱们村怎么发展。”他走上村头,挨家挨户招呼起来。

十里沙村村民韩伟波去年靠种植大棚蔬菜挣了2万多元。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石老带着我们先治沙、后发展大棚蔬菜,哪有现在的好日子。石老经验丰富,往后怎么发展,我还要听他的建议。”

大棚种植是石光银经多方调研考察、与村民商议后共同定下的十里沙村重点产业。从2019年起,在石光银的支持下,当地村民共建移动大棚322座,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起蔬菜、枸杞、蜜桃等种植产业。这些大棚种植产业,让当地农户一年增收480多万元。如今,十里沙村村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

“现在流沙基本固定住了,不能再闷头种树,还要向沙地要效益。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治沙的积极性会更高涨,形成治沙、致富的良性循环。”石光银说。

经过数年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十多个经济实体,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产业兴了,日子富了,生活好了,可石光银一刻也不敢放松下来。“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当地过去传唱的顺口溜还不时在石光银的脑海中浮现。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这位步入古稀之年的陕北老人坚定地说,“过去种的一些苗木寿命短、经济价值低,因此复种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歇。去年我们复种了樟子松林地1270亩、平茬柠条2000亩,一定要守好来之不易的治沙、致富成果。”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治沙是一项大工程,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决心,石光银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真正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就同原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乡农场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说起当时的心路历程,石光银再次强调,“要拔掉这个穷根不治沙不行,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要把握住,非要干成这个事。”

为了治沙,石光银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风沙最大的四大壕村,同时还辞掉了原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一职。“农场场长在当时是个‘铁饭碗’,大家都觉得我疯了。”石光银回忆,当时说风凉话的人太多了,因为治沙难度确实非常大。

当时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劳力难组织,二是资金难筹集,三是风险难预测。但对于治沙,石光银的态度异常坚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有人,石光银就苦口婆心做动员,最终鼓动了7户人家一起联合治沙,其中有5户是共产党员;没有钱,石光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咬紧牙关毅然把家里赖以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卖掉,还有6户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从亲友家借、从信用社贷,东拼西凑才凑够了树苗款。

要知道,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资金,而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也才750元。

这一年,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好在这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一战成名”后,石光银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这片荒沙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冬夏季地表温差达100多度,对树苗成活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打赢“大战狼窝沙”这场硬仗,石光银鼓动更多人加入治沙队伍。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然而,吃了“风吹、日晒、沙烤”的苦,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树苗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但石光银不死心,第二年,他又带领大家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仍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科学技术,于是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成功,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石光银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光银,男,汉族,1952年02月生,陕西定边人,中共党员。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农民,18岁时入党。通过发展沙产业,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民在治沙中得到实利。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石光银“七一勋章”。

他20岁担任大队长时,就带领群众致力于治理沙漠的伟大事业。1984年,他怀着锁住黄沙、拔除穷根的责任感和坚定信心,辞去乡农场场长职务,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37年来,石光银同志承包荒沙、荒滩22.8万亩,己治理19.5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营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屏障,为阻挡黄沙南侵,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经治理的沙地林草覆盖率均达65%以上;他组织207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治沙公司,探索出一条“公司十农户”,综合开发,多业并举,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的产业化治沙新路;他关心乡亲,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把生活在生态极为恶劣地区的50户特困农民迁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为他们盖房子、打水井、分口粮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组织80多名农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带动沙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他投资数万元建起“黄沙小学”,让沙区子弟就近上学读书。石光银同志的治沙模式和技术辐射了周边乡村,他无偿为群众提供树苗50万株,种子4000多公斤,打水井160多眼。

石光银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00位用户喜欢。

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20世纪80年代榆林一期、二期治沙奖励政策,让许多有雄心的农民跃跃欲试,纷纷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沙地合同,榆林大漠涌现出很多治沙传奇人物。石光银、牛玉琴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在石光银等治沙名人的带动下,在榆林人民从不言弃的坚持下,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实现了“由黄变绿”的根本性转变,率先在全国实现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沙退人进、局部良性循环”转变。

千年沙漠,终变绿洲。

年近七旬的石光银极力践行,他主导在已经固定的沙丘上栽植云杉、樟子松、侧柏、臭柏等常绿树种,把曾经的沙丘变成蜿蜒青山。忙碌了大半生的石光银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从不懈怠地奋战在造林治沙战线上。他引种驯化,带领当地群众在狼窝沙的阔叶林中见缝插针,补种了5000余亩常绿树种。特别是樟子松,长势相当好。谁也没想到,沙漠里能种活松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英雄就是创造奇迹的人。在治沙英雄石光银的带动下,许多人跟着他在沙漠中造林治沙,一片一片的乔灌草、针阔林、水路田在沙漠中推进,毛乌素的流沙被固定,逐渐土质化,逐步出现百草萌发、鹰击长空的自然美景。凭借多年的努力,这里已被打造成一条50多公里长、10多公里宽的绿色屏障,针叶树种与落叶树种,还有花棒等大灌木,密密麻麻地生长在曾经飞沙走石的毛乌素南部,长成一幅四季变换的风景画。

正是在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浩瀚的毛乌素沙漠逐渐变成草长“鹰”飞的美丽家园。

英雄为民,无私奉献。老黄牛石光银不但带领贫困户培育苗木、植树种草,而且把大额款捐给贫困户,支持贫困户抚育果园,栽培中草药,发展养殖业,发展移动大温棚种植,脱贫致富奔小康。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近年来帮扶了300多户,让1000多人脱贫,走上小康的致富路。

天空变得瓦蓝,空气变得清新,毛乌素沙地边的村庄里青砖磊磊,树木密布,海子清亮。这里每一株参天的大树,每一声小小的鸟鸣,每一朵鲜花的盛开,都是石光银造林治沙事迹的见证者。

石光银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17个字,有4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172位用户喜欢。

他,出生在陕北定边,从小被风沙撵着走,立志要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他,长大后坚守梦想,扎根大漠40余年,一家三代都奉献在毛乌素沙地,在沙海里筑起了长百余里的沙漠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历史;

他,治理荒滩25万余亩、植树5300多万株(丛),还创办治沙公司,将荒沙治理与沙区资源开发相结合,“沙漠绿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一年四季黄沙满天,当地群众饱受风沙之苦,是当时乡亲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

“风沙无情,7岁那年在一场沙尘暴里我和小伙伴被卷出30多里地,3天后才被父亲找回,而小伙伴却就此失踪。那些年风沙撵着我们走,我们一家搬了9次家”。

“一定要战胜风沙!”石光银暗自下决心。

1968年,石光银当选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经过三年苦战,在不毛之地种活了1.4万亩树木,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绿洲。

“那时的我不仅为家乡这片‘不毛之地’出现了第一片绿洲而欣喜,也为自己打破了人们认为沙窝里栽不活树的观念而兴奋不已。”石光银说。

1984年,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与海子梁乡政府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从此开启了漫漫治沙路。

在石光银治沙展馆,一张落款日期为1985年6月5日的 “招贤榜”非常醒目。

“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我已经联络了七户,现在我贴出招贤榜,榜告四方父老,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一概欢迎……”

正是当年这张招贤榜,让更多人知道了石光银治沙的决心。“一个人治沙的力量有限,要团结更多的人进来,劲儿往一处使。”石光银感慨地说,招贤榜贴出后,周边的乡亲们陆续都加入治沙行列。

“不治沙就没办法,一场风沙就能把种在地里的庄稼全部掩埋,吃饭都是问题”,和石光银一起治沙的杨树华深有感触。治沙,仅靠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种草种树,谈何容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刚开始承包治沙的时候,最大的难题是资金严重不足。一同治沙的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才750元,我卖掉了自家全部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这才凑够了树苗款。”石光银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加之雨水充沛,治理区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初战告捷,让石光银和乡亲们看到了希望。他又与国营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然而,治沙之路并非坦途,还充满着荆棘。“印象最深、最难的就是狼窝沙治理。”石光银所说的狼窝沙如今已经绿树成林,部分沙土已经布满了苔藓。

走进狼窝沙林区,石光银和乡亲们当年种的小白杨树已经成了十几米高的参天大树。树林郁郁葱葱,时不时有狐狸、猯子、鸟雀等动物在林中穿行飞过。

“狼窝沙是我们承包治理荒沙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面积6000余亩,沙丘纵横,常年大风不断。”和记者面对面坐在沙地上,石光银讲起在这里治沙的艰难历程。

1985年,石光银带领招贤榜招来的100多户乡亲开启了“三战狼窝沙”的战斗。

1986年春天,石光银和群众在沙漠中苦干了几十天,树苗全靠人一捆一捆背进沙窝,而几场大风过后,刚栽种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

1987年春天,石光银带领大伙又干了一个春天,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两战两败让不少乡亲们都灰心了,有人选择了离开。我就想着一定不能向风沙屈服,去外面找找专家,兴许有办法!”

面对前两次的惨痛教训,石光银带人开始外出考察学习。1988年春,石光银带领群众第三次征战狼窝沙,采用“障蔽治沙法”: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栽植杨柳树……

“终于取得了成功,90%以上的树苗都成活了!”石光银欣喜地说,“树苗成活了,就给了人希望,大家都认识到沙子并不可怕,只要人有决心、有恒心,用科学方法,沙一定能被治住。”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在6000亩沙地上搭设了长达800余公里的沙障。

“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地付出,不仅‘三战狼窝沙’最终征服了周边5.8万亩荒沙,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而且后来又取得更大的成果,如今治理国营、集体荒沙、碱地总面积达25万亩。”石光银环顾着四周的绿树告诉记者:“这些树见证了这里环境的巨变,它们都是功臣!”

每次来狼窝沙,石光银都要叮嘱护林员要及时修剪林木,他像一个父亲一样疼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这些树木都是我的孩子,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我也欣慰了!”穿过一片樟子松林,石光银回忆起2008年的植树节。

动员全家人参与治沙,已经是石光银一家人的常态。在治沙公司急需人才的时候,石光银动员在县城上班的儿子回家帮他治理荒沙。2008年植树节,在从外地调运树苗返回的途中,他唯一的儿子发生车祸不幸身亡。

石光银强忍着巨大悲痛,在安葬儿子的第三天,又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奔赴在治沙造林第一线。“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只要一天不死,我就栽一天树。我虽然没了儿子,但我还有孙子,我要让我的孙子继续治沙造林,让治沙造林事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石光银目光坚定。

从记事起就跟着爷爷治沙,大学读了林业专业,如今石健阳已经大学毕业。“爷爷坚韧的治沙精神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大学毕业选择回来治沙也是为了让家乡的乡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石健阳说:“环境改善了,我要发挥专业特长,研究适宜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像苹果树、桃树,再带动瓜果蔬菜的种植,最终形成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石光银还通过成立联合党支部,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联户1000多户,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先后办起了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经济实体,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走进十里沙村,道路两边的蔬菜大棚充满生机,小洋楼在阳光下璀璨夺目,目光所及之处皆充满绿意。“30年前这里根本看不到绿色,风沙袭来,庄稼全毁,颗粒无收。”站在自家的大棚前,十里沙村村民崔浩感叹。

生态环境的变化让周边群众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崔浩在自家大棚里忙活着,大棚里的辣椒再有半个月就上市。“不愁销路,去年收入超过6万呢!如果没有老石他们治沙,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呢!”

村民吃上了生态饭,再也不用担心风沙了。近年来,在石光银的帮助和捐赠下,按照“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村民参股、共同分红的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共同致富的路子。“仅322座蔬菜大棚,去年为农户增收480多万元。”十里沙村副支书蒋杰说。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荒漠变绿洲。”榆林市委书记、市长李春临告诉记者,正是以石光银为代表的一大批治沙人的不忘初心、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今日的定边县毛乌素风沙草滩区,早已成为沃野良田遍布的“塞上粮仓”。

如今,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石光银仍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治沙英模的责任与担当。

“党员不能只想着自己,要看群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群众吃够了风沙苦,我们就要把沙子治住,身在沙海不治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石光银坚定地说。

石光银劳动模范事迹简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68岁的石光银再一次站在他奋斗了30多年的狼窝沙,凝视着沙丘上今年新种下、已吐出嫩黄新芽的一片樟子松,心中感慨万千。

石光银是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

石光银的家乡榆林市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植被稀少,沙丘连绵。“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情的沙尘摧毁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经过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榆林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毛乌素沙漠正在从陕西版图上“消失”。摆在当地人面前的问题也从治沙变成了致富。

“老石,咱这收入啥时候能上去?你每年都到北京开会,见识广,多给咱想想办法。”这是近年来村民对石光银说得最多的话。“当年群众跟着我不计成本地治沙,就是因为完全信任我,现在我更加不能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

在石光银看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路子是基础,但同时也要合理利用现有林业资源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让村民们致富奔小康。“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早期治沙过程中,我们种植的大都是生长较快的植物,但这些树种缺乏经济效益。现在到了复种的时候,如何向沙漠要经济效益就成了关键。”石光银说。

为实现这一目标,尽管年逾花甲,但每年一开春,石光银都坚持到全国各地考查树种,调研学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2019年全国两会上,石光银就提出建议,希望能继续促进和支持生态环境治理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今年,石光银又把目光聚焦到了生态林建设上。

“根据这些年的调研和观察,我认为要把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就必须依托林草资源,实现产业带动。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生态林的补助,这样一方面可以继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能提高农民收入。”石光银说。为实现这一目标,近些年来,石光银带领着村民搞起了沙区综合开发,先后建起粮食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药材种植基地。几年努力下来,许多与石光银一起治沙的联合户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自2019年起,石光银又支持当地村民新建了322座移动大棚,并流转200亩土地,在全村发展枸杞、蜜桃种植产业。“这片经济林就是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我们要科学治沙,让‘沙窝窝’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钵钵’。”石光银坚定地说。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生态好了,致富就有奔头了

“狼窝沙”的名字留了下来,和石光银栽下的树一起成为那段岁月的见证。

如今,这里成了毛乌素沙漠边缘牢固的生态屏障。30多年间,石光银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

漫步林间,脚下的沙土柔软湿润。石光银蹲下来,搓起一把青苔,乐呵呵地科普道:“这就是植被良好的表现,就是这个东西把沙子变成了土,沙子才不会流动。”

固沙,已是一个久远的话题。生态恢复,成了石光银永恒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之后,石光银意识到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粗放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低产林改造成为他新的计划,通过不断改良,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已达100多万株。“林子的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致富不再是一句空话。”石光银说。

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种树和培养娃娃是一样的,要精心呵护才能成材。”树荫下,石光银悉心地把造林的经验一点一点传给孙子石健阳。他攒了多半辈子的心得成为孙子学习林业知识的“传家宝”,25岁的石健阳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林业技术专业,已成长为懂得林业科技的第三代治沙人。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想把学到的林草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带回这片土地,不光要把生态变好,还要发展好林下经济产业链。”石健阳说。

爷孙俩并肩,那片沙地,已经草木繁盛;那股干劲,在年轻的血液里更加炽热。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