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2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邂逅石光银,是在陕西榆林定边县十里沙村的“石光银治沙展馆”。
八月初的“塞上油城”定边,骄阳似火、万里无云、热浪阵阵,由于今年入夏以来榆林全境未降透雨,正午干燥的空气吹得耐旱的杨树都有些枯黄,玉米等部分大田作物也出现伏旱。从定边县城往东,沿定海线大约三十里车程就到了曾是毛乌素沙漠南缘流沙侵袭、狂风肆虐、黄沙蔽日的定边县十里沙村。可当我们下了车,放眼望去,却是路成网、树成行、田成方,绿色的沃野掩盖了昔日的沙丘、摇曳的樟子松遮住了炽热的骄阳,塞外的阵风送来了瓜果的飘香……
“欢迎到十里沙村来!”随着一声爽朗而带有纯正陕北榆林口音的招呼声,一位身材高大、脸色黝黑、精神矍铄的老者健步向我们走来,听同行人介绍,此人正是曾荣获全国首位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刚刚在北京被授勋的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董事长一一石光银。
我迎上前去,紧紧握住他那双与沙漠苦战了四十年的粗壮有力、又长满老茧甚或略有残缺的大手,顷刻间,我被这位治沙英雄深深地吸引了!
说来也巧,1952年出生的石光银与我同属大龙,他年长我一轮,也算忘年之交。简单交谈后,我们携手步入了“石光银治沙展馆”。这是一个建在石光银治沙干部培训中心东侧、十里沙村广场中央,面积仅有600平方米的展馆,一组组老照片、一件件老农具、一段段老影像无不真实地记录了石光银带领着他的治沙队员们四十年来治沙漠、战沙丘、锁沙龙的英雄事迹。
回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于毛乌素沙漠深处沙窝窝里的石光银,他的童年是多舛的,面对沙进人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凄惨境遇,他不得不随父母九次举家搬迁躲避沙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其中一次巨大的沙尘暴把他与儿时的小伙伴刮出三十里地,直接从陕北刮到了内蒙!三天后当父亲找到他,石光银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小伙伴则永远没了踪影。参观中,石光银告诉我:都说沙漠吃人不吐骨头不见血,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从那时起就发誓要把这沙漠治好,不再过苦日子。从石光银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这位陕北硬汉从小就立下的决心和誓言。
想治沙,要治沙,真正治沙何其易?22岁入党,24岁任村支书,32岁那年,已担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的石光银自己砸了“铁饭碗”,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35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榆林当时名副其实的承包治沙第一人。为了筹集购苗资金,他说服家人砸了锅、卖了羊,又动员七位老村骨干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治沙公司,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挺进了毛乌素沙漠腹地,成功将三千多亩沙地全部种上了沙柳、旱柳和杨树。初战告捷后,1985年,他又开始承包了长茂滩6万亩沙地,并贴出招贤榜,三省十八乡300多农民纷纷响应,三年三战最难啃的“狼窝沙”,虽屡败屡战,士气受挫,但石光银誓死也要战胜“狼窝沙”。
石光银告诉我,几次失败过后,大家感到治沙仅凭勇气是不够的,得讲科学!于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将“乔、灌、草”改成“草、灌、乔”,探索出“以草固沙、以灌固土、以乔固林”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将“狼窝沙”变成了沙漠绿洲。听到这,从石光银布满皱纹的脸庞上,似乎看到了四十年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植树造林、发展产业,使毛乌素沙漠不再南侵、“狼窝沙”不再咆哮、群众不再受穷而经历的艰辛与不易。
这种不易不光是缺人、缺钱、缺技术,还有对毅力、耐力的挑战,甚至亲情的考验。讲解员介绍:当治沙到了1997年,随着治沙面积达到了13万亩,面对政策变化、资金短缺、运转困难,守着绿色银行的石光银此时却举步维艰,他又作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毅然决然动员已在定边县公安局工作多年的儿子石占军挂职回乡与他并肩治沙,而这一“挂”就是十年,真正成了“沙二代”。出人意料、令人悲痛的是2008年植树节前,石占军在从银川运送樟子松树苗的高速路上发生了车祸,把生命定格在了治沙造林的路上,时年38岁……当讲解员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老人没有了刚才的兴奋和健谈,我也本能地避开了与老人的目光对视,我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此时我不愿多问一句当时的场景,生怕勾起老人的回忆。因为我知道这样的陪同参观老人一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而每一次都是对他情感的触碰与心灵的摧残。余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他眼角皱纹中夹着的泪花,感受到了他内心无以言表的刺痛和对家人的遗憾与愧疚。
失去独子之痛以后的几年间,这位原本意志坚强、开朗健谈、无畏艰难的石光银变得少言寡语,除了默默的把儿子拉回来的樟子松树苗全部种在了十里沙区,他一度很少与人言谈,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有人说他后悔了,不该让儿子回乡治沙,把儿子性命都搭了进去;也有人说石光银是在默默地把这些松树当成他的孩子,寄托着他的哀思;更有人说他年纪大了,就像40年前栽下的杨树,老化退化得该退场了……可倔强的石光银此时却笃定治沙信念和初心,又把唯一的孙子送去林业大学造林专业学习。
“这就是我的孙子石健阳”,老人将身后同样干练帅气的陕北后生介绍给我们。石健阳告诉我,他大学毕业后带着技术团队又回到定边,投身于他祖辈、父辈为此付出汗水和生命的治沙事业。听到这,我在想,如果说一个人治沙可以成为英雄,那么三代人治沙是否就是一个传奇呢?此时老人看着孙子石健阳,欣慰的笑容中无疑给出了答案,我们也由衷地为治沙事业后继有人感到高兴。
展馆最后一单元介绍的是石光银带领群众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用5300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百余里“绿色长城”,他还先后组建了十里沙行政村、石光银治沙集团公司,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治沙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将年收入从最初的不足300元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元,从根本上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石光银也为此荣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首位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
面对展馆陈列的上百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老人家脸上的表情是腼腆的、含蓄的,像个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一样。他对我说:我这一辈子么(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但我就想干好一件事,那就是治沙造林,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么(没)想到国家还给了我这个农民、“灰锤”、“二杆子”这么高的荣誉!
说到荣誉,让石光银最为看重并激动不已的就是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带回来的全国“七一”勋章!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介绍他的:“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四十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此时此刻,当石光银小心翼翼地把这枚象征着百年建党历史上最高荣誉,集党徽与五星、旗帜与葵花、山河与祥云、丰碑与光芒于一体的勋章郑重地重新戴在胸前与我合影留念时,并肩站在这位英雄身边,我感到他高大的身躯中似乎有一股力量、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在涌动,而我也完全被这种力量所感染、所震撼、所折服!
当我们慢步走出这仅有600平米的展馆,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我们却仿佛与石光银共同走过了四十年的治沙历程,也因此而成了心心相惜的好友。展馆前宽大的广场周边是数十万亩绿树掩映着的十里沙新村,这里天蓝地绿、生态优美、松涛阵阵、倦鸟归林,这是石光银和他的乡亲们四十年与沙漠不屈抗争换来的新生活,是他们不懈奋斗创造的人间奇迹!
如今,在榆林,牛玉琴、郭成旺、张应龙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共同塑造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累计治理沙化面积2.4万平方公里,境内860万亩毛乌素流沙得以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达到34%以上,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整整推进了400公里,塞上榆林正昂首迈向绿色之城,石光银们的绿色之梦也正在变为现实!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68岁的石光银再一次站在他奋斗了30多年的狼窝沙,凝视着沙丘上今年新种下、已吐出嫩黄新芽的一片樟子松,心中感慨万千。
石光银是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
石光银的家乡榆林市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植被稀少,沙丘连绵。“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情的沙尘摧毁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经过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榆林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毛乌素沙漠正在从陕西版图上“消失”。摆在当地人面前的问题也从治沙变成了致富。
“老石,咱这收入啥时候能上去?你每年都到北京开会,见识广,多给咱想想办法。”这是近年来村民对石光银说得最多的话。“当年群众跟着我不计成本地治沙,就是因为完全信任我,现在我更加不能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
在石光银看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路子是基础,但同时也要合理利用现有林业资源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让村民们致富奔小康。“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早期治沙过程中,我们种植的大都是生长较快的植物,但这些树种缺乏经济效益。现在到了复种的时候,如何向沙漠要经济效益就成了关键。”石光银说。
为实现这一目标,尽管年逾花甲,但每年一开春,石光银都坚持到全国各地考查树种,调研学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2019年全国两会上,石光银就提出建议,希望能继续促进和支持生态环境治理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今年,石光银又把目光聚焦到了生态林建设上。
“根据这些年的调研和观察,我认为要把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就必须依托林草资源,实现产业带动。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生态林的补助,这样一方面可以继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能提高农民收入。”石光银说。为实现这一目标,近些年来,石光银带领着村民搞起了沙区综合开发,先后建起粮食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药材种植基地。几年努力下来,许多与石光银一起治沙的联合户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自2019年起,石光银又支持当地村民新建了322座移动大棚,并流转200亩土地,在全村发展枸杞、蜜桃种植产业。“这片经济林就是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我们要科学治沙,让‘沙窝窝’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钵钵’。”石光银坚定地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要治沙致富,不是仅有一腔热血便可成事,资金、劳力短缺等问题都是横在石光银面前的“大山”。
在风刮沙动的荒沙梁上栽树,就是给沙窝里撒钱,撒出去容易、收回来难。但石光银只有一个心思:“治沙不光为个人,冒些风险也值,只要沙治住了,树栽活了,就是最大的贡献!”为筹措资金,石光银咬咬牙,顾不上妻女的哀求,把家里赖以生存的84只羊、一头骡子赶走卖了。其他被说动一同治沙的乡亲们也纷纷变卖家畜,大家东借西凑,终于凑够了买树苗的钱。
就这样,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在承包的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这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随后,石光银又一鼓作气与县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但这5.8万亩荒沙中,有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难度最大的特大沙梁——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地表温度夏季高达60多度、冬季低至零下40多度,要在这里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
为进一步扩大治沙力量,石光银贴出了“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百姓一起治沙,队伍迅速壮大。但这么多人,要是资金投进去没效益,让大家穷上加穷,他难以向父老乡亲交代。于是,石光银成立了新兴林牧场,把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来,户户有股、按股分红,大大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拉开了“大战狼窝沙”的序幕。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都被晒得黢黑,嘴上起火泡,眼里布满血丝。然而,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栽上的树苗90%被毁,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石光银强忍着悲痛,鼓舞大家振作起来。第二年,他又带领大伙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高科技”,于是吸取教训,到其他地方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胜利,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看到从沙窝里出来时如同“野人”般的石光银,妻子心疼地放声大哭。
就是凭着这种敢想敢干、坚韧不拔的“愚公”精神,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硬是让肆虐的黄沙一步步向绿荫低头。但他清楚,要想持续推进治沙事业,必须“向沙漠要效益”。
经过几年的摸索,石光银和团队研究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带领当地百姓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10多项经济实体,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如今,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治沙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更多沙海“愚公”聚集在一起,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治沙几年后,石光银就意识到,治沙和致富是统一的。
从1997年开始,石光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劝说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他在已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给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渐走出了贫困。
经过几年的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他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10多项经济实体。
“治贫先治愚。”这是石光银多年治沙和扶贫的另一个经验。他的公司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荒沙小学、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十里沙村及周边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2015年,石光银成为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十里沙村先后完成了自来水入户、村级生产道路建设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宽带网络户户通实现全覆盖,村民的生活日益改善。
自2019年起,石光银又支持当地村民新建了322座移动大棚,并流转200亩土地,在全村发展枸杞、蜜桃种植产业。
在今年两会上,他除了关注生态环境外,也关心乡村振兴。“治沙、治土、治碱都是为了治穷。”石光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石健阳的记忆中,他的爷爷特别喜欢坐在陕北的土炕上和群众唠嗑,询问乡亲们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在他当党支部书记的时候,他觉得服务群众就是他应该做的事。”石健阳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7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阳春三月,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在首都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我是人民的代表,要说人民的心声。我这次的提案是关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把沙地治理向绿色推进,变成草长‘鹰’飞的毛乌素”。
英雄忙到霜满头 千年毛乌素终将成传说
在风沙线上奋斗大半生的石光银清醒地认识到,榆林治沙造林所取得的成效是阶段性的,并非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一区域生态脆弱的状况。植被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防护林进入枯老衰退期等问题依然严峻,通过更新补种、自然修复等措施来解决的过程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榆林地区造林治理的步子绝对不能停歇。
陕西榆林出台了一个鼓励造林治沙的新政策抵御毛乌素沙漠的侵害。石光银挺身而出,响应政策号召,与风沙作斗争。
提起沙漠,人们会想到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的场景。千年毛乌素沙漠也曾是死亡之地的代名词。它是国内四大沙漠之一,横亘在陕西榆林的北边。这里的人们终年被这片浩瀚的沙漠侵害,年幼的石光银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小伙伴被沙尘暴卷走,杳无音信。
“我这一辈子,就干一件事。这一件事就是造林治沙。最开始是为了7岁那年被沙尘暴卷走的小伙伴,我与风沙誓不两立。”他沧桑的脸上布满回忆,他的眼睛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树:“我爱这些树,爱这些高大的树,爱这些迎着大风倔强挺立的树。是这些树木挡住了风沙,这些树木是抗击风沙的战士。我要种下更多的树,让这些树帮助这里的人们实现他们的愿望。”2月28日,陕西榆林普降大雪,石光银乘车一路向西安和北京进发。车窗外的落叶树光着脊梁迎着风雪,常绿树种的针叶上覆盖着白白的雪。
“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的南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过这些年的治理,沙尘暴小了,今春是下着滋润万物的雪。我小时候的春天是漫天蔽日的黄沙,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苗捉不住,饥肠叫咕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现在好多了。”
他指着窗外的雪说:“春天不再是黄沙漫天了,多好!这也是我后来治沙的愿望,我当上生产队长后,那时的愿望就是不饿肚子,能带领乡亲们吃饱肚子。”
这个愿望的实现是漫长的,为了这个愿望,他与毛乌素沙漠较劲了大半生。在距村部较远的地方,他带领乡亲在沙漠里打网格,铺稻草,栽沙柳,种杨树,来固定沙漠。在距村部较近的地方,他们拉沙平地、就地打井,开辟耕地,种植庄稼。
要致富,多种树,这个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在党的政策的鼓舞下,石光银带领村民在毛乌素沙漠中的四大壕、狼窝沙、榆树套、十里沙等沙海中,头顶烈日搭沙障,风餐露宿忙栽树。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都是每天遭遇的平常事,最难过的是没有钱购买搭沙障的麦草和抗风沙耐干旱耐瘠薄的树苗。为了凑够这笔钱,石光银趁妻子下地干活时,偷偷地赶着自己家里的牲畜出去卖,妻子和女儿半路追来,跪在他面前苦苦哀求,石光银泪洒衣襟……好在付出总有回报,大自然从来都是暗暗奖赏那些热爱它的人们。如今这些地方由茫茫沙漠变成了莽莽林草,石光银的愿望也实现了,这里的人们不但吃饱了肚子,还穿上了时髦的衣服,一些村民住进了小洋楼,有的还开上了小汽车。
石光银治沙造林的付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他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称号,先后被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授予全国绿化奖章、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各类表彰奖励60余次,成为治沙英雄队伍中的突出代表和模范榜样。
石光银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用植树造林的方式筑起了有生命、有色彩、有芬芳的“草木长城”。有了草木长城,曾经荒凉寂寥的毛乌素变成了过去的传说。
今年的春雪降在毛乌素南边的定边县。原野茫茫,曾经的沙漠之地银装素裹,玉树琼花白了头,与石光银头上的白发一样。他大半生就忙一件事,那就是造林治沙。为此,忙到白了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5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39位用户喜欢。
自幼生长在定边荒漠地疙痨套村的石光银看够了黄沙,吃够了沙害的苦头。那是怎样的情景哟!“风刮黄沙睁眼瞎,庄稼苗苗活不成,房屋沙压人移走,万恶黄沙害人苦,家家望沙泪珠珠流。”每年春秋两季,暴戾的狂风席卷着黄沙,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村庄。每隔几年,房子就被沙暴埋没,沙进人退只好搬家。地里的庄稼从撒进去的那一天起,大人孩子就不停地拿着簸箕,用手将沙刨开撮走,护着种子发?、成苗、长大。挖呀刨呀,手被沙子磨烂了,结成痂,打成死茧,人活脱了几层皮,可一年下来还是没有收成,于是野蒿籽,榆树皮,沙盖成了主食,吃进去屙不出来,只好拿着柴棍往出拨。沙呀,沙啊!
沙来了,庄稼没了!沙来了,牲畜死了!沙来了,房子倒了!人躲沙,沙撵人。沙来人走,好不凄惨!
8岁那年,石光银一天正和一个伙伴在野地里放牲灵,突然刮起沙暴,突如其来的沙暴将他和伙伴抛向空中,人被沙暴推着跑,耳边尽是沙暴的嘶鸣声,再后来稀里糊涂就啥也不知道了,等醒来时,已躺在一个陌生的蒙古人怀里。他这才知道沙暴已把他运送到20多华里外的内蒙古。三天后,父亲才找到他,而那个伙伴却再也没有找到。从此,他下决心要治服沙暴。他一次次站在沙梁上,扯着嗓门喊:“日你娘的沙漠,我要整死你,整死你!”在他的梦中,时常会出现茫茫黄沙中,有一片又一片的绿洲,他在绿洲中跑呀跑呀……
18岁那年,石光银当了生产队长,两年后当选为同心干大队的大队长。
他上任的第一桩事就是动员村民栽树。面对茫茫黄沙,村里其他干部忧心忡忡:“栽树恐怕不行,原来也栽过树,可从没有栽活。”石光银肯定地说:“那是我们不懂技术,我们这里盖房子,不都是到靖边县柳桂湾去买椽檩?人家也生活在沙地,他们能栽活树,我们为什么不能?”
同心干离靖边的柳桂湾整整200多华里。石光银背上妻子给他准备好的玉米馍上了路。在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他忍受着肆虐的风沙与难奈的劳累,走呀,走啊,绿色的梦想支撑着他。累了,歇一会儿,饿了,啃几口干馍,孤寂时,扯开嗓门吼几声信天游。半个月后,瘦了一圈的他风尘仆仆从柳桂湾赶了回来,他不仅向人家学会了怎样栽树,还背回了一些树苗子和树栽子。接着,他又率领5个驴拉车队二次去柳桂湾,排除一切艰辛,把树苗子和栽子全部拉了回来。他的志气和行动感动和鼓舞了同心干大队的人,于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向村南一万亩荒沙地展开了进攻,先后用了三年时间,同心干大队植出了定边县海子梁乡第一片绿洲。
沙子进不了村,同心干大队平整出了水地,人们的生活困境一下子有所改善。艰苦的实践,虽没有让父老乡亲们彻底摆脱贫困,但为石光银积累了不少治沙经验,也更坚定了他治沙的胆气和决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2月28日,一场春雪覆盖了陕北,年近古稀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在风雪中先奔赴西安,然后与其他代表们会合统一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在雪中行走,在风中劳动,是我的常态。最开始是为了7岁那年被沙尘暴卷走的小伙伴,我与风沙誓不两立。”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沧桑的脸上布满回忆,他的眼睛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树。“我爱这些树,爱这些高大的树,爱这些迎着大风倔强挺立的树。是这些树木挡住了风沙,它们是抗击风沙的战士。我要种下更多的树,要它们帮助这里的人们实现他们的愿望。”
“咱这里地处毛乌素沙地的南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过这些年的治理,沙尘暴小了,今春是下着滋润万物的雪。我小时候的春天是漫天蔽日的黄沙,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苗捉不住,饥肠叫咕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现在好多了。”他指着窗外的雪说:“春天不再是黄沙漫天了,多好!这也是我后来治沙的愿望,我当上生产队长后,那时的愿望就是不饿肚子,能带领乡亲们吃饱肚子。”
这个愿望的实现是漫长的,为了这个愿望,石光银与毛乌素沙漠较劲。在村部较远的地方,他带领乡亲在沙漠里打网格、铺稻草、栽沙柳、种杨树来固沙。在村部较近的地方,他们拉沙平地、就地打井,开辟耕地,种植庄稼。四大壕、狼窝沙、榆树套、十里沙等地方,都洒下了他们奋斗的汗水。如今这些地方由茫茫沙漠变成了青青林海,石光银的愿望也实现了,这里的人们不但吃饱了肚子,还穿上了时髦的衣服,一些家庭还开上了小汽车。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终身坚守和奋斗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迁到定边镇十里沙,在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给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走出了贫困。现在的十里沙村,户户通电、通自来水、通天然气、通污水管道,有文化活动广场。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近年来帮扶了300多户,让1000多人脱离了贫穷,走了小康的致富路。
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70多年来,在榆林人民坚持治沙造林下,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实现了“由黄变绿”的根本性转变,率先在全国实现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沙退人进、局部良性循环”转变。
“我这次带着林草战线的重托,一个是《关于解决退耕还林草工程落地难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将陕西榆林市纳入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范围的建议》。”石光银说,“我是人民的代表,要说人民的心声。在榆林的风沙线上,由于受土地政策的刚性约束,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落地困难,‘地块该退退不了’和‘农民想退退不了’。建议将干旱少雨,粮食年平均产量在80公斤左右,且行政区域土地大部分属荒漠化土地,按严重沙化土地来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这是生存在风沙线上的乡亲们的心声。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而陕西省半农半牧区的榆林市长期没有被纳入该政策范围,当地农牧民腾退草原一直未得到应有补偿。建议把地处毛乌素沙地南边的陕西榆林市纳入在该政策范围之内。”
大半生在风沙线上奋斗的石光银清晰地认识到,榆林治沙造林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仍难以彻底改变这一区域生态脆弱的状况。植被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防护林进入枯老衰退期等问题严峻,通过更新补种、自然修复等措施来解决,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榆林沙区治理工作依然不容懈怠。
石光银身体力行,2020年带领当地群众在狼窝沙复种了5000余亩常绿树种。凭借多年的努力,这里已被打造成一条百余里长、10多公里宽的绿色屏障。
正是在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毛乌素沙漠逐渐变成草长莺飞的美丽家园。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致富不忘本,群众是老根。为了帮扶困难群众,石光银在十里沙村建起移民新村,将白于山区的一部分困难群众搬迁到这里,并在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为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他还自筹资金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的上学难题;垫资500多万元,为乡亲们修通了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致富路”。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所在的公司先后帮扶300多农户、1000多人脱了贫。
“宣誓成为党员的时候,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为群众着想,那就不是一个好党员。”石光银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这些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他利用公司的优势条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联合了300多户农民,先后办起了肉牛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蔬菜大棚种植等10多个经济实体,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造林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
把治沙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想着咱还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啥。”石光银告诉记者,今后,他打算在巩固治沙成果的同时,加大治沙及农业方面的科技投入,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治沙事业。
治沙事业,后继有人。学林业技术专业的石健阳,毕业后就跟在爷爷石光银的身边学习和实践林业技术,成为第三代治沙人。
“我要把我在大学学到的林业知识运用在治沙中,真正让沙区群众能达到增收致富,特别要为防止二次沙化做出不懈努力。”石健阳说。
治沙精神代代传。5月17日,定边县刘峁塬小学的师生来到石光银治沙展馆,开展“传承治沙精神、参与生态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是石光银近些年来最繁忙的事务之一,每一回接待来访者,他都尽可能亲自为大家讲述榆林的治沙事业。
“石爷爷给我们讲述他的事迹,我听了很感动。他坚持不懈的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刘峁塬小学学生徐荷婷说,今后她会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下一代治沙人,让白于山上到处充满绿色。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治沙是一项大工程,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决心,石光银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真正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就同原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乡农场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说起当时的心路历程,石光银再次强调,“要拔掉这个穷根不治沙不行,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要把握住,非要干成这个事。”
为了治沙,石光银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风沙最大的四大壕村,同时还辞掉了原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一职。“农场场长在当时是个‘铁饭碗’,大家都觉得我疯了。”石光银回忆,当时说风凉话的人太多了,因为治沙难度确实非常大。
当时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劳力难组织,二是资金难筹集,三是风险难预测。但对于治沙,石光银的态度异常坚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有人,石光银就苦口婆心做动员,最终鼓动了7户人家一起联合治沙,其中有5户是共产党员;没有钱,石光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咬紧牙关毅然把家里赖以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卖掉,还有6户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从亲友家借、从信用社贷,东拼西凑才凑够了树苗款。
要知道,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资金,而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也才750元。
这一年,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好在这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一战成名”后,石光银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这片荒沙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冬夏季地表温差达100多度,对树苗成活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打赢“大战狼窝沙”这场硬仗,石光银鼓动更多人加入治沙队伍。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然而,吃了“风吹、日晒、沙烤”的苦,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树苗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但石光银不死心,第二年,他又带领大家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仍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科学技术,于是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成功,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在石光银的肉牛示范养殖场,记者看到圈里的肉牛头头膘肥体壮,嘴上还嚼着草料。
“这些牛是我们与村里的合作社联合养殖的,共有200多头,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村民自己的牛,我们统一管理,将来再分红给他们。”石光银介绍说,这是生态红利给当地群众的回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光银从带领农户承包治沙那时起,根本目的就是“拔掉穷根子”,带领大家伙富起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多年的摸索,他利用公司优势条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开展苗木培育、畜牧养殖、林业技术培训等业务,先后办起了肉牛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蔬菜大棚种植等10多项实体经济,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形成了治沙与致富的良性循环发展。
“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会上来,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过上好日子。”石光银说,改变生态环境一定能给人民群众带来“金山银山”。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7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当时的一首民谣,道尽了风沙肆虐之下,当地群众恶劣的生产环境和贫苦的生活状态。据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到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盖率仅有1.8%。因此,风沙之苦填满了石光银的儿时记忆。风沙不仅压塌了庄稼,导致颗粒无收,还淹没了居所,让石光银不得不随父母搬家九次。“沙进人退”的局面在持续恶化。
从那时起,植树造林、拔除穷根的梦想便在石光银的心里扎下了根。1968年,石光银当选村里生产队的小队长后,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经过三年苦战,他们成功造林1.4万亩,让久居“不毛之地”的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这片绿洲,也打破了村民们“沙窝里栽不活树”的观念。
石光银大规模地植树治沙,始于1984年。这一年,身为党员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允许个人承包治理“五荒地”的号召,毅然辞去定边县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职务,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的第一人。当时有人为石光银放弃“铁饭碗”惋惜,他却坚定地说:“身在沙海不治沙,怎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呢?”随后,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并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的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带动几户村民一起,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经过一年的艰辛劳作,再加之这一年雨水充沛,治理区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石光银继续治沙造林的信心与决心。于是,他又与国营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并榜告四方乡亲、招贤纳士,再次凝聚起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这次承包的沙地中,地形复杂而又常年刮大风的狼窝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1985年,为了堵住这个大风口,他带领100多名村民打响了“三战狼窝沙”的战斗。据石光银回忆:“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都被晒得黢黑,嘴上起火泡,眼里布满血丝。”不但工作条件艰苦,天公也不作美!频繁的大风致使刚栽上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乡亲们的付出都打了水漂。石光银强忍着悲痛,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带领乡亲们又奋战了一个春天。但这次八成的树苗仍未逃过被风沙毁掉的命运。连续两次失败,让石光银意识到:治沙不能只靠蛮干,要讲科学。在吸取教训后,石光银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治沙经验,还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1988年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以“障蔽治沙法”为指导,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在沙丘间地栽植杨柳树。最终,他们在6000亩沙地上搭设了总长度达800余公里的沙障,使得树苗成活率达90%以上,成功攻克了狼窝沙的难关。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他于1994年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于1996年、1998年分别承包治理了定边县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于1997年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30多年间,石光银累计承包治理荒沙、荒滩25万余亩,植树53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在治沙的过程中,石光银始终认为“作为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一起好”,致力于将治沙与致富统一起来。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把生活在生态极为恶劣地区的50户特困农民迁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为他们盖房子、打水井、分口粮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组织80多名农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带动沙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投资数万元建起“黄沙小学”,解决十里沙村及周边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等。如今,他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寥寥几句颁奖词,勾画出“治沙英雄”石光银在大漠深处奋力书写绿色传奇与红色荣光的光辉事迹。实际上,除石光银外,我们还有“让沙漠绿起来”的治沙能手王有德、“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的治沙女王殷玉珍、“用信念撑开一柄沙漠绿伞”的治沙劳模王银吉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他们与石光银一起,扩大了中国的绿色版图,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奏响了一曲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之歌!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03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是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农民,18岁时入党。过发展沙产业,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民在治沙中得到实利。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颁发了金质奖章和证书。
2018年1月当选为陕西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1月任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31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通过,任命:石光银为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治沙英雄
他20岁担任大队长时,就带领群众致力于治理沙漠的伟大事业。1984年,他怀着锁住黄沙、拔除穷根的责任感和坚定信心,辞去乡农场场长职务,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37年来,石光银同志承包荒沙、荒滩22.8万亩,己已治理19.5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营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屏障,为阻挡黄沙南侵,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经治理的沙地林草覆盖率均达65%以上;他组织207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治沙公司,探索出一条“公司十农户”,综合开发,多业并举,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的产业化治沙新路;他关心乡亲,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把生活在生态极为恶劣地区的50户特困农民迁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为他们盖房子、打水井、分口粮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组织80多名农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带动沙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他投资数万元建起“黄沙小 学”,让沙区子弟就近上学读书。石光银同志的治沙模式和技术辐射了周边乡村,他无偿为群众提供树苗50万株,种子4000多公斤,打水井160多眼。践行誓言
石光银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个人荣誉
石光银同志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还被联合国邀请出席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并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表彰石光银的先进事迹,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2002年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石光银同志全国治沙英雄荣誉称号,颁发了金质奖章和证书。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石光银“七一勋治沙践行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这句誓言,“治沙英雄石光银已经践行了40多年。从20岁开始,这位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的普通农民,便怀着为沙区人民锁住黄沙、拔掉穷根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信念,带领群众投身于治沙事业中。
石光银从小在沙窝里长大,饱受风沙危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开始尝试造林治沙。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敢为人先,毫不犹豫地带领妻儿,把家搬到沙区,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全国农民承包治沙的第一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治理荒沙、碱滩22.8万亩,累计植树4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在实践中,石光银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模式,联合了5乡8村302户的农民。通过大办沙产业,实行农林牧、种植养殖并举的办法,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户在治沙中得到实利。如今,石光银的治沙公司资产总值已达1亿多元,年纯收入达100万元,成为一个集造林治沙、种植养殖、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农工牧一体的大型绿色庄园。
石光银在沙海里摸爬滚打40年,为我国治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先后11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和先进模范工作者奖状、奖牌上百件。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20世纪80年代榆林一期、二期治沙奖励政策,让许多有雄心的农民跃跃欲试,纷纷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沙地合同,榆林大漠涌现出很多治沙传奇人物。石光银、牛玉琴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在石光银等治沙名人的带动下,在榆林人民从不言弃的坚持下,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实现了“由黄变绿”的根本性转变,率先在全国实现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沙退人进、局部良性循环”转变。
千年沙漠,终变绿洲。
年近七旬的石光银极力践行,他主导在已经固定的沙丘上栽植云杉、樟子松、侧柏、臭柏等常绿树种,把曾经的沙丘变成蜿蜒青山。忙碌了大半生的石光银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从不懈怠地奋战在造林治沙战线上。他引种驯化,带领当地群众在狼窝沙的阔叶林中见缝插针,补种了5000余亩常绿树种。特别是樟子松,长势相当好。谁也没想到,沙漠里能种活松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英雄就是创造奇迹的人。在治沙英雄石光银的带动下,许多人跟着他在沙漠中造林治沙,一片一片的乔灌草、针阔林、水路田在沙漠中推进,毛乌素的流沙被固定,逐渐土质化,逐步出现百草萌发、鹰击长空的自然美景。凭借多年的努力,这里已被打造成一条50多公里长、10多公里宽的绿色屏障,针叶树种与落叶树种,还有花棒等大灌木,密密麻麻地生长在曾经飞沙走石的毛乌素南部,长成一幅四季变换的风景画。
正是在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浩瀚的毛乌素沙漠逐渐变成草长“鹰”飞的美丽家园。
英雄为民,无私奉献。老黄牛石光银不但带领贫困户培育苗木、植树种草,而且把大额款捐给贫困户,支持贫困户抚育果园,栽培中草药,发展养殖业,发展移动大温棚种植,脱贫致富奔小康。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近年来帮扶了300多户,让1000多人脱贫,走上小康的致富路。
天空变得瓦蓝,空气变得清新,毛乌素沙地边的村庄里青砖磊磊,树木密布,海子清亮。这里每一株参天的大树,每一声小小的鸟鸣,每一朵鲜花的盛开,都是石光银造林治沙事迹的见证者。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石光银的一辈子,与治沙种树牢牢绑在了一起。但所有与此有关的记忆里,他最不愿提起的就是2008年的植树节。就在这一天,石光银的儿子在从银川调运树苗的归途中意外发生车祸,不幸去世。然而安葬爱子后的第三天,石光银又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治沙的“战场”上,和往常一样扛苗、挖坑……在别人看来,石光银是敢与天斗、与地斗,敢将“沙魔”踩在脚下的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把对儿子的思念与不舍深深埋进心里,化为了继续治沙造林的强大动力。
三十多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
如今,总有人劝年近70岁的石光银可以歇歇了。但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依然不改“全国劳动模范”的风范,语气坚定地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长时间,治沙就用多少时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74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定边县农民石光银自1984年以来联合其他农户,先后举债1000多万元,承包治理荒沙、荒滩22.8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经济价值高达5000多万元。但“绿色银行”取不出分文。
初秋的陕北,天高云淡。记者来到位于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交界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采访治沙老英雄石光银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感人故事,品味一位六旬老人举千万元债务治沙造林的苦涩与希望……“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石光银枉活一世”
“您借债投资1000多万元栽树治沙,形成了5000多万元的林木资产,现在却一分钱都收不回来,不后悔吗?”
“遗憾确实有,但不后悔。”石光银平静、简单的一句话,让记者刻骨铭心。
“我是在沙窝窝里长大的,从小就受够了风沙的罪,长大后治沙、栽树,罪也受大了。”回忆起往日的艰辛,老石格外动情:“我8岁那年,和邻居一个5岁的小男孩一起放牲口,一场沙尘暴把我俩吹散了。3天后,父母才在30里外的内蒙古一个老乡家找到我,而那位小男孩却不知被黄沙埋到了何处。我当时就想,黄沙太可恨了,我一定要治住它!“1984年初,国家‘允许个人承包荒沙,所造林木谁造谁有’的政策刚一出台,我立即辞去了农场场长的职务,与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了乡农场3000亩寸草不生的荒沙地。
“要治沙,谈何容易?风险大、缺劳力、没资金,我走家串户劝说。最终,和我一样恨透了沙漠、一心想挖掉穷根、不信邪的7户农户成立了联合治沙户。
“要在3000亩沙地上栽树,仅买树苗一项就需现款10万元。我们7户人家拿出了全部积蓄,总共才750元。一天中午,趁婆姨不在家,我偷偷将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赶到集贸市场。半路上,我两个女儿和婆姨追上来,她们娘仨哭天喊地,拉着我的衣服不松手,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卖牲口,全家人的所有开销都靠它们呀!“我恼了:‘你这婆姨,自己吃的沙子还不够,还要让子孙辈辈吃下去?这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石光银枉活一世’。说这话时,我自己的眼泪也不知怎么就掉下来了,但我还是扭过头,赶着牲口走了。“其他6户也都卖掉了牲口,我又从亲友那儿借了一点钱。信用社的领导听说我们把牲口都卖了,白泥井乡、海则梁乡两个信用社破例给我贷了2万多元,总算凑足了买树苗的钱。
“那年春秋两季,我们7户人家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全部栽上了旱柳、沙柳、杨树。老天帮忙,当年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第二年,我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合同,承包了长茂滩5.8万亩荒沙。费尽了千辛万苦,到1990年,这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林木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林业部门评估认定,各种林木总价值达3200多万元。”但想从“绿色银行”取钱用的时候,却发现一分钱也取不出来。石光银治沙公司办公室主任高学文说:“过去差不多每年都申请,每次都申请不下来砍伐指标。到1998年,这片林子又被划成了生态林,连申请都不行了。这些树就成了‘死娃子’了。”“咋就成‘死娃子’呢?这林子长起来了,风就小多了,沙就给固住了。国家有了‘被子’,咱村里人的‘票子’不比以前翻了个番吗?”石光银一脸的严肃:“只要能治住沙子,即使一个子不挣,林子全部充公,我也高兴!”“千万富翁”其实是千万“负”翁
8月27日晌午,记者来到定边县城东北30多公里处的狼窝沙,满目绿色扑面而来,成排的杨树、柳树一望无际。随行的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姬世存介绍说:“这可是老石的心肝宝贝呀,林业部门估算过,就这片5万多亩的树林,至少也值1000万元。”“别瞎抬举我了,我是欠债大户,是千万‘负’翁。”石光银笑着纠正说。1998年,榆林市、定边县的林业部门抽调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石光银承包的沙地进行实地核查,鉴定林木总价值为3086万元(加上尚未核查的,总计约5000多万元)。按照承包约定,这些树木成材收益后按照二八分成,石光银得八。石光银用这八成收益吸引乡亲们入股,约定八成中的一成归石光银,七成归入股者。20年来,先后有200多户农户入股,最多时有127户,造林面积累计154500亩,直接投入的成本资金706万元,扣除1000多万元的贷款和利息,经济效益也不错。就这样,人们就给了石光银一个“千万富翁”的外号。“老石算哪门子千万富翁,成天吃的是大白菜、土豆,穿的还不如你们城里要饭的。”“为还债,老石把准备给宝贝儿子结婚用的3万元钱都垫上了。”记者一路走,村民们一路说。
老石说:“要说我有千万也不假,光那树就值好几千万呢。”
“可那不是你石光银的呀!”
“就算它不是我的,它变不成钱,它长在那里也跑不了呀。没有这些树,我们不又成天吃沙子?”
说着说着,村民和老石又打起了“嘴官司”。
“自己欠了1000多万元,给国家和乡亲们挣了5000多万元,这个买卖值。”石光银一边说,一边给记者算账:1984年后的10多年,是他造林治沙最红火的时期,也是他大举借债的时期,除了最初从信用社贷的2万多元,还从50多个乡邻手里借过30多万元的高利贷,全都用在了治沙造林上。季节不等人,有时只好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了。在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1997年和1998年,他先后3次从农业银行贷款360万元(连本带利要还510万元),还掉了以前的所有欠款,得到了喘息之机。“栽树治沙,为的就是过上好日子。现在林子长大后,政策规定一棵树也不能砍,林子就变不成钱了。”“这几年,一些家底比较薄的股东看着树木成材却不能砍,要求退股。老石就把省市以奖代补给治沙公司及给他个人的奖金共45万元,给要求退股的股东兑现了股金。”最早与石光银一起治沙、种树,后来又退了股的村民金占荣、高茂成感慨地说,“老石治沙治了20年,欠债也欠了20年。这个人心眼好,魄力大,有信誉,别人有一点难处都记在心里,自己有多大的困难都撑着,真是不易呀!”“不管‘绿色银行’取不取得出钱,我还是要治沙、栽树”
“治沙、种树的钱是你借的、贷的,树也是你领着大伙栽的,按照合同规定,这些树成材后,八成收入也是你的,但现在国家不让砍,你真的不急,真的不后悔?”在定边县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简陋招待所房间里,记者与石光银彻夜长谈。“不急是假的,但不后悔是真的。”老石低头猛抽了一口旱烟,剧烈地咳嗽了几下。
“别看我60岁了,身体还硬朗着呢”,石光银站了起来:“我最看不得沙窝窝害人,看不得乡亲们受穷,不管‘绿色银行’取不取得出钱,我还是要治沙、栽树。”
“为了滚动发展,今年我又投资460万元,兼并了县奶牛厂,办起了饲料加工厂、奶牛繁殖厂、养羊场、养猪场。扣除成本,养活自己没有问题,还可以赚一点钱。这不既减轻了国家负担,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吗?”“老石是个难得的热心肠,他的治沙公司吸收的127户农户,有50户都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特困户,现在人均年收入有2000多元呢。”定边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老石还投资12万元,帮助山区50户特困农民移民到定边镇,组建成“十里沙移民新村”。他还无偿帮村民盖房子、打水井,教他们栽树技术。在自己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老石投资110万元,建起了一座上下两层、约5000平方米、包括10多间教职工宿舍的希望小学,解决了300名山区孩子的上学难问题。“治沙、种树需要钱,社会公益事业需要钱,你现在还有1000万元借款没有还,成材的林子又不能砍伐,变不成钱,还不了债怎么办?”记者刨根问底。
随便砍伐肯定不行,谁那样做我首先跟他急!但我那6万多亩林子都已长成,可以也应该抚育间伐,这对林地很有好处,国家不用出太多钱做补贴,我也可以自己滚动发展。听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办法呢。”说到这里,石光银的眼里透出信心和希望……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进征程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典型人物,他们在奋斗中昂扬爱国之情、在爱国中激发责任担当。从今天开始,新闻联播推出“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聚焦那些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中华儿女,展现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被称为“大漠赤子”的石光银。
3月中旬,刚在北京开完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一回到家就下了地,他和村民们要赶在春分之前,把狼窝沙里的最后一片沙丘栽种下改良后的新树苗。
眼前这片叫“狼窝沙”的土地,是榆林市定边县长茂滩林场上千个沙梁中最难啃下的硬骨头。石光银告诉记者,狼窝沙的春天来的晚,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就能绿了,望着一道道沙梁上栽满的杨树、沙柳和花棒,外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令人生畏的不毛之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19岁的石光银刚当上村里的大队长就开始带领大家不停地栽树。1984年,石光银又积极响应国家的土地承包政策,带领六户村民从此一头扎进了狼窝沙。
砸锅卖铁、变卖家产的石光银带头承包下58000亩的狼窝沙,人手不够,他就广发招贤榜,吸引榆林周边同样饱受风沙侵害的宁夏、内蒙古等地的农民,没想到一场大风刮过,90%的树苗全部都被掩埋了。倔强的石光银第二年带领200多人再战,最终勉强存活下来的苗子也只有20%,接连遭遇失败,不少人对毛乌素不再抱有希望。
咬紧牙关、不放弃的石光银说服村民三战狼窝沙。1988年,他们在迎风的沙坡上划格子、搭沙障,再在沙障间栽下杨树和沙柳锁住流沙。这一年,狼窝沙的植树成活率终于达到了80%。从此,石光银带领大家治沙造林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但2008年的那个植树节,石光银把一生最大的悲伤埋进了毛乌素。因为给他运送树苗遭遇车祸,石光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除了石光银,还有更多的人不畏艰难、矢志不渝、治理沙漠。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因为绿水青山的颜值提升了,金山银山的价值也显现了,现在石光银又开始带领乡亲们全面发展育苗、风沙区大棚蔬菜和养殖业等等。今天,榆林的治理沙化面积还在持续扩大,全境2000多万亩的沙漠屏障守住了家园,也守护着春天,现在他们又有了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目标——那就是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84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26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