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燃气安全管理体系
城镇燃气供应系统由燃气气源、燃气输配设施和用户用气设备等部分组成,是城镇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命线。
城镇燃气是指从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中的地区性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应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的公用性质,且符合规范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城镇燃气设施是指燃气生产、储运、输配、供应的各种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等。燃气工程是指燃气设施和燃气供应站点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燃气器具是指燃气灶具、燃气烘烤器具、燃气热水和开水器具、燃气取暖器具、燃气报警器具,液化石油气钢瓶及调压阀和燃气表等。
城镇燃气的迅速发展,为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质能源,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水平、方便了群众生活,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但与此同时,由于燃气具有的易燃、易爆且有一定毒性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镇燃气设施的迅猛增加,使城镇燃气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燃气事业的不断发展,燃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量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城镇燃气系统中发生的泄漏、火灾与爆炸等事故的数量和等级也在不断上升。
这些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给社会的公共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燃气事业的推进与发展。如何对城镇燃气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以预防、遏制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根据国务院部门分工,在安全管理方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负责管理城镇燃气安全工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安全监察,公安消防部门负责消防监督。
建设部负责对城镇燃气行业进行管理,对燃气市场的准入、燃气企业运营进行安全监管,对燃气经营企业核发安全经营许可证;对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等活动实行资质管理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协同做好与城镇燃气安全监督管理相关的工作。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有时会出现机构重叠、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现象,不利于对城镇燃气行业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因此,应当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解决这个问题,明确区分政府相关部门的燃气安全监管职责。
燃气安全管理体制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原则。
燃气的开采、生产、储存、输配、经营和使用中,都必须贯彻“安全第二、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燃气安全。
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涉及面很广:在燃气的规划、设计,燃气工程的建设、施工,燃气的经营和使用,燃气设施的运行、维护,燃气器具的销售、安装、维修等环节都存在安全管理问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消防、交通、环境保护、工商行政、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与城镇燃气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第2篇 浅析构筑燃气户内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方法与措施
近年来,管道燃气的应用和普及,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了相当的便利和实惠,但同时室内燃气事故也屡屡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给社会公共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加强户内安全管理减少燃气事故的发生成为燃气经营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南昌市燃气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目前已拥有各类用户30余万户,燃气管网已覆盖南昌市区和周边县城。
燃气安全是燃气企业的第一生命线,南昌燃气发展有20多年历史,部分用户的户内、庭院设施开始老化,形成隐患;部分用户在燃气使用安全上麻痹大意,不能遵守燃气规范要求,私改私接燃气设施,对公司安全检查的整改要求置若罔闻,甚至“为所欲为”,这种现象相当严重并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公司安全事故多发,并因此发生无责补偿。
为了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消除户内燃气设施安全隐患,提高用户安全用气意识,公司自2007年开始成立了户内安检队,定期进行户内安全检查工作。安检员每年对户内燃气设施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但由于部分违章用户对户内安检工作不予配合,落到实处的安全整改寥寥无几,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如何改变户内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构筑户内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成为南昌燃气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为此,2023年,公司在户内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管理创新和机制改革,同时借鉴了其他燃气经营企业好的经验和方法,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安检队工作职能作部分调整的基础上,建立以安检员为主要责任人,抄表员配合的“1+3联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同时为了该机制有效实施和操作公司制定了相适应的配套措施和建立了监督管理考核制度。
1 联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含义
“1+3联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是由1名安检员和3名抄表员组成安全责任小组,由安检员担任责任小组组长,3名抄表员的抄表区域为安全责任片区(约7500户左右),每个安全责任小组负责1个安全责任片区的户内安全检查和安全监护工作。安检员是安全责任片区的安全员和责任人,抄表员是安全责任片区的安全宣传员和监护人。安全员和抄表员联动对安全责任片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动态监管。
2 联动长效安令管理机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2.1明晰各岗位职责
安检员是安全责任区的安全员和责任人,负责安全责任片区用户的安全宣传、安全监护和咨询服务,向安全责任片区用户发放《安全员工作联系卡》,公布安检员的联系方式、服务内容和工作职责,与用户保持联系和提供咨询服务。每年对安全责任片区用户燃气设施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采取不定期入户安全检查,督导用户进行安全整改,并将安全责任片区用户相关信息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情况按规定划分等级上报公司,建立用户档案。
抄表员配合安全责任片区安全员做好户内燃气设施的日常监护工作,在平时的入户抄表过程中,发现用户家庭有异常情况,如房屋租赁、家庭装修、燃气设施改变和用户申请改管等,负责及时向本安全责任片区安检员报告,安检员接到信息反馈应及时入户了解情况,做好安全宣传、检查和监护,对改管和家庭装修的用户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作出有效处置,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2落实责任长效管理
建立“1+3联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将户内燃气安全管理责任按划分责任片区落实到每个安全责任小组,由小组成员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对责任片区户内燃气安全管理进行联动长效管理,掌握责任片区内客户基本情况和安全隐患状况,对存在户内燃气安全隐患的用户,安检员必须建立客户档案,做到定期或不定期与用户联系,上门检查,做好宣传和督促用户进行安全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公司对其工作责任进行考核和监督,促进安检员和抄表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2.3与用户建立有效沟通渠道
建立“1+3联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相对划定安检员责任片区,安检员是责任片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由安检员向责任片区内的用户发《安全员工作联系卡》,建立安检员与用户和用户与安检员联系与沟通渠道,安检员与用户保持有效沟通和联系,向用户提供有关燃气安全和燃气常识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对用户要求解决各类燃气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使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与用户的沟通中得到用户的理解和支持。安检员和抄表员联动,对户内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动态监管和长效管理,对发现户内安全隐患问题作出有效处置。
3 联动长效安全管理配套制度与措施
3.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公司对已出台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条款、规章重新细化、归纳,使这些规章制度真正起到考核有重点,检查有目标,操作有依据,实施有方法,并对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用“事故存在或发生状态”进行对照检查与检验,从中发现弱点,消除盲点,促进制度的规范化,从而使安全检查制度化与科学化,有的放矢,进而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步步到位,步步跟进,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范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3.2加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事故的发生归结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这两方面都是由于人的因素而引起的。因此,燃气行业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作业水平与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对维修服务、安全检查人员开展正常的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全员安全教育、员工换岗转岗安全教育以及典型事故教育培训,维修服务、安全检查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与员工培训等方式,采取知识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促进员工增强操作能力和掌握安全知识,做到业务精,技能熟,在处理异常事件中处变不惊,冷静沉着,安全到位。
3.3广泛地开展燃气安全教育
燃气安全教育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加大对燃气用户的安全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电视公益广告、媒体刊登安全警语、向用户放发《燃气安全使用知识手册》和《天然气安全使用手册》,组织燃气安全进社区宣传活动,专业人员上门宣传等方式,用实际生动的安全事故范例对用户及社会各界进行现实教育。另一方面是加强员工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通过专题研讨会、事故案例分析会对照检查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与方法上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以及通过公司内部刊物宣传研讨和公司组织各种安全检查活动,使安全教育深人贯彻,真正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3.4建立快速隐患处置通道
安全责任小组在入户安全检查时,发现户内燃气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可当场排除的应该立即当场解决,例如:指导用户用气时开窗通风,用气场所不能离人,帮助用户更换软管等;不能当场排除的可指导用户与相关专业人员联系,尽早排除安全隐患:如燃气设施被密封、燃器具安装不规范等。公司组织专业队伍提供整改服务,接到用户申请时,优先安排户内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3.5提供特殊用户服务
南昌燃气的管道燃气用户已达30多万户,其中有不少特殊用户,包括特困户、空巢老人用户、残疾人用户等等。这些用户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公司推出主动上门服务,免费帮助用户整改安全隐患。并将此列入安检员、抄表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监护对象。
3.6开展隐患联合治理
排除安全隐患不仅是燃气经营企业的事情,它更应得到社会、政府和用户的全力支持与配合。所以,南昌燃气与市燃气管理处、市公安局等多家单位联合起来,对管道燃气用户安全隐患进行联合整治。例如:用户不予配合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公司将安全隐患情况明细上报市燃气管理处,联合公安部门共同执法,有效处置户内安全隐患问题。
4 联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实施意义
4.1提高了安检工作效率
“1+3联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实施,将户内燃气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公司对此加强了监督管理考核要求,因此,安检员和抄表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和提高,促使安检员和抄表员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做好责任片区内户内安全管理工作。在实施入户安检过程中,对到访不遇的用户,除张贴《到访不遇通知》外,安检员将主动与用户联系,表明身份说明事由,做好安全宣传,与用户预约时间上门进行安检,由此提高了入户安检率。2023年和2023年公司安排了57万户次户内安检,实施入户安检到访达到50.5万户次,2023年入户安检率为83.8%,2023年入户安检率提高至89.6%,比2023年提高近20%,入户安检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有效地掌握了户内燃气设施的基本状况。
4.2重大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入户安检和联合整治,户内燃气安全隐患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重大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治理和控制。2023年和2023年入户安检发现了普遍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1)表后管无固定支架、表具悬挂,存在表具脱落严重安全隐患。
(2)有部分户内燃气设施老化、燃气立管锈蚀严重,存在燃气泄漏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普遍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得到了公司高度重视,根据入户安检掌握的信息,公司分别制定了安全整改实施计划,由安检员配合逐步实施。
2023年公司投入资金230余万元对l0.5万户安排实施安装表托架、加固安装表后管固定管卡整改工程。
201l年公司投入资金ll0余万元对2 000余户锈蚀严重的燃气管及设施安排实施了改造工程。并决定每年增加安排资金计划进行户内管改造。
4.3加大户内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在日常入户安检中发现的其它问题:主要是用户私改私接燃气设施、家庭装饰隐埋和封堵燃气没施、燃气灶具连接软管老化龟裂、软管超长、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燃器具和燃器具安装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等,特别是嵌人式灶具连接软管超期使用、老化龟裂、易破坏现象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安全事故较多。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公司分轻重缓急制定了相应的处置措施,提出了分类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要求,加强户内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1)在日常入户安检过程中向用户发放《天然气安全使用手册》23万册,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普及安全朋气知识;
(2)公司免费为特困户更换灶具连接软管和建议用户更换使用过期的灶具连接软管;
(3)对存在户内燃气安全隐患的用户,通过安检员与用户联系做好安全宣传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由用户提出申请,公司组织施工力量为用户提供了有偿服务,进行安全隐患整改l 390余户次;
(4)对热水器安装不符合安全规范的用户,劝说用户暂停使用,建议用户请热水器品牌厂家或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上门整改后使用;
(5)对燃气设施隐埋或封堵的用户,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5 000余户次,对隐患现状南安检员拍摄照片取证存档,并向用户做好安全宣传教育,要求用户限时整改;
(6)对表具置入橱柜内并堆放有杂物的用户,由安检员帮助清理杂物,同时建议用户将橱门改为百叶门或橱柜上下板开孔,保持通风,定期检查;
(7)对个别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并拒绝整改的用户,由安检员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告知用户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公共安全,同时联合市公安机动支队和市燃气管理处共同执法,消除安全隐患;
(8)针对嵌入式灶具连接软管老化龟裂超长是安检过程中发现的普遍现象,由此引起燃气泄漏爆燃事故屡屡发生,为彻底消除因此引起的燃气事故,公司今年向市城管委、市安监局已作请示报告,借鉴其他城市的管理经验,南政府统一下发文件,要求嵌入式灶具强制采用金属波纹软管连接方式。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燃气快速发展和居民用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对燃气户内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和发展,燃气经营企业在城市燃气户内安全管理方面,只有不断创新安全管理观念、引入先进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居民用户的安全用气意识和能力,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才能保证燃气用户的长治久安;只有燃气经营企业、居民用户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促进户内燃气安全隐患治理,创造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
第3篇 房屋燃气设备安全管理
天然气主要包括油气井开采的纯天然气和伴随石油一起开采出来的石油气--石油伴生气。
一般纯天然气的可燃成分以甲烷为主,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硫化氢、氮和微量的氦、氯、氢等气体。其热质高,杂质含量少,是城市优质的气体燃料。
2.人工煤气
人工煤气是将固体燃料(煤)或液体燃料(重油)通过人工炼制加工而得到的。将煤炭放在焦炉中,隔绝空气加热。煤炭分解为固体(焦炭)、液体(焦油)、气体(煤气)。煤气热加工处理后,用管道直接送至用户。煤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氢气。
3.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是在对石油进行加工处理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获得的一种碳氢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丙烯、丁烷、丁烯。
烯气燃烧要供给适量的空气或氧气。空气量过小则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危及生命;空气量过多则被燃烧加热的空气散失在大气中,带走大量的热,降低燃烧效率。
燃气的燃烧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首先是混合物的形成过程,这一阶段保证燃气与氧进行物理性的接触。然后将混合物预热到着火温度。最后进行燃气的燃烧化学反应。
燃气进行燃烧的主要设备是燃烧器。燃烧器是指使燃气进行可控燃烧,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设备。燃烧过程的所有阶段均在燃烧器与燃烧室内进行。燃气燃烧器的主要任务是将燃气与空气引向燃烧室,形成混合物并稳定着火焰面,保证燃气燃烧过程达到所需程度,以及使烟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最小。燃烧器包含的主要部件如下:
混合装置:用于燃气和空气混合。例如燃烧按动力原理进行,则混合器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在混合器中预混成均质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再比如燃烧按扩散原理进行,则混合器仅是按一定的强度要求保证混合物形成的混合过程。
头部:它用来保证燃气与空气的气流通向燃烧室或能供给空气的空间。其主要作用是稳定规定的着火焰面,或者在燃烧器火孔处形成可燃混合物,以及防止脱火与回火。
火道:即耐火部分,在这里部分或全部完成燃烧过程。燃烧器的耐火部分也是燃烧室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稳定的点火源,它可稳定燃烧过程和防止脱火。
二、厨房燃气设施的运行管理
(一)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
厨房燃气设施的运行管理,由城市的燃气专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为加强管理和方便用户,燃气管理部门,在用户集中的居民区,设立燃气管理所和维修站,具体负责本地区的室内燃气设施的运行管理、用户咨询服务、抄表计费。
厨房燃气设施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有用户定期巡回检查、报修、安全用气宣传,室内管道设备维护、检查漏气、消除堵塞和处理事故。
1.对用户巡回检查和报修
对厨房燃气设施的维修养护,采取用户巡回检查和报修相结合的方法,便于及时了解室内燃气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和处理燃气设施的故障;随时了解燃具使用情况和用户意见,向用户介绍一些室内燃气设备养护的基本知识,以便用户正确使用和保护好室内燃气设备,能够和专业管理部门配合,共同搞好室内燃气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
2.用户宣传
如发放宣传材料,开办技术咨询服务等,或者利用入户巡访、安全检查等时机进行燃气有关知识的宣传。使用户了解必要的燃气管理法规,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及燃气事故的危害性,违章处理情况等。
3.设备维护保养和大中修
这是运行管理工作的关键。对管道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以降低机械损坏率,对管道设备定期的保养以减少自然损耗。这样既能提高室内燃气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又能延长其大、中修的周期。此外,依据系统的运行状况确定大中修周期,使设备的维修养护形成一种制度,便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完好率。
(二)运行质量考核指标
1.民用户维修及时率
指一般民用户燃气灶、燃气表等室内燃气设施,发生故障报修后,及时修复和处理的程度。
第4篇 我国燃气消防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存在问题
1、概述
我国目前使用的燃气主要有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三个大类。燃气产业的发展领域大致分燃气汽车、城市燃料、燃气发电、基础化工四方面。
随着燃气事业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生产与消费规模越来越大,使用场所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已跟不上燃气事业飞速发展的步伐。在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等方面的不同步、不配套等落后弊端也凸显了出来。近年来,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火灾、泄漏与爆炸等重、特大事故层出不穷,其等级与数量也不断上升,如98年3月西安液化气球罐泄漏、爆炸事故等,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给社会的公共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燃气事业的推进与发展。
因此,理清当前我国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有关部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燃气消防安全管理保证新体系时提供参考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正是从消防的角度,系统地对当前我国在燃气消防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和论述。
2、我国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现状
根据1991年3月30日由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第10号令《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建设部门是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消防部门作为燃气安全管理的监督部门,劳动部门作为燃气安全管理的监察部门和压力容器的主管部门。
作为消防部门,在燃气安全管理方面的业务,主要涉及:参与制定与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并执行;负责相关消防产品的检测认证;对燃气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上的相关场所、管线、设备、用户进行防火监督管理;参与燃气灾害事故的处置;日常的消防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我国目前与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有三个,即《消防法》、《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关的消防法规和规章非常多,如《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城镇燃气安全管理规定》、各省市的《燃气管理条例》等;以及众多的产品技术标准和工程设计规范,如《城市燃气设计规范》、《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设计规范》等。
3、我国燃气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涉及规划、设计、建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日常维护及应急处理等环节,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收集分析、组织专家研讨,以及对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和黑龙江等地的调研,就目前我国在燃气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安全管理机制不适应燃气产业市场经济发展
燃气产业涉及建设、能源、交通、劳动安全监察、农业等各管理领域,燃气行业的安全管理也涉及公安消防以及上述各主管部门,目前由中央和各地方的上述部门颁布有关政令,对燃气实施安全管理。但地方与中央以及地方各部门之间的政令协调难度较大;同时我国南方和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气差异也较大,要求同一种安全管理机制或法规有时势必造成诸多不适应。
第10号令第四条明确了建设部负责管理全国城市燃气安全工作,劳动部和公安部分别负责安全监察和消防监督,因此,各省市的燃气安全工作应当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但是,各地建设部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在燃气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经常性协调,使得各地区的燃气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国大多数大、中型城市都在建设主管系统设立了燃气管理办公室或者燃气管理处,但由于受人员编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部门履行着行业管理的职能要大大多于履行安全工作职能,有的办公室只有几个人,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根本没有精力通盘考虑安全管理,而把安全管理的职能依托于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察等监督部门,或者让燃气供应单位自行强化安全管理。
此外,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的燃气事业将得以迅猛发展。而国际上通行的由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保险业、企业主等共同参与进来的燃气消防安全管理的社会化模式尚未形成;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公安消防部门被动地大包大揽式的消防监督检查,难度将越来越大。
2)法制建设滞后
我国目前燃气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力度明显不够,现有的法规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法规制定滞后。我国目前执行的较权威的燃气规定只有1991年发布的第10号令,该规定对燃气的安全管理只提出了原则意见,相关的法律责任也不够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弹性太大,有一定难度。而且该规定发布至今已有10年,其间的经济体制、市场发展和行政部门的变化很大,迄今尚未进行修订。
(2)各地管理法规不一。全国各地为了加强本地区的燃气管理和安全工作,又在第10号令的基础上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燃气管理条例、办法。但由于各地方使用的燃气的种类、数量、地理环境等情况不同,所制定的法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全国燃气管理没有较为统一的管理模式,管理多头,职能重叠,监督与管理的界限不明确,使得许多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整解。
(3)政出多门、缺乏协调。不同部委的法规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给具体执行部门带来诸多管理上的不便。例如:1998年由建设部独家发布的第62号令--《城市燃气管理办法》中'城市燃气安全'一章的多项规定与10号令有较大出入;关于轻烃燃料(碳5),农业部等七家单位联合发文要求大力推广使用这种新型燃料,而公安部等三家单位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也曾联合发文禁止在城市使用这种燃料。这些法规的前后不符或自相矛盾,使得基层管理监督部门无所适从、难以把握,最终造成各部门推卸责任,管理上陷入混乱。
(4)政府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燃气行业的安全管理关系重大,国外燃气行业的经营者不敢以身试法,严格的法制管理将使违法经营者损失重大以至破产。我国目前对燃气行业违章经营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下达整改通知或罚款,其罚款力度远不足以震慑违法经营者,此外罚款往往上下幅度甚大,且无配套实施细则,使执法操作难以把握或效果不理想。
3)规范、标准不健全
燃气行业设计规范和相关产品标准是设计、施工的技术依据,是燃气安全管理的技术法规。而现行的技术标准存在多方面问题:
其一,制定的年代比较晚,同时为了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规范的内容也就是当时实际操作的翻版,先进的技术内容少,无法体现通过提高燃气设备设施本身的高技术含量来实现的本质安全的指导思想;
其二,技术规范修订的周期较长,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城市环境不相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所带来的新措施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找到法律依据。
其三,主要技术指标缺乏科学依据。如在关键的燃气设施的防火间距确定问题上,俄罗斯地广人稀,至今仍沿用加大燃气设施的防火间距这种消极防护观念,在规范标准中较少强调科技含量和质量等技术措施,来保证燃气设施自身的运行安全。我国现有标准规范的制定中较多沿用这种理念。然而该理念并不适应我国,特别是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燃气建设的发展。一是上述地区宝贵的地皮很难实现这种远距离的安全隔离设计;二是一旦高压燃气设施发生爆炸,一、二百米的安全距离也无法保证安全。而欧美、澳洲和日本等国则采用高技术含量以确保安全,标准规范制定部门的科研和实验基础较强,他们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确定保证安全所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并根据不同地区级别和技术措施来确定不同的安全距离。
其四,一些重要的燃气设施标准与工程规范尚缺,如《城市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各类燃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此外,燃气用胶管的质量和老化问题、家用燃气报警器等技术,至今尚无定性和定量的使用概念。
4)设计、建审和验收的可操作性不强
由于规范标准不健全,弹性大,给设计、建审和验收带来操作性不强的弊端。
作为设计部门,在业主控制投资的要求下往往难以采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及措施来确保燃气设施本身的安全,一旦难以达到安全距离的规范要求,只能采取有关部门协调的办法,而这种协调往往缺乏实验技术依据。
目前燃气项目的建审主体为公安的消防部门,鉴于燃气设施的工艺流程和专业设备的复杂性,消防部门的专业水平远低于燃气行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其建审难度较大。如北京等一些省市的消防部门认为消防部门不应承担不能胜任的技术环节方面的建审工作。
此外,现阶段燃气设施中的一些重要配件材料的质量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的距离,如各种阀门、管道等。燃气规范标准对产品要求的不严格,将可能使一些低技术含量的配件用于燃气设施的关键重要部位,造成安全隐患。
5)日常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安全问题,缺乏有效解决办法,造成日常运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城市燃气管网老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管道已连续使用几十年从未进行检测维修,其安全可靠性无法确定,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2)道路改造带来问题。许多城市的燃气管网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局部管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道路拓宽及新出入口的开设致使燃气管道置于车道下方,而原有管道的基础却没有加固,防火间距不足是一个方面,更为严重的是极易造成管道受压损坏,发生燃气泄漏。此外,在燃气管道的上方搭建违章建筑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旦受建筑影响管道发生破裂,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3)违章施工也是影响燃气管道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燃气管道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工程层层转包,质量监理不到位,埋地管道达不到国家技术规范的规定,而且又是隐蔽工程,有些问题较难发现。二是外来施工损坏燃气管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燃气管道旁边施工时,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不征求城市规划或燃气管道管理单位的意见,盲目施工,损坏管道,造成燃气泄漏,危及安全。
(4)燃气管道产权归属不明。城市燃气供应系统中,从企业至用户之间的输送管线的产权归属至今未明,随之引出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清。
(5)居民室内装潢隐患较多。目前对家庭内燃气管道的敷设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6)液化气钢瓶管理失控,事故率高。作为取代煤炭的优质燃料,自80年代开始2kg、5kg、15kg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大量进入居民家庭和餐饮行业,90年代开始在液化气经营、销售、运输等领域,恶性竞争、惟利是图情况突出,因此产生了较多安全隐患。
6)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包括燃气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安消防应急处置能力。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重点为切断气源、扑灭初期火灾、防止蔓延以及保护周围重要设施。
全国在这方面的情况差别较大,如哈尔滨等地目前以人工制气为主(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用户20-30%),由于几十年的经营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各级消防部队的灭火技术装备也较先进,一旦发生事故,企业专职消防队、公安消防队以及医疗救护三方在事故现场有效地配合,事故处置成功率较高。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随着近年来城市煤气向石油液化气、天然气转变的势头不断增强,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其中包括企业抢险和公安消防的现场检测、堵漏、个人防护等技术装备的配备、以及消防站的规范设置等等,许多地区消防部门到事故现场受掌握资料和装备的制约,不能及时查明情况,处于盲目状况下,难以决定正确的战术,1998年西安'3.5'爆炸事故就是明显一例。
此外,我国公安消防实行兵役制,消防战斗员服役2年,其技术水平的积累难以适应复杂的燃气事故现场。鉴于现场泄漏气体品种、浓度、设备流程、容器压力难以清楚,消防部门在事故现场仅能起到抢救人员和冷却保护的有限作用。
7)培训不规范、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首先,从业人员的规范操作是杜绝人为燃气事故的关键。随着燃气行业多种经营体制的发展,出现了两头重的现象:一是规范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内外的严格监督管理下,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较为严格,二是部分经营不规范的中小型企业,单纯追求企业效益,严重忽视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其次,从事燃气经营的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还不够高,有些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或没有定期复训,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没有能力发现安全隐患,更不用说向用户宣传安全知识。
此外,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没有专门的专业培训机构,各地区操作人员培训情况差异很大,有的搞形式主义,开两天会就发证书,或者以盈利为目的搞各级重复培训。不同部门基于各自安全责任或经济利益,多头培训、一岗多证现象严重,一些培训单位的资质无权威部门认可授权,而燃气经营单位受条件和水平限制,对自身的安全培训只是走过场。8)保险行业尚未介入消防安全管理
国外保险业作为与风险直接发生经济效益关系的市场经济实体,在介入燃气行业各运行环节的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施保险。保险公司与业主、政府防火部门三者相互需求,相互保障,相互制约,成为燃气安全运行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我国目前保险行业尚未真正以市场经济模式操作,参与燃气行业风险评估和安全运行管理监督的意识淡薄,只是关注'彩票?quot;受保规模的业务扩大,同时希望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对产业的消防安全监督,侥幸地降低或避免所应承担的理赔责任。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保险业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我国的各行各业,我国的保险业也必将改变运行模式,顺应国际形式。
4、结束语
在撰写本文之前的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科技处、上海、四川、广东、黑龙江、北京、深圳等地的消防总队、支队、建设主管部门、燃气经营企业和本所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所有提供帮助的各方人士深表谢意!
第5篇 浅谈燃气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摘 要:本文简述了燃气工程施工中,现场临时用电的主要特征和常见安全问题,并对存在
问题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对燃气工程施工中现场用电安全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主要特征 常见问题 相关对策
燃气工程施工具有施工作业自然环境恶劣、施工作业社会环境复杂、 施工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等特点。 目前,由于燃气施工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不善,造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隐患问题不断,极容易引发重大伤亡事故。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导致的触电事故已成为施工现场五大伤害类别之一,所占比例相当高。 例如,2008年我市某公司在施工中造成两名工人受伤,其中一名成为植物人。在此,笔者结合燃气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点,以及实际工作中施工现场用电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对燃气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与管理浅析如下: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主要特征
1.临时性
燃气工程施工工期小的工程工期只有几个月,大的工程有几年,工程竣工后一些用电设施就要拆除,因此施工现场用电明显带有临时性。
2.用电量的不稳定性
一个工程随着施工进度的进展,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用电量相差较大,用电负荷存在不稳定的非确定性因素。
3.电气设备的流动性
在燃气施工中, 施工机械具有相当大的周转性、移动性和共用性,伴随着施工的进行和工序的进展,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变化频繁,极容易造成人身危害。
4.工程施工现场的复杂性
燃气工程施工, 往往要面对复杂的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在燃气工程中存在点多、面广、随机等特点,成为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环节。
5.危险性
施工现场的环境较恶劣,电气装置、配电线路、用电设备等易受外界的影响和侵害,大多又是多工种交叉作业,极易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二、燃气施工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问题分析
1.不重视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针对燃气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殊性与危险性,建设部专门制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实际中某些施工企业往往忽视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导致施工现场线路与设备布置不合理,用电设备与器具选型不规范等,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埋下了安全隐患。按规定凡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总容量在50kw以上的工地,都要单独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2.不重视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电工必须要按照特种作业人员要求,经过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 但是多数施工现场不配备专职的电气操作人员, 即使配备也是一知半解。管理人员对电工技术交底不详细,没有针对性,也没有交底记录。
3.不重视接零保护
施工工地绝大部分用电未执行tn—s系统,许多现场人员认为通了电,机器已转,灯亮了就可以了,仍沿用三相四线制,个别采用接地保护。有些工地虽然采用三相五线制,但重复接地仅有1~2处,或没有重复接地,在系统出现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混用,保护零线未采用绿黄双色线加以标识区别。 另外,许多施工用电采用的pe线端子板不合格,施工工地电箱内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不是采用正规的pe线端子板,而是采用螺母压接,甚至存在pe线连接松动不牢固的现象,直接导致连接处的电阻值增大,影响到pe线的实际保护功能。
4.不重视接地保护
主要表现在埋设接地体的时候,忽视接地体埋设点的土质情况,导致接地电阻值较大,忽视对接地电阻值的定期检测,使接地保护失效(图1)。
5.不重视措施保护
工程施工过程中,当与外电线路的距离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时,大多不采用防护措施或防护屏障上缺警告牌,给安全工作留下隐患(图2)。
6.不重视电气设备及材料质量
常见问题有:漏电保护器参数不匹配,导线材料不合格,配电箱、开关箱材质差、隐患多,闸箱负荷低,插座、插头质量差,电器缺极掉角或缺螺丝、螺母,少闸盖,一闸多用,乱接用电设备等。
7.不重视临时电源线规范架设和搭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往往贪图方便不按规范操作接线。有的是将闸刀开关胶木盖取下后把电源线直接挂在保险丝上,有的是将电缆线路明放于地面上。电缆线路虽进行了埋设,但埋设深度浅,既不用细砂覆盖,也不采用硬块压实,电缆接头不加接接线盒,防水性差,给安全施工带来隐患。
三、燃气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与措施
1.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认真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要依据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要求,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技术资质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及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严格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 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工地特征做好专项的用电组织设计,摸清工地现状,通盘考虑,精心设计,周密布置,作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设计,督促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落到突处。 对于施工单位使用的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总用电量在50kw及以上的临时施工用电,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按《规范》要求编写保证安全用电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及提供主要用电设备的名称和技术参数。
2.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切实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
由于施工现场的施工用电存在极大的潜在性危险源和不确定的危险因素,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控制,将危险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施工现场电工应严格执行 《规范》, 作好施工现场各用电设备机具的安装、巡检、维修、拆除等工作,定期对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进行测试,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原则。 对施工现场实行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三级配电方式,总配电箱、开关箱均加设漏电保护器的二级保护,而且做到分级控制。 要严格做好规范的三相五线制,降低用电危险性。多数施工现场用电都是由供电单位引来,且三相四线制居多。 工地应设置自已的总配电箱,由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电源侧做重复接地引出保护零线,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真正分离,并在保护零线的末端及中间50m左右的距离进行多处重复接地, 保证每处重复接地的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用电设备的外壳、箱体等用多股铜线和保护零线并联。要严格检查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开关箱等电器装置的电气特性, 要根据用电设备的性能,选配合理的参数,进行取舍,正确使用。
3.制定各级安全用电管理人员责任制 ,完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要严格现场电工技术资质审查, 现场电工均需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维修安装电工证》或者《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且证件年审有效,杜绝无证电工上岗操作。 制定各级安全用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并逐级落实到人。项目管理部要对电工的工作加强监督与检查,项目经理应定期对 “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进行审核,加强电工责任心教育, 对其平时工作中的用电管理与日常操作及巡查维修等进行有效监督, 真正将安全用电管理落到实处。电工应严格执行《规范》,作好施工现场各用电设备机具的安装、巡检、维修、拆除等工作,定期对接地电阻、 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进行测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认真做好外电设施防护,严格控制和杜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私拉乱接现象
凡是外电线路小于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时,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做好方案,保证用电的安全。施工现场及办公生活区用电要按《规范》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线,正确敷设电线和电缆。对于采用电缆线路的工地,电缆要做埋地处理,且覆盖材料要合乎要求,要加设接线盒,沿墙也要做到顺直,高度符合要求。要重视现场照明,降低触电可能性。照明线路和动力线路严格分设,做好保护接零,使用安全电压,装设漏电保护器。
5.加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监管力度 ,切实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秩序
燃气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项目管理部要切实建立完善现场临时用电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制度,对违犯《规范》的现象坚决制止,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施工临时用电实施监理, 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对明显违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安全章节相关条款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暂停部分或全部工程施工,待所有安全隐患整改消除,并经监理复查合格后,方可签署复工令,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施工。
第6篇 厨房燃气安全管理规范
餐厅(厨房)是重点防火安全区域,人员集中流量大,为了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区域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熟悉以下操作管理规范。
第一条 使用燃气具前要仔细阅读便用说明书,按要求正确操作。
第二条 使用燃气设备的房间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灶具周围不要放置易燃杂物。
第三条 定期检查户内燃气管道是否漏气,检查方法为用肥皂水刷在管道接口处,如果有气泡冒出,证明该处漏气,需要进行修理。
第四条 对灶具连接胶管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磨损立即进行更换:更换液化石油气钢瓶时,减压阀与钢瓶接口处的胶圈是否脱落、老化、坏损,减压阀是否上紧,严禁违规操作。
第五条 发现漏气时,立即关闭气源,清除火种,切勿启动和关闭电气设备,打开门窗通风,进行检修。
第六条 使用燃气灶具时,不要得离开现场,防止火被溢出的汤水或风扑灭,造成漏气。
第七条 灶具发生故障时,不要强行使用,需立即请专业人员修复。
第八条 厨房工作结束时,要认真检查厨房区域安全情况,关闭门窗;关闭一切不必继续工作的设备电源,以免带来安全隐患。
第九条 使用燃气设施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改、迁、装燃气设施和用具。
第十条 消防器材配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得以任何借口封堵安全出口,占用消防疏散通道,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安全警示标志醒目。
第十一条 严禁携带、存储有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等(液化气除外)危险物品,禁止在厨房内进行非食品生产及危害食品安全的操作。
第十二条 不准在餐厅(厨房)内乱扔烟头、火柴棒,工作人员不准在库房、操作间区域吸烟。
第十三条 必须爱护各类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和设施除用于防火救灾之外,一律不得用于与消防工作无关的方面。
第十四条 全体员工必须掌握“四懂四会”、“四清楚四会”、“三能”的基本要求。
第十三条 每日营业结束必须拨打内线电话6999通知保安部进行消防安全清场,每周五配合酒店安全管理进行安全大检查。
第十四条 凡违反上述管理规定的区域,云南方舟大酒店消防监控中心将根据区域消防安全责任书给予200元以上处罚,造成事故的本酒店保留追究法律的权力。
★ 日常如何防止燃气泄漏:
1、在不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关好阀门。
2、更换液化气钢瓶时应使用肥皂水检查燃气设施是否泄漏
3、日常使用期间定期使用肥皂水检查燃气设施是否泄漏。
★ 日常发现燃气泄漏如何处理:
1、应关闭所有阀门。
2、开启门窗通风,严禁明火或开关电器等。
3、立即报修 。
云南方舟大酒店有限公司
消防监控中心
第7篇 冬季燃气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燃气场站及天然气长输管线运行安全,保障冬季燃气稳定供应和各燃气用户的用气安全,按照是燃气办相关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保安全、保供气、稳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开展今冬明春燃气安全检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减少和遏制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抓好抓实燃气安全生产及天然气长输管线、场站安全运行工作,确保今冬明春燃气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燃气正常供应。
二、组织领导
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我公司常务副总**担任,安全监察部部长**任副组长,其他各部部长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对公司各加气站、管线及用户进行全面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联系人:**,电话:)。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及安全生产责任人履职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提升各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公司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安全、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二)生产运行部对公司辖区内燃气管网、天然气长输管线、场站、设备等进行安全防护及管线巡查、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因地铁施工、圈占、占压等人为破坏和水土流失等危及管线安全情况,并积极协调解决。
(三)安全监察部牵头,联合工程技术部、生产运行部、客户服务部对公司辖区内公福用户、锅炉用户进行拉网式排查,登记备案。对于检察发现的问题,能够当场整改的,要指导用户立即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填写整改通知单,用户签字确认,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满足供气条件后予以通气。
(四)开始新一轮的入户安检工作。确认用户燃气管道、阀门、计量仪表灯设施是否完好;管道无私自改动,无锈蚀,无重物搭挂,不作接地线使用;连接软管应安装牢固(必须安装关卡)且不超过(小于2米)、不老化(1年);用气设备应符合安装、使用规定;无燃气泄露;燃气压力正常;燃气设施现场不得有人居住,且通风良好;检查灶具、热水器、壁挂炉等燃气具是否规范安装、工作正常和使用年限等,做好燃气具信息的记录;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的登记;对于检察发现的问题,能够当场整改的,要指导用户立即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填写整改通知单,用户签字确认,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确保全面消除户内燃气设施隐患。由其对孤寡老人、身患疾病的残疾人、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和流动人口重点列为检查对象。
(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安全用气环境。借入户安检、抄表和用户缴费的机会,向用户发放《***天然气安全宣传手册》,提高用户安全防范意识;定期在公司辖区内的小区设点,宣传安全用气知识,解答用户疑问。
(六)加强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公司有各门要严格执行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活动,及日常公司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做好值班期间的安全检查、巡查工作,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同时,要采取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对外公布抢险抢修电话(0001-0000001),确保24小时人员值守,对值班期间发现的各类异常情况,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妥善处理,对日常所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要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否则,对瞒报、漏报、迟报或对安全事故处理不及时造成损失的已经查实将给予责任人或当事人严肃处理。
(七)完善抢险队的人员和设备配置,确保抢险任务完成质量。抢险队预备队员崔 已通过入职三级教育及抢险职业技能培训,正式调入抢险队;要求综合管理部对抢险车辆侧门车窗开关不灵等问题进行维修,要求材料部对抢险队提报的购买抢险工具进行采购。
四、奖励与惩罚
公司将此次工作方案的内容划入部门和个人的年度考核,在年终总结大会上对此次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奖惩。
***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八日
第8篇 可燃气体氧气含量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船舶及海工(以下简称船舶)建造过程中舱室可燃气体和含氧量检测要求,确保船舶建造安全,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船舶建造密闭舱室含氧量和含有易燃易爆或可燃气体舱室气体含量的检测。(以下称测氧和测爆)
3检测仪器
测氧仪和测爆仪应经国家或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并按规定的检验周期进行检验。每次使用前应依照其使用说明书或有关资料的规定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待确认该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开始测检工作。测检结束后,再一次复核仪器的正确性,证明仪器在测检的全过程处于正常状态。
4检测人员
4.1测氧和测爆由经过培训取得检测资质的人员实施。
4.2检测时实行双人工作制。检测人员在检测时必须有一人进行监护。监护人不需有检测资质。
4.3检验人员要穿好劳动保护服装、防滑鞋,戴好安全帽和手套,根据情况使用合格的呼吸器以及安全带或安全索。所用手电筒或照明设备应为防爆型。
4.4进入油舱、油柜进行测氧和测爆人员严禁携带火种、手机、对讲机等物品,严禁穿着化纤服装和穿带钉鞋,禁止带黑色金属下舱,应佩带防毒面具。
5含氧量检测要求
5.1合格的氧气含量在19.5%~23%。检测合格的舱室应在其道门口处悬挂醒目的检测数据板,应注明船舶名称、舱室位置、检测数据、是否允许进入、检测人及检测日期等参数。
5.2船舶建造过程中,凡被封闭的油舱、隔离空舱、箱柜、容器罐等需进行作业,作业前应进行含氧量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舱作业。
5.3检测时应先在道门口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深入舱室或容器内检测。检测人员发现测氧仪报警必须马上撤离,待进行有效通风后继续进行检测;也可利用长检测管代替人员进入舱内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方法由各企业自定,但是有人作业的舱室必须下到舱底检测)。
5.4已加油的油舱等存有可燃气体的舱室进入前还应满足可燃气体检验要求。
6可燃气体检测
6.1凡属下列部位,确因需要进行热工作业及使用非防爆型电动、气动工具和内燃机设备等,必须到所属企业安全部门申请检测,取得《可燃气体检测证书》《氧气含氧量检测证书》后,方可施工:
6.1.1 船舶建造盛装过易燃液体、气体的容器、管道(如油舱、油柜、油罐及液化石油气贮罐);
6.1.2 乙炔站(发生器、瓶)、制氧站、液化石油气库(站)周围禁区内;
6.1.3 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贮存场所以及加油站、油漆间等;
6.1.4 油漆、泡沫喷涂作业和使用丙酮、乙醚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及其周围禁区内;
6.1.5 动力管系的动力沟。
6.2申请测爆应分别符合下列条件:
6.2.1 船舶分段、舱室喷涂作业后,保持了至少四小时的有效的机械排风,油漆表面基本固化,并将该舱室的通风设备关停20分钟后再进行检测。
6.2.2 要进行热工工作的燃油舱(柜)、污油舱(柜)、滑油舱(柜)等,已进行有效的清洗和通风除气,所有连通的管系阀门应关闭。
6.2.3 要进行热工工作的含油管系和其它可能存在可燃物的管系及阀门等附件,必须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清除管系内部油气,保持与大气流通,并与含油舱柜拆开、隔离。
6.2.4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仓库、区域和场所应定期申请检测,必要时,也可随时申请检测。
6.3检测程序
6.3.1 测爆人员接到检测任务后,应掌握检测舱室存在可燃性气体的种类及爆炸极限和所检测部位及其相临舱室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有毒有害气体,在不了解情况时,不准盲目进入。
6.3.2 凡进入危险作业舱室(场所)检测前,应先校准仪器,然后在进口处检测氧气和可燃气体的浓度,当氧气浓度在19.5%-23%,可燃气体的浓度在爆炸下限的5%以下时,方可进入舱内检测。
6.3.3 可燃气体检测点选择:
a.舱外探测:将取样管或探头从洗舱孔放入舱内,取样部位每舱应至少选舱的前后端各一处,每处一般测上、中、下三点。
b.进舱探测:在舱外探测可燃气体的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5%,舱内测量选择的测点应为油管口附近、洗舱“盲区”和舱内油气积聚处所。
c.在舱室各测点的读数中选大者为该舱记录。
7允许热工作业检测条件
需热工作业的舱室或场所,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7.1舱内或容器内含氧量达到19.5%~23%;
7.2已经检测可燃气体未超过爆炸下限的1%且再无产生易燃气体的途径,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方可进行。
8检测证书的签发和失效
8.1每次检测完毕,测爆、测氧人员必须在《可燃气体检测证书》、《氧气含量检测证书》上根据测得数据做出准确的鉴定,合格后签证。
8.2可燃气体检测证书,只能证明检测后签发证明书上所指舱室(场所)内的可燃气体处于相应的安全范围,并不保证该舱室内的可燃气体(石油气、油漆溶剂)在检测后保持永远不变。因此,对允许热工工作的舱室(场所)及周围区域内,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复测,发现疑问应立即停止施工,再次申请复测。待可燃气体排出并经检测合格符合要求时方可继续施工。施工前要认真检查现场各种消防设施的完备性,以便采取应急措施。证书签发后,如在证书所指的舱室(场所)内发现任何在检测时已关闭或关紧的管道和阀门被开启、损坏致使油类或石油气重新进入时,证书则失效。
8.3证书签发的部位,不应包括各种管系、泵及其人员进不去和仪器摆不进的狭小部位,所以对这些部位的热工工作应特别注意。事前必须采取通风和一端拆开等措施。
8.4热工工作的标准,必须严格要求,严加控制。热工工作的舱室(处所)可燃气体浓度不准超过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1%。
8.5热工作业的舱室应有良好的通风,必要时,应采取机械排风和开工艺孔等措施。
9本规定由安监部负责解释。
第9篇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范
一、一般规定
1、严禁携带火种、非防爆型无线通信设备进入场站内生产区,瓶组间、存瓶间等,未经批准严禁在上述生产区从事可能产生火花性质的操作。
2、站内防雷设施、防静电装置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每年雨季前及入冬前2次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要求。
3、定期对用于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装卸车、灌瓶、加液、加气用的橡胶和金属软管及液化气加气枪防拉断阀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卸车软管每年进行打压试验,打压不合格和外皮有龟裂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4、进入压缩机房、气瓶间、燃气调压室及其他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先检查有无燃气泄漏和其他有害气体并进行氧份检测,确定安全后方可进入。
5、进入压缩机房、气瓶间、燃气调压室及其他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根据需要穿戴防护用具,系好安全带、安全绳;作业必须2人以上,1人作业,1人监护。作业人员应轮换操作。
6、维修电气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带气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或采取防爆措施,防止作业过程中产生火花。
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压以下的照明及防爆电动工具。
8、各场站及超过30个瓶的瓶组间必须24小时值守。
二、设备管理
(一)压缩机、烃泵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运行压力、温度、密封、润滑、冷却和通风系统无异常。
2 进、出口阀门开关灵活,连接部件紧固,运动部件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等。
3 现场压力、温度等一次仪表正常、各运行参数应在规定范围内。
4 各项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应正常。
5 当有下列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停车处理:
1)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失灵。
2)润滑、冷却、通风系统出现异常。
3)压缩机运行压力高于规定压力。
4)压缩机、烃泵、电动机、发动机等有异声、异常振动、过热、泄漏等现象。
6 压缩机检修完毕重新启动前应对设备进行置换,置换合格后方可开机。
7 压缩机、烃泵的大、中、小修理,应按设备的保养、维护标准执行。
8 压缩机、烃泵所配备的仪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每一年校验一次。
9定期对压缩机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进行排污,污物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二)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加气站、灌瓶间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灌装设备、介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运行管理方式
2 灌装前应对灌装设备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灌装系统连接部位紧固,运动部位应平稳,无异响、过热、异常振动;
2)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应正常;
3)气动阀、手摇油泵系统的压力、密封、润滑正常;
4)使用的灌装秤、加气机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灌装秤灌装前应进行校准;
3 对站内管道、阀门应定期进行巡检和定期维护,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阀门无锈蚀; 2)站内管道无泄漏;
3)阀门和接头没有泄漏、损坏现象;
4)定期对阀门进行启闭操作和维护保养,无法启闭或关闭不严的阀门,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4 灌装前应对在用气瓶进行检查.发现下列情况时不得灌装:
1)未取得国家颁发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厂生产的气瓶;
2)外表损伤、腐蚀、变形严重以及被判报废的气瓶;
3)超过检测周期的气瓶;
4)新投用的未经置换或未抽真空处理的气瓶;
5)未张贴电子标签的车用瓶;
6)绝热气瓶失去真空度的;
5 气瓶灌装后应对其灌装重量和气密性进行逐瓶复检。合格的气瓶加封塑封防伪标志。
6 加气、卸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软管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
2)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灌装秤、加气机定期进行检定;
3)加气、卸气前应检查系统连接部位,确认密封良好,自动、连锁保护装置正常,接好地线;
4)卸(装)车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液化天然气装卸车时人体未受保护部分不得接触未经隔离装有液化天然气的管道和容器;
5)液化天然气卸(装)车结束之后,应使拆卸下的低温软管处于自然伸缩状态;严禁强力弯曲,恢复常温后,应对其接口采取封堵措施;
6) 卸(装)车作业结束后,应对卸(装)车管道内的液体燃气进行回收或排空,严禁液体燃气滞留在密闭管段内;
(三)储罐及附件的运行、维护符合下列要求:
1 储罐及附件的运行、维护和保养,根据各场站内设施的工艺特点及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
2 站内值班操作人员必须定时、定线进行巡检,并记录储罐液位、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储罐进出液时,应观察液位和压力变化情况。
3 当储罐压力超出范围且安全阀起跳时,且外界温度超过35℃时应启动喷淋降温。
4 进入冬季后,要对储罐的排污管、阀门、液位计、液相管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并定期对储罐进行排水、排污。
5 储罐的第一道阀门应为常开状态。阀门应经常维护,保持其启闭灵活。
6 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校验。
7每年定期对阀门做密封和启闭性能测试,当阀门无法正常启闭或关闭不严时,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8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时进行气密试验采用充惰性气体和充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但是采用充水方法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9地下储罐应定期检查储罐的防腐涂层及腐蚀情况,设有电保护装置的应定期检测,每年不应少于2次。
10储罐区内水封井应保持正常的水位。
11液化天然气储罐必须采用惰性气体进行试压,不得使用空气和水。
12每年对真空绝热储罐蒸发率进行检查;每2年对其检测1次真空度。
13不同来源、不同组分的液化天然气宜存放在不同的储罐中,并应密切监测气化速率。
14对较长时间储存液化天然气且不向外输气的储罐,应定期进行倒罐处理。
(四)瓶装供应站和瓶组气化站
瓶装供应站的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空瓶、实瓶按指定区域分别存放,并设标志,漏气瓶或其他不合格气瓶应及时处理,不得在站内存放。
2 气瓶直立码放且不得超过2层;50kg气瓶应单层码放,并应留有通道。
3气瓶总容量不得超出设计的数量,存放数量及接口数不得随意更改。
4对无人值守的瓶组站应每日定期巡查,站内密封点应无泄漏,管道及设备应运行正常,瓶组站周边环境良好,并做好巡查记录。
5瓶组站的工艺管道应有明确的工艺流向标志,阀门开、关状态明晰,安全附件齐全。
6站内灭火器每年定期检查和补充。
(五)调压器及附属设备(包括各瓶组间、场站内)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巡检各连接点及调压器工作情况。当发现有燃气泄漏及调压器有喘息、压力跳动等问题时,应及时处理。
2 及时清除各部位油污、锈斑,不得有腐蚀和损伤。
3 对新投入使用和保养修理后重新启用的调压器,必须经过调试达到技术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
4 对停气后重新启用的调压器,应检查进出口压力及有关参数。
5 定期检查过滤器前后压差,并及时排污和清洗。
6 定期对切断阀等安全装置进行可靠性检查。
7 瓶组供应站内配有伴热系统的调压装置,在瓶组卸压时应观察 各级调压器热媒的进水和回水温度,不得超出正常范围。
(六)气瓶运输
1 运输气瓶的车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必须是取得运输危险化学品相关手续的车辆;
2) 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运输准运证和化学危险品运输驾驶证;
3) 车厢必须为敞开式;
4) 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
5) 配备gps定位系统;
2 气瓶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运输车辆上的气瓶,应直立码放,且不得超过两层。运输50kg气瓶应单层码放。并应固定良好.不应摇摆、碰撞;
2)气瓶装卸不得摔砸、倒卧、拉拖;
3)气瓶运输车辆严禁携带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4)随车人员严禁吸烟;
第10篇 构建燃气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燃气企业作为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的公用事业企业,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是安全事故预防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稳定、连续供气,提供优质服务。
燃气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体现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危险源辨识等,还必须建立起企业的自律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① 建立良好的事故分析机制
经验表明,虽然可能出现事故的企业的工艺流程、组织结构等会有很大差异,但是可能存在相似的组织缺陷,导致类似事故的发生。在产生事故的诱因大都可以归结为人、物、环境与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当所有防范措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危险因素才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事故诱因链上,组织管理缺陷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不安全的环境,导致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使得预防事故的防范措施失效。组织管理缺陷、不安全的环境,也可以直接使得防范措施失效。
许多企业在处理事故时,经常把直接操作人员的行为失误作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仅如此分析事故只是很简单地看到问题的表面,并不能阻止事故的再次发生。应该分析是什么因素导致操作人员出现错误操作,即沿着导致事故的原因形成的链,寻求问题根源症结所在。
另外,事故处理时考虑的范围应该为处理事故的组织可以控制的范围,否则处理结果是不切合实际的,一是处理结果得不到贯彻执行,二是影响事故分析的效率、效果。
分析事故,重要的不仅仅是考虑技术上的缺陷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应把精力放在组织和管理缺陷上,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根本症结所在。如果组织和管理上没有漏洞存在,仅技术缺陷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②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对预防事故发生有重要作用。重在全员参与,加强安全意识,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可先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将重要工序分段,从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还有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持续改进。
③ 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要求
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严格遵守设计确定的生产负荷以及工艺流程的要求。但实际上有时难以做到,在生产任务的压力下,安全要求可能被抛在一边。很多长期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认为,稍微修改相关流程,通过严格监控,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对于较复杂的环境或工艺,一些问题不是一次违规操作或多次违规操作就能导致问题暴露或事故发生的。这样长期下去,就会滋生侥幸心理,进一步产生警觉麻木,易发生事故。
④ 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是生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交接班信息的传递、上下级的沟通等制度的构建与执行、硬件的合理设计与制度的衔接、确保信息完整准确等都是构筑畅通沟通渠道的重要内容。
⑤ 合理的安全管理标准
制定安全管理考核指标时,一定要考虑执行的标准不会导致对预防大事故的轻视。例如:如果把损失工时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就可能导致安全管理集中在诸如防止职工跌伤、滑倒、交通事故等一些可能导致职工无法出勤的方面。并不是说职工健康不重要、不需要关注,重要的是这样做可能使得管理者不注意对可能导致系统瘫痪、系统灾难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管理。
⑥ 正确对待咨询结果
随着咨询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会委托给咨询公司,包括安全管理方面的项目,这就会出现如何确保咨询质量的问题。有时咨询公司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或者本身不太了解项目领域,使得委托方得不到真实的咨询结果,从而麻痹于不真实的“良好的”安全状况。
⑦ 制定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应急救援预案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一种强制要求,但重要的是要确保预案在需要时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经常预演、改进,使真正发生危机时,相关人员能各尽其责,能够有效响应。预案主要包括控制事故对生命和财产的危害以及对所产生后果的最大限度的补救,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的程度。
⑧ 建立和谐的管理机制
燃气企业作为对经济、社会生活影响重大的企业,不能指望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安全管理、事故分析处理的目的不能仅放在对人的处罚上,重要的是能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一定要构建和谐的管理机制,使员工乐于参与安全管理,报告安全隐患,管理者才能够得到充足的信息,进一步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
⑨ 对安全事故中操作人员行为的处理
事故处理中仅强调对操作人员的处理,对事故的预防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但是一些事故完全是由操作人员故意行为而造成,如果忽略对这类行为的处理,则对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处理这类问题,重要的是准确区分和确定行为的性质,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2 结语
燃气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众多方面,构建一个好的体系,体系中每一组成部分都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作为燃气企业,更应特别注意很多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作为补充,密不可分。以上探讨的几方面内容,虽然有可能交叉重叠,但基本上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重要问题来考虑。只有每一部分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确保安全。
第11篇 商场燃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商场燃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为确保燃气的安全使用,维护保障商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和利益,防止因燃气使用不当发生火灾,特制定本规定:
1、气使用部门定期对燃气管道及燃气具进行安全检查,杜绝因设施及设备的损坏、带故障运行造成的安全隐患,发现损坏、锈蚀立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2、燃气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燃气安全操作培训,作到'二知三会'。
一知:燃气安全使用规定二知:燃气具构造
一会:燃气安全操作使用二会:保养维护燃气具
三会:发现隐患,处理意外险情
3、涉及使用燃气的部门,须设有专职安全员,负责燃气的日常管理。
4、燃气具必须由专职操作人员使用,任何与燃气操作无关或与之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燃气操作间。
5、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对燃气管道、阀门、开关、计量表、灶具私自拆改,使用燃气具严格按照先点火后开气的顺序进行操作。
6、定期清洗燃气操作间的排烟道,避免因排烟道积油、积污过多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7、燃气操作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发现燃气外泄时,要采取应急措施,开窗、开排风扇,加大通风量,严禁吸烟、开灯、动火。
8、每日班前、班后燃气使用部门要对燃气操作间进行安全检查并要有文字记录。
9、对安保部门配置于燃气使用区域内的消防器材需妥善保管,不得挪做它用,对闲置燃气灶具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第12篇 燃气管网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说明
一、管网输配系统简介
我公司目前建有门站4座、储配站2座、lng应急气源2座、储气总量46万立方米,高中压调压站4座、中中压调压站4座、次高压管道41.4公里、中压a管道424公里、中压b管道158公里、低压管网1116公里。
2023年管输供气20845.6万方,lng供气1447.71万方,日均61万方;2013用气最大日为1月25日,用气84.4万方;最小日为10月2日,用气31万方,日均60.7万方。
二、管网分级管理
我公司于2023年出台了《室外燃气管网分级管理办法》,将室外燃气管网以运行压力、使用年限、材质等因素,并结合实际运行环境、管网状态等情况进行划分,按一、二、三级进行分级管理。其分级原则以运行压力、使用年限、材质等因素,并结合实际运行环境、管网状态等情况进行划分。管网分级实行动态管理,若运行环境、管网状态等发生改变,管网级别要及时做相应调整。
不同级别的燃气管网分别采取不同的巡查周期和泄漏检测周期,管网运行责任部门要按照《燃气管网运行管理分级标准》中提出的不同级别燃气管网的巡查周期和泄漏检测周期的指导意见,合理安排本辖区燃气管网的巡检。
三、管网巡查
管网巡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施工监护、漏气检测和防止建、构筑物占压等。
1.将老旧铸铁管网巡查纳入日常重点工作项
在管网分级管理的基础上,管网运行部将老旧铸铁管网的日常巡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依据《天然气管线巡检人员工作标准》,各辖区管线所在巡线工作计划中把此类管道作为巡线员的重点巡查区域予以确认,对检查时间和频率都有明确要求,督导巡线员加强日常巡查与管理,特别是对易发事故的重点要害管段,徒步逐段进行检查,严防燃气泄漏发生。同时,铸铁燃气管网附近的电力井、污水井、热力井等市政井、沟也是巡线员的检查重点,他们在每个巡线周期都要使用燃气检漏仪对相关部位进行严格检测,发现燃气泄漏情况后及时上报管线所、抢险队进行维修处置。而每个巡线员负责管段的巡查情况都会由其详细记录在《巡线记录》中。
2.开展地下管网穿越河沟等重点部位专项检查
管网运行部各管线所建立健全了《地下管网穿越河沟、电缆沟、暖气沟等重点部位台账》,并实时进行梳理和更新,确保台帐中的数据、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各管线由所长牵头成立了穿越河沟等重点部位管网排查工作小组,各所维修班、巡线班协同配合、共同参与,以维修人员、巡线管理人员作为主要力量开展专项排查工作。各所每个季度至少通过水缸、观察孔及打孔检测等方式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并详细记录排查情况。而在汛期雨季等气候恶劣的季节,各管线还会有针对性的加强排查力度。根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各所及时上报管网改造管理科进行整改处理。改造科也将此类隐患列为了优先整治项,及时制定方案和安排施工队进场作业,确保各类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3.管网巡查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管网运行部巡线工作实行业务部门(辖区管线所)与职能部门(监察中队)二级管理考核机制。首先,巡线员的直接管理者--巡线管理员、班长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采取通过管网巡查信息系统和实地跟踪检查的方式对巡线员的工作进行督查,发现巡查不到位的情况严肃处理,并记录在巡线管理记录中。而监察中队等职能部门对管线所的巡线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并形成《巡线简报》等文件。通过环环相扣的系统管理,管网运行部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的巡查管理体系,从各个方面、不同层面入手抓好了巡线管理工作。
四、管网检测
我公司将管网检测作为近期管网运行中的重点工作。已经成立专职检测所,按照国家《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和公司《新建燃气管道工程运营检测验收工作制度》的规定,积极开展管道检测和竣工检测验收工作。检测所职责为管网检测和竣工检测验收,管网检测主要包括管道定位、漏气检测、防腐层检测、管道状态评估等。
五、设施维护维修
为保证管网及附属设备在精度范围安全运行,及减少故障维修的频率,我公司坚持计划维修与点检维修相结合,提高管网设备设施维护管理水平,提高抢修及时率,保证输配系统正常运行。
1.做好日常巡检保养,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管线所、场站按照相关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对所管辖的燃气管网、阀门、场站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发现问题即时处理,有效地保证了输配系统正常运行。
2.做好计划检修,保证设备性能。
调压设备每2-3年进行一次大修,管线阀门每年进行2次注油保养,这两项工作是管网运行部的年度例行工作,其它场站设备的维护保养均按相关规定执行。
3.更新改造,提高性能。
通过日常巡查及有针对性的检测,对发现的设备故障、管网隐患进行更新改造。例如:2023年6月,管网运行部积极寻求市排水处的合作,对市区有地下燃气管道的地下暗河、地下排水沟、渠进行标注,初步掌握穿越燃气管道暗河暗沟的走向,并标注存档。对市区铸铁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地下穿越河沟管道优先改造,通过整体更换、加装套管、安装检漏孔等措施进行了改造,确保隐患及时排除。目前已改造的过河管道有:海港河、西南河、通伸河、大海阳河、解放路河等共计19处。
按照公司灰口铸铁管网改造工作的计划安排,公司管网运行部抢抓当前施工的有利时机,攻坚克难、连续奋战,市区燃气灰口铸铁管网改造工作持续推进。本年度改造合计37741.15米(中压18922.7米,低压18818.45米),截至目前累计改造92053.8米(其中中压53507.95米,低压38545.85米),剩余387121.85米(其中中压46911米,低压340210.85米)。
六、抢修抢险
1.预案机制
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完善了燃气事故抢险应急预案,多种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如《燃气事故应急预案》《专项事故应急预案》,经专家评审后在市安监局进行了备案。
2.机构人员
公司在管网运行部设立了二级部门抢险队,抢险人员29人,有着多年的抢修抢险经验,大部分人员专职抢险工龄达20年以上,骨干人员经过培训取得《山东省燃气行业安全管理技能考核合格证书》。抢险队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负责烟台市区范围内的燃气管道抢修、带气碰接等相关作业。曾多次受到烟台晚报等新闻媒介的表扬,近几年来,连年被市委、市政府等单位授予“青年文明号”、 “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示范班组”“工人先锋号” 等荣誉称号。
3. 机具车辆
配备抢险车辆5部,抢险工器具100多台套,固定资产达160余万元,并不断更新完善,能够满足全天候、不同管线材质抢险的需要,出警及时率、险情一次性处结率始终保持在100%。
4.预警演练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在检验预案可操作性的同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今年7月3日,公司以电厂东路中压管道被外部施工挖断事故为模拟场景,组织了一次应急演练。演练从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环节出发,检验了各部门协作、分工、抢险抢修实战能力。市城管局、市供热燃气管理处及公司相关领导对演练进行了点评,认为本次演练整个过程严格按照预案步骤有序进行,达到了预期目的。
5.事故处置
今年上半年抢险队出警室外抢修556次。
6.应急保障
公司制定了极端寒冷、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冬季天然气供应方案。投资1600多万元,建设的储气规模为36万方的lng应急气源。投资60多万元 购置了移动式lng应急供气保障设施,以保证抢险区域内的燃气连续供应。
七、专业系统管理
1.综合运营调度平台。
综合运营调度平台,利用空间技术实现燃气管网、遥讯遥测、人员定位等信息整合,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打造城市燃气的物联网。通过气量实时运行监测,在配合巡检终端的应用,及时发现与反馈各类隐患。智能化处理危险源与调度,保证城市燃气的安全运行。
2.scada系统
为了加强对管网的监控,我公司于2007年引进了scada系统,目前共安装监测端站120处,站控系统有9处,对管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scada系统,即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它集计算机技术、工业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既具有强大的现场测控功能,又具有极强的组网通 信能力,便于实现远程遥测和遥控,是现代燃气企业实施城市燃气调度和监测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凭借该系统操作人员在调度中心就能够及时地了解到整个燃气生产、输配系统的重要数据,一方面,调度人员能够根据输配管道的压力数据来进行合理调度,使整个系统运行合理,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一旦发生报警,操作员能够马上知道,及时处理,确保整个供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3.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电 子地图为基础,将空间中的对象按照他们的地理属性与电子地图建立关联,描述他们的空间关系,对空间对象进行显示、查询,实现空间信息的统一直观的管理。我公司采用的mapgis软件作为公司燃气管网信息系统的基础软件。
4. gps燃气管网巡检管理系统
燃气管网巡检管理系统将gps和检测终端相结合,利用无线通讯网络实现了对巡检人员的作业状态的实时监控,有效杜绝了由于巡检人员脱岗,空班、漏检而导致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有效监督巡检人员对管道设备,阀井,气体泄露等检查工作的落实,确保其按规定线路、时间、地点以及次数检查到位,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情况,确保安全生产。我公司巡检系统平台软件使用的是河南汉威自己开发的燃气管网巡检管理信息系统,地图采用谷歌地图,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巡检管理、调压站管理、地图操作以及查询统计四个部分。目前我公司共有检测终端设备共计62台。
5. 燃气管网阀井泄漏监测系统
我公司从2023年开始建设燃气管网阀井泄漏监测系统,在地下管网穿越河沟及重点阀门井等部位共安装29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管网的泄漏情况。
燃气管网阀井燃气泄漏监测系统将gprs无线传输技术与燃气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燃气管网泄露监测的自动化,完善和提升整个城市燃气管网泄漏的预警能力,降低了燃气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泄露监测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现场监测设备和上位监控软件(合并到scada)。现场监测设备可监测井下燃气浓度和水位高度,并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gprs网络或手机短信传送到监控中心。监控室可实现阀门井的实时数据显示、实时曲线、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曲线、各种报表及超限报警功能。当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报警信息还可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指定的手机上 ,并显示气体浓度值,地理位置,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第13篇 可燃气体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杜绝因可燃气体泄露导致生产过程中员工中毒、气体爆炸等事件发生,确保生产安全、有序运行,特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类可燃气体作业区域的员工、设备设施。
3 职能部门
可燃气体安全小组为公司可燃气体安全管理的最高部门,对公司可燃气体安全管理负最高责任;安全小组负责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并组织召开会议,各单位向安全小组汇报本单位对隐患的排查方案、员工教育、整改措施、再检查等方面的工作;研究决定可燃气体及设施的相关安全操作问题,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对检查出的重大隐患做出安全风险评价,讨论、决定责任单位的具体考核方案,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
4 各单位管理职责
4.1安环科:负责对公司可燃气体设备定期监察,组织安全检查,不定期对可燃气体区域人员、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对查出的各单位未检查到位的问题给予考核,作好记录存档;负责对各单位的安全制度、整改方案落实情况监督、监察,对未按安全制度、整改方案落实执行的给予加倍考核。
4.2安全员:每日到现场巡查可燃气体区域的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不安全因素。建立隐患排查台账。
4.3生产运营部:负责检查各单位对可燃气体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日常管理、检修工作及设备安全的周检查;负责保障可燃气体设备、设施、配件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4.4分厂:分厂厂长对本厂涉及可燃气体区域的人员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及安全性全面负责,每月组织一次对设备设施,管件,阀门气密性检查,组织涉及可燃气体员工的年度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清楚涉及可燃气体岗位的危险源点。
4.5作业长:每日必须要班前、班中检查本作业区的危险源点,必须保证可燃气体的各类阀门、法兰盘、可燃气体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有效并定期维护保养,报警装置严禁消音断电,电动气动阀灵活可靠,无泄漏;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整改措施要以台账的形式记录备查;作业前做好安全交底,班中做好员工的联保互保,作业过程中做好安全检查,杜绝违章操作,在涉及可燃气体的区域检修、维修要按照煤气区域、煤气设施多工种检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高危作业管理规定执行;维修后由使用方验收,双方负责人以书面形式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
4.6班组长: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工作前开好安全会,做好安全台账规范记录,作业前要做好安全交底并认真填写,随时掌握本班组人员的情绪波动情况,确保生产安全运行,做好班后会的设备、安全设施总结。
4.7可燃气体岗位工:应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遵守公司规定,可燃气体区域岗位执行人员挂牌制,严禁无人值守、单人作业,进入可燃气体区域作业、巡查必须佩戴便携式报警仪,报警仪报警后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做好超报记录。
4.8财务部:负责保障可燃气体设备、设施资金及时的投入到位。
5 可燃气体区域技术要求
5.1各单位对可燃气体区域相关设备的严密性负责,保证各配件材质、质量、耐压设计复合国家标准,相关部位必须设置可靠隔断、逆止和紧急切断装置,保证可燃气体放散、通风排气装置的正常运行。
5.2各单位对可燃气体区域相关管道应标有明显的气体流向标志、编号以及所有可能泄漏气体的地方均应挂有提醒员工注意的警示标志,且各单位每年应对相关管道进行壁厚检测,做好记录。
6 应急事故处置措施
6.1各生产运营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可燃气体应急事故预案,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6.2制定可燃气体应急事故的处置方案,制定演练计划,每年演练应急事故处置方案不少于2次,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
6.3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事故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应急结束后应编制应急救援报告。
7 考核
7.1各单位没有按照本规定执行的,发现一次考核责任员工200元、班长400元、作业长600元、安全员800元、主管领导1500元、厂长3000元。
7.2上述各职责部门均适用该考核规则。
8 附则
本规定由综合管理部起草并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14篇 燃气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1制定依据
为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工作,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辽河油田公司安全环保处2023年2月25日关于重大危险源普查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燃气集团公司所属地区公司,项目部及控股公司参照本办法执行。
3术语与定义
3.1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以及其它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2本办法规定了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评价、监督、控制等安全管理要求。
3.3本办法规定的单元是指一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职责
4.1各单位安全环保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4.1.1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4.1.2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报燃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备案;
4.1.3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立即整改并上报;
4.1.4负责对事故隐患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跟踪验证。
4.2 燃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4.2.1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
4.2.2负责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4.2.3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组织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4.2.4负责监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源投入。
5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5.1各单位应每年组织一次对重大危险源普查和辨识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向燃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门上报登记重大危险源。上报登记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5.1.1.危险物质种类和名称;
5.1.2.危险物质物理化学特性;
5.1.3.危险物质数量;
5.1.4.危险物质所在地及周围环境;
5.1.5.危险物质用途;
5.1.6.危险源辐射区域内作业人员情况(出现频率、密度);
5.1.7.危险源辐射区域内设备、设施及工艺状况。
5.1.8.安全评价报告。
5.2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范围主要包括(长输站、天然气贮罐区(贮罐)等。)
5.3燃气集团公司每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由公司各级部门的主要工作人员组成公司安全评估小组,按确定的评估方法和内容进行评估,并对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
5.4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形成安全评估报告,并按规定报油田公司有关部门备案。
5.5安全评估报告应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对策措施具体可行,结论客观公正。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5.5.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5.5.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5.5.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5.5.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
5.5.5重大危险源等级;
5.5.6安全对策措施;
5.5.7应急救援措施;
5.5.8评估结论与建议。
5.6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发生变化时,项目部要及时上报公司,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6重大危险源监控与控制
6.1各单位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教育培训档案。
6.2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威胁生产安全的问题或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6.3作业人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施工作业时,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有权停止作业并报告上级安全主管部门。
6.4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与监控。一级重大危险源由油田公司监控,燃气集团公司管理;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燃气集团公司监控与管理;三级、四级重大危险源由各单位部门监控与管理。
6.5各单位要建立有效的动态监控系统,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随时掌握危险物质和能量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6.6各单位应每半年向燃气集团公司报告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情况。
6.7各单位应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前和整改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及时报告燃气集团公司有关职能部门。
6.8燃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和各单位应建立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登记表;
-安全评估报告;
-安全运行情况;
-历史事故记录;
-管理制度清单;
-应急预案及培训演练总结。
6.9各单位应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并实行领导安全承包责任制。各级安全承包领导按规定进行检查活动。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完善操作与维修规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记录。
6.10燃气集团公司按规定在重大危险源场所安装和配备安全设备、设施,为作业人员配发劳动保护用品、用具,并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悬挂重大危险源风险提示牌(重大危险源风险提示牌主要内容应包括:重大危险源名称、具体位置、危险物质及储存数量、风险及控制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6.11燃气集团公司应急管理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工作。
7 附录
7.1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登记表
7.2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第15篇 厨房燃气安全管理措施规范
为进一步强化厨房安全管理,确保天然气(液化气)使用及燃气设备运行安全,防止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确保厨房及公寓楼安全,特制订本安全措施。下面中国吃网餐饮网为您介绍详细措施:
第一条 厨房必须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制度上墙),并将责任制落实到人,有专人具体负责燃气设备的日常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二条 厨房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必须懂得天然气性质、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及使用操作方法,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并经过专业培训合格。
第三条 使用天然气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点气时要按火等气的原则,先点火后开气。使用燃气灶具要按说明书要求正确操作。
第四条 使用燃气设备的房间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在燃气设施周围及使用场所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可燃杂物,严禁作为休息间、仓库使用,严禁吸烟和其它明火作业;禁止安装临时用电设备;禁止将电线缠绕在天然气管道上;禁止在管道上悬挂任何物品;厨房供用电要采取防爆措施。
第五条 定期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检查方法为用肥皂水刷在管道接口处,如果有气泡冒出,证明该处漏气,需要进行修理; 定期对灶具连接胶管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磨损立即进行更换。
第六条 发现漏气时(或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出现报警信号时),立即关闭气源,清除火种,切勿启动和关闭电气(及照明)设备,打开门窗通风(直至可
燃气体报警信号自行停止),再进行检修。
第七条 使用燃气灶具时,不得离开现场,防止火被溢出的汤水或风扑灭,造成漏气。
第八条 对燃气灶具等设施,半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灶具发生故障时,不要强行使用,需请专业人员修复。
第九条 厨房工作结束时,最后离开厨房的人员,要认真检查确认厨房区域安全后关闭门窗;关闭一切不必继续工作的设备电源,确认燃气总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确认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后方可离开,以免带来安全隐患。
第十条 消防器材配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得以任何借口封堵安全出口,占用消防疏散通道,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安全警示标志醒目。必须爱护各类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和设施除用于防火救灾之外,一律不得用于与消防工作无关的方面。
公司办公室要加强餐厅及厨房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工作,敦促餐厅按照以上措施进行操作,确保厨房所用燃气及设备运行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47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20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